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出差在住處看完了這本書,作者路遙,大家最熟悉的是他寫的《平凡的世界》。相對於《平凡的世界》的厚度,《人生》略顯單薄,其實它只是一本中篇小說,硬生生被不良書商擴充一本書。
這本書主要講了改革開放初期,一個高考落榜的農村青年高加林在城市和村莊之間身份的不斷變化,選擇,拋棄,被接受,迷茫…在起伏之間與農村樸樹善良的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各自互生情愫,男主人公在兩個姑娘之間,兩段感情中搖擺,把那個時代的特殊大環境,自己心理的不甘,脫離農民身份的急迫,安於現狀過平穩生活的無奈,各種矛盾的衝突刻畫的細緻及深刻。
到最後高加林對美好生活嚮往像美麗的肥皂泡被戳破,夢想破滅回到村莊,孑然一人,同時失去了深愛他的,腳踏實地陪他生活,感動溫暖他的劉巧珍,及思想契合,靈魂伴侶黃亞萍。兜兜轉轉最後回到了原點。看似他一無所有,其實他經歷了他收穫了,其實這就是人生,出生的時候你赤身裸體,走向死亡的時候也是赤身裸體,但是不能說你畫了一個圈,歷經一個輪迴,一無所獲,其實你經歷了生老病死,酸甜苦辣,內心充實,精神升華,從追名逐利,到勘破紅塵活的灑脫,總沒白來人世一早。
雖然故事沒有結尾,但是我認為高加林經歷了這些,會使他認清生活的本質,探求其內心,自己真正想要什麼。畢竟剛剛改革開放,他生活在浪潮之中,那是一個最好的年代。其實我更期待高加林回到農村後的大有作為。現在總有媒體說2019年是之前十年最不好的一年,2019年是之後十年最好的十年。可是我認為這個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
這本書寫的是我們未出生時候的事情,可是它並不過時,有一些指導我們生活的意義,喜歡結尾處,村裡人看到高加林悵然回鄉,沒有人嘲諷他,都是安慰他,看到他傷害最深的劉巧珍和姐姐幫高加林在村長面前說情去當老師,看到德順爺爺安慰他鼓勵他不讓他沉淪,心理特別溫暖,這就是人性的善,其實每個人都有這麼一個地方,是家鄉,或者是家,像港灣一樣給你心靈上停泊休息。
願我們都未脫離土地,根扎的很深,願我們都還有家園,家有盼兒歸的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