稅收扶持加力!大學生「農創客」成為鄉村振興生力軍

2021-02-18 國家稅務總局

  農業前景廣闊,農村大有可為。近年來,不少大學生畢業後選擇返鄉創業,成為「農創客」。這批「鄉土人才」為農村注入了「新鮮血液」,成為鄉村振興的生力軍。各地稅務部門積極落實相關稅費優惠政策,加大對「農創客」的扶持力度,幫助他們實現青春夢想。

  

  

  2014年年底,1990年出生的陳俊璋於大連航運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後並沒有留在大城市,而是選擇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天祝藏族自治縣,開始了他的創業之路。他創立了甘肅金農商電子商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農商」),成為了天祝縣第一家電子商務專業運營服務公司。

圖為大學生「農創客」陳俊璋。

  

  經過5年多的發展,金農商利用京東、淘寶等網絡平臺,把天祝縣人參果、紅提葡萄、白犛牛肉、黑土豆等140多種土特產賣到了全國各地,大大拓寬了各類產品的銷售渠道,累計交易總額達到6000多萬元。

  

  提起自己的創業之路,陳俊璋說道:「我們公司有今天的成功,真的要感謝天祝縣委縣政府和稅務局的支持和關懷。縣政府幫助我們貸款50萬元,解決了公司的第一筆資金投入;稅務局第一時間為我們輔導國家出臺的各項稅費優惠政策,公司成立至今累計減稅將近4萬元,這些資金幫助我們擴大了經營規模。」

  

  幾張親戚朋友淘汰的桌椅板凳,兩臺從二手市場「淘」來的老式電腦,一套租賃的破舊樓房,其中不足20平方米的客廳算是辦公室,3間臥室既是休息室也是倉庫……最初的創業之路總是舉步維艱。

  

  農業生產資料免徵增值稅優惠、小型微利企業減免企業所得稅優惠……成立之初,國家稅務總局天祝藏族自治縣稅務局為金農商送去了稅費優惠政策。「在天祝稅務工作人員的耐心輔導下,我們現在報稅全程網上報,發票在自助辦稅終端上就可以領取,非常方便。」金農商辦稅人宋楠如是說。

圖為天祝縣稅務部門上門了解「菜籃子」線下門店情況。

  

  2020年疫情突如其來,很多企業受到影響,在復工復產之際,通過電商平臺拓寬銷售渠道成為了很多企業的選擇。疫情期間,金農商幫助本土企業將藜麥、野生食用菌、野蔥花等農產品銷往北京、上海、山西、青海等地,交易額達900多萬元。

  

  農產品銷路越來越好,可身邊的親朋好友還是不能方便地吃到新鮮蔬菜,陳俊璋集思廣益,與自己的「90後」小團隊開發推出了微信「天祝原生菜籃子」小程序,通過「線上下單,線下配送」的方式,及時將米、面、油、蔬菜、水果等群眾生活必需品送至各小區,有效保障了居民菜籃子,方便了群眾生活。

圖為天祝縣稅務幹部明金豔幫助宣傳「天祝原生菜籃子」小程序。

    

  天祝縣稅務局在得知這一消息後,首先在局內通過微信群大力推廣「天祝原生菜籃子」,隨後又在「天祝稅務直播間」幫助金農商宣傳這個小程序。「所有新鮮果蔬都進行了包裝和消毒,菜品價格比市場售價還要低,請大家放心在小程序上購買!」 天祝縣稅務幹部明金豔一邊做著稅費優惠政策輔導,一邊幫助金農商「帶貨」。自2月2日上線運營至今,該平臺累計配送單數共計1.2萬單,配送蔬菜近11.24萬斤。

  

  在金農商被甘肅省商務廳評選為甘肅省電商扶貧優秀企業後,陳俊璋並沒有止步不前、安於現狀,他選擇了繼續創新,延伸天祝特色產業鏈。接下來,陳俊璋將持續開發天祝「藜麥永生花」系列高端文創產品,不斷創新文創產品銷售模式,勇往直前,乘風破浪。

