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壓考點及難題突破

2021-02-19 輕鬆學科學
【提示】測量高度時要測量水銀面到玻璃管中液面的垂直高度.

(2013·南平)如圖所示的各種應用中,不是應用大氣壓強的是(   )

 能夠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實例有很多,關鍵要在分析其工作過程中與大氣壓聯繫起來.它們具有一個共性的地方:通過一個措施,使內部氣壓小於外界大氣壓,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出現了這個現象.

(2013·臨沂)如圖所示.曉明用塑料管可以把盒中的牛奶吸到嘴裡,這是由於(   )


A.曉明對牛奶產生吸引力的作用     B.吸管本身有吸牛奶的作用

C.大氣壓作用在牛奶液面上的結果   D.牛奶壓力的作用.

2.(2014·邵陽)如圖,小敏同學在喝牛奶時無意中發現,喝完牛奶的紙盒癟了,她疑惑不解:「自己並未用力捏紙盒,怎麼會變癟呢?」請你告訴她紙盒變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2014·廣州)如圖所示的裝置,抽氣前氣球內氣體壓強______大氣壓:抽氣時氣球在膨脹,說明氣球內氣體壓強________玻璃瓶內氣體壓強,從而推測此時瓶內的氣體壓強_____大氣壓.(填「大於」「等於」或「小於」)

例題2

(2014·南京)如圖所示,從倒置的漏鬥口用力吸氣或向下吹氣,桌球都不會掉下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吸氣或吹氣都減小了桌球上方氣體的壓強     

B.吸氣或吹氣都增大了桌球下方氣體的壓強

C.吸氣減小了桌球上方氣體的壓強,吹氣增大了桌球下方氣體的壓強

D.吸氣增大了桌球下方氣體的壓強,吹氣減小了桌球上方氣體的壓強

用流體的流速與壓強的關係解釋有關現象時,首先應該弄清哪部分流速大.自然流動的流體,一般在較寬闊的地方流速慢,較狹窄的地方流速快;運動物體引起的流體流動,運動的物體周圍流速快,其餘地方流速慢.明確了流速的快慢,就可以判斷壓強的大小,進而分析出物體的受力情況以及產生的現象.

1.(2013·樂山)如圖所示是一種水翼船,船體下安裝了水翼.當船在高速航行時,水面下的水翼會使船體整體抬高從而減小水對船體的阻力.則水翼安裝正確的是(   )

2.(2014·聊城)如圖所示,高鐵站臺離邊緣不遠處有一條踩上去有凸凹感的黃色帶區域,人必須站在黃色區域以外的位置候車,其原因是火車急速駛過車站時,黃色區域以內的空氣流速______、壓強______,易發生安全事故.

  大氣壓的測量屬於間接測量型實驗,通常利用彈簧測力計、注射器或吸盤等器材完成.是一種粗略的測量方法.常涉及誤差問題(如器材不密閉,漏氣等).實驗原理為p=F/S,實驗中要用到二力平衡原理,等效替代的方法.

(2013·無錫)小明利用最大刻度值標有2.5 mL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對大氣壓的值進行測量.其實驗步驟如下:

a.先讓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後將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當注射器的小孔充滿水後,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細繩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頸部,使繩另一端與彈簧測力計的掛鈎相連,然後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動注射器筒,如圖所示.當注射器中的活塞剛開始滑動時,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7.5 N.

c.測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長度為4 cm.

d.根據測量數據,算出大氣壓的值.

(1)實驗所用的器材為:注射器、彈簧測力計、細繩、橡皮帽、水和_____.

(2)此注射器活塞的橫截面積是_____cm2.根據實驗數據計算出大氣壓強是多大?______Pa.

(3)小明發現,同學們在做此實驗時測得的大氣壓值誤差很大,對此小明與同學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

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殘餘氣體;

②活塞與注射器筒壁間有摩擦;

③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沒有讀準;

④活塞與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

上述原因一定會使測量值小於真實值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小紅對小明所做實驗進行改進,在完成a、b步驟,活塞推到注射器底端後,添加了「取下封住注射器小孔的橡皮帽,再次水平向右慢慢勻速拉動注射器筒,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1.2 N」這一實驗步驟,這是為什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同理小明也是想通過一個塑料掛鈎(質量可忽略不計)來估測大氣壓值,把它的吸盤貼在玻璃餐桌的下表面,如圖所示,測出塑料吸盤與玻璃的接觸面積為10 cm2,又找來一輕塑料桶(質量可忽略不計),並在桶中裝入8 L水,問一下此時塑料桶掛到掛鈎上會不會把吸盤拉掉,請你幫他寫出計算過程和判斷依據.(g取10 N/kg)

注射器的容積可通過圖中讀出,其單位為mL,注射器是圓柱體,利用公式V=SL變形,可求其橫截面積的大小;根據二力平衡的條件,當活塞剛剛拉動時,彈簧測力計的拉力與大氣對活塞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再根據公式p=F/S將測得的壓力和面積代入公式即可算出壓強的大小.

