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歐洲千古一帝,三個孫子瓜分他的王國,現在變成三個發達國家

2021-01-08 網易

2020-12-24 09:33:10 來源: 意淺世人

舉報

  羅馬帝國的衰落導致了諸多日耳曼人國家的出現,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法蘭克王國。自公元486年法蘭克王國建立,到九世紀鼎盛時期,法蘭克王國的版圖西至埃布羅河、庇里牛斯山和大西洋,東迄易北河,北到北海和波羅的海,南迄義大利,幾乎囊括了西歐大部分地區。

  法蘭克人本是日耳曼部落中最強大的一支,主要由薩利克和裡普利安兩大部族組成。公元481年,克洛維繼任薩利克部落酋長。中國古代王朝的開國皇帝為了標榜自身的神聖,常常宣傳先人是神、玄鳥或龍,歐洲也有類似的風俗,據說克洛維的祖先是水妖之子。克洛維是一個充滿力量與勇氣的青年,剛一上任便竭力擴張。很快,他消滅了其他對手,實現了萊茵河下遊和高盧北部的統一。

  

  公元486年,克洛維擊潰了駐高盧南部的羅馬軍隊,佔領了高盧大部分地區。這一年,克洛維從部落首領晉級為國王,建立法蘭克王國的墨洛溫王朝。公元496年,克洛維又擊敗阿勒曼尼人,成為日耳曼人的主宰。野心勃勃的克洛維有了更加宏大的目標,他不僅要做法蘭克人的君主,還要做西歐的霸主。克洛維從東羅馬皇帝那裡接受了執政官的任命,擺出了代理皇帝統治西歐的派頭。他穿上紫色袍服和披肩,戴著王冠,跨上坐騎,人們歡呼他成為執政官和奧古斯都,克洛維則大方地向人群派送金銀錢幣。他把首都遷到了巴黎,以便控制王國的領地。

  但統治一個王國絕非易事。法蘭克王國控制的整個高盧和萊茵河以東不少地區,居住著日耳曼人的不同支系,包括阿勒曼尼人、薩克森人和巴伐利亞人。這些人原屬不同部族,獨立意識很強。克洛維一度很煩惱,雖然在各地設置了公爵、伯爵和國王使節,但是王國對地方的控制還是十分有限的。

  

  這時宗教的作用體現出來了。在高盧和西班牙有大量居民信奉基督教。當時的人們缺乏科學知識,十分迷信。就拿克洛維的王后克洛蒂爾德來說,克洛維的長子在襁褓中接受洗禮時死掉了,國王十分痛苦,但是王后卻覺得是上帝喜歡她的孩子,所以這個孩子被帶去天國了。次子接受洗禮後活了下來,她又有了新的解釋,是上帝要這個孩子痊癒。從王后的態度中可以看出,當時基督教會對人們精神的控制相當成功。

  於是克洛維想到了一個好主意:與基督教會合作,加強對已佔領地區的有效控制。利用教會可以整合西歐社會,建立擁護墨洛溫王朝統治的政治結構,還可以藉助教會的道德約束維護社會穩定。當時的教會也正在頭疼,它們受到早期基督教流派阿里烏斯派的衝擊。在這緊要關頭,兩者一拍即合。

  