圖為陳俊璋為天祝縣稅務幹部介紹藜麥永生花系列產品。

  

  「農業前景廣闊,農村大有可為。這些年來,在農業產業優惠政策的扶持下,我們枇杷合作社的規模越來越大,現在周邊11個村委會1300多戶農戶加入了合作社,枇杷種植面積達到了10000畝,實現產值達80萬元。」被農戶稱為「枇杷哥」的楚雄某枇杷合作社法定代表人王興平介紹道。

  

  雲南省楚雄市東華鎮地處滇中壩區地帶,土地肥沃、水源充沛、光熱資源豐富,素有「魚米之鄉、文化糧倉」的美譽,枇杷種植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隨著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減稅降費等優惠政策,該鎮湧現出了一批以「90後」返鄉創業大學生王興平為代表的脫貧致富帶頭人。

  

  走進東華鎮本東村枇杷種植基地,王興平正在熟練地對枇杷樹進行拉枝矮化,讓人很難聯想到這曾是一名省級優秀畢業生。2016年,這位從小在農村長大的農家子弟,積極響應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放棄了留在大城市高薪就業的機會,決定回鄉創業,投身枇杷種植,帶領鄉親脫貧致富。四年來,合作社乘著精準脫貧和鄉村振興的東風,抓住產業發展機遇,以「公司 合作社 協會 農戶 電商 品牌」的特色發展模式,不僅讓荒坡披上了綠裝,也實現了王興平創業夢想,帶領農戶趟出了一條發展生態農業、觀光旅遊產業的新路子。

  

  經過多年精細管理,該合作社的枇杷品相良好,果實營養價值高,頗受市場歡迎,除去成本費用,每畝的純收入在10000元左右。通過帶動農戶統一種植,統一管理和統一銷售,由合作社與社員籤訂收購合同,實行訂單式收購,使合作社和農戶利益緊緊連在一起,讓越來越多的農戶嘗到了甜頭,枇杷樹成為了當地老百姓的搖錢樹。如今,該枇杷被入選為中國綠色環保產品,合作社被評為楚雄州優秀創業創新項目和先進合作社。

圖為楚雄彝族自治州稅務幹部實地了解枇杷的種植、經營狀況。

  

  本東村委會是國家稅務總局楚雄彝族自治州稅務局的掛包幫扶村。在合作社發展過程中,稅務部門積極發揮職能作用,認真落實稅費優惠政策,為合作社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助力。2016年,王興平返鄉創業以來,楚雄彝族自治州稅務局及時跟進服務,主動上門走訪,宣傳講解「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扶持農業發展等稅費優惠政策,為合作社解決了註冊登記、稅款申報、減免稅費等涉稅問題,同時協調爭取財政、交通、水利行業部門的支持,有力改善合作社的道路等基礎設施,並積極動員村民加入合作社,參與枇杷種植,助力枇杷產業走上規模化、產業化和市場化路子。

  

  看著地裡長勢喜人的枇杷樹,對枇杷產業發展,王興平充滿信心和希望。他表示:「回顧創業歷程,稅收優惠政策給了我們很大幫助,在我們成立初期,面臨著銷售渠道不暢通、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問題。駐村扶貧的稅務幹部了解後,對我們進行了『一對一』、面對面的政策輔導,幫助我們解決了很多難題。僅去年,合作社就享受到了9200多元的稅收減免,減免達30多萬元,實實在在地讓我感受了國家對創業者、對新農人支持扶持的力度和溫度,我們的小枇杷成了大產業,也成了農戶們的『致富果』『幸福果』!」

  

