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生孩子,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頭等大事!大事就需要大多數的家庭成員參與,尤其是寶爸的參與。孩子是夫妻倆生命的延續。共同照顧寶寶,是爸媽的責任和義務。
對於很多的家庭來說。月子期間照顧寶寶和產後媽媽是老人的事、是月嫂的事,是月子中心的事等等,寶爸只參與一些外圍的事情。至於照顧產後媽媽的心理、情緒,參與護理寶寶的日常。都被忽略啦!很多實例證明了這是一個隱患,需要每個家庭重視。
在新媽媽月子中心坐月子的張女士產後四個月與丈夫離婚,理由就是自從有了寶寶之後,丈夫對寶寶和張女士的關心不夠,常常被忽略。第一件事:孕晚期的時候,張女士晚上上廁所,不小心碰到茶几角上。丈夫聽見了,就問:你有沒有事啊?張女士說沒事。丈夫都沒起床,就又睡覺啦。張女士的媽媽把張女士扶到床上。
第二件事:到了生產那幾天,丈夫犯痔瘡了。醫生讓他臥床休息。但是,醫生不知道他媳婦正在醫院生孩子呢,這是多大的事情呢,他盡然真的就臥床休息,生孩子是夫妻雙方共同的事情,妻子肯定希望從產房出來第一眼看到是自己的丈夫。但是他沒有在產房門外等自己妻子和孩子,這嚴重影響了張女士的情緒!對於醫生他是很聽話的患者,對於他的家庭,他的這種做法讓人很生氣。後來張女士入住月子中心,丈夫以為住月子中心有那麼多人照顧張女士和寶寶,就不用他自己再去照顧寶寶了,就忙於工作,很少去月子中心看妻子和孩子。丈夫是清華大學的老師,智商應該很高吧,但是對於妻子生孩子坐月子這件事,真的表現的一點都不及格。
產褥期一般我們定義產後42天到56天。產褥期間媽媽們受體內激素變化的影響,情緒也會有很大的波動,這個時候就寶爸們照顧好媽媽們的心理。
我們月子中心曾經住過一位姓何產婦,她丈夫很會照顧產婦的心理;協調老人與產婦的關係。這對夫妻是年輕的九零後,結婚後沒有和老人住在一起,何女士坐月子婆婆才住過來的。婆婆和媳婦住在一起,難免會出現一些小問題,這位寶爸把這些問題在無聲中給化解啦。
何女士和寶爸說:「你媽媽的頭髮有味道,睡衣也太乾淨。抱寶寶時,寶寶老是挨到她的頭髮,不衛生。」這位寶爸就悄悄給奶奶辦了一張洗頭卡,跟奶奶解釋說這是單位福利。讓奶奶經常洗洗頭髮,享受一下。寶爸又給每個人買了一套睡衣,解釋說是為了寶寶的健康,我們每個人都要換一套新的睡衣。這樣問題解決啦,又不傷害婆媳之間的感情,一舉兩得。
十年前有一位產婦王女士在新媽媽月子中心坐月子,寶爸全程陪伴。白天上班,晚上回來陪產婦。有一天晚上下班回來,寶爸收拾完就躺在床上看書。寶媽在床上餵奶,不知道什麼原因寶寶突然大哭。王女士抱著哄也沒哄好。寶爸就找護士,在這個短暫的過程中,寶爸也沒去看看孩子,等護士到房間啦,護士接過王女士手中的孩子,這時王女士一把奪過爸爸手中的書就給撕啦,又去拉扯爸爸的衣服......王女士為什麼會生這麼大的氣?主要是爸爸第一時間沒有給媽媽關心和幫助,無視了她的辛苦付出。他以為有護士幫忙他就什麼都不用做,他只要陪在產婦身邊就可以。就是所謂的陪伴。但是寶爸忘了一點,陪伴的同時一定要參與。一定要在等護士過來的過程中,幫著哄哄寶寶。坐月子期間,寶爸的參與很重要。
一個家庭多了一個寶寶,就會多出很多事情。這樣需要寶爸既要照顧好寶媽的身體,又要照顧好寶媽的心理。更要協調好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寶媽坐月子期間,爸爸也很辛苦。辛苦並幸福著。為了家庭的和諧,一切都是值得的!
月子期間,寶媽還有哪些關於寶爸的故事,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歡迎留言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