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澳大利亞:尋找一種新生活方式

2020-12-12 新華社客戶端

半月談記者 白旭 嶽東興

編者按

經過幾十年高速發展,「越來越大」「越來越強」成為民眾對城市的普遍認知。事實上,全球範圍內,不少城市已出現「收縮」現象,我國也不例外。

「收縮城市」的概念,最早由國外學者提出,用以指代受去工業化、郊區化、老齡化等因素影響而出現的城市人口流失、局部地區空心化等現象。

今年早些時候,國家發展改革委在《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中就提到了「收縮型中小城市」的說法,「收縮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強體,轉變慣性的增量規劃思維,嚴控增量、盤活存量,引導人口和公共資源向城區集中」。

「收縮城市」在國外出現得更早,發達國家在應對這一變化的過程中,積累了哪些經驗,走過哪些彎路?這些經驗與教訓對當下中國而言,無疑具有借鑑意義。《半月談內部版》從本期開始,將連載多篇文章,以饗讀者。

在澳大利亞,採礦是個重要行業。一百多年來,不少礦山資源枯竭,很多人離開了,也有的留了下來……然而,不論如何選擇,他們都在尋找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舊日車站幽靈」圖片展策展人埃米麗·柯林斯白旭/攝

「鬼鎮」:因礦而生,因礦而衰

位於南澳大利亞州首府阿德萊德的澳大利亞國家鐵路博物館舉辦的「舊日車站幽靈」圖片展,通過100多張照片,讓參觀者了解那些曾經繁忙但如今已被廢棄的火車站。

據策展人埃米麗·柯林斯介紹,那些已經消失的車站,是澳大利亞發展變化的縮影,其中一些曾經伴著採礦而生,又由於礦山關閉而被廢棄。

其中最典型的,是南澳大利亞州東部的鐳錠山車站。黑白照片上是一片原野,荒煙蔓草間的站臺遺蹟,讓人想像著曾經的喧囂。

澳大利亞第一個鈾礦,就是在那裡被發現的。1906年到1961年之間,那裡是採礦區,小鎮上人口最多時有1100人。後來鈾礦關閉,人們搬走了,那裡成了一座空城。

在澳大利亞,像鐳錠山這樣因礦而生的空城不在少數,在網上隨手一搜就能找到不少諸如《澳大利亞十大「鬼鎮」》這樣的文章。

維多利亞州有被廢棄的金礦小鎮卡西利斯和沃爾哈拉,北領地有淘金熱時期留下的阿爾唐加,南澳大利亞州有法裡納,新南威爾斯州有若阿賈和以銀礦命名的錫爾弗頓,塔斯馬尼亞州有運送礦石的港口小鎮皮林格,西澳大利亞州有布羅德阿羅。

當不少小鎮被廢棄的時候,另一些小鎮在尋求轉型。

圖為距離坎培拉一個多小時車程的揚鎮 白旭/攝

轉型:從「新金山」到「最好的戶外博物館」

不少到墨爾本的旅遊團,都會去一個叫作巴拉瑞特的小鎮。

19世紀50年代,巴拉瑞特因發現了金礦而轟動一時,被稱為「新金山」,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前去淘金。

當時,那裡有金礦約200個,礦工人數最多時達到4萬,其中四分之一來自中國。礦工帶去了他們的家人在那裡種菜、做生意,小鎮逐漸發展起來了。

到了20世紀初,採礦活動放緩,巴拉瑞特的發展進入衰退時期。一戰後的大蕭條,給巴拉瑞特帶來很大打擊,很多人失業。

20世紀50年代,城市開始復甦。此後,巴拉瑞特著重發展旅遊,1953年舉辦海棠節。到了70年代,金礦所在地疏芬山正式開放。英國查爾斯王子1974年訪問巴拉瑞特,參觀了疏芬山。

目前,巴拉瑞特人口超過10萬,是澳大利亞人口第三的內陸城市,經濟支柱為服務業,包括旅遊、酒店、零售等。每年,巴拉瑞特都吸引大約220萬遊客,旅遊和酒店年收入約4.8億澳元。疏芬山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戶外博物館之一,每年吸引遊客50多萬,旅遊收入約4000萬澳元。