來源:綜合各地稅務機關報導

責任編輯:奇宇星

點擊下圖↓↓↓

查看更多疫情防控稅費優惠內容

相關焦點

  • 浙江:六千餘名農創客「激蕩」鄉村振興
    據了解,截至目前,浙江已培育6173名農創客,為該省農業現代化發展與鄉村振興不斷注入新活力。資料圖:杭州餘杭鄉村。 王怡旻 攝「農業創業比較辛苦,更需要農創客們有定力。」李曉軍告訴記者,2008年,他開始進入茶產業創業,3年後才實現獲利。
  • 大學生回鄉當「農創客」 百畝果園年收入過百萬 帶動30多人就業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周蕎/文 市人社局供圖近年來,不少大學生畢業後選擇返鄉創業,成為「農創客」,32歲的蔣坤就是其中一人。7年前,他回到家鄉潼南玉溪鎮青石村從零開始,辦起了農業採摘。他的精品果園裡四季結果,春末枇杷可口,盛夏葡萄誘人,金秋檸檬飄香,隆冬沃柑甜美,旺季時每天都可迎來上百人入園休閒採摘。
  • 連信科技:用AI助力農創客 用心服務「創」時代
    7月8日-14日,由浙江省農業農村廳主辦的2019年第三期浙江省千名農創客大培訓在嘉興嘉善如期舉行。來自浙江各地的優秀農創客相聚碧雲花園休閒農莊,共同學習、探討農創未來發展動向,關注農創客身心健康,夯實農創業務基礎。
  • 大學生回鄉當「農創客」 百畝精品果園年收入過百萬 帶動就業30餘人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記者 高超近年來,不少大學生畢業後選擇返鄉創業,成為「農創客」,32歲的蔣坤就是其中一人。7年前,他回到家鄉潼南玉溪鎮青石村從零開始,辦起了農業採摘。
  • 「新農民」「知識農民」,南京鄉村振興生力軍!
    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重大戰略,而培養新農民、推廣新技術、鼓勵農村創業創新是建設「美麗鄉村」、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為此,農業農村部、中央網信辦、江蘇省政府將於11月15-18日在南京市國際博覽中心舉辦全國新農民新技術創業創新博覽會(「雙新雙創」博覽會)。  鄉村振興,人才振興是關鍵。
  • 寧波共青團紮實推進青春建功鄉村振興工作
    近年來,共青團寧波市委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紮實推進「青春建功鄉村振興」專項行動,以選育青年涉農人才為核心,打造青年鄉村建功新業態、新生態和新隊伍,匯聚鄉村振興的青年力量,全面助推鄉村「五個振興」。
  • 惠農網CEO申斌:農二代正在成為鄉村振興的中堅力量
    傳統的產業需要不斷探索和創新才能重新煥發活力,日益衰落的鄉村需要加入新的生力軍才能再度呈現出勃勃生機。農二代對農業、農村的發展至關重要。「相比上一代農民而言,農二代群體對農業經營事業有著更大的追求,他們不再局限於單純的小農經濟,而是有意識、有想法、有能力打造自己的農業產業,實現更大的發展目標。
  • 讓人才成為鄉村振興的「助推器」
    今年全國脫貧攻堅任務即將完成,在實現全部脫貧摘帽的基礎上做好鄉村振興的接續工作至關重要。鄉村振興關鍵是人才振興,人才興則農業興,人才強則農村強。通過構築吸引外出人才回流農村、加強培養本土人才、輸送鄉村振興人才的人才體系,讓人才成為鄉村振興的「助推器」。打造引鳳「強磁」,優化造血功能。
  • 鼓勵大學生返鄉創業 我們能做什麼
    隨著鄉村振興政策體系的構建,返鄉創業者越來越多,據農村農業部統計,2018年返鄉創業創新人員已達740萬,非農創業人員也有300萬,其中很多是大學畢業生,他們與鄉村振興成為命運共同體。  浙江省經過多年培育,湧現出了一大批積極投身鄉村產業的「農創客」,截至2018年10月,全省「農創客」已有1700餘人。
  • 廣州市人大代表宋俊文建議:成立青年鄉村振興培訓學院
    ,在兩會期間,他帶來了《加大力度吸引和支持青年助力鄉村振興》的建議。產業發展離不開人才,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青年能發揮生力軍作用。「近年來,鄉村青年人才隊伍逐漸成形,他們通過多種途徑參與產業建設、鄉村治理等領域,運用專業知識助力鄉村振興。
  • 從女大學生到首都鄉村振興協理員
    2019年和2020年聘用的鄉村振興協理員中,受聘女大學生比例分別為54.1%和61.8%。比例逐年上升的背後,能參與鄉村振興、建設自己的家鄉對女大學生而言最具吸引力。「我從小在農村長大,大四時就有了紮根農村、服務農民、為自己家鄉做貢獻的想法。」
  • 鄉村產業振興新路徑的探索思考——關於杭州市鄉村產業發展的調研...
    徐立毅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農」思想的重要內涵,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  一、要把保護綠水青山作為振興鄉村產業的重要本底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鄉村的寶貴財富和最大優勢,也是鄉村產業發展的底色和底氣。調研組所到的建德、淳安等鄉村,大多都是群山環繞、溪水潺潺,生態本底好,鄉村韻味足,綠色經濟、美麗經濟發展迅速。