  於是,克洛維接受了入教洗禮。受洗當天,街道上掛滿了五彩繽紛的帳幕,教堂裡裝飾著白色的帷簾。克洛維步入浸禮堂,用聖水洗滌了身體。克洛維將西羅馬的基督教會作為正統教派廣泛宣傳,這一舉措使法蘭克王國成為基督教國家。他命令居民參加教堂禮拜,並規定不得進入教堂追捕人犯。後來教會又獲得了免稅權利,教產受國家保護,神職人員免除徭役。法蘭克王國皈依基督教,對西歐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直到今天,歐洲各國仍然屬於基督教的傳統勢力範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歐洲千古一帝去世後,3個孫子分掉他的王國,如今成三個發達國家
    而在歐洲的歷史上,也有過不少分國例子,今天要講的便是歐洲三個發達國家雛形由來。 查理大帝是歐洲歷史上的「千古一帝」,他是中世紀西歐早期封建帝國「查理曼帝國」的建立者。
  • 撲克牌上的男人:歐洲之父查理曼,國家被瓜分變成3個發達國家
    由古至今帝王無數 ,但能稱得上千古一帝之人可謂寥寥。作為中國人,我們提起千古一帝或許有些人會想到秦始皇嬴政,或許有些人會想到唐太宗李世民。這些君王皆是可翻天覆地之人,他們鑄就了歷史長河的輝煌,為現在中華的偉大奠定了基礎。在我國雖經歷了多次朝代更迭,但終都走向了大一統王朝的主流,而在歐洲地區歷史上卻從未實現過真正意義上的統一。
  • 法蘭克王國解體後分為歐洲的哪三個國家?
    雖然查理曼的兒子中,兩個兒子早逝,延緩了「法蘭克王國-羅馬帝國」的進程,但840年唯一的繼承人「虔誠者」路易的去世,再次使帝國陷入分裂的狀態。「虔誠者」路易的三個兒子此時都活著,分別是洛塔爾(副皇,義大利國王)、日耳曼人路德維希(巴伐利亞國王,佔有東法蘭克地區)和禿頭查理(佔有西法蘭克地區),他們三個發生激烈爭奪。
  • 老國王臨終前,將國家平分給3個兒子,如今3個國家都已成發達國家
    另外查理大帝將文化重心從地中海希臘一帶轉移到了歐洲萊茵河附近,引入了歐洲文明,因此後世尊其為「歐洲之父」,不過今天要講的老國王不是查理大帝,而是他的兒子路易一世。查理大帝一生有4個兒子,不過查理大帝長壽,三個兒子比他還先去世,因此路易一世成為了唯一的繼承人,而在823年前,路易一世有3個兒子,他將國家平分給了3個兒子。
  • 歐洲歷史上小國林立,但皇帝最多只有三個半,那半個卻是英國
    前幾天發了個微頭條說歐洲最多的時候只有三個皇帝頭銜,今天就來詳細說一下。在歐洲,國王(King)和皇帝(Emperor)是完全不同的,國王是世襲的君主,是某一塊土地的所有者,而皇帝更多的是一種稱號,在拉丁語中最早是「軍事統帥」的意思。
  • 他被譽為「千古一帝」,是清朝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你知他是誰嗎?
    乾隆皇帝自身有著很高的才華,文能治國武能打仗,但是學無止境,他還經常和一些才學甚高的人一起虛心學習。在他的帶領和帶領之下,修建了歷史奇觀圓明園,雖然後來被燒毀,但是也有著很高的價值。他為清朝為百姓所作出的功績,使他被稱之為「千古一帝」。
  • 歐洲歷史上的「千古一帝」,拜佔庭帝國奠基者——君士坦丁一世
    前言: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是歐洲古代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史稱君士坦丁大帝,堪比中國的千古一帝。他將基督教立為羅馬帝國國教,深刻地影響了西方文明進程。他計劃對阿拉伯世界的波斯王朝統治者發起一場大規模戰爭,但他在徵途中病倒了。最終他未能無法完成在約旦河受洗禮的夢想,他在臨終前才接受基督教洗禮。他統治了31年,比奧古斯都以來的任何皇帝都更長。君士坦丁堡在公元前7世紀,君士坦丁以他的名字命名拜佔庭帝國的首都,即君士坦丁堡,位於現在的土耳其境內的伊斯坦堡。
  • 苦熬14年當了國王3天就駕崩,兒子在位僅3年,孫子是千古一帝!
    其實說起數千年的封建歷史,就不得不提曾經在位過的皇帝了,但是,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是那麼好命的,歷史上曾經有過很多皇帝,好不容易熬到上位,但是不久就一命嗚呼了,有這樣一位帝王,他苦熬了14年才坐上王位,但是只稱王3天就駕崩了。
  • 克裡斯蒂安九世,他是「歐洲王室的嶽父」,子女遍布歐洲王室
    歐洲王室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但是有兩個人至關重要,一個是維多利亞女王,她的九個孩子分別與歐洲各個王室聯姻,使得其後代遍布歐洲王室;同樣,丹麥國王克裡斯蒂安九世也是如此,他的六個兒女也分別與各國聯姻,先後成為幾國的王后和國王。尤其是長女亞歷山德拉,伊莉莎白二世就是她的後代。
  • 延續千百年的糾葛,數次的復仇計劃,俄國最終致使波蘭被三次瓜分