巴拉瑞特充分挖掘過去的歷史文化資源。在那裡,人們不但可以參觀金礦博物館,還能坐礦車下到礦井下面,聽工作人員講解金礦開採方面的知識。

由於巴拉瑞特和中國的歷史聯繫,那裡旅遊部門工作者中有不少華人,比如熔金表演者、礦車操作人員以及疏芬山市場與媒體部工作人員劉奕麟。

據劉奕麟介紹,疏芬山金礦博物館復原了當年中國礦工居住的一片帳篷營地。記者看到,每一頂小帳篷裡有兩張床,狹小的空間供兩人居住,裡面有簡單的生活必需品——飯碗、煤油燈等,還有礦工供奉了家裡的先人牌位。當時大部分中國礦工來自廣東,他們的居住地附近還有一座關帝廟。

巴拉瑞特還通過一系列文化活動紀念其歷史,比如海棠節、遺產周和搖滾音樂節等。

目前,巴拉瑞特金礦資源並未枯竭,仍有一個礦山在從事深層開採。巴拉瑞特可再生能源發展迅速,尤其是風能,吸引了大量投資。此外,還有太陽能和水力發電,所有生產的電力都被送到國家電力市場。

近些年來,巴拉瑞特科技園建了起來,吸引了包括IBM在內的多個科技公司。

和巴拉瑞特情況相似的還有距離坎培拉一個多小時車程的揚鎮。那裡1860年同樣發現了金礦,現在是遠近聞名的「櫻桃之都」,人口雖然只有大約1萬,櫻桃種植園卻有30多個。每年的「櫻桃節」「中國節」是當地的名片,規模越辦越大。

著重發展旅遊業的巴拉瑞特潘翔越/攝

疏散:讓城市發展更加均衡

事實上,澳大利亞政府一直鼓勵人們到巴拉瑞特和揚鎮那樣的地方去。

澳大利亞是移民國家,每年接收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年輕的澳大利亞人,也願意到雪梨、墨爾本等大城市發展和生活。媒體報導稱,大約五分之二的澳大利亞人生活在雪梨和墨爾本。

2018年下半年,澳大利亞擬定新政策,具體內容包括:5年內來到澳大利亞的新移民,不能在雪梨和墨爾本定居;政府會利用籤證定居條款,讓新移民到包括南澳大利亞州、北領地和塔斯馬尼亞州在內的偏遠地區定居,違反者或將直接影響永居和入籍。

澳大利亞政府宣布,將通過新的措施引導新移民到中小城市定居:將新區域籤證分配給特定地區的2.3萬移民技術工人,他們在被批准獲得永久居留權之前,要先在大城市之外的一些地區生活和工作3年;鼓勵本地學生和國際留學生選擇在大城市之外地區的高校學習。

「我們希望城市的發展更加均衡。」澳大利亞民政部長艾倫·塔奇說,「雪梨和墨爾本的人口增長給基礎設施帶來巨大壓力,並將擁堵推向創紀錄的水平。與此同時,許多地區迫切需要更多人來滿足技能方面的需求,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事實上,移民確實對中小城市發展起到一定作用。揚鎮不僅有中國餐館,旅遊部門工作人員也有華人,對推動當地旅遊業發展很有幫助。

「澳大利亞在考慮城市規劃時,會把移民作為一個重要依據。」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副教授沈凱玲說,澳大利亞一些城市建設不講求面面俱到,而是專注於自己的定位。「西方城市設計基於『社區』概念,事實上是在公路交通基礎上建立城市網絡。」她說,「給我們的啟示是,城市的專業化分工越來越精細,人才也分高端和低端,有不同種類,需要配合起來。」

