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吃:做粽子和吃粽子都有講究!

2020-12-23 小可愛的美食

粽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食品,其起源說法不一,1600年前就有「仲夏端午,烹鶩角黍。」的記載。時至今日,吃粽子配碗粳米粥仍是北京人的最平民化的美食享受,端午節已被國家定為正式假日。粽子作為端午節的標誌性食品,更增添了節日的文化色彩。

關於粽子的起源,其說不一。有祭祖說,有祭奠古代著名大詩人屈原說,還有一種「包烹說」。所謂「包烹」,就是幾十萬年前的古人,在用火烤熟食物時,為了方便,先把食物用樹葉包裹起來放在火中煨熟後再剝葉而食的烹製方法。雖不叫粽子,卻已可見粽子的雛形。進入石烹時代後,人們採用先在地上挖坑,坑中墊獸皮等不透水物,再注水其中,投入燒燙的石子使水沸騰的間接加熱方法,煨煮用竹筒或植物葉子包裹的原料,直至成熟,這就更像現在的粽子。再後來有了鼎和鍋,也就不必再用石頭,但是包烹的方法卻保留下來。

古代將粽子稱為「角黍」,最早的記載見於1600多年前西晉新平太守周處所寫的《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200多年後,南朝梁文學家吳鈞在《續齊諧記》中說:「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於是就此相沿成俗。

漢代許慎《說文解字》中已有粽子的釋義,是蘆葉裹米的食物。明《本草綱目》中,也有「古人以菰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櫚葉之形,故曰粽」的記載。

繼續考證下去,還可能有更多的記錄。不管怎麼說,粽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食品就是了。

做粽子的講究

粽葉、馬藺

北京的粽葉大多使用葦葉。舊日北京,南面的馬家堡、北面的太平湖都是葦葉的重要產地。買來綠色的鮮葦葉後不能直接包粽子,這樣會有很大的「草青味」,而且鮮葦葉中含有大量單寧,對人體有害。所以要將鮮葦葉放到熱水鍋中煮,直到葉色由青變黃,然後過幾遍清水,才可放入盆中備用。

捆粽子的馬藺(lín)草須用水泡軟。

江米、小棗

江米洗淨,在大盆內用涼水浸泡2~3小時。密雲小棗洗淨。如加紅豆沙也要將紅小豆提前洗淨煮爛,製成豆沙餡。

包裹、綑紮

準備工作完成即可開始包裹。首先視葦葉大小將3~4張理為一疊,將兩端向中間彎曲,形成一個漏鬥樣圓錐,錐尖端不能漏空隙。將江米、3~4枚小棗放入漏鬥內,再將漏鬥折轉,用葦葉包裹嚴密。最後用馬藺草捆牢,系一個結即可。

吃粽子的講究

粽子涼熱吃均可,建議溫吃,既不傷胃,又不糊嘴。吃粽子蘸白糖是標準吃法。也有澆蜜(飴糖汁)的。吃粽子配粳米粥是北京人的慣例。其實,沏上一壺「小葉茶」更能襯託出粽子的清香,還有助於消化。

【花絮】

在各地的小吃中,花色品種最多的可能就是粽子了,估計不下幾百種。除了形狀、大小的外觀差異,在原料和味道上更是千差萬別。豆沙、火腿、松仁、蓮蓉粽子已很常見。廣東的鮮肉粽,江米中包入雞肉、鴨肉、豬肉,個兒大味厚,一隻「裹枕粽」將近500克,早已不屬小吃範疇了。寧波粽子四角、嘉興粽子長方,醬油鮮肉粽中那一大片肥肉常令北京人不知所措。湖南、四川的辣味粽,辣味濃烈。貴州的酸菜粽酸味可人。最蔚為壯觀的可算是揚州粽,號稱「八式八味。」算一下,八八六十四,恐怕不是一天兩天能品嘗完的。

粽子也不是中國的專利,世界上吃粽子的國家多了。除了亞洲近鄰朝鮮、越南、柬埔寨、日本,緬甸,就是在萬裡之外的南美洲,也能看見粽子的蹤跡。秘魯、墨西哥、哥斯大黎加等國,雖然不過端午節,卻照樣吃粽子。只不過不是江米的,而是玉米和肉餡兒的。是否從中國傳過去的正在考證中,不是有一種說法,認為印第安人的祖先(印加人)是中國殷代時從北方遷徙過去的嗎?

