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知恥了麼?臺灣電子支付要追上大陸恐比登天還難

2020-12-22 華夏經緯網

臺灣電子支付被指落後大陸30年。圖片來源於網絡

  華夏經緯網7月31日訊:大陸「支付寶」等行動支付如火如荼,臺灣卻仍在原地踏步,民進黨知恥了?臺灣「行政院會」30日通過了「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修正草案,希望整合行動支付與悠遊卡票證系統。這意味著未來「修法」通過,各電子支付機構未來可以相互移轉款項,也可透過電子支付工具儲存外幣。

  據報導,這次通過的「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修正草案,要將原本行動支付(電子支付)系統與悠遊卡票證系統(電子票證)二元化管理的法制統合為一,擴大電子支付機構的業務範圍,開放跨機構間互通金流服務,增加民眾支付的便利性,為臺灣儲值支付工具發展提供便利

  「金管會」說明,這次修法擴大電子支付機構業務範圍,包括配合開放電子支付機構經營小額匯兌業務、放寬外幣儲值管道及方式、增訂外幣儲值得由其他經主管機關會商「中央銀行」核准的方式存撥以,提升儲值便利性及使用者體驗,打造以電子支付機構為核心之「支付生態圈」。

  臺灣電子支付多年原地踏步

  然而從「修法」到落實還為時尚早。回顧臺灣電子支付多年原地踏步的歷史,應該說想要追上大陸的發展腳步恐怕真挺難!

  早在2015年臺灣「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得以通過實施,隨後島內第三方支付業者如歐付寶、樂點、智付寶等陸續提出業務申請,並拿到了營業許可,臺灣官員還曾為此高喊2016年是「電子支付元年」。

  不過,監管的口子一開,銀行、網商、電信運營商、手機生產商、門戶網站等蜂擁而入,推出的各類APP讓人眼花繚亂。讓原本對行動支付抱有很高的期待島內民眾抱怨的是,在臺灣還遠遠不能實現「只帶手機出門」,如果不帶錢包只帶著手機出門,就得下載一大堆APP,並完成各自的註冊和帳戶綁定。就算下載了很多APP,許多地方也還不支持行動支付,算來算去倒不如帶信用卡和現金出門方便。

  因此,雖然2016年曾被臺灣期許為「電子支付元年」,但成績單卻不溫不火。

  直接原因很簡單:島內法規規定,買賣雙方必須是同一家電子支付機構的會員,以及儲值需用現金,無法刷卡或從銀行轉到虛擬帳號,這樣消費者就必須同時是購物網絡平臺會員與智付寶、歐付寶或樂點會員。可以說,這些不切實際的法律規定直接阻斷了其實際施行的可能性

  悠遊卡公司向「金管會」申請發行數字悠遊卡在線支付,卻被「金管會」一卡2年,不斷打起口水戰。柯文哲和連勝文都曾發聲「早就領教過了當局的官僚作風」,連勝文更直言,官僚心態保守、法規過時與落後,這才是臺灣金融業所面臨的真正困境。

  為了突破發展困局,臺北市於2017年6月25日正式上線臺北市政府智能支付平臺「pay.taipei」,民眾只要下載「pay.taipei」行動App或上網,便可一鍵繳納水費、停車費及聯合醫院醫療費用,成為全臺首創的市政繳費平臺。當時,臺北市長柯文哲表示,針對這些新創產業,是要管理不是禁止,北市府會改變作法,不管臺當局怎樣,「我們一定會『先走』,不要被臺當局拖垮。」

  民進黨被指「防弊心態過重」

  「不要被臺當局拖垮」,柯文哲當時的擔憂,如今看來也不無道理。

  時至今日,與大陸行動支付的如火如荼相比,臺灣行動支付落後,早已是全島共識。在臺灣的電視節目上也經常出現兩岸行動支付發展現狀的討論。臺灣主持人黃智賢說起自己來到上海的見聞,感嘆上海變化之快。來到中餐廳可以用手機點菜、支付,餐廳還有充電寶,掃一下即可充電。國民黨籍「立委」費鴻泰在臺灣節目中表示,來到大陸發現路邊推車賣水果的都用微信、支付寶支付,直呼「天啊,太厲害了」。一些綠營媒體也坦言大陸行動支付發展迅速,並批評島內發展緩慢的「臺灣pay」成了「臺灣呸」。