相關焦點

  • 公考| 半月談「曬筆記,亮學風」,尋找優秀筆記活動開始啦!(內附彩蛋)
    無論是學解題思路、思維框架,還是借鑑高效工作方式,為人處事心得,小編相信都是有相當大參考價值的!比如這樣的:今天,希望能用幾張你的手寫筆記照片,一起來重新回顧那些年我們記過的筆記!對一部分人來說,筆記可能只是一種心理安慰,常年束之高閣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源於大家並不清楚應該怎樣合理的記筆記!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安利一款讓你變身上岸學霸的利器——半月談」學習筆記本「,讓筆記井井有條,學習、工作效率更高!
  • 半月談|被唯恐邊緣化驅動的澳大利亞
    從冷戰結束到2016年,享受「安全距離」與「和平紅利」的澳大利亞,對中國發展保持平和心態,對華政策也以追求戰略平衡為目標,在地緣經濟與地緣政治、澳中夥伴關係與澳美軍事同盟、對華外交強硬保守與務實理性等方面維持總體平衡。同時,澳大利亞儘量避免激怒或挑釁中國。例如,2007年日本大肆遊說亞太國家、推銷「四邊對華機制」時,澳大利亞反應冷淡。在這一背景下,中澳關係總體呈現良好態勢。
  • 當UtiSpace智慧空間逐漸成為你的新生活方式
    就像一個16G的U盤;一個手機裡面的閒置的雲存儲;一盞「我在它也在」的人工智慧感應燈;一個陪伴了自己365天的空氣檢測儀;一個容納你所有喜好歌曲的音箱…… 我們總是習以為常甚至忽略這些空間的存在,但不知不覺它們已成為生活的必需品,並成為一種新生活方式,讓我們的生活就像是裝上了馬達,開始加速改變。
  • 官方領取入口:【紅包封面】戲劇新生活微信紅包封面怎麼得-戲劇新生活紅包封面領取方式
    領取方式:王一博 x 和平精英款微信紅包封面可以在2月11日11:00。聲明:本文內容及圖片均來源網絡。假如出現了口乾舌燥。柴通財。戲劇新生活微信紅包封面怎麼得?戲劇新生活是2021年首檔喜劇人真人秀節目,戲劇新生活也與微信進行了聯動活動,該活動中如何才能獲得戲劇新生活微信紅包封面,還沒有更新戲劇新生活的小夥伴趕緊來看看有沒有喜歡的微信紅包封面吧,錯過了就沒有機會了哈。
  • 在澳大利亞留學住宿你有這些方式可以選
    澳大利亞留學是留學的熱門選擇方向之一,澳大利亞有眾多學生比較中意的大學,學習環境適宜,學生有機會獨立生活在教學環境、文化環境不同的國家學習,也是一種鍛鍊。澳大利亞留學住宿是很多學生與家長比較關注的,在澳大利亞住宿的方式有很多種,如校內住宿、寄宿家庭、校外租房、學生公寓等等。下面介紹參考。
  • 在家居商場裡尋找廚房餐廳的設計靈感,烹飪新生活從此開始
    新房已經開始交付了,未來的新生活從此開始,這幾天淨逛各種家具商城,我覺得有些人喜歡逛宜家,不只是去睡覺或是午休,而是在裡面尋找客廳、廚房、餐廳的整體設計靈感,有人說去宜家是最簡單的學習觀摩方式,宜家的北歐風格符合青年人的思維。
  • 《半月談》文章:誰來填補2億農民工的消費空白
    小陳告訴半月談記者,他每年固定的支出大致是這樣的:房租費4000元,水電費600元,行動電話費3000元,抽菸費8000元,夥食費10000元左右。業餘時間,小陳還和小老鄉們一起唱唱歌,打打牌,上網聊聊天,或去逛夜市買些百元左右的衣服,一年下來存不了什麼錢。因為嫌騎自行車太慢、太累,最近,小陳新買了一輛2000元左右的電動車。
  • 丹鳳:搬出幸福新生活;​「尋找身邊好青年」勵志報告會舉行
    1、丹鳳:搬出幸福新生活在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中,丹鳳縣結合陝南移民搬遷安置工作政策,加大易地移民搬遷工作力度。
  • 露營 澳大利亞人的生活方式
    【環球時報駐澳大利亞特約記者 朱曉琳】兒子轉學到澳大利亞,開學才兩周,學校就停課三天舉辦了一次野營。3天後,兒子興高採烈地回來了。露營是澳大利亞教育的一個環節,也是當地人的一種生活方式,當地人周末假期經常全家露營。關於安全露營,澳大利亞人有很多好經驗。在澳大利亞雖然沒有大型食肉野生動物,但是在野外隨便露營碰到毒蛇或其他小動物都不是鬧著玩的。露營前需要先搜索旅行沿線的合適露營地。澳大利亞的露營地有些免費,有些收費。主要分為兩大類,一種是自帶帳篷的露營地,另一種是房車營地。房車營地又分為有電源的和無電源的。
  • 為尋找替代市場,澳大利亞開始勾搭臺灣了
    據澳媒報導,澳大利亞莫裡森政府為尋找替代市場,打起了臺灣當局的主意。澳前資源部長馬特·卡納萬(Matt Canavan)表示,澳大利亞應該計劃與臺灣達成自由貿易協定。近幾周,貿易部門官員與臺灣當局舉行討論如何促進雙方經貿往來的會議。
  • 半月談|今天起,中國再無貧困縣!然而「清零」不是奮鬥的休止符
