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危險化學品倉儲行業需求上漲
在整個危化品物流行業當中,倉儲綜合服務是危險化學品物流服務企業提供服務的核心,是產業鏈上各環節間的紐帶。隨著我國化工行業特別是石油化工行業近年來發展勢頭迅猛,國內對於原油、天然氣等燃料的需求越來越高,國內煉油產能持續釋放,原油加工量與成品油消費量保持逐年提速增長趨勢,2019年我國成品油產量與消費量分別達到38139萬噸與32961萬噸。在供給及需求推動下,石化倉儲需求整體也保持較好的景氣度。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而現階段危險化學品的需求主要來源於兩方面,一種是以產品形式存放在儲罐的生產石化商,另一種是以生產原材料形式存放在儲罐的加工石化商。對於生產商而言,若化工產品下遊應用需求增長較好,同時煉化及加工企業預期未來石化需求也將保持景氣上行趨勢,便會加大備貨力度,增加化工產品產量,相應帶動倉儲需求增長。而短期需求不景氣的時候,也會催生較多倉儲需求,因為產品供過於求而被積壓在儲罐中,儲罐利用率持續提升,出現「脹庫」現象。而那些以賺取購銷差價為目的銷售石化產品的貿易商,石化產品的價格波動對其倉儲需求影響較大。
資料來源:公開信息整理
二、行業市場壁壘
長期來看,危化品倉儲存在資質壁壘、新庫建設周期長和資金壁壘。由於具有易燃、易爆、易腐蝕、甚至劇毒性質,生產、製造、運輸、存儲過程中一旦管理不善,非常容易發生環保、安全事故,而且化工企業又多分布在長江沿線,因此化工成為長江大保護下重點整治的行業。近年來國家針對化工領域出臺了一系列的管控政策,對那些「小亂汙」及坐落在化工區外化工倉儲企業逐步淘汰出清,而在安全要求趨嚴的大背景下,整個市場的資質、資金壁壘均有所提高。同時各地政府對於新的化工倉儲項目審批非常謹慎,審批時間漫長,因此對現有企業較為有利。
資料來源:公開信息整理
相關報告: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危險化學品倉儲行業市場調研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儘管在危化品物流領域競爭的企業數量眾多,但是化學品倉儲業屬於重資產行業,岸線、碼頭等資源是進入行業的重要壁壘。企業要獲得岸線經營和碼頭建設的批准,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批,從立項到通過安監、環保、消防等多個部門的審查,需要巨大的前期投入和建設周期,新增產能容易受到壓制。特別是類似機場、港口等交通基礎設施,液體石化倉儲主要服務於周邊企業遠距離的倉儲企業不會成為競爭對手,區域競爭格局較好。目前國內的化工品相關倉儲企業中主要還是以使用與綜合物流為主,專門的倉儲企業僅佔3.5%。
資料來源:公開信息整理
三、供需緊張推動價格上升
實際上正是由於政府對於危化品倉儲設施建設近年來持審慎的審批態度,導致行業內的服務費用出現了一定的上漲。自2014-2017年間國內液體化工倉儲儲罐容量的增長量微乎其微,而2018年的增長則歸因於以往項目的建成投產。相比於固體而言,液體危化品的儲存條件更加苛刻,尤其是在疫情期間液體化工品的港口庫存超過了300萬噸,並處於持續脹庫狀態,不斷有液體倉儲公司發表聲明,把儲罐罐容優先提供給長約客戶,並有部分倉庫提高了倉儲費或服務費。液化倉儲長期的供需緊張一直是推動行業內部服務價格增長的基礎之一。
資料來源:公開信息整理
運輸基礎設施、臨近市場和供應商是選擇倉儲地點首要考慮的因素。而我國約70%的原油加工品產自沿海省份,因此目前危化品倉儲設施大部分集中在三個主要地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環渤海地區。近些年來,國家開始把縮小地區經濟差異提上工作日程,並提出了諸如「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等國家大政方針。宏觀經濟的地區不平衡有望改觀,落後地區的倉儲行業有望得到更好的發展。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未來發展趨勢
據中國倉儲協會危險品倉儲分會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我國建築面積在3000平方米以下、儲罐容量在10000立方米以下的小型危險品倉庫約佔總量的45%,多是生產企業和 中小民營企業。所以各地區應對危險品倉儲企業進行統一規劃和合理布局,與化工產業、化工園區配套,進行全方位的服務。另外物聯網技術發展迅猛,可以將其在化工物流領域廣泛的應用,以「強強聯合+區域聯合+板塊聯合」的模式,進一步推動供應量持續創新升級,積極推進人工智慧等手段,建立完善的化工物流監控體系,實現大數據分析的廣泛應用,確保化工物流全程供應鏈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