  具體到對行動支付的監管上,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李沃牆曾指出,大陸法規是「先開後縮」,由市場去淘汰;臺灣法規是「先縮後開」,監管機構防弊心態過重,阻礙產業發展,業者難以把餅做大。臺灣的監管部門應在兩點間取得平衡點,給產業發展留足空間。臺灣可以從監管理念方面借鑑大陸發展的經驗,此外在商業模式和消費觀念層面也可以多向大陸學習。

  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胡石青曾發文指出, 深入來看,電子商務第三方支付之所以在這麼短時間裡在兩岸形成如此大的差距,與島內社會的保守自閉心態有直接關係。在現在的島內社會氛圍下,臺灣有關部門從規劃法條時就以防弊為優先,完全無視現代服務業超越創新的客觀需求。

  胡石青認為,大陸支付寶之所以能夠上路,就是與大陸主管部門放手鬆綁有極大關係,在大力推動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宗旨下,支付寶實際上是在沒有相關限制法令的空檔中得以誕生的,它刷新了金融活動的規則,突破了舊框框。這與大陸堅持改革開放的社會氛圍分不開,而臺灣社會卻沒有如此環境配合,因此只能坐視電子商務業發展的日漸落伍

  而外界對於臺灣的經濟環境實不樂觀,《旺報》曾發表評論文章指出,臺當局對「五缺六失」充耳不聞,令人寒心。臺灣《經濟日報》則指出,蔡當局有很多不利經濟成長的政策,包括「一例一休」、年金改革等。民進黨上臺以來推進的各項改革,無一不引引發臺灣社會的社會波動和經濟震蕩,臺灣民眾對島內經濟信心降至谷底。臺灣電子支付要追上大陸的發展腳步前路漫漫! (昕奇)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焦點

