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前叉韌帶受損後,主流有三種移植物能幫助韌帶重建。
如果用自體的膕繩肌肌腱做了前交叉韌帶重建,那什麼時候能恢復結實,進行運動呢?
01-韌帶康復時間
要了解韌帶的康復時間,首先要知道韌帶的轉歸過程。先畫一個坐標軸,橫軸代表的是時間,縱軸代表的是韌帶的強度。
一般說在韌帶剛接過去的時候,在前兩周這個肌腱我們認為它還是「活著」的,所以在一開始,韌帶的強度還是不錯的。
橫軸代表的是時間,縱軸代表的是韌帶的強度
隨著時間的發展,大概6-8周的時候,韌帶就「死」掉了,但「死」掉了不意味著它消失了,它實際上,是剩下了一個骨架,這個骨架就讓我們這些,滑膜在周圍爬過去,然後在裡面再生長出一些新的,類似未來的韌帶的細胞。
橫軸代表的是時間,縱軸代表的是韌帶的強度
過了6-8周之後,韌帶的強度才會不斷地上升,所以(曲線)有一個凹陷。
橫軸代表的是時間,縱軸代表的是韌帶的強度
02-康復過程注意
康復一般來說前2周,做一些動作還是比較安全的;在6-8周的時候,相對要進行一些保護。但保護不是無限制的保護,比如6-8周連床都不下,走路都不走,實際上沒必要這麼極端。
因為大部分人在6-8周的時候的肌肉力量也已經恢復到了一定強度。所以從康復角度來說,只要不做一些很激進的,像開鏈這些動作。在日常生活,包括床上、床下、走路等都沒問題,沒有必要過多的害怕這個事。
開鏈運動:指肢體近端固定而遠端關節活動的運動。開鏈運動的特點是可單關節完成運動,如啞鈴彎舉進行肱二頭肌訓練時,肘部固定,手握啞鈴做肘關節屈伸運動。
手握啞鈴做關節屈伸屬於開鏈運動
基本上在半年,即6個月左右的時候,韌帶就已經具備初步的強度了。像進行一些輕強度對抗:打打籃球,踢踢足球都沒問題。
基本上到9個月,韌帶的強度就不會發生明顯的變化了。比如到9個月可以認為它已經非常結實了,做一些比較激烈的對抗,都沒有什麼太大問題了。
03-康復過程備忘
總體來說以後大家做康復,也要結合時間規律。康復有很多規律可循,比方說做理療,或者說練肌力,或者早點練角度,但康復時間的規律是不可突破的。所以大家練康復的時候,一定要記住這條曲線,堅持合理做康復。
本文作者:掰腿老黃,原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運動醫學科物理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