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林市856農場創新發展思路,拓展發展空間,依託轄區水資源豐富水質好的優勢,堅持綠色發展、生態種養,打造出「蟹語稻香」品牌,走出一條蟹稻共養的發展道路。
在虎林市856農場第七管理區萬畝蟹稻種養基地,金燦燦的稻穗隨風搖曳,三五成群的螃蟹遊來遊去,勾勒出一幅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
虎林電視臺記者姜文逸:我現在在虎林市856農場第七管理區二十七作業站的一塊稻田地裡 ,在我身後 ,農民朋友也正在收穫今年的稻田蟹 ,我手裡的這個蟹子就是剛剛收上來的 ,大家可以看一下 ,這螃蟹的個頭非常大, 肉質也非常的肥 ,重量能在100克左右 ,一會這些剛收上來的蟹子就將發往全國 ,走進百姓的餐桌。
856農場職工鄭梅家有水田300畝,還有小面積的水塘,在農場的引領下養殖稻田蟹,今年投放了2000斤蟹苗。憑藉自己之前養魚的經驗和作業站人員的技術指導,鄭梅家的地裡稻香蟹肥,預計稻田蟹產量能達到7000斤,淨利潤達到10萬元。鄭梅對記者說,以前只種植水稻,每年收入就20萬元左右,今年增加了稻田蟹養殖,不僅水稻品質提高了,銷售蟹子也多收入了不少。
虎林市856農場第七管理區第二十七作業站稻田蟹養殖戶 鄭梅:今年預計比往年收入能高一些 ,今年農場也推廣稻田蟹這一塊,現在我這一天能出三四百斤 ,等到過兩天再稍微成一成的話, 一天能出到一千斤左右。現在基本上達到不夠賣的狀態, 準備這幾天再往裡下網, 這幾天再多起一些 ,正好趕到國慶和中秋 ,多起一些賣一賣 ,收入能增加一些。
虎林市856農場第七管理區域內水系發達、溝渠眾多,生態環境好。2019年春天,經過多方深入考察和調研磋商,與遼寧東港惠民河蟹包裝廠合作,發展大規模蟹稻立體種養項目。
今年,他們總結上一年河蟹養殖經驗教訓,集中規劃養殖區域,適度擴大精養規模,分為定點精養和區域散養兩大塊,對河蟹養殖戶傳授精養技術,從蟹苗寄養、投放再到散養池都進行了科學規劃,使河蟹產量和品質進一步提升。
虎林市856農場第七管理區第二十七作業站黨支部書記 楊建軍:下一步 我們第二十七作業站為推動高質量發展 ,進一步提升蟹稻品牌 ,我們將繼續與遼寧東港開展深入合作 ,利用3到5年時間 ,在二十七作業站建設河蟹種養基地兩萬畝 ,同時建設蟹苗繁育基地和分類包裝基地 ,通過三大基地的建設帶動人流、 物流、 資金流的湧入 ,為農場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提高農場「界湖」品牌注入新的活力。
新冠肺炎個人防護小知識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