佛系小編,相遇即是緣,既然來了,就隨緣關注一下小編吧!

侵權請與小編聯繫刪除哦謝謝!

相關焦點

  • 端午節吃粽子,你吃過這些嗎?
    黏韌而清香,別具風味,北京粽子多以紅棗、豆沙做餡,少數也採用果脯為餡。廣東粽子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廣東粽子與北京粽子相反,個頭較小,外形別致,正面方形,後面隆起一隻尖角,狀如錐子。北京粽子四川粽子四川人嗜辣,所以粽子也有甜辣之分,四川的辣粽,因製作講究,工藝複雜,其口味當然獨特,故成為四川千古流傳的名點小吃之一
  • 粽子種類介紹
    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那麼粽子煮多久才會熟?都有哪些種類?下面就和惠農網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在農村中,仍然習慣吃大黃米粽。黏韌而清香,別具風味,北京粽子多以紅棗、豆沙做餡,少數也採用果脯為餡。 2、廣東粽子 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廣東粽子與北京粽子相反,個頭較小,外形別致,正面方形,後面隆起一隻尖角,狀如錐子。冬葉包裹著糯米、綠豆、鹹蛋黃、冬菇、花生、五花肉及蓮子,是傳統裹蒸粽做法,豐富的材料充盈了口感的滿足。
  • 全世界的粽子都全了,你有多少沒吃過!
    肇慶人製作裹蒸粽極其講究,一要選用具有色綠、葉香、防腐的冬葉作裹蒸的外皮,呈枕頭狀或四角山包形;二要選用上好糯米和當年綠豆;三是做餡的豬肉以肥瘦相間的為上乘;四要加五香粉、麯酒作調料,以使餡味醇香、肥而不膩。
  • 全國粽子哪家強?各地15種粽子都給你找全了
    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對於吃貨來說,吃粽子當然是少不了的節日頭等大事!但是,在剝開眼前的粽子時,腦海裡忽然一閃:我國地大物博,風俗各異,單單這個粽子,就因為飲食習慣不同、地域不同而出現了「鹹甜之爭」,更不論粽子的包法、形狀和用料了,那麼,我國各地的粽子到底有哪些不同之處呢?下面,我們就來比較比較天南海北的粽子到底哪家強吧!
  • 端午節吃甜粽子還是鹹粽子?營養師:都是好粽子,但別貪嘴!
    作為端午節的特色美食,今年你吃的甜粽子還是鹹粽子呢?四川在線《醫本正經》欄目組邀請到四川友誼醫院營養科資深營養師冀晉橋,從營養的角度為大家解讀甜鹹粽子。「對於粽子而言,都是糯米做的,糯米的營養價值是一樣的。」冀晉橋表示,粽子的餡不一樣,營養素含量也是會有區別的。對於一般健康人群來說都可以吃,但對於特殊人群有不一樣的講究。
  • 粽子的品種五花八門
    端午節就快要到了,每年這個時候都要上演一場「粽子南北口味大戰」各地也是搶佔苗頭之勢推出了不同餡料、形狀的粽子,市面上的蛋糕店咖啡廳都相繼推出了屬於自己的品牌和口味的特色粽子,如星巴克的星冰粽,仟吉的粽意禮盒,哈根達斯的冰淇淋粽子等,各具特點,大多都是在我國原有的糯米粽上的融合創新而來的。
  • 墨西哥也有粽子?!世界上粽子那麼多,我想去嘗嘗