  • 繪就鄉村振興新藍圖 下好鄉村振興全盤棋
    新建的休閒廣場,寬闊的鄉間水泥路,夾道而立的太陽能路燈……潔淨、綠色、舒適、富裕正成為當今美麗鄉村的「代名詞」。  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並寫入黨章,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科學制定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又明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任務,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了全面部署。
  • [職通車]從女大學生到首都鄉村振興協理員
    2019年和2020年聘用的鄉村振興協理員中,受聘女大學生比例分別為54.1%和61.8%。比例逐年上升的背後,能參與鄉村振興、建設自己的家鄉對女大學生而言最具吸引力。  「我從小在農村長大,大四時就有了紮根農村、服務農民、為自己家鄉做貢獻的想法。」
  • 武勝縣中心鎮:引領鄉村振興,培養本土人才是關鍵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動鄉村人才振興,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要認識到,人才振興與鄉村振興之間是雙向良性互動關係。
  •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是人才
    全會再次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需要大量「三農」人才支撐。國家統計局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農業生產經營人員31422萬人,其中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人員佔91.8%,高中或中專的佔7.1%,大專及以上的僅佔1.2%。人才匱乏、素質不高長期困擾「三農」工作的開展和鄉村社會的發展。
  • 引興農之水 澆創業之田 都昌鄉村大學生創新創業碩果纍纍
    呂小華獨到的果樹栽培技術得益於他參加「一村一名大學生工程」培訓的收穫。都昌縣以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工程」為抓手,培育掌握一技之長的新型農民,在鄉村創新創業的廣闊田野大展身手。「一村一名大學生工程」實施七年來,該縣有700餘名農村青年接受培訓學習,其中230餘名學員畢業後領辦創業基地,成為鄉村振興的一支生力軍。都昌縣被國家開放大學授予全國「一村一名大學生工程」先進教學點。
  • 福建三明學院:創新創業教育助力鄉村振興
    日前,2018年「創青春」福建省大學生創業大賽終審決賽在福建三明學院落幕。大賽緊扣鄉村振興戰略和精準扶貧戰略,緊扣新業態發展和「網際網路+」。立足地方資源,三明學院選擇鄉鎮作為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訓基地,合作建立「村鎮綠色發展學院」,使其成為服務地方的窗口和橋梁,鼓勵大學生到基層到農村開展社會實踐、精準扶貧,啟動基層創業。
  • 省大學生鄉村振興創意大賽上,150餘名大學生給鄉村出「金點子」
    近日,由省教育廳、省農業農村廳等聯合主辦的第三屆浙江省大學生鄉村振興創意大賽暨臨海農業「金名片」文化創意專項賽決賽舉行。 來自省內23所高校的30支參賽隊伍同臺競技,為臨海鄉村振興提供「金點子」。
  • 走進漳平·永福 探索大陸阿里山鄉村振興之路——「福建省鄉村振興...
    近日,「福建省鄉村振興」暑期社會實踐龍巖小分隊,在閩江學院鄉村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鄧啟明教授和中共漳平市委臺港澳辦邱豐茂主任的帶領下,前往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參訪交流;隊員們先後走訪了九德農場、臺品櫻花茶園、國家級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及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管理委員會辦公點,詳細了解園區對臺交流合作的新進展和鄉村振興生動實踐,初步探索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