  • 民進黨「封殺」愛奇藝?錯,封殺的是臺灣民眾對大陸的好感
    (圖源: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綜合報導】據臺「中時新聞網」報導,臺「經濟部」商業司日前祭出「愛奇藝條款」,9月3日起封殺在臺運行的大陸OTT TV,其中衝擊最大的就是愛奇藝,估計至少百萬用戶權益受到影響,許多會員也相當擔心9月3日後是否無法再追劇?
  • 積弊難解 臺灣高等教育恐淪為「三流」
    教育界人士擔憂,民進黨當局再拿不出解決方案,臺灣高等教育將淪為三流水平。年輕人?少根據臺灣教育部門公布的數據,近20年來,臺灣高等院校教師平均年齡正在逐年增高。2001學年,老師年齡集中在35歲至39歲,正是年富力強之時。
  • 民進黨「立委」要求管制大陸影音平臺被諷:民進黨很多人追大陸劇
    【環球網報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3日報導,民進黨籍不分區「立委」範雲日前聲稱大陸的影音平臺在臺灣無相關規定可以管理,對此,臺灣媒體人董智森稱,其實很多民進黨的人都在追大陸劇。臺媒此前報報導,範雲日前在臺立法機構質詢時提到,來自大陸的某影音平臺在臺灣地區有超過600萬人次的下載,憂心其「文化影響力非常大」,聲稱「不能任由大陸視頻網站上架」, 要求臺灣行政部門協調不同部門進行管制。對此,臺「行政院長」蘇貞昌在答詢時揚言,會召集相關部會,請立法機構支持,「一定不能讓大陸達到『吞併』臺灣的目的」。
  • 郝龍斌直批民進黨當局:得了「恐中」蕁麻疹
    針對世新大學、「清華大學」與大陸籤署「一中承諾書」,「教育部長」潘文忠(左起)、「行政院長」林全與陸委會主委張小月答覆「立委」質詢。(圖片取自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3月5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世新大學等多所大學籤署「一中承諾書」,民進黨團幹事長葉宜津對此表示,學校做法有違反相關規定之嫌。對此,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5日在臉譜網發文表示,「一中承諾書」話題,只是突顯民進黨患了「恐中」蕁麻疹,一遇到大陸問題,就全身過敏、失去常態。
  • 臺學生讀歷史教科書恐不如追一部宮廷劇
    臺媒更以當下熱播的《延禧攻略》對比,指出家長與其讓子女讀教科書、聽政治意識形態掛帥的老師講歷史,還不如多「追劇」!若是老師很認真,又變成要找太多資料,例如賦稅要找中國古代制度,再找日、韓賦稅來比較,「開什麼玩笑,連老師都還沒有這種能力,遑論學生!」臺中市僑泰中學校長溫順德表示,這幾年教歷史感覺學生的時序觀念相當薄弱,過去大家學歷史是以朝代概念出發,早期朝代、時序觀念很清楚。若完全改為主題式,恐讓孩子時序更加混淆。
  • 蔡英文手下帶頭抵制大陸APP,私下卻用愛奇藝追劇看得爽
    民進黨很多政治人物經常自相矛盾,心口不一。據環球網7月22日報導,近日,國民黨和民進黨在臺灣立法部門進行表決持久戰,蔡英文的手下民進黨人林楚茵在發出的自拍照中,被網友發現正在使用愛奇藝追劇。網友犀利地指出,這就是民進黨一貫的嘴上一套,實際一套,表面上抵制大陸APP,實際上自己用得很滿意,根本就是為了騙選票。還有網友直接對臺灣行政部門負責人蘇貞昌喊話,蘇貞昌,看看你們自己人"反中"是工作,愛中才是"生活"。
  • 「淘寶臺灣」落地臺灣 要樂購不要「汙垢」
    "淘寶臺灣"的"臺味"不僅僅體現在無釐頭的推廣層面,支付手段、物流手段也很靈活。大陸的行動支付、物流系統已全面鋪開,發展相對成熟。但是臺灣在這方面並沒有跟上我們的腳步,為了讓臺灣同胞也能體驗一把「剁手」的快感,淘寶「量體裁衣」,打起了在地超商的主意。
  • 民進黨要給華航「正名」,臺媒:是要改成「中國臺灣航空」?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灣對外捐贈口罩,卻因臺灣中華航空機身印有公司英文名「China Airlines」,遭指恐被誤會是大陸捐助,使得華航應否改名的問題又被重提。對此,臺灣地區行政部門負責人蘇貞昌與蔡英文辦公室都回應,機身可先增臺灣標誌,改名則再討論。華航董事長謝世謙則表示,會遵照辦理。
  • 民進黨當局誣稱大陸網友冒充臺灣網民攻擊譚德塞,島內網友:民進黨...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聯合新聞網」等臺媒10日報導,臺「調查局」聲稱,追查發現,是「大陸網軍」假冒臺灣網民攻訐譚德塞,還稱有「大陸網軍」在社交媒體上冒充臺灣網民發文向譚德塞致歉。 對此,有網友表示,「民進黨最喜歡自導自演」。
  • 嫌棄大陸口罩?民進黨當局先照照鏡子
    過去發生天災,兩岸間從來守望互助,民進黨當局卻首開「趁疫打劫」先例,利用疫情炒作「仇中」「恐中」,攻擊大陸,大搞「以疫謀獨」。臺灣口罩不夠用,從大陸進口是最簡單的解決辦法,民進黨當局偏要捨近求遠。其實,若非有民進黨這個攔路虎在兩岸間築牆,大陸早就給臺灣捐口罩了。
  • 臺灣夜市哀嘆:為招待陸客裝線上支付設備,白裝了
