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千古一帝去世後,3個孫子分掉他的王國,如今成三個發達國家

2020-12-14 騰訊網

中國歷史上,漢武帝在位時曾經頒布「推恩令」,導致諸侯國越分越小,分到最後對朝廷的威脅就減弱了很多。而在歐洲的歷史上,也有過不少分國例子,今天要講的便是歐洲三個發達國家雛形由來。

查理大帝是歐洲歷史上的「千古一帝」,他是中世紀西歐早期封建帝國「查理曼帝國」的建立者。查理是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的國王,也是撲克紅桃K牌上那個沒有長鬍子的國王形象原型,當然查理本人是有鬍子的。

查理大帝是個很有事業心的人,他勇猛善戰,喜歡擴張。本來查理還有個弟弟,弟弟和他一起瓜分王國。但這個弟弟意外去世了,於是29歲的查理成了法蘭克王國的唯一君主,他以打仗多和結婚多聞名,在位44年發動了55場大大小小的戰爭,控制了大半個歐洲的版圖。

而查理大帝不光熱衷戰爭,還看重文化,他在位時出現了「加洛林文藝復興」。但查理大帝萬萬沒想到,因為自己太長壽,活了72歲,他5個兒子居然只有一個走得比他晚,這個兒子便是後來的路易一世。

而且,查理大帝去世後,查理曼帝國也陷入了分裂中。既然只有一個兒子,路易一世自然就順利登基了,當時他36歲,正值壯年,原本可以像他父王一樣大展一番手腳。誰知路易一世的運氣不太好,39歲那年他在宮裡走路,豆腐渣工程走廊突然塌了,路易一世和身邊的臣子都受了傷。

就在那一年,路易一世頒布法令,規定他的長子洛泰爾為「副皇帝」,基本相當於太子,對於他的這個決定,教會也表示了支持。但洛泰爾還有兩個同父同母的弟弟:次子丕平、三子日耳曼人路易,這兩人都想從父王手裡分一杯羹。

而且,路易一世的第二任妻子又生下四子禿頭查理,禿頭查理加入到對王國的競爭中,幾個兄弟為了分國鬧得不可開交,讓路易一世頭疼。父子發展為仇人,公元833年,路易一世還被自己的兒子關了起來,喪失皇帝尊嚴不說,連王國的領土都漸漸被他兒子掌控。

公元840年路易一世也駕崩,當時他的兒子裡只剩下洛泰爾、日耳曼人路易、禿頭查理3個還活著,洛泰爾按照父王生前的規定繼位,他繼承了法蘭克王國的大部分土地,但他兩個弟弟覺得哥哥能力不咋地,跟自己比不了,憑什麼他能佔這麼多?

於是三兄弟又打了起來,打到最後,洛泰爾不得不承認自己這兩個弟弟太強悍,如果不重新分家的話,他們還得繼續折騰。公元843年,三兄弟籤訂《凡爾登條約》,將法蘭克王國徹底一分為三:東法蘭克王國(日耳曼人路易所有)、中法蘭克王國(洛泰爾所有)、西法蘭克王國(禿頭查理所有)。

由此產生了德意志第一帝國(德國)、法蘭西王國(法國)、近代義大利王國的雛形,甚至進入20世紀後,德、法還將彼此視為遺產方面的對手。估計查理大帝也想不到自己的孫子這麼強悍,而現在我們可以看到,德國、法國和義大利都已經成為歐洲的發達國家。

