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地質博物館·首個超逼真室內恐龍館

2020-12-25 長沙玩么子

這是一座可看可學又好玩的地質博物館。新館歷經16個月,480天,長達11520小時的等待,終於開放了。新館分為地球奧秘廳、地質礦產廳、地質環境廳、生命演化廳、礦物寶石廳、測繪地理信息廳等六大常設展廳,還有礦石林、青少年科學探索中心等輔助場所。其中地球奧秘廳和生命演化廳是湖南省地質博物館的兩大特色展示廳。

六大常設廳每周二至周日,上午9點至下午4點免費向公眾開放。預約方式是關注湖南地質博物館的公眾號。(溫馨提示:疫情期間需要查看健康碼,並且全程戴口罩。館內溫度較低,建議小朋友穿長褲或者帶上一件薄外套。小編在裡面冷的起雞皮疙瘩)

一、地球奧秘廳

地球奧秘廳主要呈現太陽系諸種星球的運動軌跡,宇宙運動軌跡做成一個非常壯觀的模型放在展廳內,讓人更加直觀的感受宇宙的力量。唯一可惜的是天體運動沒有詳細的解說,觀看模型的過程中加入動態的解說就更好了。

二、地質礦物廳

地質礦物廳重點展示地球及其內外動力的地質作用,從視覺和聽覺上體會地球的板塊運動,在地質環境廳感受泥石流的過程,與此同時可以與孩子一起科普自然災害的形成與發生以及遇到自然災害的求生方法。

三、生命演化廳

恐龍的吼叫聲和展廳的設計讓人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進入了恐龍世界,開啟了神秘的探險之旅。在展廳內可以看到各式形態的恐龍骸骨和超逼真的恐龍模型,感受遠古恐龍時期的宏偉壯觀。而且每一種形態的恐龍都有相對應的詳細介紹,非常適合給孩子們科普和實踐。孩子們還可以從破殼的恐龍蛋彈出可愛的腦袋,拍下自己的照片。(當然在拍照的過程中注意要文明禮讓,不破壞物品~)

四、礦物寶石廳和地理信息廳

女孩子最喜歡的地方,真的是寶石聚集地。裡面詳細介紹了礦石的分子式、用途、產地、採集,展廳出口還有一個化學元素表,讓我想起來高中背元素表,簡直就是信手拈來呀。寶石廳裡的每件寶石都有其獨特風貌,有很多各式各樣的寶石,還有珠寶板塊,真的是女孩子的最愛。小編看了也是愛不釋手。

湖南地質博物館展廳是從右手邊進入,左手邊是商店。逛完博物館下來,對寶石意猶未盡可以去商店「康康」(看看),商店裡面有很多的寶石,都是出售的。價格各異,還有9.9一盒的寶石。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很適合家長帶小朋友去玩,既可以玩又可以學,玩樂學習兩不誤。是一個周末0成本的遊玩好去處。最後,提醒大家要記得帶上身份證哦。

