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吃粽子,這樣的粽子超級好吃喔

2020-12-20 家鄉苞米地

大家好,今天的小編給介紹一下關於咱們中國的粽子,在咱們中國都知道粽子是五月初五才能吃的,可是,這種食物在西周的時候就有了。不過,在西周時期這個東西叫做角束,而不是我們現代人所稱呼的粽子。

其實,粽子可以有很多種口味,北方人喜歡吃一些帶著鹹味的粽子,南方的人們喜歡吃一些甜粽子。在屈原投江之前的粽子是只能用於祭祀祖先的食物。後來的人們為了紀念三閭大夫屈原,就把粽子投向江裡,一方面是為了三閭大夫屈原,另一方面也可以以此紀念祖先。

我們的粽子文化還傳播到了世界各地,北京有北京的紅棗粽子,南方則有豬肉粽子,這些都是粽子在經過了幾千年的發展之後,所歷經的演變過程,小編先把如何製作粽子的方法傳授給大家。我們先來準備原材料,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進行準備小編比較喜歡吃蜜棗,所以小編就準備了一袋子的蜜棗,然後,就是我們的主角糯米了。我們把糯米給煮成三分熟就行,然後就是粽葉,我們把粽葉給放進熱水裡煮十分鐘就行了,主要就是給粽葉消毒,包粽子的繩子我們可以用合葉草。

我們先取來兩片粽葉,把粽葉平攤到手裡,把粽葉光滑的一面朝向我們,然後,這兩片粽葉就是正反顛倒就行了。我們把這粽葉折成一個漏鬥的形狀就可以了,我們在這個粽葉裡面放上一些糯米和蜜棗接下來就是給粽子進行封口了。我們用右手緊緊的握住糯米,千萬不要讓這些糯米和蜜棗散開,另外一個就是我們在握的時候不要使用太大的力量,不然的話,粽子就會散成一堆,我們把粽子壓實就行了。把粽子製作成一個三角形就可以了。

最後一步就是把粽子給綁上就行了,友情提示,包粽子千萬不要使用尼龍繩,因為尼龍繩有毒,如果你的胃不好,就不要吃粽子了。粽子也不可多吃,會引起腹瀉、腹痛、加重心臟的負擔,這也要為什麼老年人吃多了粽子之後,就會感覺自己的心臟很難受的原因了。粽子在咱們中國的品種是很多的,北方人的粽子大多是糯米做的,還喜歡蘸上一點白糖來吃。

嘉興就有許多粽子比如說艾葉粽,竹葉粽子,香腸粽子等等,粽子也可以蘸著辣椒來吃,那滋味兒特別的爽口,甚至於在現在還有人發明了方便麵粽子,什麼辣椒粽子各種各樣的奇葩粽子那可是應有盡有啊!不過,小編還是覺得咱們北方的糯米粽子才是最好吃的,那一口咬下去,滿嘴的白糖和糯米,南方的豬肉粽子小編有一點吃不消,那一口下去,都是滿嘴的肥油,實在是讓人感覺有點難受啊!

