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完成每一幅書法作品的時候,都會覺得作品完成了,其實還有最重要的一步沒有完成,那就是作品的落款,有了落款才能證明是你書寫的作品,你為什麼寫這幅作品。歷史上每幅書法作品都是帶有落款的,也是有一定的規矩和講究的。可以說,有了落款才能算得上是一幅真正的書法作品。
落款主要分為上款、下款之分。
上款是指某人或某單位請你寫字,在作品完成後,應題上索字者的名字,並將名題在上款較高的位置,以示尊敬之意,其所包括的內容以及格式是:姓名+稱呼+謙詞。
寫給長輩的上款,題法一般稱為**同志、**先生、**女士等,如果長輩是七十歲以上的老者可以稱為**老,如果是八十歲以上的長者可以稱為**翁。同輩之間可以稱為**同志、**仁兄、**賢弟等。寫給晚輩的話可以稱為**學生、**賢侄等。常用的謙詞有指正、清賞、雅賞、惠存、留念、銘記等。
下款是指在一幅作品完成後,寫上書寫者的名字,其所包括的內容以及格式是:時間+地點+姓名(號字)+謙詞。
下款的時間要採用農曆時間,並使用天幹地支的雅稱,比如甲子年、乙丑年等。地點和時間一樣均要採用雅稱,不能用俗語。署名(姓名)可以寫自己的名字全稱或者是自己的題字與號。常用的下款謙詞有敬書、拜書、頓首、書、臨等。
印章在書法作品中的作用非常重要,起畫龍點睛之妙。不過在使用印章時,只有在一幅書法作品全部完成之後,寫完上款、下款之後,才可以蓋章;印章要使用印泥,不可以使用印油,以防滲透。
除此之外,作品的落款也有一些地方需要大家特別注意:一般橫幅書法作品,只落下款而不落上款;落款的字都要比正文小;落款的字體要遵守「今不越古、動不越靜」的原則。因此,大家在寫完自己的書法作品之後,一定不要忘記按照規矩寫上落款。
大家在落款的時候,是寫自己的姓名還是題自己的字或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