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家商業綜合體進駐北京十大傳統商圈

2020-12-18 聯商網linkshop

  今年年底,全國購物中心數量將達到2542家,比去年增加253家。記者調查發現,在王府井、西單、崇文門等十大傳統商圈陸續有20家購物中心進駐,單體百貨生存空間正在被進一步擠壓。曾經備受質疑的Shopping mall,開始在國內市場進入成熟的發展階段。而百貨業態是否應該摒棄單體店拓展的戰略,轉向進駐購物中心或是商業綜合體,成為目前行業爭議的焦點。

  商業綜合體搶灘十大傳統商圈

  近年來,地產的增值使購物中心業態蓬勃發展,而購物中心的迅速落成及開業不僅帶火了朝北、清河等新興商圈,也在搶灘傳統商圈市場。北京十大傳統商圈中,除以步行街為特色的前門商圈外,其餘9個商圈至少都入駐了一個商業綜合體。其中最年輕的商圈——今年剛滿11歲的國貿CBD商圈中,商業綜合體數量多達4個。

  業界普遍認為,商業綜合體一般以體量在10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購物中心為載體,由3種以上業態相互組合而成。業態類型一般可囊括百貨店、大型超市、大型餐飲、3C賣場、酒店、電玩城、電影院等。

  據記者調查,北京十大傳統商圈中已入駐20家商業綜合體,其中較為典型的包括西單商圈中的西單大悅城、王府井商圈中的東方新天地、朝外商圈中的豐聯廣場和悠唐生活廣場等。

  記者對西單、王府井、崇外、朝外等十大傳統商圈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十大商圈中,消費者較為熟悉的主流商場共有62家,其中包括商業綜合體20個,幾乎佔到主流商場總數的1/3,與傳統百貨店數量不相上下。除上述二者以外,還有少部分商業街區及小商品市場等類百貨業態。

  購物中心10年發展優勢盡顯

  商業綜合體對市場的搶佔遠不僅局限於北京的傳統商圈。

  隨著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費需求不斷升級,百貨店、超市等單一業態已難以滿足消費者「一站式」購物需求。不僅北京等一線城市如此,在二三線城市這一現象也在發生。

  中購聯今年發布的特別報告指出,去年全國購物中心數量增長達到249家,而今年預計增量為253家。從2001年至今,10年內始終保持每年百家以上的增長量。中購聯購物中心發展委員會主任郭增利預計,未來4年內,全國新增購物中心數量將大於1300家。到2015年年底,中國將有3885家購物中心,15年內增長幅度將達893%。

  數據顯示,在全國範圍內,商業綜合體已經佔到全部商業業態數量的32.3%,並將在未來3年中持續、穩定地增加新店。而與購物中心的迅猛發展呈現出巨大差距的是,百貨業態的擴張停滯不前。從2006年至今的5年間,百貨店增長率一路下滑,年均增長比例僅為城市綜合體的1/3。

  與北京百貨店的生存狀況極為吻合。前不久撤出北京的太平洋百貨進入內地18年至今,門店數量不過10家;首店入京8年後,第二家店姍姍來遲。而在全國大肆擴張的萬達廣場,目前門店數量已超過40家,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更在年會上宣布,明年全國將新增20個購物廣場。

  經營模式決定不同發展方向

  在北京十大傳統商圈中,百貨店曾經處於霸主地位。20年前,王府井百貨大樓還環繞著新中國第一店的光環,在北京人氣最旺的「金街」中扮演著無可替代的角色。今天,王府井商圈早已不是王府井百貨在唱獨角戲,東方新天地、北京apm等購物中心及商業綜合體不斷為消費者帶來新奇的購物體驗。位於公主墳商圈核心區的城鄉貿易中心也曾在上世紀90年代擁有過一段光輝歲月,但隨著翠微百貨旗下翠微廣場、凱德商用旗下翠微凱德MALL等時尚購物中心的落成,公主墳商圈客流量也被分散,城鄉貿易中心已難現往日的火熱場景。

