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俗語「嘴亂易惹禍,樹大易招風」是什麼意思,老祖宗的話有...

2020-12-17 海報新聞

俗話說:「俗諺俗諺,來自實踐,祖宗智慧,真知灼見。」民間有很多俗諺,來自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是前人在生活中總結的經驗。

俗諺是老百姓之間交流的話,就因為如此,所以很多都是大白話。有的人就覺得這些話太直白,缺少藝術性,所以看不上眼,甚至對俗諺不屑一顧。

其實,俗諺是歷史的沉澱,是人生的感悟,其中深諳為人處世的大智慧。如果你有了共同的經歷,就很容產生共鳴,覺得很有道理,所以俗諺才能在老百姓中間口口相傳。

特別是很多涉世未深的年輕人,因為缺少經驗閱歷,做事容易莽撞衝動,這樣不僅會四處碰壁,還會招惹莫測的禍患而不自知。如果懂得借鑑俗諺中的智慧,就可以讓我們:思想變深刻,做人變沉穩,說話無懈可擊,做事滴水不漏。

記得我年輕的時候,我的爺爺就告訴了我一句俗諺:「嘴亂易惹禍,樹大易招風。」爺爺說這是我家的祖訓,家中子弟在立身處世的時候,一定要謹記老祖宗的教誨。

「嘴亂易惹禍,樹大易招風」,其實是提醒我們生活中有兩件事,很容易給我們帶來禍患,一定要重視了。一是說話太隨意,所以禍從口出;二是做人太高調,所以會受打擊。

一、嘴亂易惹禍

說一個人「嘴亂」,其實就是說他亂說話,從而導致了不良的後果。所以我們在人際交往中,一定要管住嘴。

一是不要說謊話。謊話不可能騙人一輩子,謊言被揭穿的時候,自己不僅會失去信譽,還會被人報復,給自己招惹麻煩。

二是沒必要的話少說。跟別人交流的時候,不要欲蓋彌彰,不要畫蛇添足,不要拐彎抹角,這都會影響別人對你的看法,而且多說多錯,讓自己因言致禍。

二、樹大易招風

所謂的「樹大」,就是指一個人太高調,凡事總想顯露自己,襯託自己比別人更強。殊不知越是這樣,越容易讓自己成為眾矢之的。

南懷瑾大師說過:「堤高於岸,浪必拍之。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才高於眾,人必非之。」這就是槍打出頭鳥的意思。

我們在為人處事的時候,同樣的言行,在一個普通人身上發生,別人可能不以為意。如果你是眾人中的焦點,一定會被放大審視,雞蛋裡挑骨頭,也要找出你的毛病來。甚至還會被人嫉恨,暗中給你使絆子、找麻煩。

老祖宗苦口婆心地告誡世人「嘴亂易惹禍,樹大易招風」,其實就是讓我們管住嘴、守住心。嘴不說妄言,心不生妄念。話到嘴邊留半句,說話才有餘地;路徑窄處讓三分,做事才有後路。老祖宗的話真的很有點道理,如果你都做到了,早晚成事,恭喜了。

======================

煙臺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支隊溫馨提示:

