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生活的華人,為何受到歧視也要留在美國?找準原因並不難
寫這篇文章並不是對華人有看法,沒有得罪之意,畢竟血液裡流淌著華夏血液,而且大部分華人對祖國有著很深感情,有些還為國家做出了貢獻。
疫情在全球爆發後,部分生活在美國的華人選擇回國,有的甚至感染後還要回來,比如重慶那一位。但大部分華人選擇留在美國,即使美國疫情很嚴重,領先全球時,他們也沒有往外跑。這裡包括已經取得美國的國籍或者還有本國國籍的華人。為什麼在美國疫情如此嚴重之下,華人選擇留下呢?
觀念根深蒂固
其實這裡所說的華人有些是已經取得美國國籍的人,而有些則是保留國籍的同胞,但取得美籍的人,有些人在美國生活了好幾代人,在他們骨子裡本身就認同自己是美國人,雖然知道籍貫是中國,但並不認同我國。比如那個民主黨華裔候選人楊安澤,甚至都認為自己是亞裔而恥辱,這樣一個出生在美國,父母來自臺灣的華裔都不認同,更不要說那些更早的華裔人群。
就比如我國幾百年來流傳的有些省份民眾來自外省,但他們更認同出生的省籍,對於久遠的祖籍並不認同。其實生活在美國華人一樣也不會認同自己多少代之前的國籍。
那些長期居住在美國的華人,大都是清末民初到美國的,他們在美國落戶生活,而此時我國正處於內憂外患之中,無論國情還是環境與美國截然不同,因此,這些人接觸美國新觀念後,大都認為中國是落後的,即使現在我國發展了,在一些華人眼中的中國還是落後的形象。即使他們到過中國發現巨大變化,有些人骨子裡依然帶有那種偏見。
而那移民不久的華裔,其實他們就是嚮往美國而去的,在他們眼裡也是因為不認可自己的國家而選擇美國。這些人眼中也是一種「崇洋」的心態,即使讓他們回來也不太可能,他們會認為美國醫療水平更高,生怕離開了再也回不去。
那些拿著我國護照在美國生活的人,有的人目標就是拿到綠卡,雖然對國家有所認同,但這種認同也並非是一種真誠的,這批人要另當別論。
被洗腦後選擇
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移民國家,其實這個國家就是不同國家和民族組移民合成的一個國家。由於美國在近現代兩次世界大戰實現了大發展,因此美國也形成了自己那套價值觀。美國那套價值觀的確吸引人大量人種湧向美國,無論膚色人進入美國後,除了「享受」他們認為「美好」的價值觀後,他們都會舉起拳頭向美利堅效忠。
而美國靠著近現代以來形成強大輿論機器,不斷對美國移民進行灌輸,讓來美國移民把自己的才智貢獻給美國。在美國價值觀和輿論宣傳下,即使那些對美國有疑慮的,也會對美國堅信不疑。於是一代一代人在美國價值觀環境成長,他們看世界的觀點也是美國式的,就如那個楊安澤認為他就是美國人,其實他說的也沒錯,美國人只是一個概念,是一個移民組成體,在美國最初設定的價值觀裡生存。
華人被美國長期洗腦後,即使有些華人還保留一些傳統,但傳統與祖籍早已脫節,在他們眼裡美國無所不能,的確美國稱霸全球已經幾十年了,各個領域都霸道無比,說打誰就打誰。病毒算個球,美國有先進的醫療水平,一定會打敗病毒。就如老特所說的:能掌控病毒。
缺乏文化自信
華人群體在美國其實是一個受人歧視的群體,這並不是我說的,很多資料都有記載。特別是疫情發生後,很多華人在美國等西方國家受到歧視,而且有些華人還遭受人身攻擊。因此疫情後無論華裔還是亞裔,都被無端指責,這背後既有美國甩鍋的意圖,也有汙名化抹黑因素。
看過一則資料,現在美國華人群體甚至不如黑人群體受重視,雖然美國還存在種族歧視,甚至還有歧視黑人的傾向,但黑人地位總體是上升的。而這種上升的因素很多,除了黑人生育能力較強,其人種不斷增加,而且黑人對美國價值觀極其認可,也熱衷於美國的政治,每次美國大選都有大量的黑人參選。
相比黑人,華人群體對政治不感興趣,而且在大選中投票率也很低。加之華人群體人數很少,至此華人在美國的地位越來越尷尬。
現在黑人群體中有很多已經進入美國精英階層,而在政界高層任職,比如歐巴馬、賴斯、鮑威爾等人都是黑人中傑出代表,他們在政界中擔任要職,必然要為黑人說話,也間接提高了黑人的地位。而華人進入美國政界很少,近年來湧現出的代表也很少,除了趙小蘭、駱家輝等人,很難再發現其他華人高官。
華人不斷受歧視,而且還受黑人歧視,甚至成為黑人打劫的對象。因為美國就是一個「散裝」社會,底層的美國民眾沒人管,他們只能組織起來自己管自己。這次疫情爆發後,美國槍枝交易量不斷上升,這也驗證了,遇到了天災如果華人不做好防範,沒人來保護他們。本來族群人數就很少,而且社會地位還不高,就會成為一些人打劫的對象。而華人對美國又很認同,他們也不可能跑出去,只能組織起來自衛。比如3月初,美國爾灣華人自發組織的自衛武裝,每戶華人家庭都配有槍枝。
對於美國這種不安全感的社會,在華人眼裡很正常,他們不會認為到其他地方更安全。這也是長久生存在一種環境,缺乏本民族文化自信,有的即使會中文,也早就沒了自信,也只是當成一種工具而已。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