相關焦點

  • 撲克牌上的男人:歐洲之父查理曼,國家被瓜分變成3個發達國家
    歐洲的君主制歷史雖不及我國悠久,至今也已達三千多年。其中,最為讓人驚嘆的,便是徵服了半個歐洲大陸的法蘭克王國。「歐洲之父」加冕稱帝查理曼這個名字在早期歐洲可謂家喻戶曉,「查理曼」即「偉大的查理」之意,中國的老話說名如其人,這名字也確實應證了他的偉大成就。查理曼是中世紀早期西歐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的第二代君主。
  • 他是歐洲千古一帝,三個孫子瓜分他的王國,現在變成三個發達國家
    中國古代王朝的開國皇帝為了標榜自身的神聖,常常宣傳先人是神、玄鳥或龍,歐洲也有類似的風俗,據說克洛維的祖先是水妖之子。克洛維是一個充滿力量與勇氣的青年,剛一上任便竭力擴張。很快,他消滅了其他對手,實現了萊茵河下遊和高盧北部的統一。
  • 老國王臨終前,將國家平分給3個兒子,如今3個國家都已成發達國家
    另外查理大帝將文化重心從地中海希臘一帶轉移到了歐洲萊茵河附近,引入了歐洲文明,因此後世尊其為「歐洲之父」,不過今天要講的老國王不是查理大帝,而是他的兒子路易一世。查理大帝一生有4個兒子,不過查理大帝長壽,三個兒子比他還先去世,因此路易一世成為了唯一的繼承人,而在823年前,路易一世有3個兒子,他將國家平分給了3個兒子。
  • 法蘭克王國解體後分為歐洲的哪三個國家?
    法蘭克王國的國王查理公元800年加冕稱帝成為「羅馬人的皇帝」之後,法蘭克王國一度成為新的「羅馬帝國」。然而814年查理曼的去世,帝國再次陷入分裂的狀態。根據法蘭克人的慣例,國王死後,王國就會平均分給國王的子嗣。
  • 苦熬14年當了國王3天就駕崩,兒子在位僅3年,孫子是千古一帝!
    其實說起數千年的封建歷史,就不得不提曾經在位過的皇帝了,但是,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是那麼好命的,歷史上曾經有過很多皇帝,好不容易熬到上位,但是不久就一命嗚呼了,有這樣一位帝王,他苦熬了14年才坐上王位,但是只稱王3天就駕崩了。
  • 歐洲歷史上的「千古一帝」,拜佔庭帝國奠基者——君士坦丁一世
    前言: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是歐洲古代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史稱君士坦丁大帝,堪比中國的千古一帝。他將基督教立為羅馬帝國國教,深刻地影響了西方文明進程。幾百年後,羅馬皇帝君士坦丁改名為新羅馬,為了紀念羅馬創始人。後來,君士坦丁和他的姐夫利西紐斯分裂了帝國,君士坦丁統治西方,利西紐斯統治東方。兩人在長達十年的內戰中中仍然是對手,直到他們的敵意在324年的最終決戰上達到了頂點。為了慶祝勝利,君士坦丁在利辛紐斯的據點拜佔庭遺址上創建了君士坦丁堡。他擴大了城市,增加了防禦工事,和建立了一個大型的競技場以及許多寺廟。
  • 歐洲史:匈牙利,在1664年成為土耳其人所徵服的最後一個歐洲王國
    歐洲史:匈牙利,在1664年成為土耳其人所徵服的最後一個歐洲王國歡迎來到百家號冉冉時暮,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說一說關於列強爭霸的新世界這一主題的歷史故事,在1700年,西班牙查理二世去世,且膝下無子。這是全歐洲期盼已久的時刻,因為他的意志力和體魄都弱不禁風。由於其去世必然帶來巨大的危險和機遇,各方為此投入了極大的精力,進行外交準備工作。一個龐大的王朝走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以過去的聯姻為依據,哈布斯堡皇帝和路易十四(他已將這方面的權利傳給孫子)將有權力對繼承權提出要求。但其實所有人都對此事抱有興趣。
  • 孫子兵法全球行:《孫子》翻譯出版覆蓋大半個歐洲
    中新網蘇州4月3日電 題:《孫子》翻譯出版覆蓋大半個歐洲  記者 韓勝寶  1772年,法國神父約瑟夫·阿米歐在巴黎翻譯出版的法文版,開啟了《孫子兵法》在西方傳播的歷程,也為後來俄國人、英國人、德國人相繼翻譯出版《孫子兵法》開創了先河。
  • 法國19個叫路易的國王,從路易一世到路易十九,你能認出幾個?
    稱呼歐洲君主跟稱呼中國君主不同,沒有某帝、某祖某宗這種諡號、廟號稱呼,而是直接稱呼名字,而同一個國家的歷史上也有多個相同名字的君主,所以會在名字後面加上多少世來區分。就拿法國歷史來介紹,法國歷史上有19個叫路易的國王,其他歐洲國家也有叫路易的國王,路易是整個歐洲歷史最多君主使用的名字。法國國王從路易一世到路易十九,你能認出幾個?
  • 為什麼歐洲沒有統一的國家,法蘭克福為何持續分裂?
    這種不同民族間文化的衝突,在整個歐洲範圍內比比皆是,導致很難產生一個強大的文化主體。文化認同感的缺乏,正是歐洲持續分裂的第三個原因。根據日耳曼繼承制度,王國只是一份靠徵服得來的家業。國王去世,他的兒子們就順理成章的將其分掉。這一制度在如今的我們看來無比荒唐。但對當時的統治者而言,由於連年徵戰和生存環境的惡劣,後代的延續遠比國家的統一與否更重要。