相關焦點

  • 俗語「嘴亂易惹禍,樹大易招風」是什麼意思,老祖宗的話有理嗎?
    記得我年輕的時候,我的爺爺就告訴了我一句俗諺:「嘴亂易惹禍,樹大易招風。」爺爺說這是我家的祖訓,家中子弟在立身處世的時候,一定要謹記老祖宗的教誨。「嘴亂易惹禍,樹大易招風」,其實是提醒我們生活中有兩件事,很容易給我們帶來禍患,一定要重視了。
  • 【薦讀】俗語「嘴亂易惹禍,樹大易招風」是什麼意思,老祖宗的話有理嗎?
    民間有很多俗諺,來自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是前人在生活中總結的經驗。俗諺是老百姓之間交流的話,就因為如此,所以很多都是大白話。有的人就覺得這些話太直白,缺少藝術性,所以看不上眼,甚至對俗諺不屑一顧。其實,俗諺是歷史的沉澱,是人生的感悟,其中深諳為人處世的大智慧。如果你有了共同的經歷,就很容產生共鳴,覺得很有道理,所以俗諺才能在老百姓中間口口相傳。
  • 農村俗話「樹搖葉落,人抖福薄,嘴松命孬」,是什麼意思?
    這些老話兒俗語都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文化精髓,讀起來淺顯易懂,在書本上是學不到的。然而隨著社會的變遷,許多農村的俗話卻漸漸被遺忘在時間的長河中,年輕人懂的不多了。記得在小時候經常在夏季納涼的時候聽爺爺奶奶講過去的故事,講以前一些很有意思的俗話,其中有一句「樹搖葉落,人抖福薄,嘴松命孬」讓我至今記憶猶新。
  • 俗語「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老祖宗的話,到底啥意思?
    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當今的社會,人人都希望自己擁有一個好身體,對於長壽都是十分渴望的心態,而在民間一直流傳著一句俗語,叫「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其實你仔細品讀一番,就會明白古人的深意。
  • 俗語「前門不點燈,後院不亮堂」是什麼意思?蘊含老祖宗的智慧
    然而農村老人對於知識的重要性,卻有著自己的獨特見解,就比如這句俗語「前門不點燈,後院不亮堂」,它具體講述的是什麼意思呢?「前門不點燈,後院不亮堂」,我們可以先從字面上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在很久之前的農村,如果在房屋的前門不點上一盞油燈的話,那麼房屋的後院就會顯得非常昏暗。」字面上似乎沒什麼稀奇,但是這句俗語蘊含了老祖宗的智慧!
  • 農村俗語「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啥意思?老祖宗的話在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關於孩童出生的時日,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樹怕三搖,女怕撩,老祖宗的話,你真的懂嗎?
    雖說老農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在千百年的生活中,也總結出了不少為人處世的「黃金準則」,這些準則多以俗語的方式流傳至今,雖然是「土話」,但是其中蘊含的智慧卻值得我們細細品味。下面這兩句俗語,現在讀來,也是讓人醍醐灌頂,不由得讓人感嘆,還是老祖宗活得通透。農村有句俗語:樹怕三搖,女怕撩。
  • 農村俗語:「四大沒臉,四大舒服」,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
    農村俗語:「四大沒臉,四大舒服」,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在農村裡,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的俗語,而這些農村俗語都是真實的,也非常貼切我們的生活,一些俗語不僅有哲理,說起來還挺有意思。除了上面這些,農村裡還有「四大沒臉,四大舒服」等俗語,所以今天我們說一下這「四大沒臉和四大舒服」,那麼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有哪些道理呢,李子來說一下:農村裡的「四大沒臉」都是啥:在農村裡「人是要臉,樹是要皮」的,所以一些農村人在為人處世上
  • 農村俗語:「樹挪死,人挪活」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至今在農村裡還有很多俗語,經過一輩又一輩地傳誦,能留到今天的都是精華。這些俗語都是老人家憑藉自己的生活經驗得出的一些大道理,再教給下一代,好讓他們不走彎路。下面教給大家五句做人的俗語,看看你聽過沒有?從字面上看的意思就是,遇到貴人不能向前,出門做客不要向後。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因為在以前,人有等級之分,身份高貴的人總是看不起地位低的,因此不要隨意向前,以免惹禍上身。而去別人家中做客,應該大方得體,不能畏畏縮縮,這就是作為一名客人應有的禮儀。
  •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是何意?老祖宗的話飽含智慧
    俗語大多經歷了數代人的社會實踐,是古人們通過自己的人生經歷和教訓總結出來的道理,而很多能夠流傳至今的,大多是真理。而對於古人的俗語如果細細品讀,可以讓我們受益匪淺。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是何意?老祖宗的話飽含智慧!
  • 農村俗語:「兩樹夾一房,家財又人亡」說的啥意思,太有道理了