  事實上,百貨店生存空間被購物中心及商業綜合體擠壓,日漸萎縮並非百貨店不思進取,而是購物中心業態在近年內的超速發展,讓苦心經營的百貨店難以望其項背。北京莊勝崇光百貨總經理鄭瑋慶坦言,目前購物中心發展勢頭迅猛,而由於經營模式的不同,百貨店不可能在開店速度上與購物中心同日而語。

  「就『單體』而言,百貨店主要採取聯營模式,團隊要參與到經營層面,統一規劃、統一管理;而購物中心則輕鬆很多,因為是出租商鋪的模式,團隊只要做好物業,其他工作幾乎都是由品牌商自己去做。」鄭瑋慶認為,目前商業地產相對較高的資產回報率是吸引投資的最主要原因,而百貨店相較之下則屬於「微利行業」,很難以快速開店實現擴張。

  相互借力促兩業態發展

  面對高速擴張、跑馬圈地的購物中心,百貨店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在北京昭邑零商管理諮詢有限公司首席諮詢師劉暉看來,購物中心與百貨店兩個業態雖然存在競爭,但未來應相互「借力」向共生共榮方向發展。

  「很多百貨店的母公司也會開商業綜合體,而幾乎所有的全國性的大型商業地產公司都會自己做百貨店。比如銀泰百貨的母公司就有自己的商業綜合體;而萬達集團旗下有萬千百貨,陽光新業與華堂商場籤有捆綁合同。」劉暉認為,伴隨著新商圈的誕生和傳統商圈的升級,百貨店在面臨挑戰的同時也迎來了新的商機。

  事實上,百貨店和購物中心在經營模式上的差異也決定了二者在商品結構、顧客群等方面的不同。商業綜合體的店中店形式,更多地吸引了H&M、ZARA等「大牌」入駐;而一些高端女裝、淑女品牌則只會選擇百貨店。「未來,隨著購物中心和百貨店業態的不斷成熟,品牌、品類的差異會緩解二者間的矛盾。從而結束目前這種相互擠壓生存空間的現狀。」
  (來源:北京商報 作者:崇曉萌)

