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雲生活井噴:曇花一現還是未來剛需

2020-12-12 新華社客戶端

半月談記者 魏婧宇

受新冠肺炎影響,全民開啟了「宅家時代」,線下生活被按下「暫停鍵」,線上生活卻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雲演出、雲看展、雲辦公、雲課堂……「雲化」生活極大方便了足不出戶的大眾。

伴隨數字時代來臨而興起的雲經濟、雲體驗,是為應對疫情而出現的曇花一現的替代品,還是會走入尋常人家成為未來生活的剛需?

足不出戶感受「雲化」生活

許多人在春節假期前曾計劃「雲遊四海」,去浪漫的土耳其,去東京和巴黎。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在家待著就是對國家最大的貢獻。出行計劃一一取消,難道只能在家發呆嗎?許多人選擇了另一種形式的「雲遊」——雲看展。

博物館愛好者韋歡,假期時常會選擇去幾個或近或遠的博物館打卡。今年春節雖然無法出門,但她還是打卡了好幾家博物館。

韋歡來到故宮博物院的「數字多寶閣」,360度賞析文物的細節;點開「數字敦煌」,仿佛進入了鳴沙山旁的洞窟中,看法相莊嚴、飛天曼妙;走進內蒙古博物院的數字展廳,感受遊牧民族的金戈鐵馬奔騰而來。韋歡說:「利用數位技術,遊覽博物館不一定需要跨越人山人海,在家輕點滑鼠,也可以遍覽國內外的眾多博物館。」

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出遊聚會被取消,返工返校也被延遲,人們足不出戶宅在家的同時,也過上了一種「雲化」生活。雲看展、雲辦公、雲課堂、雲賣房、雲聚餐……許多線下生產生活的需求,轉為通過網際網路在線上滿足。

「雲端」生活並非一帆風順

上班族高呼「在家辦公一時爽,一直辦公一直爽」,學生黨抱著手機上完語文課再跳個課間操,旅遊愛好者在「雲旅遊」中放飛自我。線上辦公、學習、娛樂,更具靈活性,不受時間地點限制,極大地便利了居家生活,但是仍有些問題影響著雲端生活辦公的體驗。

一位家長說,在「雲課堂」上,學生回答問題要先舉手,老師點到哪個學生,他才能開話筒回答問題,這些流程搬到線上課堂很生硬,又浪費時間。

韋歡逛了幾個博物館的數字平臺後發現,有些博物館的「雲展覽」只是把展品拍個照片放在網上。「沒有辦法360度旋轉照片看文物,文字介紹也是寥寥幾句,更別提使用虛擬實境技術了。線上展覽應該更突出互動性,不是簡單地把展廳內的照片貼上來了事。」

有些上班族吐槽說,以前是公司上班、回家生活,居家辦公以來,早上工作、中午工作、晚上還工作。還有家長擔憂地表示,孩子上網課要連續五六個小時盯著電子屏幕,下了課還有一堆的作業,家長要陪著打卡、上傳作業,大人孩子都疲憊不堪。

「雲體驗」能持久嗎?

兩個月的居家生活,使人們充分體驗了「雲化」生活。疫情之後,這些雲體驗是曇花一現,還是能持續發展?

其實,線上經濟在疫情發生前已經頗具規模。比如我國在線教育近年來需求量持續增加,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我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2.32億,較2018年底增長3122萬。

全民足不出戶的這段時間,促進了線上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雲辦公、雲課堂等從之前的眾多選擇之一,變成了最合適的選擇,甚至成為了唯一的選擇。這段居家時間的「雲體驗」,培育了線上經濟的需求。

內蒙古師範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院長拓俊傑說:「本次疫情可能讓更多人接受和習慣在線學習、在線辦公、在線問診和在線娛樂等在線服務。」

需求的產生,將催生技術的變革與創新。經過2個月的全民「線上生活」實踐,可以看到網際網路技術與平臺建設方面尚不足以滿足龐大的需求。線上經濟的發展和線上生活需求的增加,將促進數位技術、人工智慧、產業網際網路、虛擬實境等技術在相關領域更廣泛地應用,促進產業的進一步升級。

「企業在線數位化辦公和居民在線數位化生活的高潮正在到來。」拓俊傑說。當然,目前雲生活仍處於量的拓展階段,要實現質的飛躍,還須充分考慮行業發展規律和網際網路生態,尋找契合點深度發展。(刊於《半月談》2020年第6期)