    各位客官,請欣賞「粽子大全匯報演出」,看完之後請自覺戰隊,切記:看完再撕!  【北京派】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北京粽子個頭較大,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目前,市場上供應的大多數是糯米粽。在農村中,仍然習慣吃大黃米粽。黏韌而清香,別具風味,北京粽子多以紅棗、豆沙做餡,少數也採用果脯為餡。
  • 地道寧波鹼水粽是如何做出來的?粽子怎麼吃有講究 你知道嗎
    這樣做出來的鹼水粽,就連「芯子」都已經煮透。還有更講究的人家,三四個小時後,待到柴火漸漸熄滅,再利用灶膛的餘溫把粽子「燜」上一夜,等到第二天早上拿出來吃,口感更加Q彈。「一碗100克的米飯,熱量是116千卡,一隻粽子的熱量相當於兩碗米飯,甚至更高。」劉佳寧說,大家都覺得肉粽子熱量高,其實豆沙粽子的熱量也不能忽視。普通的鹼水粽子熱量相對較小,但如果沾糖吃,至少會增加20至50千卡的熱量。吃粽子的時候最好配一些蔬菜選好了粽子,怎麼吃也有講究。
  • 北方粽子的餡料有哪些?粽子吃甜的還是鹹的?
    正如每年網友們都為吃甜粽子、鹹粽子,都能打上一架,你知道南北方的粽子有什麼不同嗎?北方粽子的餡料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做做功課吧。一、北方粽子的餡料有哪些北方粽子的餡料有哪些呢,主要有紅棗、豆沙、果脯等。北方粽子中,山東粽子輩分最大,資格最老,是由黃粘米做成,風味獨特,小夥伴可以去嘗嘗。
  • 粽子餡的種類大全 粽子餡怎麼調製才好吃
    我們都知道,粽子好不好吃,關鍵在餡。那麼粽子餡怎麼調製才好吃?粽子可以包什麼餡的?接下來和小編了解下!粽子餡的種類大全大肉粽肉粽是傳統食品之一。粽子重約二三百克,裡面是糯米包著豬肉和綠豆為餡,高級一點的還包著香腸板慄筍絲之類。
  • 從吃粽子和賽龍舟的起源,聊聊粽子的種類、吃法與端午節的食俗
    在這天,我國人民不論南方、北方都有吃粽子的習俗。一提起端午節和粽子,人們往往以為是紀念大詩人屈原,粽子就是投入汨羅江祭這位詩人的祭品,其實並非如此。一、吃粽子和賽龍舟的起源聞一多先生在《端午節的歷史教育》一文中,認為紀念「端午節」是我國古代南方吳越一帶先形成的,粽子的前身「竹筒食」,也是他們發明的。當時,有一個史稱「百越族」的民族,他們對龍十分崇拜,認為龍是他們的祖先。
  • 最好吃的五種粽子,最後一種內藏玄機,你敢吃嗎?
    賽龍舟、吃粽子,傳統的儀式感一個都不能少。當然了,廣大吃貨最關心的還是應該吃點什麼樣的粽子才算沒白過這端午節。今天,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中國最好吃的五種粽子,相信總有一種和您的口味。浙江嘉興粽子浙江嘉興粽子歷史悠久聞名華夏,嘉興粽子為長方形,有鮮肉、豆沙、八寶、雞肉粽等品種。
  • 看看陝西粽子,看看廣東粽子,再看看北京粽子,網友:這差距!
    【全國各地的粽子:看看臺灣粽子,再看看北京粽子,差距一目了然】廣東粽子是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個頭較小,外形別致,正面方形,後面隆起一隻尖角,狀如錐子。廣東粽子品種較多,鹹肉粽是廣東最常見的粽子,呈三角形,多以脫皮綠豆、肥豬肉為餡,糯米為主料,是用粽葉和水草包紮而成。
  • 動物也過端午節,吃粽子有講究