    然而「清零」不是奮鬥的休止符半月談評論員 向定傑11月23日,貴州省宣布最後9個貧困縣脫貧摘帽。至此,我國所有貧困縣「清零」。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扶貧工作捷報頻傳,脫貧事業穩步推進。消除絕對貧困不是終點,而是新奮鬥、新生活的起點。為這種清醒認識以及永遠在路上的勤勉點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即將開啟,後面的路還很長,要做的事還很多,更好的日子也還在後頭。不少扶貧幹部認為,貧困縣雖然「清零」了,但脫貧成果還需鞏固與夯實。
  • 「異國他鄉尋找安全感」:融入澳洲社會對中國留學生重要嗎?
    許多人認為,中國留學生在澳大利亞說中文、看中文節目,成為了他們融入本地社會的絆腳石。一直以來,在如何融入澳大利亞這個多元文化社會方面,華人社區常常出現熱烈的討論。鄺穎華和姜成坤是兩位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在談到是否有意融入澳大利亞社會的話題時,他們有著不盡相同的看法。
  • 半月談微評:堵不如疏,下班後的「隱性工作量」該有個說法
    半月談微評:堵不如疏,下班後的「隱性工作量」該有個說法 郝嫻宇/半月談網 2019-05-10 15:00
  • 半月談|消腫不了的大校額?小學一年級竟有二三十個班
    一邊是教育部門想盡辦法通過名校辦分校、教師流動等方式,大力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均衡化;一邊是部分熱門中小學持續膨脹,20多個班的小學、36個班的初中,不得不通過辦公室改造、借周邊小學教室、增加新校區的方式紓解困局。
  • 每天看《人民日報》、《半月談》能提高申論水平麼?
    每天看半月談真的能提高申論作文水平麼?這是性價比最高的作文提分方式麼?中學作文水平還不錯,大學後就沒寫過作文,現在初中作文我都寫不出東西來,也不知道中學的時候是怎麼積累做到考試作文能寫出東西來的。現在讓我考申論,我只求材料裡能讓我抄出三段東西來,能把字數寫滿就很好了。
  • 半月談|體育課,要不要進高考?
    半月談記者 王恆志 鄭天虹 王瑩廣州市不少準初一學生這個暑假很忙,《廣州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體育與健康考試實施意見》將於2021年正式實施,本著「贏在起跑線」的思路,不少家長已經開始研究如何讓孩子在3年後的體育中考上拿滿分。
  • 半月談丨「代經濟」正反面
    如今,伴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等新技術的興起,越來越便利的社交渠道、交易平臺催生了各式各樣的「代經濟」新消費模式:代吃飯、代堆雪人、代排隊、代相親……花樣百出的代服務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中,成為一種時髦的經濟現象,一定程度上也迎合了消費升級的大趨勢。同時,伴隨各類代服務項目的出現,一些灰黑「代經濟」在地下滋長,潛藏風險。解決新問題,要樹立新理念。
  • 德媒還世界一個真實的東莞之三:悠閒創業——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在...
    11月12日,德國《商報》刊發專題文章《悠閒創業——一種新生活方式在東莞興起》 11月12日,德國《商報》刊發題為《悠閒創業——一種新生活方式在東莞興起》(以下簡稱《悠閒創業》)的文章,向西方介紹了東莞良好的創業環境
  • 澳大利亞凱恩斯與大堡礁,你一直在尋找的地方
    澳大利亞是一個有趣的國家,因為這個國家同時過著兩個季節,在澳大利亞的北部如達爾文、凱恩斯城市是過著夏天的季節,而在南部如雪梨、墨爾本等是過著冬天的季節。這次去凱恩斯天氣太好了,和國內正要入秋的季節差不多溫度在25度左右,海風吹佛非常舒服。
  • 半月談|雲生活井噴:曇花一現還是未來剛需
    半月談記者 魏婧宇受新冠肺炎影響,全民開啟了「宅家時代」,線下生活被按下「暫停鍵」,線上生活卻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雲演出、雲看展、雲辦公、雲課堂……「雲化」生活極大方便了足不出戶的大眾。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出遊聚會被取消,返工返校也被延遲,人們足不出戶宅在家的同時,也過上了一種「雲化」生活。雲看展、雲辦公、雲課堂、雲賣房、雲聚餐……許多線下生產生活的需求,轉為通過網際網路在線上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