那麼,今天的美食介紹就先到這裡了,小編在這裡祝大家國慶節快樂!希望大家在國慶節玩的開心點。你們給小便一個評論吧。

相關焦點

  • 北方粽子的餡料有哪些?粽子吃甜的還是鹹的?
    五月初五端午節,今年的端午節,在6月25日。在人人追求好身體的今天,怎麼樣既能享受到美食,又營養呢,是我們經常想的問題。正如每年網友們都為吃甜粽子、鹹粽子,都能打上一架,你知道南北方的粽子有什麼不同嗎?北方粽子的餡料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做做功課吧。
  • 五月五端午節裡文化到底是什麼?吃粽子還是賽龍舟或者說是門插艾
    吃粽子還是賽龍舟或者說是門插艾端午節,在我的心目中就叫五月五。小時候這樣叫,長大了,也依然這樣叫著。有時候,有人說端午節到了,我還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但一說起五月五,我就心裡清楚了,明白了,高興了。
  • 粽子簡筆畫——家鄉的粽子
    ,水好、土也好,所以盛產的東西都比較好,唯獨這個粽子是最特別的。  關於粽子,在古代還有一個歷史典故呢,吃粽子也是為了紀念屈原的: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河與汨羅江,死後被蛟龍所困,人們紛紛將粽子投入江中來驅趕蛟龍。所以,每當端午節時吃粽子也成了習俗了。
  • 端午節為何要吃粽子,吃粽子注意七大禁忌
    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
  • 端午節吃甜粽子還是鹹粽子?營養師:都是好粽子,但別貪嘴!
    作為端午節的特色美食,今年你吃的甜粽子還是鹹粽子呢?四川在線《醫本正經》欄目組邀請到四川友誼醫院營養科資深營養師冀晉橋,從營養的角度為大家解讀甜鹹粽子。「對於粽子而言,都是糯米做的,糯米的營養價值是一樣的。」冀晉橋表示,粽子的餡不一樣,營養素含量也是會有區別的。對於一般健康人群來說都可以吃,但對於特殊人群有不一樣的講究。
  • 廣西客家人包的粽子,朋友都說沒見過,更有朋友說粽子不好看
    又到一年端午節,在廣西老家,我們不叫端午節,稱五月節,吃粽子喝雄黃酒是當地流傳下來的風俗習慣。每年端午節媽媽都會提前準備20斤糯米包粽子,自己吃或提著走親戚,家鄉的客家人都是包這種長方大肉粽,煮熟後一個就有1斤多點。很多人應該沒看過這種粽子,一般都是包錐形的吧。昨天包好之後發到朋友圈,大家紛紛表示沒見過,有朋友說,這哪是粽子,這分明就是糯米飯。
  • 五月五,過端午,賽龍舟,吃粽子,端午節的傳統習俗你知道多少?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端午節這一天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但它在陽曆中的日期卻非常不固定。導致這種變化的原因就是「閏月」。俗話說「五月五,過端午」,除了賽龍舟和吃粽子,端午節的傳統習俗都有哪些?賽龍舟仲夏端午是龍升天的節日,以賽龍舟形式祭龍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賽龍舟在南方比較盛行,北方和南方相比,賽龍舟的習俗沒有南方那麼隆重。
  • 廣東有多好吃,糯唧唧的粽子,總是讓人慾罷不能!
    粽子對於廣東來說是日常美食,在萄萄讀書的時候,學校門口總會有一位阿婆每天傍晚都挑著裝滿粽子的擔子在賣,婆婆賣的粽子也是特別好吃,一般萄萄吃一隻粽子就可以直接抵上晚飯了!在廣東,好吃的粽子是存在於稍微上了年紀的阿婆家裡或者是自己媽媽的手裡,永遠不會存在於哪個商家。每每到端午節,萄萄家裡的冰箱總會堆放著許許多多的粽子,有著不同口味的,足夠萄萄一家吃上半個月的早餐了!
  • 五月五,過端午,除了吃粽子,端午還有哪些獨特習俗呢?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當粽香味再次傳來,我們又已經置身端午。農曆五月初五,端午到!只知道端午節放假,它的由來你知道嗎?除了吃粽子、賽龍舟,端午還有哪些獨特習俗?喝雄黃酒有什麼寓意?端午由來: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都城消息後,悲憤交加,抱石投入淚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
  • 用料豐富的南方鹹粽子,秒殺其他粽子做法,端午節最佳選擇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據統計,全國各地端午節的習俗有幾十種,其中比較著名的有划龍舟、吃粽子、飲蒲酒等習俗。
  • 粽子還很好吃,厚厚的粽葉清香味比外面賣的粽子還好吃
