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者最大?」這個世界上什麼是最大的?每個人都有自己對「大」的看法──貪名利的人認為當官最大,貪財的人認為黃金最大,貪色的人認為俊男美女最大,喜歡爬山的人說喜馬拉雅山最大,喜歡航海的人則認為海洋最大……到底哪個最大?其實這些都是世間相對、偏頗的答案。本章所要闡述的是真實的道理,要講真正的大、絕對的大,而不是因小顯大相對的大。
什麼是因小而顯大?譬如,一般人看到小孩子,因為自己個子比他高大、年紀比他大,所以就會覺得他很小;如果對方長得又高又壯,就不會認為對方是一個小孩子了。所以,大與小是相對比較得來。又如,灌木叢跟小樹苗比起來,就像一棵大樹;但如果和參天大樹比起來,又變成了小樹。
相對的大小是虛妄不實的。譬如,個子高的人,仍然可以找到比自己個子更高的人;今年拿世界冠軍的運動健將,也不必沾沾自喜,因為明年可能會有人超越自己。世界在變動中,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所以世間的相對大小都是虛妄不實的。世間上任何一件事,都是相對的。過去是大,現在不一定是大;現在是大,未來也可能會變小。世間上的人就在相對的大小中,爭名逐利,每個人都想當老大,想把別人比下去,這世界才會混亂。如果不了解外面的世界,就會認為自己的最大,這就是所謂的「夜郎自大」。
人活在欲界當中,欲界之外還有色界、無色界。無色界最高一層是非想非非想處天,在非想非非想處天的壽命盡了,仍要輪迴墮落,所以它也是因小而顯現的相對大,一時為大,另一時又變小了。所以無論欲界、色界、無色界,一切相對的境界都不是真實的。
「何者最大?」此處所指的大是絕對的大,沒有一法能超越它。眾生的心迷迷糊糊的,有煩惱、惡業,尚未覺悟,所以稱為「不覺」;聲聞、緣覺破除了凡夫的顛倒邪見,契悟真空之理,故稱為「正覺」。然而,與佛的清淨妙明真心比起來,聲聞、緣覺又差了一大截。佛是無上正等正覺,沒有一法能夠超越佛的這念覺心,所以是絕對的大、是至大,不是相對比較而來的大。這個絕對的境界,才是最實在的。
「志與道合者大」,指的是絕對的境界。一般人都認為虛空是最大的,但虛空仍在這一念心當中,所以,能與真如、菩提心相契合,才是最大的。舉例來說,我們每天都喝水,水是假有,假使一步步地分析水的組成,到最後水沒有了,一切歸到真空、真性、真如中,所以自性真如才是最大的。
「志」就是心志,也就是意願、心願。修行人希望「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就是志。依這個志願繼續不斷地努力,最後化度眾生功德圓滿,成就佛道,就契入真空無為、菩提涅槃之道。「道」指無上菩提大道,「上求佛道」是自利,「下化眾生」是利他,自利利他功德圓滿,就是「志與道合」。最後善、惡、眾生都不可得,能所俱空,能觀之智與所觀的空性相契合,寂照一如,「志與道合」,這就是「大」。根據這個道理,腳踏實地去實踐,修行就不會迷失方向。
這個至善是三位一體──空、假、中圓融無礙,再也沒有任何善法可以超越,一切善法都會歸於此,一切善法無不從此發源,所以「一切法無不歸還此法界,一切法無不從此流」,這就是中道實相善,是最究竟的善法。證到了實相,契入無上菩提妙明真心,就稱為「法王」──法中之王。舉一即三、會三歸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萬法不離當下這念心,十方三世都在這念心當中,這個善才是真善。
度一切眾生,無有一眾生可度;說八萬四千法,無有一法可說;度一切眾生而無有眾生之相,說法亦無說法相──雖知眾生如幻,不妨礙度眾生的願行,這樣就是能所俱空,「志與道合」。假使覺悟人有生、老、等,所處的五濁惡世亦有天災人禍,人道也不盡理想,進一步希望提升到「天道」,就要修十善。然而,天道也不究竟,天人有天人的壽命,壽命終了,仍要受輪迴。再進一步依據三十七助道品的道理來修行,「已生善念令增長,未生善念令速生;已生惡念令滅除,未生惡念令不生」,最後契入真空、守住正念,這就是聲聞、緣覺、菩薩和佛的聖道。成就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