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背包行動」地質災害防治宣傳科普課堂走進湖南省地質博物館

2020-12-20 湖南24小時

新湖南客戶端11月15日訊(通訊員 魯華彬)「為什麼房子不能建在緊靠山坡的地方?」「為什麼不要輕易嘗試刺激的峽谷探險?」……今天下午,由湖南省自然資源廳發起的2020年「紅背包行動」地質災害防治科普課堂「大手牽小手」,走進湖南省地質博物館。紅背包大學生志願者、長沙市中小學生代表通過參觀體驗泥石流、滑坡場景,地質小實驗、避災小遊戲等形式,學習了解地質災害知識,掌握應急逃生技能。

2020年10月湖南發布《2020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資料顯示,湖南省地質和氣象條件非常複雜,地質災害防治形勢十分嚴峻。現已查明各類地質災害隱患點18496處,佔全國的6.5%,居全國第四,涉及受威脅人口70.95萬、財產價值283.17億元。

活動現場,我省地災防治專家和紅背包大學生志願者們,將深奧的地質災害科普知識通過遊戲、動畫配音等,和紅背包小小志願者們共同分享地災防治科普知識。在省地質博物館地質環境廳,紅背包大志願者、小志願者們共同感受到了湖南山明水秀,造化天成的地質環境,通過驚險泥石流、滑坡場景體驗,形象逼真的三大地貌景觀模型演示,了解地質環境對人類生存與健康、社會發展、文明進步的影響,認識地質災害,從而學會與大自然和諧共處,建立命運共同體。

「紅背包行動」是湖南省地質災害科普公益行動,號召組織社會非專業志願者走近群測群防員、走近受地災隱患威脅的地區,通過實地了解、正確認識地質災害,並逐步轉化為掌握科學防災避險知識的地質災害科普宣傳員,向更多人傳播科普防治知識,提高全民防災避險意識。

2020年「紅背包行動」地質災害防治科普課堂面向青年群體徵集短視頻,徵選優秀作品成為紅背包公益科普課件,提高青少年地質災害應急避險意識,並組織紅背包大學生志願者開展「紅背包課堂大手牽小手」科普宣講,受到中小學生的熱烈歡迎。活動現場,主辦方為2020紅背包行動公益組織和大學生志願者代表頒發榮譽證書併合影留念。