    在歷史的車輪中,記載著波蘭的滅亡次數一共是三次,而這三次中基本上每一次都有俄國和德國的影子,而即便是在對待世仇法國的問題上,德國也沒有徹底的攻佔巴黎,瓜分法國,那麼俄國究竟和波蘭有著怎樣的深仇大恨才能使其分波蘭而食之呢?第一次的瓜分波蘭究竟發生了些什麼?
  • 瓜分世界:是誰點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自1765年約瑟夫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起,世界形勢的風雲變幻直接影響到維也納東部:幾百年來歐洲歷史中的兩大政體——波蘭和奧斯曼帝國,突然岌岌可危。首先分裂的是波蘭。18世紀的歐洲邦國林立,瓜分歐洲國家的企圖此起彼伏。
  • 這個精靈在《洛克王國》的三個形態雖然不同,卻顯露出人的一生!
    洛克王國這個精靈的三個形態竟然是一個故事,當年居然沒有發現!哈嘍,各位洛克王國的小夥伴們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關於洛克王國中的一個常見的精靈,它就是呱呱。這個長相和兔子一樣的精靈在原來的洛克王國中那也是非常受歡迎的一個精靈了。
  • 世界32個發達國家裡沒有中國,歐洲四大公國才是最發達國家
    世界上的發達國家共有32個,大多集中在歐洲。美洲:美國,加拿大,巴哈馬。歐洲:盧森堡,挪威,瑞士,愛爾蘭,丹麥,冰島,瑞典,英國,奧地利,荷蘭,芬蘭,比利時,法國,義大利,希臘,德國,西班牙,葡萄牙,匈牙利,捷克,賽普勒斯,斯洛維尼亞,馬爾他。澳洲:澳大利亞,紐西蘭。
  • 此國在歷史上被稱為歐洲的中國,曾六次被瓜分,亡國123年
    波蘭被稱為歐洲的中國。和中國一樣,波蘭在歷史上也是一個命運悲催的國家。16到17世紀上半葉,波蘭可謂是是東歐的一個強國,但是到了18世紀它開始走下坡路,曾經6次被瓜分,亡國時間達到123年。1569年,波蘭與立陶宛合併,成為歐洲除了俄國以外最大的國家。但是也因此,波蘭樹敵頗多。例如,為了爭奪波羅的海的霸權,它就與瑞典和丹麥長期對峙。17世紀,俄國、普魯士、奧地利等國上升為強國的時候,波蘭卻在走下坡路。其他國家紛紛以加強君主專制制度的方式維護民族國家,而波蘭逐漸走向解體,因此各國紛紛把覬覦的眼光對準了波蘭。
  • 紅桃K的「皇冠榮耀」——查理大帝為何被稱為「歐洲之父」?
    此時,利奧三世從主教法座上立身起來,高聲誦讀福音書,完畢後走到查理身旁將凱撒的金色冠冕戴在查理頭上,並為他塗抹聖油,隨後以規定的禮儀向查理朝拜。    他正式的稱號很長,具體為:「上帝所祝聖的最和藹的奧古斯都,羅馬人民偉大而愛好和平的皇帝,上帝恩賜並為之祝聖的法蘭克和倫巴德國王。」這些稱號同以後的「神聖羅馬帝國」有著直接繼承關係。
  • 孫子兵法全球行:《孫子》翻譯出版覆蓋大半個歐洲
    中新網蘇州4月3日電 題:《孫子》翻譯出版覆蓋大半個歐洲  記者 韓勝寶  1772年,法國神父約瑟夫·阿米歐在巴黎翻譯出版的法文版,開啟了《孫子兵法》在西方傳播的歷程,也為後來俄國人、英國人、德國人相繼翻譯出版《孫子兵法》開創了先河。
  • 最憋屈的發達國家,國土內有三個小國,趕不走也滅不掉
    這個國家就是義大利。但是無可否認,義大利一直都是歐洲的強大國家,僅次於英法德等。而且義大利擁有廣闊的土地,超過30萬平方公裡,人口更是超過6000萬,可以說國家規模強大。
  • 談談人生:弗洛伊德有三我,王國維有三個階段,而他,有四個境界
    思考者矢量圖弗洛伊德的三我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結構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組成。這更多的,類似於我們現在所說的「自律」。王國維的治學三境界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寫到:「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
  • 最憋屈發達國家,國內有三個小國,趕不走也滅不掉,至今無可奈何
    而下面這個國家,堪稱最憋屈的發達國家,國土內有三個小國,趕不走也滅不掉,至今無可奈何。這個國家就是義大利。義大利是南歐亞平寧半島國家,雖然在世界名聲不怎麼樣。但是無可否認,義大利一直都是歐洲的強大國家,僅次於英法德等。而且義大利擁有廣闊的土地,超過30萬平方公裡,人口更是超過6000萬,可以說國家規模強大。長期以來,義大利的經濟和綜合國力,在歐洲都是名列前茅,十分耀眼。
  • 東歐大國慘遭歐洲列強瓜分,走向消亡
    17世紀前期的波蘭立陶宛聯邦是歐洲大國之一,在東歐有巨大的影響力,但此後逐漸衰落。18世紀的波立聯邦已經淪為俄羅斯的附庸,最後被俄、普、奧瓜分,在歐洲消失。那麼波立聯邦是如何被俄、普、奧瓜分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