相關焦點

  • 三大關鍵詞催生雲上業務井噴,騰訊雲資料庫最新布局率先亮相
    萬物上雲時代,資料庫作為三大基礎軟體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資料庫領域的領先「玩家」騰訊雲在雲時代將會如何布局?在9月11日舉辦的2020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資料庫專場上,騰訊雲資料庫副總經理王義成分享了在疫情、新基建、複雜國際形勢等多重因素下騰訊雲對資料庫產業趨勢的精準洞察,並對騰訊雲在新形勢下的資料庫戰略布局進行了詳細解讀。
  • 井噴!青島一年冒出12家電競酒店,是「哪吒降世」還是曇花一現?
    可玩可住,五人間是標配「2020年,是青島電競主題酒店的井噴元年。」位於市北區遼陽西路16號的青島楓葉電競酒店的創始人徐進磊表示,「2018年以前,青島市區內只有一家,19年也只有三家,20年湧現十幾家。」
  • 春日寒潮來臨,雲米熱水器雲米洗衣機哪個才是真剛需?
    閒下來的小夥伴也有了更多的時間思考問題,比如在寒潮來臨的日子裡,雲米熱水器和雲米洗衣機哪個更剛需呢?圖:雲米熱水器寒潮來臨的日子裡,溫暖成了第一剛需,這時候雲米熱水器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不僅如此,即使在炎炎夏日,也沒有幾個人能夠忍受冷水澡的冰冷刺激。
  • 人生曇花一現,生活明天再見
    但凡經過,就會留下蹤跡,無論是從你世界經過的痕跡,還是你從世界經過的痕跡。或許你會認為時光如流水,急促流過,或許你更認為花開無聲,歲月無痕,當你多年後發現自己滿頭白絲後,不知你是否還會認為花開無聲,歲月無痕。人生就是一場生命和時間交匯的旅途,從開始到結束,每走一步都會顯現不一樣的風景。
  • 無聊下催生的雲蹦迪、雲睡覺,只是曇花一現嗎?
    但留給市場的問題是,「雲蹦迪」是可持續的線上生意嗎?「雲睡覺」曇花一現不止「雲蹦迪」,「雲睡覺」這種看似繁榮的內容模式,興許也只是曇花一現。凌晨2點半,屏幕上,一位男生抱著玩偶趴在鏡頭前睡覺,左下角不斷閃出的,是刷禮物的提示,提示很快閃過,常常看不清視頻彈幕中的評論。
  • 半月談聯合騰訊應用寶推出「APP新風貌 盡享掌上生活」應用專題
    隨著5G網絡和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移動應用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大多數移動應用為人們提供生活便利的同時,也有一些不良應用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為響應國家政策,積極踐行社會責任,11月26日,《半月談》雜誌聯合騰訊應用寶,推出「APP新風貌 盡享掌上生活」應用專題,當中盤點了11款便民APP,在為人們提供可信、安全的移動APP下載入口的同時,讓各種生活信息、政務服務「一點即達」。
  • 博雅雲課堂創始人兼CEO梅也:通識教育或將成基礎教育剛需產品
    多位來自創新教育領域內的創業CEO、專注於教育領域的投資人和教育產業鏈各個環節的精英齊聚現場,共同探尋創新教育的發展新路徑,討論未來教育發展的全新可能性。在圓桌論壇環節,博雅雲課堂創始人兼CEO梅也提出,當前K12教育和大學教育還是存在脫節的現象,未來通識教育應該會成為中小學基礎教育的剛需。
  • 半月談|大寫青春克時艱
    李安 攝半月談記者 吉緹90後一代張揚個性和自我價值,曾遭質疑缺乏社會責任感。疫情發生後,這個年輕群體彰顯家國情懷和公共意識,向世人展現出勇敢、堅強、擔當的青春形象。變身「雲監工」,牽手萬裡之外在為偶像打榜、做數據時,她們分工明確,組織能力令人驚嘆。在這個特殊春節,一些「飯圈」女孩異軍突起,高效組織公益援助行動。1月21日,@朱一龍公益應援個站在13:24率先發出應援微博。
  • 半月談|腦科學專業:我的未來不是夢
    半月談記者 朱涵 張璇腦科學是科學探知自然界現象和人類本身的終極疆域,被譽為「科學皇冠上的明珠」。2019年底,浙江大學成立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並籌備在國內率先創設腦科學專業、開展本科生教育。腦科學的發展又將給未來的科學研究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浙江大學團隊完成國內第一例植入式腦機接口臨床研究,圖為志願者控制機械臂喝可樂最複雜的器官,最前沿的專業「腦科學是最具挑戰性的前沿學科,也是近年來國際上發展最快的學科。」