  • 世界32個發達國家裡沒有中國,歐洲四大公國才是最發達國家
    世界上的發達國家共有32個,大多集中在歐洲。美洲:美國,加拿大,巴哈馬。亞洲:日本,新加坡,韓國,以色列因為人少錢多,著名的「歐洲四大公國」,佔據全球人均GDP前三,但因為摩納哥和列支敦斯登是袖珍國家,體量太小,所以世界統計中一般都把盧森堡排在第一。
  • 克裡斯蒂安九世,他是「歐洲王室的嶽父」,子女遍布歐洲王室
    歐洲王室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但是有兩個人至關重要,一個是維多利亞女王,她的九個孩子分別與歐洲各個王室聯姻,使得其後代遍布歐洲王室;同樣,丹麥國王克裡斯蒂安九世也是如此,他的六個兒女也分別與各國聯姻,先後成為幾國的王后和國王。尤其是長女亞歷山德拉,伊莉莎白二世就是她的後代。
  • 懷胎14個月生下的皇帝 父親是千古一帝 自己是開創盛世的明君
    今天我們說的這位皇帝,他是千古一帝漢武帝的兒子,他的一生同樣充滿了傳奇色彩。此人就是漢昭帝劉弗陵,一個開創盛世的明君。生孩子一般都是懷胎十月,哪吒這樣懷胎3年肯定是不存在的。而劉弗陵是懷胎十四個月,上古的堯帝也是懷胎十四個月而生,所以說這個孩子從小就有帝王之相。
  • 歐洲的守護者——手握半個歐洲的查理五世
    當查理五世六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去世了,而他的母親西班牙公主胡安娜瘋了。他由梅赫倫的瑪格麗特姨媽撫養長大,並在她的餘生中保持著良好的關係。在他的瑪格麗特姨媽攝政結束後,奧地利的查理成為荷蘭唯一的統治者。下圖是16世紀的比利時-荷蘭地圖之一。
  • 左宗棠去世後,他的4個兒子什麼狀況?子孫後代裡出了不少名人
    曾國藩有3個兒子,其中長子早早夭折,次子曾紀澤和三子曾紀鴻,都因為曾國藩的官職爵位和朝中關係,不用參加考試,直接到朝中做了官。其中曾紀澤更是成為了一代著名的外交家。 李鴻章也有3個兒子,長子李經方是過繼來的,他在父親的幫助下,成為了出使各國的大臣,還兼任郵傳部左侍郎職位。
  • 太子苦熬14年後當上國王,但加冕3天便離奇駕崩,孫子是千古一帝
    文/格瓦拉同志此人是秦國史上命運極其坎坷的國王,在太子之位上苦熬隱忍14年後,終於在步入老年之際登基為王。但令人想不到的是,他在加冕僅僅3天後便離奇駕崩,留給世間一連串的問號。宣太后是個權力欲極強的女人,在昭襄王即位之初便臨朝聽政,並在此後的41年時間裡,再也不肯放棄權力。在這段漫長的時間裡,宣太后封胞弟羋戎為華陽君,異父弟魏冉為丞相、穰侯,愛子嬴悝為高陵君,嬴巿為涇陽君,意圖藉助家族的勢力來維護和鞏固地位。
  • 他被譽為「千古一帝」,是清朝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你知他是誰嗎?
    乾隆皇帝自身有著很高的才華,文能治國武能打仗,但是學無止境,他還經常和一些才學甚高的人一起虛心學習。在他的帶領和帶領之下,修建了歷史奇觀圓明園,雖然後來被燒毀,但是也有著很高的價值。他為清朝為百姓所作出的功績,使他被稱之為「千古一帝」。
  • 生活隨筆:千古一帝秦始皇,築基中華千秋大業
    今天在網絡的某個APP上,讀了一篇文章,寫的是中華「千古一帝」秦始皇,在位十一年卻出巡了五次。其中,一次是西巡,四次是東巡。而他,這位中華民族的「千古一帝」,最終也是亡在路上。中華大地,帝王出巡的也有不少,只是看了這篇文章之後,真正的感覺到始皇大帝那是真的"千古一帝」,與別的皇帝真的不一樣,他的成就就是他自己的初心。為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以及華夏大地的子孫後代,築基起了千秋大業。悠悠中華幾千年,歷史上出巡的皇帝有很多,而真正的為了國家興亡大計的又有幾人。
  • 斯拉夫人:可分為三支,主要分布在13個歐洲國家,彼此關係不佳
    這三個國家血緣相近、土地相接,歷史上長期共同生活,共同發源於基輔羅斯,12~14世紀由於地區割據,古羅斯部族逐漸分裂成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小俄羅斯人)和白俄羅斯人三支。他們在沙俄時期和蘇聯時期統一於一國,蘇聯解體後,再次分為三國。
  • 中國發展快速,經濟總量遠超歐洲發達國家,為何還不算發達國家?
    這樣的變化下,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社會的科技和基礎建設都有了明顯的提升和進步,或許90後,00後的我們無法確切深刻的了解到國家的進步,但對於之前的70.80年代的長輩,他們是其中的經歷者,最能感受得到。所以也有人疑惑,中國如今越來越強大了,為何還不算發達國家?其實要了解這個問題,就需要對評判發達國家的標準有個深刻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