相關焦點

  • 從傳統百貨邁入城市綜合體時代 金城老商圈擴容升級新商圈不斷湧現
    新世紀:蘭州商圈發展初現雛形  如今,蘭州的繁華地帶已不局限於西關十字、南關十字、鐵路局、西站等傳統商業地段,東崗鎮以西、黃河北岸,都已是高樓林立、車水馬龍。一個商圈的興起,改變著一座城市的商業格局。進入新世紀,蘭州的商業開始逐步有了商圈的發展。
  • 重走老商圈(四)|通州商業煥新 未來之城疾行
    經歷疫情衝擊和新消費帶動,北京消費市場出現了新熱詞,也在醞釀新的打開方式。有的老商圈藉助夜經濟成為新地標,有的新購物中心成了網紅聚集地,當然也有被邊緣化的。進入2020年最後一個月,北京商報記者重走各大商圈,洞悉新消費格局下京城老商圈的探索與新生。通州商業在疾行。12月24日,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北京第二座愛琴海購物公園已經進入最後籌備階段。
  • 雅斯集團當陽首個大型商業綜合體招商 多品牌意向進駐
    他說,湖北雅斯集團是從長陽大山走出來的本土優秀企業,經過20年的跨越發展,現已成為集超市、百貨、物流批發、酒店、餐飲、地產、美容等一體的大型區域性綜合集團,是宜昌乃至鄂西區域最具影響力的商業品牌之一。相信雅斯國際廣場以其多業態的城市商業綜合體加「一站式」購物樂趣必將給當陽商業帶來質的飛躍,注入新的活力,也將帶動周邊商家形成聚集人氣、孕育商機、創造財富的核心商圈。
  • 洛陽最大商業綜合體建業凱旋廣場開業 重塑百貨樓商圈
    而隨著近年來洛陽商業的不斷發展,城區崛起了一些全新的商圈,湧現了一撥新型的商業業態,它們的出現改變了人們傳統的消費方式,也使得百貨樓商圈光彩不再。 而就在上周,準確地說是從上周三開始,百貨樓商圈的人氣回來了,甚至出現了多年鮮見的「消費式大堵車」。造成這一現象的直接原因是該商圈迎來了嶄新的商業力量——建業凱旋廣場。
  • 蘭州商圈四十年變遷:從傳統百貨邁入城市綜合體時代
    新世紀:蘭州商圈發展初現雛形如今,蘭州的繁華地帶已不局限於西關十字、南關十字、鐵路局、西站等傳統商業地段,東崗鎮以西、黃河北岸,都已是高樓林立、車水馬龍。一個商圈的興起,改變著一座城市的商業格局。進入新世紀,蘭州的商業開始逐步有了商圈的發展。
  • 青島臺東商圈重回「C位」:大悅城、恆泰廣場等新商業進駐
    7月23日,青島市規劃局發布了青島啤酒文化休閒商務區B-6-01(商務廣場)地塊項目規劃方案批前公示,中糧大悅城綜合體落子臺東商圈的消息被進一步證實。作為青島最富盛名的商圈之一,臺東商圈在經歷過鼎盛時期後漸漸力不從心,商業「落伍」讓臺東人氣消散,此番憑藉大悅城綜合體規劃而再度站上「c位」,加之近年來新商業規劃的不斷進駐,開始「補妝」的臺東正準備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 龍湖商業34億斬獲沙區核心商圈地塊 天街進駐三峽廣場
    重慶首個TOD商業體     贏商網了解到,此次重慶龍湖地產獲得的開發項目,總建築規模為48萬方,在沙坪垻高鐵站上面建設一座集一條高鐵線、三條軌道線為一體的超大型商業綜合體。規劃有商業、商務辦公等業態,其中包括龍湖擬自持運營的天街。
  • 再添商業綜合體!江北「新街口」商圈,板塊最強!
    本周一,江北再迎土拍,三幅優質地塊出讓,引多家開發商爭搶!01再添商業綜合體 江北「新街口」名副其實三幅地塊中,最搶眼的要數核心區G19地塊。更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土地投資發展協議要求,需在交地後30個月內完成商業綜合體滿鋪開業,這也就意味著,我們有望在2023年看到該商業綜合體建成並投入使用!而作為江北新區最早發展的老珠江鎮即長江隧道口板塊,目前聚集有慕斯薈、明發新城天街、金盛田廣場、紅星美凱龍等已開業商業,是整個江北新區最為成熟的區域之一。
  • 思貝思|北京「富人區」商圈,商業中心的格局是什麼樣?
    我們熟知的北京較為傳統的商圈:有西單商圈、王府井商圈、國貿商圈、燕莎商圈等等經常出現在消費者的日常消費需求的選擇當中。對於當地居民來說,早期商圈是為了供應周邊居民的日常生活,而現在的商圈,多是為了服務居民,增加日常消費場景,滿足更廣泛消費需求的多元化場景,也是這個城市中的商業中心。
  • 這裡才是南昌商業中心!老城區再添綜合體!臺灣大魯閣將進駐!
    老城區在近幾年的變化,是肉眼能看得見的,站前路、八一大道、陽明路、北京西路這幾條主幹道的提升改造,更新了這座城市的魅力,更明顯的變化從商業上更能體現,鮑師傅、喜茶進駐,天虹負一層、百盛改變思路,打造美食街引進快時尚品牌,使得中山路一帶商業氛圍越來越濃,而近日獲悉,在中山路商圈沿線,
