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美國:專訪華裔前政府高官:反亞裔情緒由來已久 疫情將歧視...

2020-12-13 天眼新聞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的蔓延,美國社會在過去幾個月中經歷了一波反亞裔事件的高峰。已經定居美國56年的前美國勞工部副部長莫天成(Samuel Mok)27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電話專訪時表示,美國社會對亞裔的歧視由來已久,近期出現的新冠疫情將這種歧視「搬到檯面上」。

料圖:美國勞工部前副部長級財務總長莫天成(Samuel Mok)。 中新社記者 沙晗汀 攝

莫天成生於上海,長於香港,上世紀60年代移居美國,曾擔任美國勞工部副部長級財務總長、財政部總審計長等,是歷任美國政府中職位最高的華裔美國人之一。  對於當前出現的反亞裔行為,莫天成認為是「錯誤的、不可容忍的」。美國總統川普等一些政府高官稱新冠病毒為「中國病毒」、「武漢病毒」的說法帶有「種族歧視意味」,他本人「不贊成、感到厭惡」。  「上世紀暴發的『西班牙流感』實際來自美國堪薩斯州,『豬流感』也來自美國,但沒有人稱之為『美國流感』。稱新冠病毒『中國病毒』,體現了美國的文化傲慢,他們在為美國的疫情找替罪羊。」  在莫天成看來,政客「帶有偏見」的言論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美國社會反亞裔情緒,尤其是川普頻繁指責中國,會讓其支持者相信「中國理應對美國的疫情蔓延負責」。  據美國亞太政策與規劃委員會3月19日啟動的一項在線調查,截至5月13日,共收到了1710份針對亞裔美國人的歧視報告。在超市裡、地鐵裡、街道上、醫院裡,都在發生針對亞裔的歧視事件。  對此,莫天成認為,新冠疫情讓美國社會對亞裔歧視凸顯,跟政客的敘述方式有一定關係,但實際上,這種反亞裔情緒一直存在於美國主流人群中間。從100多年前中國勞工來美國修鐵路開始,到上世紀80年代著名的底特律陳果仁遇害案,莫天成認為美國社會對華裔、亞裔的歧視其實一直存在,只是有的時候「在桌子底下」,有的時候因為各種原因被「搬到檯面上」。  在莫天成看來,對亞裔仇恨的部分原因源自亞裔群體吃苦耐勞、努力工作的特質。這些特質讓亞裔群體成為了美國少數族裔成功的典範,也因此招致了其他族裔的怨恨。  縱觀美國歷史,對少數族裔的歧視貫穿其中,包括愛爾蘭裔、義大利裔、猶太裔、非洲裔等都受到過嚴重歧視。莫天成認為,解決歧視問題沒有捷徑,只有當亞裔群體在美國社會獲得足夠政治權力才會真正改觀。  據美國人口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亞裔已佔到美國總人口的5.9%,是美國人口數增長最快的族裔之一。但亞裔在政府高官、國會議員中佔比遠低於該數字。  近日,來自紐約州的美國國會華裔眾議員孟昭文(Grace Meng)發起了一項反對任何與新冠病毒相關的仇恨犯罪決議。該決議目前已獲得超過100位議員支持。  孟昭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作為議員群體中極少數的亞裔,她經常感到涉及亞裔群體的議題不被重視。而此次由她發起的決議獲得眾多議員支持,讓她第一次感受到「亞裔的事務得到了議員們的關心」。   「儘管該決議僅有象徵意義,但給了亞裔群體一個開始反擊的工具,提醒民眾亞裔也是美國社會的一員。」孟昭文說。(完)

