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份,甘肅省蘭州市少年張煜飛參加了清華大學面向全國的足球高水平運動員考試,最終這位西北少年在今年8月如願被清華大學錄取。
張煜飛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自己相信足球和學習這兩者是可以兼顧的。
9歲練習踢球,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夏令營青島站比賽銀靴獎,全省校園足球冠軍杯最佳射手,中國校園足球冠軍杯西北賽區最佳射手……清華大學2020年全國範圍內選拔招錄的6名高水平足球運動員,19歲的蘭州男孩張煜飛是其中之一,也是西北五省(區)唯一一名。
來自甘肅省蘭州市一個普通家庭的張煜飛,在讀小學二年級時接觸到足球,從那時起他便與這項運動結下了不解之緣。「小學足球氛圍濃,當時有老師建議練習足球,沒想到這一踢,就徹底喜歡上了足球。」張煜飛說。
「我小時候身體特別差,面黃肌瘦,沒有食慾,不長個頭,踢球以後這一切都慢慢變好,而且長這麼大很少生病,這都是踢球帶來的好處!」身高1.78米的張煜飛說。
足球,帶給張煜飛的是快樂和友誼。場上的配合與默契,場下的打氣和鼓勵,讓張煜飛感受到了團結協作精神。「那時每天都會踢,幾乎沒有間斷過,訓練再累也覺得很快樂。因為足球我結識了許多一起比賽的小夥伴,我們一起從小踢到大,這樣的經歷是很寶貴的。」張煜飛說。
足球,既是夥伴,也是導師。在張煜飛的成長路上,足球教會了他如何學會接受失敗和挫折,這是他認為踢球帶給他最珍貴的財富。「以前我是一個好勝心強的人,凡事都想爭第一,一旦失敗就會陷入負面情緒,很久才能走出來。」這樣的心態,曾經在學習和足球路上給張煜飛帶來不小的困擾。
2018年,張煜飛參加了甘肅省運動會足球比賽,一路過關斬將的他們,在半決賽中遇到更為強勁的對手,最終輸掉了比賽。「當時我在更衣室大哭了一場,甚至想放棄踢球。」比賽結束後,看到意志消沉的張煜飛,教練說:「一場失利就讓你這樣垂頭喪氣,不能承受失敗,說明你根本不適合足球!」
一句話,把張煜飛「罵」醒了。在隨後的學習和生活中,張煜飛對於成績與目標不再那麼患得患失,心態變得豁達開朗,這反而幫助他取得一個又一個好成績。
「踢的比賽多了,就會發現不管是比賽還是學習,失敗和受挫其實是生活裡的大概率事件,所以你只有更加努力,才能讓成功的機會更大一點。」張煜飛笑著說。
「我相信足球和學習是可以兼顧的,願意努力的人不管做什麼都能做好。」雖然熱愛足球,但張煜飛從未落下學業,通過合理分配時間,學習與足球在張煜飛的生活裡起到了互相促進的效果。
「其實踢球非常需要用腦,你要隨時思考場上的局勢、隊友的位置以及接球後的最佳處理方法,每次踢完球,就像考了一場數學考試一樣。」張煜飛笑著說。正是在球場上養成的良好習慣,讓他在學習時能夠保持高效的注意力。
對於進入清華後的生活,張煜飛也早已有了自己的規劃。「今後還是想從事與足球有關的工作,因為西北地區的足球基礎相較發達地區仍有差距,所以我最想從事青訓相關工作。」張煜飛坦言,由於訓練方向不同,自己已經無法成為一名職業足球運動員,既然無法在場上為國家效力,那麼就要在場外貢獻智慧與力量。
這個足球生涯才剛剛起步的少年,已經把普及足球運動、帶動更多青少年踢球當成了自己的責任與目標。張煜飛的例子也告訴我們,足球也許能給孩子提供另外一個路徑,一個足球和學習可以共存的路徑,而且在這條路上,足球和學習並不會互相「侵蝕」。
也許未來,當這條路被更多的老師和家長認同後,中國足球終能迎來「抬起頭」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