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在踢球之前,在班上是數學課代表,宣傳欄負責人,從踢球開始他只有兩件事學習個踢球,班裡所有的活動都不能參加,比如競選班委,比如參加升旗儀式,其他的類似演講比賽,作文比賽,書法比賽,合唱團之類都沒法參加,因為這些都需要排練,需要大量時間,孩子長期游離於集體之外,甚至還發生過,跳操排練和足球訓練衝突,都在操場訓練的尷尬境地。跆拳道可以不練,歌可以不唱,但是集體活動不參加確實影響孩子,不能融入集體,怎麼得到老師和孩子的認可?每次考試都是前幾名,球隊也是主力隊員,我不能和孩子解釋三好學生不是他是因為他品德不好?!
2,任何競技體育項目都是有成績指標的,訓練是為了比賽,比賽就要有成績,第一和第三就有那麼多區別?!冠軍就上臺表揚,亞軍悄無聲息?作為家長該怎麼和孩子解釋,他們用熱情和汗水換來的獎盃,那是擺在學校的,不是放在我們家裡的!別總看別的球隊成績,要看別的學校怎麼支持的,安排補課不是說說,協調各種因素不是口號!
3,家長們全力支持,開車請假接送,搭著金錢,時間,精力,錄像的拍照的,孩子們一次一次的努力趕不上一次公眾號,學校就那麼吝嗇對足球的表揚和肯定?校園特色足球學校名存實亡,幾個校區距離不近,家長每天接送,我們是要工作生活的不是為足球獻身的!我只能在孩子們比賽的時候買一包水,拉幾個孩子,這些學校應該做好的工作我們做了,學校就等著拿獎盃麼?
4,孩子在校隊區隊俱樂部隊都訓練過,其他區教育系統聯賽安排我們了解,其他學校對足球隊建設支持力度我們也了解,不能說都好,但總是讓我們羨慕的較多,比如安排孩子假期飛出去比賽,這樣訓練人家拿冠軍一定的。我們是用家長對學生的愛,孩子對足球的熱情自力更生,成績是集體的,成績不好還怨這怨那,拜託,自己先做到位吧!如果因為比賽或者訓練耽誤的課程統一安排老師給補一下,哪怕是個形式,家長的感受會截然不同的。
5,各級訓練部門都會畫餅,區隊往區裡的好學校輸送,俱樂部往市裡的好學校輸送,問題是,要看清,如果孩子成績好是不會選擇走特長生這條路的,重點學校的特招生,還是要踢球的,有特殊的班,根本利用不了好學校的師資資源,他們不會把好的師資力量安排給體育班足球班!如果孩子是極具天賦的,那他更不用你們安排了,各個學校會搶,甚至俱樂部梯隊直接挖走。舉個例子,孩子憑自己的成績考入重點中學重點班,他的班主任會讓他踢球麼?即使老師同意,球隊會要他麼?球隊都是特招進來的,已經齊裝滿員,為什麼要一個叫訓練比賽時間都協調不好的孩子?
6,久而久之,越大越要選邊站,你是學習還是踢球?這麼說吧,如果我們沒有擇校壓力,可以接受孩子成績在85到90分左右,孩子的訓練時間得到保障,他的足球水平絕對可以達到俱樂部梯隊水平。但是你能接受麼?現在為什麼都在上補習班,都選擇好學校,競爭這麼激烈,咱還要主動退出麼?你選擇了踢球,還要選擇是校園足球還是體育口的足球,他們分開訓練分開比賽,都集中在寒暑假等幾個特殊時間,比如暑假校園足球訓練營和足球基金會菁英計劃還有體校夏訓,這怎麼選?他們各管一攤,得罪誰孩子的足球生涯都要以問號結尾。
7,再說說學習和足球的區別,檢驗學習的標準統一,98和100就是標準,放之四海而皆準。足球就不一樣了,威爾斯就用貝爾,皇馬就要廢了他。十個教練十種打法,這個教練用你那個也許就看不上你,你是哈維他要求你用身體有侵略性怎麼辦?維埃拉來甲A沒人要,去歐洲就是鐵腰。如果孩子遇到的教練都說孩子有天賦水平高,那他不是梅西就是教練騙錢。為什麼幾千年來中國都是讀書考學找出路,因為相對公平而已,985 211還是比足球容易。
7,我說了這麼多,只是曾經的感悟和糾結,現在確實已經把踢球作為了一種愛好和釋放壓力的方法,沒辦法的事情。不要怪中國足球搞不好,因為沒有基礎環境,孩子們最初會熱愛,時間長了能不能堅持,這是由環境決定的。好多公園廣場,桌球籃球滑板甚至網球場都是開放的,就足球場鎖著,這就是現狀。為了孩子我不在乎兩個小時二三百塊錢,主要是沒人和他一起踢,沒有環境別提發展。學好養家餬口的本事,有了美好前程才有每天做喜歡事的時間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