來源 中國新聞網

編輯 韋依

編審 晏海豔

相關焦點

  • 國際述評:亞裔美國人頻遭歧視 誰在為疫情下的「精神瘟疫」推波助瀾?
    中新社北京8月28日電 題:亞裔美國人頻遭歧視誰在為疫情下的「精神瘟疫」推波助瀾?多項研究表明,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針對亞裔、華裔的歧視行為越來越嚴重。美國皮尤研究中心近期發布的一項研究發現,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大約40%的亞裔和非裔美國人稱,由於自己種族的緣故,周圍人的行為讓他們感到「不舒服」。美國民間組織華人權益促進會也對疫情期間亞裔族群受歧視問題進行了跟蹤調查研究。
  • 華人在美國受歧視,特別是疫情下更嚴重,為何有些華人不願回國?
    在美國生活的華人,為何受到歧視也要留在美國?找準原因並不難寫這篇文章並不是對華人有看法,沒有得罪之意,畢竟血液裡流淌著華夏血液,而且大部分華人對祖國有著很深感情,有些還為國家做出了貢獻。疫情在全球爆發後,部分生活在美國的華人選擇回國,有的甚至感染後還要回來,比如重慶那一位。
  • 中新網評:為什麼疫情之下美國亞裔遭受歧視越來越嚴重?
    中新網5月15日電 題:為什麼疫情之下美國亞裔遭受歧視越來越嚴重?作者:金朗潤每年5月是美國政府設立的亞太裔傳統月,其目的是為了感謝亞太裔對國家做出的貢獻。但眼下的情況卻是,包括華裔在內的亞太裔因為新冠疫情正遭受越來越嚴重的種族歧視。據美國民間組織華人權益促進會統計,目前全美各地每天報告的針對亞太裔的歧視事件在100起左右。截至4月7日,該機構匯總的歧視事件已接近1400起。這些歧視事件以言語騷擾、刻意迴避、毆打等形式出現。
  • 美國華人對種族歧視勇敢說「不」
    在美國華商總會顧問蔡文耀看來,種族歧視現象在美國由來已久,弗洛伊德之死如同一個引子,引爆了疫情下的多重社會矛盾。「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許多美國人失去了工作,廣大中下層低收入群體及少數族裔生活更加困難,民眾借弗洛伊德案件宣洩憤怒與不滿情緒。該事件通過社交網絡平臺進一步發酵,引發廣泛反響,這是美國社會的巨大創傷。」「經濟水平跌至新低,社會矛盾達到新高。」
  • BBC:遭遇疫情歧視的美國亞裔將何去何從
    紐約市和洛杉磯市的警方稱,針對亞裔人士的仇恨犯罪有所增加,而舊金山州立大學與多家倡議組織表示,他們合辦的報告中心從今年三月至今,接收到超過1700宗與新冠肺炎疫情有關的歧視報告。在包括德州、華盛頓州、新澤西、明尼蘇達與新墨西哥在內的13個州,警方都接到並處理了上報的仇恨事件。
  • 疫情之下備受歧視的美國華人:被咆哮「滾出去」 抱團站出來反抗
    和過往想像中,極端的人才會做出歧視的行為不同的是,當華人成為美國新冠疫情的「箭靶子」,那些曾經看起來正常、溫和、友好的人,現在也可能突然會惡語相向——就因為他們這個族群病毒被汙名化。 這種種族主義的倒退真真實實地發生在疫情之下的美國。
  • 美國華裔脫口秀演員黃西:僅討論亞裔在疫情中遭受的歧視遠遠不夠
    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無法外出工作的日子,美國華裔脫口秀演員黃西專注於寫一本介紹幽默技巧的書。儘管閉門在家創作,他在推特等社交媒體上始終很活躍,發布的動態許多都關乎一個主題:呼籲大家關注美國亞裔群體正在遭受的種族歧視。
  • 遭遇疫情歧視的美國亞裔何去何從
    紐約市和洛杉磯市的警方稱,針對亞裔人士的仇恨犯罪有所增加,而舊金山州立大學與多家倡議組織表示,他們合辦的報告中心從今年三月至今,接收到超過1700宗與新冠肺炎疫情有關的歧視報告。在包括德州、華盛頓州、新澤西、明尼蘇達與新墨西哥在內的13個州,警方都接到並處理了上報的仇恨事件。
  • 美國疫情風暴背後的政治博弈——專訪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外交研究...
    4月16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林肯紀念堂前擺放著新冠疫情提示牌。(新華社記者 劉傑 攝)逾66萬例確診、超3萬例死亡,50個州全部進入「重大災難狀態」,美國正前所未有地被新冠肺炎疫情席捲;而當地時間4月16日美國總統川普則公布「重啟美國」計劃,並稱「有些州甚至明天就可以開放」。
  • 美媒:美國一名國會眾議員候選人出售反華口罩一事激起在美亞裔民眾...