  • 近20家商業項目蓄勢待發 助力江北新區未來新商圈
    人口的快速增長代表著消費的高度需求,區域內的商業配套自然也要跟上步伐,否則必然造成強烈需求和難以滿足的「衝突」,後果既是區域居民對整體區域的不舒服感和不認可感。縱觀整個江北新區,無論是江浦商圈、橋北商圈,還是六合商圈,大量的人口湧入,已迫使現有的商業配套遠遠跟不上消費需求。
  • 西北商業現狀觀察之銀川:打破飽和說 綜合商業攪熱商圈
    興慶區——傳統商業正臨升級   銀川市轄三區兩縣,其中興慶區屬於傳統的銀川經濟中心和商貿中心。早期,由新華百貨、東方紅廣場及銀川商城、溫州商城共同構建的銀川新華商圈,以零售為主的傳統業態,配合以餐飲娛樂,把購物和吃喝玩樂集於一身的理念帶入銀川。
  • 華南商業地產巡禮:廣東六城重點商圈及項目解讀(下)
    萊蒙商業中心(原名時尚島)處於CBD鴻福商圈,原名時尚島。2009年2月底,時尚島的管理權由深國投集團收回,並開始轉交萊蒙商業管理公司負責商場的運營和管理。2009年5月,時尚島暫停營業,開始進行內部業態升級改造,改造的重點是忍痛捨棄部分傳統零售業態,引進更多的娛樂業態。2009年7月20日,時尚島正式更名萊蒙商業中心。
  • 華南商業地產巡禮:廣東六城重點商圈及代表項目解讀(下)
    萊蒙商業中心(原名時尚島)處於CBD鴻福商圈,原名時尚島。2009年2月底,時尚島的管理權由深國投集團收回,並開始轉交萊蒙商業管理公司負責商場的運營和管理。2009年5月,時尚島暫停營業,開始進行內部業態升級改造,改造的重點是忍痛捨棄部分傳統零售業態,引進更多的娛樂業態。2009年7月20日,時尚島正式更名萊蒙商業中心。
  • 與城市一起脈動——龍湖商業20年的蝶變之旅
    與城市一起脈動,用創新不斷自我迭代,詮釋了龍湖商業20年一路向陽的「密碼」。  2003年,江北觀音橋商圈建設拉開序幕,龍湖重慶北城天街率先開業,成為重慶主城第一座現代化購物中心、重慶時尚潮流地標,建築面積約為14萬平方米,擁有3座休閒景觀廣場、1家大型生活超市、1家主力百貨,300餘家品牌專賣店、1座五星級電影院、近千個停車位。
  • 商丘市城區商業綜合體盤點
    中環廣場秉承了商丘商業的傳統地脈和人氣,以「超前性、新理念、高起點、高標準」為目標,雄踞商丘市商業區的中心區域,是商業的黃金地段,北臨民主路、南面凱四街、西面凱旋路、靠九龍廣場,呈南大北小的三角型。以國際化專業眼光和運營能力,傾力打造商丘地標級商業綜合體,集辦公、休閒、購物、娛樂、住宅等多種業態於一體,秉持獨特的商業、商務模式,造就商丘核心商圈商業地標。 4.金穗國貿大廈(金穗觀天下)
  • 多個商業巨頭進駐順德大良!開業時間、地址、亮點大曝光!
    大良新城區也要火了,大信新都匯要在這裡建大型商業綜合體!今後,大良人在新城區又多一個吃喝玩樂買的好地方啦!大信新都匯項目將在大良新城區建成集國際購物、大型餐飲、親子文化、運動休閒於一體的大型商業綜合體。
  • 日本「神級」TOD商圈大改造,老商圈翻身成人氣王!
    發展至今,東京涉谷商圈裡少有奢侈品林立的高級百貨商店,還是以10到20歲為目標群體的商場和各種年輕潮流風格的街鋪店為主。此外,東京涉谷商圈還有各種風格的夜店和地下樂團,也是年輕人聚集於此的重要理由之一。其次,東京涉谷商圈還以IT企業聚集而聞名。
  • 北京王府井商圈變身網紅打卡勝地
    北京商報記者在王府井商圈主要商場內發現,年輕人正成為主要的客群人群之一,這些年輕人集中「駐紮」在商圈內的網紅餐廳,讓帶有歷史色彩的王府井商圈變得越來越「潮」。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王府井商圈悄然進駐了不少網紅餐飲品牌。
  • 海澱升級五大傳統商圈
    原標題:海澱升級五大傳統商圈   本報訊(記者 於麗爽)公主墳、中關村、五道口、世紀金源、大上地是海澱區五大傳統商圈。記者從12月9日召開的「回顧十三五 展望十四五」海澱區商務事業專場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的,海澱區將通過改造升級這五大傳統商圈、新建商業設施等措施,提升全區商業品質,不斷滿足居民對消費升級的需求。   公主墳商圈 各主體企業將在2021年年底前完成自身業態調整提升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