    你用幾塊粽子,看看我的粽子,幸運的是,你不想買樹葉,厚厚的葉子清香味比外面賣的更好吃。在每一年的端午節,我們都在忙著做粽子,吃粽子。小河邊是由小河邊採摘的,他們沒有外面買的葉子那麼大,所以,外面賣的餃子都是用兩片葉子包起來的,我的粽子只能用四五片葉子包起來。今年,我還和長輩們學著做包,雖然外表不夠漂亮,但我也可以打包,吃自己做的餃子變得更美了。我的幼兒園孩子回來在學校炫耀他親手做的餃子,他們非常逼真。老師提醒我們不要光顧和品嘗美味,還要和孩子們一起緬懷。
  • 你喜歡甜粽子還是鹹粽子?看看第一次吃粽子的外國人怎麼說!
    在我國,甜粽鹹粽誰才好吃的爭論,由來已久。南鹹北甜,大家都是你瞧不上我,我看不慣你,大家都被自己從小吃慣的口味固化。於是有人就想到請從未吃過粽子的外國人嘗一嘗,看看他們更喜歡哪一個。小編在北京的街頭隨機找了10位從未吃過粽子的外國人,請他們同時品嘗蜜棗粽子和鮮肉粽子,看他們更加喜歡哪種口味。這對第一次吃粽子的老外兄弟,竟然以為棕葉子也是可以吃的,真的讓人哭笑不得。
  • 怎麼包粽子和煮粽子?娟妹子詳細教你這樣做,新手一學就會!
    上一篇文章講了粽子餡的調製方法,這篇文章講怎麼包粽子和煮粽子。這些材料是我白天準備的,因為我是寶媽,還要忙於帶兩個小孩,所以包粽子的時間自然排到了晚上。到了晚上九點半等兩個小傢伙都睡覺了,我就趕緊開工了。
  • 美國學生端午嘗粽子:蠻好吃 就是葉子咬不動
    海外網5月31日電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昨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端午安康」在中國社交網絡上成為熱搜詞彙,而各種口味的粽子也讓南北「吃貨」們大飽口福。都說中華美食博大精深,面對華人心中味美香甜的粽子,「老外」們也是十分喜愛,甚至連粽葉都不放過。
  • 粽子形狀千千萬,可吃粽子該蘸點什麼才好吃?推薦粽子伴侶新吃法
    粽子形狀千千萬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可粽子好吃傳遍了東南亞乃至世界,日本、越南有方形棕、馬來芭蕉葉粽子,連墨西哥都有玉米葉粽子,簡直被玩壞圓錐棕如果粽子蘸點什麼,會不會更好吃小時候只喜歡吃豆沙餡粽子,不喜歡吃棗的,因為豆沙的甜;長大了更喜歡吃肉棕,還是不喜歡吃棗的
  • 肯德基的粽子好吃又好看,本想推薦給好友,他們卻這樣評價
    肯德基的粽子好吃又好看,本想推薦給好友,他們卻這樣評價前幾天不是正趕著端午節,我自己一個人身在外地,不想自己在家蒸粽子,太浪費時間了,所以乾脆就想看看哪裡有賣的,自己去買一些,在街上轉悠了一圈也沒發現哪裡有賣熟粽子的。
  • 在端午節吃粽子前,先了解下粽子的分類及製作和食粽子的注意事項
    一年一度端午節,每家每戶又可以全家圍在一塊裹粽子了。想到端午節,我們便第一時間能夠聯想到粽子。吃粽子的風俗,中華千百年來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粽子作為我國的非物質遺產,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並且還流傳到了世界各國,比如在朝鮮、日本、緬甸、馬來西亞等國較受歡迎。
  • 端午節為什麼又稱粽子節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
    端午節為什麼又稱粽子節  端午節又稱粽子節嗎?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就是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這一天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因此也有人稱端午節為粽子節。那麼粽子節是端午節的別稱嗎?其實粽子節並不是端午節正經名字,只是現在有部分人用粽子節代指端午節而已。
  • 端午節粽子飄香,粽子在陽江俗稱「裹粽」,你吃過嗎?
    端午節將至,看龍舟、包粽子、吃麻蛋,門口兩邊掛上艾和菖蒲,這就是廣東陽江人的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能帶上母親包的粽子去看賽龍舟,那是父輩過端午節最開心的一件事。陽江人裹的粽子,是四個角的,有點像稜形。粽子一般分兩種餡,一種是灰粽,一種是鹹粽。
  • 插艾、吃粽子、系五彩繩、掛鍾馗畫 宿州人這樣過端午
    「五月榴花妖豔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葉裡黃鸝時一弄,猶瞢忪,等閒驚破紗窗夢。」宋代歐陽修的這首《漁家傲》,描繪了端午節人們沐浴更衣、飲雄黃酒驅邪的場景,用「榴花」、「角粽」等標誌性景象營造了節日喜悅的氛圍。時至今日,懸艾、吃粽等端午習俗依然流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