  • 半月談|「AI+」來了,未來你會失業嗎?
    半月談記者 王瑩 朱涵 陳宇軒 機器人取代流水線工人、快譯機取代翻譯、虛擬主播取代主持人、智慧醫療取代放射科醫生……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其對就業的影響日益明顯。一些不需要創造力的工種,或者一些需要長期經驗積累的崗位正出現被人工智慧替代的跡象。
  • 半月談 | 是英雄出少年,還是加分「拼爹」?
    是英雄出少年,還是加分「拼爹」?半月談評論員 郭豔慧近日,一則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小學六年級學生通過研究突變基因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獎的信息在網絡傳播,究竟是天才還是另有內幕?網友普遍質疑。
  • 豆神大語文:剛需學科輔導機構能否承擔生源井噴增長?
    豆神大語文深圳校區暑期作為大語文教育體系開創者,豆神大語文穩坐大語文賽道第一把交椅,具備全國領先的大語文教研體系,教學上堅持以提升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及培育學生文學素養為核心;運營上堅持OMO線上線上融合型服務支持體系,在快速異地複製的同時實現生源持續增長,甚至在秋季呈現出井噴式消費趨勢
  • 半月談|療愈孩子「手機病」,請還他一個大自然
    半月談記者 趙葉蘋「要想毀掉一個孩子,請給他一部手機。」近年來,以此為題的網文廣泛傳播,不少家長深表認同。然而許多家長無奈地承認,手機幾乎已成一個人體器官,大人依靠手機辦公、學習、娛樂,又憑什麼約束孩子遠離手機?
  • 趙萍:四大消費+三大剛需=消費大未來
    趙萍:四大消費+三大剛需=消費大未來 2020年12月02日 10:15 來源:鳳凰網房產 鳳凰網房產訊:12月1日-4日,「錨定」2020第八屆鳳凰網全球華人不動產財經盛典開啟,300餘位國內外重量級嘉賓跨洋對話,解讀全球經濟與不動產變局
  • 半月談|「照護」脆弱的養老機構
    半月談記者 尹思源 邰思聰目前,國內防疫形勢趨於平穩,但屬於人員密集型社會服務的長期照護行業,防疫風險依然較高。半月談記者走訪了多地多家養老機構發現,長時間封閉、嚴重收支失衡等問題導致大量養老機構難以為繼,老人生活質量堪憂。
  • 夢網集團:卡位企業簡訊剛需通訊剛需,多箭齊發搶佔雲通訊雲通信高地
    視頻、物聯網和智能流量等新業務已具備較好的發展態勢,增持、回購、以及激勵計劃也彰顯了管理層對公司業務發展與未來增長的良好預期。公司憑藉企業簡訊領域擁有的龍頭優勢,計劃參照雲通信巨頭Twilio發展路徑,轉型升級為領先的雲通信服務商,積極開拓新的盈利增長點。
  • 半月談丨「代經濟」正反面
    搞不清垃圾分類,叫個「代扔垃圾」的省時又省力;醫院排隊費時間,有專門的代排隊……花樣繁多的「代經濟」看似做的都是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但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對此存在剛需。形形色色的方式、千奇百怪的理由,使「代經濟」迅速普及開來。傳統「代經濟」產業化趨勢明顯從近些年中國家庭消費總體趨勢和結構變化看,人們在收入增加後會更多地消費娛樂、教育、醫療保健等服務。
  • 《半月談》文章:誰來填補2億農民工的消費空白
    如此龐大的人群湧入城市打工生活,巨大的消費潛力已使農民工成為城鎮、農村居民之外的消費"第三元"。  但半月談記者採訪時發現,當前農民工普遍消費願望強烈、消費信心不夠、消費能力不足,消費支出主要用於租房、醫療、子女教育等方面,農民工作為消費"第三元"的巨大潛力還有待充分釋放。
  • 曇花一現還是柳暗花明?疫情的無人超市和貨櫃能打一個翻身戰嗎?
    所以現在看來,「無人」模式變成了一種剛需,別的不敢保證,但是至少現在這種模式是最安全和最被推崇的。至於以後是不是,這個就不得而知了,疫情會成為「無人」模式曇花一現還是柳暗花明,讓我們拭目以待吧。大家關於「無人」模式還有什麼想說的,可以關注並留言給科技貓。
  • 預算150萬,剛需置業南京還能買哪?
    板橋新盤鳳匯壹品由旭輝、寶龍聯合開發,售樓處已經公開,項目打造了7棟住宅,主力戶型75-108㎡,未來入市毛坯房限價20000元/㎡,精裝價格和升級裝修包詳情待定。江寧:首付門檻43萬起江寧對南京剛需還是非常友好的,70多平的小戶型,濱江、祿口、青龍山都有選擇,最低首付約43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