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環保在線 汙水處理】作為第五期重點流域水汙染防治五年專項規劃,《重點流域水汙染防治規劃(2016—2020年)》立足我國水汙染防治長期歷史進程,以細化落實《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目標要求和任務措施為基本定位,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核心,為各地水汙染防治工作提供了指南。
實施分級分類管理 七大重點流域迎來治理指南
「這是次形成全國地表水環境『一盤棋』管理。」 環境保護部水環境管理司有關負責人就日前印發的《重點流域水汙染防治規劃(2016-2020年)》表示,規劃範圍主要包括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等七大重點流域,次形成覆蓋全國範圍的重點流域水汙染防治規劃。
環境保護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近日聯合印發《重點流域水汙染防治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立足我國水汙染防治長期歷史進程,以細化落實《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目標要求和任務措施為基本定位,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核心。
《規劃》提出,到 2020 年,全國地表水環境質量得到階段性改善,水質優良水體有所增加,汙染嚴重水體較大幅度減少,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續提升。長江流域總體水質由輕度汙染改善到良好,其他流域總體水質在現狀基礎上進一步改善。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等七大重點流域水質優良(達到或優於III類)比例總體達到70%以上,劣V類比例控制在5%以下)。
《規劃》提出,我國部分水體水環境質量差。全國地表水仍有近十分之一的斷面水質為劣Ⅴ類,約五分之一的湖泊呈現不同程度的富營養化,約 2000 條城市水體存在黑臭現象,氮、磷等汙染問題日益凸顯。
水資源過度開發問題十分突出,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已超出了部分地區的承載能力,黃河、淮河、海河等流域耗水量超過水資源可利用量的 80%,造成部分河流斷流甚至常年乾涸。長江、珠江等流域中上遊地區幹支流高強度的水電梯級開發導致河流生境阻隔、生物多樣性下降。水生態受損嚴重,溼地、海岸帶、湖濱、河濱等自然生態空間不斷減少,全國溼地面積近年來每年減少約 510 萬畝。水環境隱患多,全國近 80%的化工、石化項目布設在江河沿岸、人口密集區等敏感區域。
《規劃》提出,將推進控制單元分級分類防治。綜合考慮控制單元水環境問題嚴重性、水生態環境重要性、水資源稟賦、人口和工業聚集度等因素,全國共劃分 580 個優先控制單元和 1204 個一般控制單元。實施分級分類管理。
環境保護部水環境管理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從三方面貫徹落實《規劃》:一是實施基於控制單元的水環境質量目標管理,二是強化控制單元限期達標規劃編制實施,三是健全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機制。
原標題: 三部委:2020年長江流域總體水質將達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