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隨著《葉問》的系列電影熱映,由甄子丹飾演的葉問已經深入人心。不過,這些都是藝術加工後的形象,與歷史上真正的葉問相去甚遠,甚至是截然不同的。
接下來,我們一起還原歷史上真實的葉問,了解他的人和他的事。
葉問(1893年10月——1972年12月),原名是葉繼問 ,廣東南海縣桑園人。他是我國現代著名的武術家和愛國者,還是「詠春拳」的集大成者和發揚光大者。
在舊社會,習武之人大多出生於草莽,要不就是家貧所致。不過,葉問卻是個例外,他出生於廣東的一戶名門望族,葉家雖不是大姓,但卻代代書香,而且頗為殷實。
自出生起,葉問就被父親葉靄多寄予了無限的厚望,接受了系統的封建教育。不過,外形瘦弱的葉問卻對於詩書禮樂完全不感興趣,反倒是對拳腳功夫和刀槍劍戟非常著迷。
眼見科舉之路無望,葉家終於同意葉問棄文從武,一來順遂了他的心願,二來也是為了強身健體。於是,葉問拜陳華順為師,開始正式學習詠春拳。
由於志向在此,而且天賦極佳,葉問的武術精進飛速,很快在當地便小有名氣。不過,非常遺憾的是,陳華順師傅在教授葉問詠春拳短短三年後便因病過世了。
1908年時,滿清的統治已經接近尾聲,西學對於社會的影響日益嚴重。在家庭的資助下,十五歲的葉問來到香港求學,由於國家貧弱,由於身材瘦小,葉問經常遭受國外學生的羞辱。
一開始,葉問表現得非常隱忍,但終於還是爆發了。他利用自己的拳術多次痛扁洋人的挑釁,還屢屢幫助其他的華人同學。機緣巧合之下,葉問在香港結識了梁壁,他與自己的師傅陳華順竟然是師兄弟關係,也就是自己的師叔。
在梁壁的支持下,葉問開始一邊讀書,一邊學拳。這段時期,他的日子過得非常充實,也非常滿足,直到1913年在二十歲時才離開香港,返回廣東繼承祖業。
從此開始,葉問一邊專研詠春拳,一邊經營家族生意。沒多久,他還尋得了一樁門當戶對的親事,迎娶了支持維新變法的張蔭桓侄女張永成為妻。
看起來,葉問開始過上了安穩而幸福的生活。可惜,隨著全面抗日戰爭的爆發,尤其是日軍鐵蹄攻佔了廣東佛山,葉家的所有產業都統統被日本人奪走了。
頓時,葉問一家變得溫飽堪憂,關於這段歷史,在《葉問》的系列電影中倒是進行了比較真實的展現。期間,日本人還希望聘請他擔任憲兵大隊的武術指導,當即就遭到了葉問的斷然拒絕。
抗戰勝利後,葉問在當地警局任職,主要從事抓捕盜賊和劫匪的工作。之後,他離開佛山遷居香港生活,開始依靠開館收徒和傳授武學為生,更極大地推動了詠春拳的發展。
在1954年,李小龍正式拜入葉問的門下學習詠春拳,之後才移民到美國,成為了世界級的功夫巨星。甚至於,他還將詠春拳進行了改良和演變,創造出了迅疾如閃電的「截拳道」,風靡世界各地。
1972年12月,年近八十歲的一代宗師葉問在香港病逝。
葉問過世後,他的詠春拳並沒有沉寂,反而在眾多弟子的傳播下揚名國內外,真正將中國功夫帶到了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西班牙、比利時等全球各地。據葉問的長子葉準介紹,目前全世界有詠春拳的親傳弟子數萬人,詠春拳的練習者更是達到了三百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