一、選擇題

1.(2014·福州)如圖所示的實例中,利用大氣壓的是(   )

2.(2013·朝陽)小明假期要外出一段時間,她擔心家裡盆景中的水會因蒸發而幹掉,於是用了一個塑料瓶裝滿水倒放在盆景景中,瓶口剛剛被水浸沒,如圖所示,這樣就能使盆景中的水位保持一定的高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瓶內水上方的氣壓等於外界大氣壓

B.瓶內水上方的氣壓大於外界大氣壓

C.隨著盆景中的水不斷蒸發,瓶內的水產生的壓強會不斷減小

D.瓶口處的壓強總是大於外界大氣壓

3.如圖所示是測量大氣壓強的裝置,玻璃管長約1 m,槽內裝有水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此裝置是一個連通器

B.第一次利用此裝置測出大氣壓強的科學家是帕斯卡

C.玻璃管豎直放置時測出的大氣壓強一定為76釐米汞柱高

D.將此裝置從山腳移到山頂,管內外汞液面高度差減小

4.(2014·成都)「和諧號」動車停靠在成都東站的情景如圖所示.為避免人被「吸」向列車而發生事故,站臺上設有距列車一定距離的安全線.這是因為列車進站時車體附近(   )

A.氣流流速大,壓強小  B.氣流流速大,壓強大

C.氣流流速小,壓強大  D.氣流流速小,壓強小

5.(2014·株洲)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可探究機翼升力產生的原因.壓強計的兩端分別置於機翼模型的上、下表面附近,用鼓風機向模型左端吹氣,可觀察到壓強計兩側液面出現高度差.則(    )

A.模型上方空氣流速大,壓強小  B.模型下方空氣流速大,壓強大

C.模型上方空氣流速小,壓強大  D.模型下方空氣流速小,壓強小

二、填空題

6.(2013·重慶)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_______的存在,製藥時為了在不超過80 ℃的溫度下從溶液中除去水分而提取抗菌素,採用的方法是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容器內的氣壓,使水的沸點低於80 ℃.

7.(2014·湖州)「思維導圖」是英國著名教育專家東尼·博贊創造的一種學習方法.在學習科學的過程中,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將科學知識自主建構串聯成網,可直觀顯示知識脈絡,深刻領會知識間的內在聯繫.如圖是某同學沒有完成的思維導圖,試著A、B處填上恰當的內容.

8.(2013·常州)小明買來一滿桶仙鶴牌醬油,他用小鐵釘在密閉口A處扎了一個小洞,發現醬油倒不出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效的解決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9.(2013·綿陽)取一個瓶子,裝上適量帶色的水,取一根兩端開口、有刻度的細玻璃管,使玻璃管穿過橡皮塞插入水中,密閉瓶口.從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氣體,水將沿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如圖所示,這是由於瓶內氣體壓強______(填「大於」「等於」或「小於」)大氣壓強;拿著這個瓶子從樓底到樓頂(不用手直接拿瓶子),玻璃管內水柱高度將_____(填「升高」「不變」或「降低」)

考點解讀考點1 壓強  重力  流動  馬德堡  託裡拆利  各個方向  減小考點2  760  76  1.013×105   真空  偏小  不變  不變考點3  流動性  越小  長  大  大  向上各個擊破例1  A題組訓練1.C  2.用力吸一下空奶盒,盒內氣體減少氣壓減小,小於外界大氣壓,在大氣壓的作用下奶盒變扁了 3. 等於  大於  小於例2  A題組訓練1.B   2.大  小實驗突破例(1)刻度尺(2)0.625  1.2×105  (3)B  (4)減小摩擦力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拓展訓練(5)由公式ρ=m/V得出水的質量為m=ρV=1×103 kg/m3×8.0×10-3 m3=8.0 kg,水的重力:G=mg=8.0 kg×10 N/kg=80 N,吸盤面積:S=1.0×10-3 m2,由公式p=F/S得出吸盤受到的大氣壓力:F=pS=1.0×105 Pa×1.0×10-3 m2=100 N.因為100 N>80 N,所以吸盤不會被拉掉.整合集訓1. C  2.C   3.D  4.A  5.A  6.大氣壓降低  7.A:1.013×105  B:越小  8.瓶內封閉氣體壓強小於外界大氣壓強    在瓶身上方開個小孔,使瓶身和瓶嘴構成連通器   9.大於升高

