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有心地含藏之義,心地當中蘊藏的東西一旦顯現、所謂種種光明雲,「百千萬億大光明雲」。這裡有個前後順序,是時如來含笑、放百千萬億大光明雲,「如來含笑」是我們跟真理相契應的時候;有句話「回眸一笑百媚生」、「會心一笑」,笑有好多,比如兩個人之間比較默契、微微一笑就知道怎麼回事;這裡用「含笑」,是契入一個境界。為什麼稱如來含笑?能思維、能覺的心跟真理、自性絕對境界相契應了,「含笑」不是從外得,兩個人的默契是對著相視一笑;佛沒有衝任何東西笑,他含笑是對自己真如本性境界的互相契應,因為一旦契入真如本性就會綻放無盡的力量!
智慧真理顯現力量稱為百千萬億大光明雲,「百千萬億」是圓滿之數、沒有計量的概念,「大」充遍一切、「光」照了的功德、「明」悟了的功德,這是圓通境界(圓滿通達的境界)!去過普陀山知道,普濟寺有圓通寶殿,《楞嚴經》有二十五大聖圓通章,為什麼稱為圓通?心性功德完全展現,能覺悟的心跟所照了的境界完全契入、沒有任何隔礙,稱為大光明雲。無邊無際、沒有限量、沒有障礙稱為大,虛空你看不到、但是虛空最大;大還有包容義,一念心你看不到、但是這一念心體之大包容虛空!
具體又分出來「大圓滿光明雲」,雲有覆蓋之義、潤生義,有雲可以下雨、雨能潤生,雲從哪裡變來?覺悟真理以後五蘊之身變成方便妙用,覆蓋我們的心不至於被法性光明照得一無是處;我們的心碰到法性光真的無所遁形,有時候需要遮著太陽有點陰涼、這是對眾生來講,對佛本身來說不需要這樣,他自照自了、能覺照自己了達一切,所以「雲」是對眾生的慈悲義!
為什麼第一是大圓滿光明雲?我們做任何事都希求所謂圓滿境界,什麼叫圓滿境界?「圓」是沒有欠缺,入一實境界稱為圓,欠缺從哪來?從虛妄執著念頭生起來,心體沒有欠缺、虛妄執本身欠缺(因為它是病態的),怎麼理解?虛妄我妄執一切為自相,堅固認為不可得的一切是他的,這個緣起就不好,執著無常、不究竟,所以他所對的境界必然無常;他是顛倒妄想意識建立起來的,啥叫顛倒妄想?他認為自己應該是這個樣子、應該是那個樣子,首先由這個顛倒意識開始,然後加以胎形、成了顛倒妄想,建立的基礎是有漏之因、生滅法,這個緣起建立、所對境界生老病死,全是無常的。
虛妄我執、緣起法建立是業識,「無明緣行、行緣識」,沒有來由的無明是煩惱、不知道怎麼建立的,啥叫無明?過去的習慣、業識累積;無明緣行,無明開始起動的時候沒有來由、過去業力起動,然後建立所謂妄識(虛妄意識)、中陰身開始投胎,然後顛倒妄想(欲男想、欲女想)形成顛倒意識,然後開始輪迴。因為建立基礎就是無常、相對,所以所對境界必然是相對的,但是有個錯誤執受、在境界裡患得患失,這種境界也是自性圓滿。
眾生境界也是充遍一切的,在他的世界裡不會有別人,「所謂大、包容具足」,虛妄我執也有包容、「我的心容納天下」,妄想容納一切眾生,這個身體有無量眾生,他要不容納這些都沒法活,他「大」有。「圓」是什麼?他不欠缺,生老病死、遊戲他全都有,他自己喜歡,人們讚嘆「人間滄桑歲月」、「七情六慾就是人間」,他也「圓滿」;他並不覺著自己少什麼、心裡還挺美,一天天自己做遊戲一樣,本來一個人活著、然後找個人成家,稀裡糊塗幾十年,死時候跟夢醒了似的。其實沒醒,人說「我依靠誰」、結果誰也靠不住,不覺悟他所陷落的境界,一切眾生境界都顯現他應該有的「圓滿」世界,畜生界、天界,應其心量而顯現!
第二「大慈悲光明雲」,何謂慈悲?慈能與樂、悲能拔苦!這種力量從哪來?從自性,沒有外緣能給你快樂、是自性解脫力,誰能一味順從你?不可能,只有你自性一味順從你所有要求、所有希望都是自性心裡衍化出來、全部是心性變現出來的,啥叫變現?由觀念而生出想法所建立的行為產生力道,自然有效果,這叫變現!由心念的觀而產生想法,由法而產生行為,所產生的力量自然顯出結果,這就是變現。一般理解變現是什麼?「嗖」變出來一個,錯了,佛說的心地變現不是無中生有、那不符合因果道理,因為有這樣的緣起力,通過自性不可思議的作用力,「無作妙力」自然顯現結果,不需要行為造作。
只是需要建立緣起,緣起建立、觀念想法同時產生!這已經俱足信願行三資糧,也就俱足產生一切結果的根本,這是所謂大慈悲光明雲!解脫痛苦的根本所在,必須依著自己的真如本性,何謂真如本性?一切看待真實。你自己不明白,一定要請教善知識,那樣對自己是最負責任的;按照你自己的認識,思維妄想、行為判斷的時候一定產生錯誤的結果,因為你不認識自己內心的基質作用力,「慈」是這意思,「大」是自性功德,在所有境界之中都能把你的苦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