    民進黨發言人李明俐指責「大陸方面是以經逼政的老把戲」,「阻礙了兩岸人民的正常溝通」。但事實是,暫停自由行完全是臺當局咎由自取。臺灣媒體人黃智賢就指出,是「兩岸關係緊張」導致「大陸出手」,而非相反。早在此次暫停赴臺自由行之前,大陸旅行交流團已經不再參加臺北兩岸旅遊展。民進黨頻頻挑起兩岸對抗,形塑臺灣社會的敵視大陸人的氛圍,也影響了大陸遊客赴臺。過去三年裡,每逢島內選舉,大陸方面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衝突,不得已向各旅行社發出提醒,要求減少臺灣旅行團的數量。而此次暫停自由行遊客赴臺,一定程度上也和即將到來的島內領導人選舉不無關係。
  • 前民進黨大佬:恐一年就垮
    此前消息:蔡英文臨近就職,有人提醒:大陸可能採取「軍事行動」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即將在5月20日就職,開始第二個任期。據臺灣「中時電子報」5月10日報導,臺灣「國安會」前秘書長蘇起9日受訪時直言對下半年的兩岸關係憂心忡忡。他認為,若蔡英文更加頻繁地提「中華民國臺灣」,這種「半個改名」,對兩岸關係不好,恐釀問題。
  • 2025年臺灣行動支付率達90%?網友:大陸都刷臉支付了
    臺灣包袱鋪,行動支付都說酷!我是出門只帶手機不帶現金的大侃子~要說現在啊,我國最讓世界各地友人們羨慕的就是行動支付的生活方式了,買啥都只需掏出手機「嗶」一下就搞定了。賴清德還進一步解釋了下做這個決定的原因,說是「行政院」看到了未來的國際趨勢,也意識到了臺灣未來的發展需要,所以呢制定了這個目標。還說這將有助帶動臺灣的行動支付、人工智慧、物聯網、雲端運算與大數據等等一系列產業的發展,以後啊臺灣不僅能靠這個在經濟上屹立不搖,還能加強國際競爭力。
  • 2016電子支付元年 臺灣能否打開市場大門?
    去年底,臺灣夜市被支付寶「佔領」。  有不少島內官員認為,隨著臺灣第三方支付「專法」(《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的施行,2016年會是臺灣「電子支付」元年。島內的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也看好電子支付發展潛力,積極與各方合作,試圖掌握最大的商機。
  • 民進黨當局抹黑大陸難阻兩岸青年交流
    兩岸的未來在於青年一代,兩岸青年之間的溝通、交流與合作能夠極大地促進兩岸融合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而這恰恰是民進黨所深思極恐之處。民進黨為推動「臺獨」主張,費盡心機,去年底出臺了所謂「反滲透法」,對島內人士和組織赴大陸交流劃定了「法律紅線」,「綠色恐怖」瀰漫全島,兩岸交流合作受到嚴重影響。對於兩岸青年交流,臺當局更視其為洪水猛獸。
  • 民進黨「鴿派」提議臺灣陸軍官校向大陸遊客開放
    原標題:民進黨「鴿派」提議臺灣陸軍官校向大陸遊客開放 中國時報資料圖   中新網1月19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民進黨「立法委員」許智傑最近將提案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開放大陸遊客參訪位於臺灣高雄市的鳳山陸軍官校,此一動作引發各界側目
  • 民進黨刻意操作,以防治疫情藉口來切割臺灣與大陸
    由於民進黨主政者刻意的操作,包括以防治疫情來切割臺灣與大陸,對大陸臺商、陸配子女的不公平對待等,已使兩岸關係更加疏離、不穩。文章指出,民進黨掌握政權後,首要的目標為凸顯所謂「臺灣主權」,儘管國際政治的現實,綠營無法一步到位,完成其所謂的「正名建國」,但入主領導人之位者不管是陳水扁也好,還是蔡英文也罷,莫不想盡辦法拉開臺灣與大陸的距離,而且越遠越好。
  • 民進黨稱大陸經濟「全靠」臺灣
    民進黨當局的統計機構最新發布預計結果稱,臺灣民眾的人均GDP將會在今年第1次突破3萬美元。民進黨當局的自欺欺人民進黨當局如此進行高調宣傳,就是對外聲稱他們"執政有方"。民進黨及其他綠營人士甚至大肆吹噓到蔡英文在擔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之後因為積極推動經濟的發展,才有了今天台灣經濟建設的"輝煌"。
  • 高校教師老齡化嚴重 臺灣高等教育恐淪為「三流」
    教育界人士擔憂,民進黨當局再拿不出解決方案,臺灣高等教育將淪為三流水平。  年輕人?少  根據臺灣教育部門公布的數據,近20年來,臺灣高等院校教師平均年齡正在逐年增高。2001學年,老師年齡集中在35歲至39歲,正是年富力強之時。
  • 還敢扣大陸船隻?解放軍終於坐不住了|臺灣海峽|民進黨當局|臺灣|...
    點擊播放 GIF 0.0M近日,在臺海局勢日益緊張的情況下,臺灣民進黨當局非但沒有好好反省自己做出的錯誤行徑,讓兩岸關係重新回到正軌上,還不斷挑起兩岸爭端,在近日,民進黨當局又扣押了大陸船隻,讓解放軍坐不住了。對同胞下手的民進黨當局最近一段時間,民進黨當局不斷在島內進行政治操弄,讓兩岸形勢驟然緊張起來。在這個時候,民進黨當局毫不收斂,還將罪惡之手伸向了大陸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