相關焦點

  • 「紅背包行動」地質災害防治宣傳科普課堂走進湖南省地質博物館
    ……今天下午,由湖南省自然資源廳發起的2020年「紅背包行動」地質災害防治科普課堂「大手牽小手」,走進湖南省地質博物館。紅背包大學生志願者、長沙市中小學生代表通過參觀體驗泥石流、滑坡場景,地質小實驗、避災小遊戲等形式,學習了解地質災害知識,掌握應急逃生技能。
  • 8月1日起,參觀湖南省地質博物館須提前預約
    根據疫情防控要求,為保障暑期期間場館平穩有序對外開放,自2020年8月1日起,湖南省地質博物館對觀眾進館參觀服務進行了調整,想要前去參觀的市民須提前一天在網上預約,每日的參觀人數限制為3000人。
  •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4月1日開館
    記者從湖南省地質博物館獲悉,該館將於 4 月 1 日重新開館。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僅支持關注公眾號預約及現場掃碼實名認證的線上領票方式。 省地質博物館開放時間為每周二至周日的 9:30 至 16:30(16:00 停止進館),每周一閉館(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暫不開放取票機和諮詢臺登記領票。
  • 國內以地質古生物為代表的自然科學博物館普遍面臨運營困境
    目前國內以地質古生物為代表的自然科學博物館普遍面臨運營困境,運營經費不足、體制機制不順、觀念理念保守、文旅產品貧乏等因素極大地制約了自然科學博物館做強做活。科技日報記者通過採訪多位地質古生物專家和相關博物館負責人、運營企業負責人發現,目前國內以地質古生物為代表的自然科學博物館普遍面臨運營困境,運營經費不足、體制機制不順、觀念理念保守、文旅產品貧乏等因素極大地制約了自然科學博物館做強做活。
  • 燊海井、鹽史館、恐龍館又要火了!
    下面的你不容錯過▽燊海井燊海井開鑿於清道光三年(1823年),道光十五年(1835年)鑿成,歷時13年,井深1001.42米,是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大井。燊:火在木上燒,有生意興旺的意思,三個火象徵著生意紅紅火火,同時寓意天然氣的源源不斷;海:寓意鹽井如大海一般汲取不完,財源滾滾。(ps.來源於網絡)『鹽業歷史博物』自貢市鹽業歷史博物館坐落在四川省自貢市市中區龍鳳山下。
  • 達古冰川將建成阿壩州首個單體「國家級地質博物館」
    據了解,達古冰川管理局已完成《四川三打古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2018-2027)》《達古冰山—卡龍溝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修編)(2015—2035)》《四川三打古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規劃(2019-2028年)》《四川達古冰山國家地質公園規劃(2018-2030)》《達古冰川旅遊景區創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總體規劃》的編制與評審。
  • 在超大型沙盤找找你的家鄉
    4月22日 省地質博物館,湖南省國土資源分布示意模型,面積達85平方米。圖/實習記者趙赫廷來湖南省地質博物館參觀,除了能欣賞到各種珍石異寶,還能感受到現代多媒體技術帶來的震撼。博物館採用了4D泥石流實景展現體驗、環幕電影、感應式電子書等多媒體技術,大大提升了互動性。在這裡,還可以看到你的家在全國最大的主體沙盤上的位置,了解礦產資源在全省各地的分布情況。本報記者劉渝渝 通訊員萬波 鄒禮卿 長沙報導全國最大的主體沙盤 地點:一樓中廳湖南省地質博物館一樓的中廳有著一個85平方米的超大型沙盤, 這個沙盤也是目前全國最大、內涵最豐富的主體沙盤。
  • 我國首個取消門票的個人博物館20周歲了,計劃創辦10個科普展覽
    大洋網訊 12月28日,金山地質博物館在廣州舉行本館創立20周年紀念暨科技科普創新學術討論會,同時舉行《白玉通論》首發儀式。原廣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姚蓉賓與在穗的中國科學院、中山大學、廣東省科學院、廣東省地質方面、廣州市科協、廣州市地質協會等部門40多位專家學者一起參加會議。
  • 省地質博物館「家鄉的樣子」展評會給你答案
    通過號召,活動得到了來自全省14個市州的積極響應和大力支持,共收到參展作品60餘件,其中眾多作品將首次在公眾面前亮相。村莊規劃究竟是什麼?展評活動的目的和意義何在?屬於藍圖性質的規劃又如何作為直觀的展品出現?近日,活動主辦方負責人之一湖南省地質博物館館長、湖南省國土空間規劃學會副理事長黃遠峰接受紅網時刻新聞記者採訪時給出了答案。
  • 湖南省博物館推出今年首個特別展:從文藝復興到印象派——歐洲繪畫...