    在北京動物園的微信公眾號和微博上,動物們的「吃播」視頻吸引了大量市民觀看。視頻中,飼養員們將猩猩喜歡吃的菠蘿、香蕉切碎搗泥,包裹進粽葉中,並加上一些堅果,捆成粽子的模樣,並且把一個個「粽子」拴在丰容器上,猩猩攀爬到架子上取食,席地而坐馬上開吃。北京動物園飼養隊技術員曹雅妮介紹,北京動物園每年都會對動物進行與中國傳統節日相關的丰容,飼養員根據不同動物的飲食結構,用不同的餡料,為動物們包「粽子」。今年,北京動物園為猩猩、大熊貓、白犀和鳥類四類動物送上端午美食。
  • 全球包粽子的方法都在這裡了,拿走不謝
    鴛鴦粽的好味道主要在「和」餡,鹹餡主要是鹹蛋仁、蝦米、香菇、蓮子、慄子和南乳豬肉;甜餡主要是紅豆沙餡和甜糯米。因為甜餡容易膩,要將三分之一的甜餡和三分子二的鹹餡包於一個粽子內,這種講究鹹甜平衡的滋味在潮汕人心目中有一抹思鄉的味道。
  • 浙江嘉興粽子以鮮肉粽最為出名,被譽為「粽子之王」,你吃過嗎?
    眾所周知,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這一天全國各地都會通過不同形式,品嘗不同美食來慶祝,而「粽子」是該節日必不可少的存在。實際上吃粽子最初並不固定在端午。據載,晉國時為了推行清明前一天的「寒食節」,許多地方便通行了清明節吃粽子的民間風俗。
  • 五月五吃粽子,這樣的粽子超級好吃喔
    大家好,今天的小編給介紹一下關於咱們中國的粽子,在咱們中國都知道粽子是五月初五才能吃的,可是,這種食物在西周的時候就有了。不過,在西周時期這個東西叫做角束,而不是我們現代人所稱呼的粽子。其實,粽子可以有很多種口味,北方人喜歡吃一些帶著鹹味的粽子,南方的人們喜歡吃一些甜粽子。在屈原投江之前的粽子是只能用於祭祀祖先的食物。後來的人們為了紀念三閭大夫屈原,就把粽子投向江裡,一方面是為了三閭大夫屈原,另一方面也可以以此紀念祖先。
  • 越南也有粽子?粽子的講究和中國也有得一拼
    但是,可不要僅僅因為這個就對越南產生誤解,越南的美食,可是讓吃過的人流連忘返,讚不絕口呢!越南河粉,它的越南文是「Pho」。雖然僅僅是一種河粉,但卻頗負盛名。它的湯汁是用新鮮的牛腩和牛骨頭,再加上各種香料熬製而成的。新鮮的牛肉,各具特色的辛料,在加上一些檸檬汁,那味道簡直難以忘記,而也就是因為這樣,越南河粉才能夠徵服大多數人的味蕾!
  • 中國到底哪裡的粽子最好吃?廣西粽子必須有名字!
    中國到底哪裡的粽子最好吃?廣西粽子必須有名字!每逢端午粽子節,都是甜黨和鹹黨相爭的時候。甜黨們說,粽子必須是甜而軟糯,才是節日正道。此時的粽子是甜的,明顯可以看到是用蜜和棗一起做餡料。現在仍然有很多地方吃著甜粽子。陝西蜂蜜涼粽是當年宮廷佳品「賜緋含香粽」,其實就是將粽子切成小塊,淋上金黃甜稠的蜂蜜,糯米軟糯柔潤中帶著粽葉的清香。
  • 端午吃粽子,母親做的粽子最香,大家會做嗎,我給你們教做粽子
    又是一年的端午了,把我的童年記憶喚醒了,每年都有這樣的夢想。小時候,在家裡的母親手包清水粽子,吃到嘴裡的不是粽子是滿滿的親情。現在買的粽子吃的左來右去也沒有小時候母親做的好吃。家裡包的粽子更香更甜。現在還記得母親在我們小時候給我們包粽子,她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粽子包多少米,幾顆棗我依稀記得清清楚楚。下面我就給大家說說我映像力母親包粽子的過程。包粽子的方法有以下幾點1 首先把買來的粽葉用熱水,泡幾小時,然後洗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