    對於生活在農村的人都知道,在我們農村有很多的俗語,有些俗語,聽著非常的有寓意,但是事實結果有並非我們所想的那樣,其實在農村有很多俗語,只是老祖宗留下來的一些話,但是也彰顯了老祖宗的智慧。只不過到現在很多人對這些俗語還不太了解,比如說在農村就有這樣一句俗語:「兩樹夾一房,家財又人亡」,那麼老祖宗留下的這句話,具體又是什麼意思呢?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對於生活在農村的人來說都知道,一般在農村我們都是自建房,所以農村人對於蓋房子風水非常的有講究,一般農村人蓋房的時候都會請風水師選一處好的地方。
  • 俗語「龍抱虎出文武,虎抱龍代代窮」,老祖宗的話有科學依據嗎?
    倘若一點價值都沒有的話,老百姓又怎麼會對它們如此推崇,即使一些俗語失去了實用性,但是它們對於歷史研究,還是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歷史學家可以通過研究這些俗語,來了解古人的生活習慣與當時的社會風俗。生活條件艱苦的老祖宗們,總是將希望寄託於鬼神,因而他們相信風水命理。
  • 俗語「好男慶九過虛,好女慶十過實」啥意思?老祖宗的話在理嗎?
    俗語有些歲說念起來粗糙,但是細細品味的話,卻發現俗語中蘊含著許多人生哲理以及生活的經驗,說俗語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一點也不假。同時有些俗語還能能反應出當地文化以及民俗。比如說下面的這則俗語「好男慶九過虛,好女慶十過實」,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那麼今天咱們就來粗略的分析下。
  • 農村俗語「男凹女凸,不孤就寡」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雖然農村人的文化普遍不高,但是農村卻是充滿底蘊的地方,有很多至理名言在農村流傳,比如農村老人們經常說的俗語。農村俗語不僅讀起來朗朗上口,仔細品味,每一句俗語中都含有大道理,警示後人。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男凹女凸,不孤就寡」,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俗語:「出門千裡不拿針」,針代表什麼意思?老祖宗看得很通透
    農村俗語大多是舊時人們經驗的積累,是一種傳統文化,自然就有那個時代的烙印。如果放在現代社會,因背景不同,看似很簡單的一句話,大多數的人從現代思維的角度去理解,就會是現代社會的烙印。要準確理解這句話,還得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
  • 「樹搖葉落,人抖福薄,嘴松命孬」,如此說法有道理嗎
    民間流傳著許多通俗易懂的俗語,而這些俗語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前人所總結的為人處世的寶貴經驗,給後世提供許多參考價值,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有句農村老話說:「樹搖葉落,人抖福薄,嘴松命孬」,老祖宗的話蘊含深意,想要提升福報,不妨一看。
  • 俗語:房前不栽樹,屋後不種花,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細緻入微
    俗語:房前不栽樹,屋後不種花,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細緻入微中國古代封建思想比較濃厚,社會生活中一言一行都有講究和禁忌,什麼日子該做什麼,家裡客廳臥室該擺放什麼都有俗語指點的明明白白。不過也並不是所有的俗語都是純粹的迷信意味,不少俗語在迷信色彩之後,還是有一定生活道理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這樣一句俗語:房前不栽樹,屋後不種花。這句話乍一看就有濃濃的迷信色彩。比如房前不能種樹。在古人看來,房前種樹意味著「困」。為什麼會「困」呢,因為樹木種在房前,很容易擋住大門,大門通財,尤其是農村的房子,門後就是明堂。
  • 俗語:寧可葷口念佛,不可素口罵人,是什麼意思?蘊含老祖宗智慧
    農村有句俗語,叫「寧可葷口念佛,不可素口罵人」,這是什麼意思呢?其實我跟大家一樣,在初念到這句俗語的時候有點蒙,懷疑是不是自己的文化程度不夠。後來查了下資料,原來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從字面上來理解,就是要我們可以吃著肉,喝著酒,口裡念著佛,也不要吃著素去罵人。
  • 俗語「財不進急門,富不進偏門」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何道理
    俗語「財不進急門,富不進偏門」,先從字面上來理解,急門指的是那些特別著急的辦法。偏門指的是不正當的方法,這句俗語指的是財富不會去急於求成的人家裡面,富貴也不會降落在愛貪圖小利的人身上。這句話的道理通俗易懂、簡單直白;雖然這些俗語聽上去很不好聽,但俗語的背後卻有著很深的意思。
  • 俗語「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啥意思?老祖宗的話,你不可全信
    在生命誕生方面,古人也有自己的理解,甚至形成了一句流傳甚廣的俗語「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很多人並不知道其中的意思。一、男不得初一古人有著嚴重的重男輕女的思維,他們覺得在家庭中,男子最為重要,肩負著養家的重要職責。因此,在古代,男子的地位一般都很高。而家族中添丁進口主要是指有男孩出生,甚至覺得男孩才能延續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