    本文轉自【國際在線】;日前,美國一名國會眾議員候選人出售反華口罩一事激起在美亞裔民眾憤怒,美國全美韓裔服務與教育協會的一名主管稱,這麼做是利用煽動反亞裔的種族主義為自己的競選籌資。據《華盛頓郵報》6日報導,前不久,美國共和黨人科爾(Del. Mark Cole)在社交平臺分享了一張自拍,他戴著一個紅色口罩,上面寫著「新冠病毒,中國製造」的字樣。科爾稱,這個口罩是從國會議員候選人弗雷塔斯(Nick Freitas)那裡買的。
  • 中國連發兩道警告後,澳洲高官接連發聲,對種族主義「零容忍」
    澳大利亞境內對華歧視問題嚴重在中國文化和旅遊部在發出對澳旅遊預警之後,中國教育部又對赴澳留學生發出了留學預警,直指在澳大利亞國內出現的針對華裔的種族主義事件。在預警發布之後,澳元就在當天直線下跌近2%。
  • 擔心新冠疫情激發種族歧視與攻擊,美國華裔「扎堆」買槍防身
    據美國媒體「laist」3月10日報導,近期美國多座城市都出現了華裔「扎堆」購買槍枝的現象,受訪的幾名華裔人士表示,擔心自己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受到歧視和攻擊,希望買槍防身。報導稱,美國南加州聖加布裡埃爾谷附近的幾家槍枝商店,平時就有不少華裔購槍,最近買槍的華裔更多了。
  • 中新網評:「搬到檯面上」的這股歧視亞裔風潮何時消退?
    當前美國疫情仍在蔓延,社交媒體上針對亞裔的情緒宣洩依然不時可見,亞裔依然遭受著或者赤裸裸或者隱性的偏見與歧視的困擾,深陷在無力與無助的谷底…… 華裔專欄作家Su-Jit Lin是一名在美國出生的華人,近日在《赫芬頓郵報》撰文披露「至交好友曾因新冠疫情讓我滾出美國」。
  • 亞裔在美國遭受歧視,政客裝聾作啞,煽動「政治病毒」
    編輯:堅果審稿:悠悠美國的種族歧視愈演愈烈,如今亞裔人群也受到波及,究其原因是美國一些政客在疫情問題上轉嫁所引起的,美國社會對立撕裂現狀正在加劇,任何群體都有可能被捲入其中。亞裔美國人在美國頻繁受到歧視,生存現狀令人堪憂自新冠疫情蔓延以來,美國受到疫情影響嚴重,但美國政府並沒有將全部精力放在疫情上,部分政客更是將疫情政治化,意圖「甩鍋」給中國。這便導致美國民眾盲目追隨,將種族主義的病毒蔓延至美亞裔身上。
  • 失學,歧視,滯留國外……疫情下的中國留學生困境
    疫情下的艱難返學路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世界各國如美國、澳大利亞等出臺政策,禁止來自中國和過去14天有中國入境史的非國民訪客。而在春節期間,數以萬計的中國留學生回國訪親訪友,類似政策意味著他們將無法入境,回到海外的學校繼續學業。不同於國內教育部的統一部署,大多數國外的學校沒有給中國學生提供保障政策。
  • 美國亞裔名人挺身而出,反對疫情期間的種族歧視現象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 華輿訊 據美國僑報報導 華裔女演員鄭啟蕙(Olivia Cheng)最近在溫哥華做志願者,她說自己曾看到過一個男人開車靠近一個年長的華裔女性,搖下車窗朝她吼道:「這是你們的錯!」
  • 疫情下的德國人到底歧視中國人嗎?
    這篇文章的題目叫做《美國還是中國?德國人有了分歧》。先來看看結果:因為這次疫情的影響,德國人認為中國的重要性和美國幾乎一樣了。(大家也不瞎鴨,大國擔當棒棒噠)更令人驚訝的是!越來越多年輕的美國人認為中國比德國更加重要了。
  • 漫評|疫情之年,美國歧視亞裔的古老毒株重新崛起
    自新冠疫情在美國大面積傳播以來,隨著一些外媒想當然地猜測「病毒源於吃野味」、一些政客粗暴地尋找公共衛生危機「替罪羊」,攻擊中國、歧視亞裔之現象愈演愈烈,無數亞裔美國人深陷「永遠是外國人」的偏見和失望之中。 今年以來,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無數亞裔美國人倍感無助。
  • 多國種族歧視愈演愈烈,海外華僑華人應如何站出來?
    呼籲不要保持沉默美國華裔律師Michael Wu表示,他的孩子現在正經歷著幾十年前的美國經歷的那種歧視。他說:「我在喬治亞州上八年級的時候,似乎所有的貶義詞都被用來形容過我。現在我的孩子也受到了同樣的歧視。」
  • 又因疫情歧視華人?新加坡留學生街頭被圍毆至重傷,發文控訴暴行
    根據紐約市計程車和電召車委員會官網信息,對於涉種族歧視的司機,初犯將被罰款500美元,如再犯,司機將可能被吊銷駕照。長安街知事注意到,針對疫情引起的歧視現象,包括白思豪在內的多名紐約市政府官員13日到訪法拉盛的華人社區,慰問華人商家,並在中餐館吃午飯,呼籲民眾不要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