若覺得不錯,請給個哦!最好點擊右上角按鈕把它分享到朋友圈

點擊右上角按鈕查看公眾號選擇關注或添加微信號:qingsongxuekexue

想獲得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查看公眾號——查看歷史消息」

若想進一步解決孩子科學課的問題請加下列微信號。

相關焦點

  • 重點考點:深藏不露的大氣壓
    本文刊發於《中學生數理化》2020年4月號(總第1194期)「重點考點」欄目,因版面限制,刊發時有刪節)
  • 關於大氣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一個標準大氣壓能支持0.76m高的水銀柱D. 做託裡拆利實驗時,玻璃管的粗細不同,測出大氣壓的值也不同相關知識:(1)氣壓是作用在單位面積上的大氣壓力,即在數值上等於單位面積上向上延伸到大氣上界的垂直空氣柱所受到的重力。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它的存在。
  • 高一到高三化學常見考點及其考點題型完整突破大全
    後來,問過她高中化學的最大學習方法,她說,高中化學的考得都比較簡單,基礎為大,而且整個高中化學無非就40來個基礎考點題型,細細的掌握吃透好每個考點的基礎點,並且對考點題型的做題方法都要好好歸納提煉!比如說,化學平衡,化學電離,這些的都是非常非常的基礎考點了,而每年高中化學考的其實大部分都是基礎考點的題型!所以,抓好兩步走,一個是基礎的完整梳理鞏固,然後就是考點題型的突破!
  • 大氣壓
    這個大氣壓究竟是誰「生」的?居然有這麼大的威力!其實,產生大氣壓的東西也沒啥稀奇,就是你周圍的空氣。空氣是有重量的,它會擠壓它接觸到的所有東西,這種壓力就被稱為大氣壓力,或空氣壓力。空氣也有重量?你肯定會覺得很好笑。沒關係,如果古代的人聽了這句話,他們肯定也會哈哈大笑,直到17世紀……快速回顧一下大氣壓的發現史!
  • 中考物理知識點:大氣壓概念
    中考物理知識點:大氣壓概念   1、概念:大氣對浸在它裡面的物體的壓強叫做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一般有p0表示。說明:「大氣壓」與「氣壓」(或部分氣體壓強)是有區別的,如高壓鍋內的氣壓——指部分氣體壓強。高壓鍋外稱大氣壓。   2、產生原因:因為空氣受重力並且具有流動性。
  • 中考物理知識點:大氣壓的應用
    中考物理知識點:大氣壓的應用   大氣壓得到人們的廣泛應用。   應用大氣壓,要有一個首先排除容器內空氣的過程,使其內外存在壓強差。   如用吸管喝飲料時,首先得把管中的空氣吸出去(使管內大氣壓很小),大氣壓將瓶中的飲料壓入管內至口中。
  • 與人類息息相關的大氣壓 |《氣體壓強》課堂實錄1
    師:這點和液體非常相似,同學們是否可以由此類比出大氣壓產生的原因呢?(引導學生對大氣壓強的認識由感性過渡到理性。)生:大氣受重力且具有流動性。學生討論並總結:當吸氣時,管內液面上方的空氣被吸走,壓強減小,外界大氣壓把液體壓入管內。師:生活中你有沒有發現有什麼吸管和通常喝飲料的吸管有什麼不同嗎?
  • 通過科學小實驗,了解大氣壓是如何被發現的……
    童奕之星幼兒教育 公眾號ID:bjtongyizhixing 關注 大氣壓是如何被發現的
  • 浮力|中考物理考點分析+重難點探究+實驗突破,熱點考點,必看
    中考物理專題之浮力考點分析+重難點探究+實驗突破,熱點考點,中考生必看,錯過了,那就可惜了。浮力是初中力學部分較難的一個知識點,考點涉及的難度也得到學生們的一致認可,它的考點除了單獨的考點外,還結合液體壓強的考題也是很多學生心中的陰影。
  • 快來一起體驗大氣壓的力量
    我們生活的環境中充滿了空氣空氣對所有物體都有壓力我們稱為大氣壓做了一系列的實驗來驗證大氣壓的存在其中最著名的實驗就是馬德堡半球實驗匹馬費勁力氣才把兩個半球拉開可見大氣的壓力是非常大的今天我們做一個簡單有趣的實驗驗證一下大氣壓存在
  • 《小精靈》通過科學小實驗,了解大氣壓是如何被發現的……