[責編:周聽聽]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來源:新湖南】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廣西:「黃書包」地質災害防治知識教育進校園
    7月16日,廣西自然資源廳在桂林市臨桂區四塘鎮太平中心小學舉辦廣西自然資源科普知識進校園暨「黃書包」地災防治知識教育試點活動,並開展地質災害應急避險演練。活動通過成立「黃書包」地質災害防治知識教育試點、進行地質災害防治科普知識講座、地質災害防治主題展、贈送防溺水地圖、發放地學科普讀物、向校園宣講隊授予「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宣傳小衛士」聘書、開展地質災害演練等多種方式,把課堂、圖書、地圖、書包、設備等展覽搬到學校,生動形象地向廣大師生進行了一次地質災害常識、預防、防治、避險等知識的培訓。
  • 溫州市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
    地質災害科普宣傳深入開展。通過世界地球日、全國土地日和防災減災日等特殊節日開展科普宣傳,參與群眾達2 萬餘人,發放宣傳材料1.04 萬份。開展地質災害監測人和監測責任人培訓,培訓人員近2.5 萬人。通過宣傳培訓,進一步提高群眾防範意識,提升監測人員的監測方法和技術。2.地質環境保護開發工作有效推進基礎地質環境調查工作逐步開展。
  • 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杭州市地質災害防治能力提升三年...
    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2020年11月26日杭州市地質災害防治能力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為進一步鞏固我市地質災害隱患綜合治理「除險安居」三年行動成果,全面提高我市地質災害防治能力現代化水平,根據《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浙江省地質災害「整體智治」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
  • 地災科普進校園,北京山區地質安全「開學第一課」
    1地質安全「開學第一課」 9月15日,市規劃自然資源委走進懷柔區長哨營滿族鄉中心小學,開展了「突發地質災害科普進校園」活動。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總工程師丁曉同志向學校廣大師生介紹了北京市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要意義,並叮囑孩子們,「生命對我們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珍愛生命,學習地質災害科普知識,培養應急避險逃生技能,我們才能在災害來臨時從容冷靜地做出應對措施,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 山區地質災害防治能力提升
    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長期以來,樂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採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加以推進,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樂清市地質災害類型主要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三種。
  • 與地質專家面對面,解鎖地球的秘密
    9月4日至5日,由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博物館和武漢地質調查中心的數十位專家組成的科技服務小分隊走進懷化市、沅陵縣和麻陽縣等地的中小學課堂,為這裡的學生們帶來了一系列關於地球科學、地質災害的科普講座,使廣大學生對自己腳下的這片土地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和人一樣,地球也是有體溫的。」9月4日下午,來自中國地質調查局的李啟東對懷化市宏宇中學的同學們說。
  • 漢陽區召開2020年地質災害防治培訓會
    為貫徹落實12月10日全國、省、市、區安全生產視頻會議精神,全面提升漢陽區地質災害防治能力,進一步加強群測群防、群專結合體系建設,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按照年度工作部署,12月11日,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漢陽分局組織召開2020年度漢陽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培訓會,各街道辦事處,
  • 「科技列車懷化行」地質科普小分隊走進神奇通道
    本刊訊 2020年9月4日啟動的「科技列車懷化行」,中國地質博物館副館長、黨委副書記張亞鈞帶隊,館員徐翠香、李知默、陳媛媛、阮佳萍、馮向陽6位專家組成的地質科普小分隊來到湖南懷化市開展相關科普活動,僅僅在通道縣就開展了3場科普講座活動。
  • 沙貢鄉開展防汛減災和地質災害防治排查部署工作
    沙貢鄉開展防汛減災和地質災害防治排查部署工作 2020-08-20 09: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南省今年地質災害類型近八成是滑坡 強降雨是地質災害發生的最...
    今年共發生地質災害642起,直接經濟損失1.59億元。強降雨仍是地質災害發生的最主要誘發因素。 按類型分,今年地質災害仍然以滑坡為主,其中滑坡510起,佔比超79.4%;另有崩塌82起、泥石流21起、地面塌陷25起、地面沉降4起。按規模分,主要以小型為主,其中特大型1起、大型1起、中型27起、小型613起。
  • 雲臺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在這裡可以免費走進雲臺山!
    雲臺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是雲臺山世界地質公園的配套設施,整個博物館主體分為三層,地上兩層和地下一層,博物館的建成可以更好的對遊客進行地質科普的宣傳,人們在了解雲臺山地質地貌的同時,也起到了更好的宣傳作用。
  •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首個超逼真室內恐龍館
    這是一座可看可學又好玩的地質博物館。新館歷經16個月,480天,長達11520小時的等待,終於開放了。新館分為地球奧秘廳、地質礦產廳、地質環境廳、生命演化廳、礦物寶石廳、測繪地理信息廳等六大常設展廳,還有礦石林、青少年科學探索中心等輔助場所。
  • 四川要求切實抓好非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人民網成都12月7日電 (朱虹)今日,記者從四川省自然資源廳獲悉,四川省地質災害指揮部辦公室針對近日來甘孜州九龍縣、阿壩州理縣等地相繼發生突發地質災害發出緊急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切實做好全省非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 餘震、強降雨等四大因素使當前地質災害防治形勢嚴峻
    新華網北京5月30日電(記者王立彬)國土資源部部長、國家土地總督察徐紹史30日強調,大地震激活地質災害、餘震、強降雨以及地質條件等四個因素使當前地震災區和全國地質災害防治形勢十分嚴峻。   徐紹史在此間的全國主汛期與地震災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視頻會議上說,首先,「5?
  • 【備考乾貨】高中地理常考的地質災害小常識,關於地質災害的17個問題
    接到地質災害險情報告的當地人民政府應及時動員、組織受到地質災害威脅的居民以及其他人員轉移到安全地帶。 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組織有關專家對地質災害現場進行踏勘,並出具踏勘意見,為地方政府進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提供參考。
  • 工程建設中的地質災害_2020年工程建設中的地質災害資料下載_築龍...
    在地鐵施工過程中,由於對地質災害危險性重視不足或防治不當,工程建設遭受或引發地質災害的安全重大事故屢有發生在我國,隨著國民經濟現代水平提高,城市人口不斷增長,機動車輛與非機動車輛數量迅速增加,很多大城市為解決交通緊張狀況紛紛上馬建設地鐵。在地鐵施工過程中,由於對地質災害危險性重視不足或防治不當,工程建設遭受或引發地質災害的安全重大事故屢有發生。
  • 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新技術!空天地一體化應對地災防治難題
    我國是世界上地質災害最嚴重、受威脅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地質災害具有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特徵複雜等特點。為實現習近平總書記「建立高效科學的自然災害防治體系,提高全社會自然災害防治能力」的要求,我國正在按照研究原理、發現隱患、監測隱患、發布預警「四步」工作方案,針對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全面提升地質災害的風險調查、重點隱患排查、綜合監測以及風險早期識別和預報預警等能力。
  •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黑龍江省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通知
    省自然資源廳負責組織指導協調和監督全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指導開展地質災害現場調查、監測、趨勢分析及應急處置,及時將地質災害情況向省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報告;指導市縣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會同氣象部門發布突發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配合市縣政府做好群眾安全避險轉移工作。
  • 我市更新安裝地質災害標準警示牌
    微信一掃,地質災害點信息全知道。5月8日,黃岡市民王先生在黃州區陳策樓鎮擂鼓山村地質災害點的地質災害標準警示牌上,通過掃描二維碼獲得該地的地質災害信息。為進一步規範地質災害防治警示牌內容,方便群眾查詢知曉地質災害點信息,提升警示牌信息化功能,5月6日,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在黃州區地質災害隱患點安裝標準警示牌。警示牌上標識二維碼,群眾只要用手機微信一掃,該處地質災害點的相關信息可立刻呈現出來。
  • 國土部:中國已進入主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形勢異常嚴峻
    中新社北京5月9日電中國國土資源部9日發布消息稱,福建泰寧縣山體滑坡發生後,國土部地質災害應急管理辦公室緊急發出《關於切實做好當前地質災害防範工作的函》,要求各地切實做好地質災害防範工作,特別是嚴防洪澇災害和工程活動引發的次生地質災害,必要時應採取強制避讓措施,把確保民眾生命安全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