    央廣網長沙5月30日消息(記者姜文婧)由湖南省博物館和美國紐菲爾茲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合作舉辦的「從文藝復興到印象派:歐洲繪畫五百年」展覽日前在湖南省博物館開幕。這是今年以來湖南省博物館首個特別展,經過精心挑選的60幅歐洲繪畫作品均屬大師級藝術珍品,述說著14—19世紀歐洲繪畫藝術發展的故事。「人類歷史的發展,社會的繁榮,國家的平等,都離不開不同文明的滋養和引領,當前世界面臨各種挑戰和爭端,需要從不同的文明中尋求智慧,吸取養分。」
  • 《音樂旅程》——鄭州黃河國家地質公園地質博物館
    《音樂旅程》鄭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鄭州音樂廣播聯合製作播出來到邙山腳下、黃河之濱,進入鄭州黃河文化公園內,感受中原文化的深邃與底蘊,你不可錯過鄭州黃河國家地質公園地質博物館這是一座綜合性地質博物館,以黃土窯洞為主要廳室,充分運用多媒體形式,輔以高科技的聲、光、電手段,向人們展示地質公園地質遺蹟資源豐富的科學內涵。觀看完室內的展覽,您還可以乘坐電梯或穿越時空隧道,到達邙山之巔觀黃河、品黃土、眺望大平原,探索大自然的神奇奧秘。黃土地,中原情,來到鄭州黃河國家地質公園地質博物館感受一場時空之旅。
  • 甘肅省地質博物館遊記
    低調的位置,別致的外觀甘肅省地質博物館坐落於蘭州市城關區灘尖子團結路6號,甘肅省政協大樓對面,樓層雖不高,但是外觀造型奇特,所以在我們沿著黃河邊閒逛的時候,一下子就吸引了我們的目光,這種專業型的博物館本來就不多,而且我從未參觀過此類型的博物館,自然忍不住要進去遊覽一番。
  • 起價20元 恐龍館周邊停車亂收費?
    起價20元 恐龍館周邊停車亂收費?今天上午,自貢市廣播電視臺記者在自貢恐龍博物館採訪時看到,恐龍館內停車場暴滿,而館外周邊一些居民,居然圈地做起了停車收費的生意。
  • "巖石的循環"展項亮相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
    "巖石的循環"展項亮相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 發布時間:2021年01月08日 17:36 來源:中新網湖北   中新網湖北新聞1月8日電 (徐燕 隋吉祥)火熱的火山熔巖流噴出地表,滾滾的火山灰直衝雲霄、遮天蔽日,巖漿流宛如一條火紅的瀑布沿著山體流動,冷卻形成火山巖塊
  • 【走進湖南地博(中)】了解地球脆弱,探秘恐龍世界,這個博物館不一樣
    本文內容來源於微信公眾號「湖南省地質博物館」。電話:010-68047618網址:www.zrzyb.net 中國自然資源報微信平臺投稿郵箱:gtzybwx@163.com閱讀提示暌違16個月,潛心「修煉」的湖南省地質博物館已於4月20日全新開放。升級後的湖南省地質博物館,給觀眾帶來了哪些驚喜?地質迷們滿懷期待的科學大餐有哪些新「菜式」?
  • 「中國地質博物館百年精品展」將在山西地質博物館開展
    8月18日,有關石頭的重磅展覽「地球瑰寶——中國地質博物館百年精品展」將在山西地質博物館開展,能讓你一睹這些有著豐富內涵的石頭的風採。  本次展覽是中國地質博物館首次與地方地質博物館聯合辦展,展覽包括精美礦物、多彩寶石、神奇化石三個部分。
  • 遊中國地質博物館
    中國地質博物館位於北京市西城區西四羊肉胡同15號(阜內大街東端南側),創建於1916年,是中國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的國家級地質學博物館。中國地質博物館的外形,是一座平面呈L型的六層灰色樓房,總面積大概有兩個鳥巢的足球場那麼大。
  • 坐擁世界頂級化石資源卻門可羅雀——我國大量化石博物館面臨運營...
    科技日報記者通過採訪多位地質古生物專家和相關博物館負責人、運營企業負責人發現,目前國內以地質古生物為代表的自然科學博物館普遍面臨運營困境,運營經費不足、體制機制不順、觀念理念保守、文旅產品貧乏等因素極大地制約了自然科學博物館做強做活。
  • 坐擁世界頂級化石資源,但這些博物館為何門可羅雀?
    科技日報記者通過採訪多位地質古生物專家和相關博物館負責人、運營企業負責人發現,目前國內以地質古生物為代表的自然科學博物館普遍面臨運營困境,運營經費不足、體制機制不順、觀念理念保守、文旅產品貧乏等因素極大地制約了自然科學博物館做強做活。
  • 京城博物館,4個新晉「一級」你帶娃去過嗎
    中國鐵道博物館,對於迷戀託馬斯的孩子們來說,簡直是朝聖地般的存在。東郊館的展館面積非常大,收藏了各個國家各個時期的真火車!而且,東郊展館有輛「綠皮」電氣機車是可以隨意進去操作的,小朋友都排隊摸。如果想安全又近距離地讓孩子體驗大火車,那這裡就是最適合的地方!西城區 從天文地理到科學遊樂地質博物館剛剛復開一個月都不到,有時間就早早去感受一下它的變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