    大氣壓是如何被發現的地球上的大氣對浸在它裡面的物體產生的壓強叫大氣壓強,簡稱大氣或氣壓。由於空氣看不見摸不著,17世紀以前,人們對空氣的了解甚少,對大氣壓更是一無所知。那麼大氣壓在哪裡?託裡拆利的實驗不僅揭示了大氣壓的存在,而且測出了大氣壓的值,即760毫米汞柱,為101325帕斯卡。通過長期的觀察與測量,科學家們發現隨著海拔的上升,空氣越來越稀薄,產生的大氣壓也會逐漸降低。在海拔3000m內,每升高10m,大氣壓約減小100帕斯卡。
  • 華圖教育命中考點,綜合應用C類不再是難題
    安徽事業單位招聘網同步安徽華圖發布備考資料:華圖教育命中考點,綜合應用C類不再是難題!。更多關於華圖教育命中考點,華圖教育預測題,綜合應用C,安徽事業單位備考資料的內容,請關注安徽事業單位招聘網/安徽事業單位招考(ahsydwzk)公眾號和交流群
  • 關於大氣壓,柯南教會了我……
    在歷史上也有一些與大氣壓有關的實驗,大家的初中物理書上也許也說到過這兩個實驗。 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它的存在。託裡拆利實驗首次測出了大氣壓值(水銀有劇毒,請勿嘗試該實驗!)
  • 高中語文考點有技巧的,要多識記,各個考點知識點突破技巧匯總
    後來,問過她語文複習的最大方法,她說,語文很簡單,但是高分難,不過其實語文最關鍵就無非70多個基礎,然後語文看起來沒有技巧,但是技巧確是每個基礎考點裡都貫穿可歸納掌握!所以針對性基礎考點技巧一定要多去掌握歸納吃透!高中語文老師也坦言:其實語文的確得分簡單,但是很多學生很難高分!主要還是考點的基礎不夠掌握通透!
  • 「名師在線」發現大氣壓的託裡拆利
    管內水銀面的上方沒有空氣,形成「託裡拆利真空」,他還證明了水銀柱高度和大氣壓的關係。託裡拆利實驗在今天幾乎已是每個中學生都會做的,但是在人們普遍地連「輕 的」空氣對」重的「物體有壓力這種可能性本身都難以相信的17 世紀,它無疑是一個偉大的實驗。正是通過這實驗,託裡拆利發現了大氣壓。
  • 中考數學核心考點強化突破:閱讀理解新定義問題
    中考數學核心考點強化突破:閱讀理解新定義問題 核心考點突破 2.強化突破規律探索問題 3.強化突破閱讀理解新定義問題 4.強化突破方程不等式的實際應用問題 5.強化突破函數圖像與性質的選填問題 6.強化突破函數的實際應用問題
  • 初中物理:大氣壓的變化規律
    由於大氣壓是大氣層受到重力作用而產生的,因此離地面越高,空氣越稀薄,氣壓越低。二、與天氣、季節的關係一般晴天比陰天高,冬天比夏天高。空氣中水蒸氣含量越大,氣壓越低。
  • 一建:一建機電押題班必考點+易混考點,7天突破109分,首發
    20一建:一建機電押題班考點+易混考點,某央企內訓、五星推薦距離 一建考試只剩24天時間了,在此衝刺階段,如何快速攻克實務科目就尤為重要都說一機電考試難度大,今天小編整理了一份《一建機電押題班押題考點》、《一建機電易混易漏關鍵點》,全面講解一建機電重難點,小編今年增項一建機電,用這份資料7天時間,機電模考成績從72分突破到109分
  • 人類每天頂著10噸大氣壓,為什麼還沒被壓扁?
    在我們平時用吸管喝飲料時,為什麼吸管能使飲料進入口中,這是因為大氣壓在起作用,在吸的時候,吸管內的氣壓就會降低,在這個時候,外界的大氣壓就會把壓上去;很多人在坐飛機的時候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在飛行上升時,打開礦泉水喝完後蓋上蓋子,飛機落地後就會發現,在飛機上喝的空瓶居然已經扁了;這就是一種氣壓現象,在我們的地球上到處都存在著氣壓現象
  • 第八屆全國大氣壓等離子體及其應用技術研討會—等離子體與液體相互作用專題研討會
    由中國力學學會等離子體科學與技術專業委員會主辦,大連理工大學承辦的2019「第八屆全國大氣壓等離子體及其應用技術研討會—等離子體與液體相互作用專題研討會」2019年11月8日-10日在大連理工大學國際會議中心召開,大會主席由大連理工大學王友年教授擔任,王曉鋼教授、張菁教授、陳強教授、李傑教授、劉東平教授擔任組織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