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讀後感
讀後感的概念有兩重含義:
一是真實的、不受任何約束的讀後感。
二是一種作文的體裁,考試時要接受各種條件的約束。
寫讀後感,主要是給自己看的,一定要真實,有什麼感想(當然感想應當有意義,值得一寫)就寫什麼感想,與心得筆記不同,它要展開來寫,儘量像一篇文章,儘量寫得生動、實在、深刻。
一般應當寫清楚讀了什麼,有什麼感想,聯想到了什麼,對自己有什麼作用等。它不追求文體、格式框框,寫起來也可長可短。
讀後感的寫法
寫讀後感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讀出所讀書籍或者文章的「眼睛」,它是你展開來寫的基礎、中心和出發點。
其次,寫讀後感,有它一定的規矩,有的書上把它歸納為「引、議、聯、結」,四個字,想公式一樣。對於這些規矩我們不可以不學,考試時只要內容有創意, 套用這種公式未嘗不可;但我們也不要受其所限,寫成千篇一律的「八股文」,也可嘗試在結構上有自己的創意,有自己的個性。
但不管怎樣,讀後感也離不開 「讀」——對原文的引述、概括、評價等等,離不開「感」——自己的感想。只要把這兩個字表達好了,就是好的讀後感。
讀後感的寫作技巧
01
簡述原文有關內容
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並為後文的議論作好 鋪墊。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係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2
亮明基本觀點
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 「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
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
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4
圍繞基本觀點聯繫實際
一篇好的讀後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於聯繫實際。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聯繫實際時也應當注意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觀點服務,而不能盲目聯繫、前後脫節。
以上四點是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善於靈活掌握。
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後次序互換也是可以的。
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
重視「讀」
在「讀」與「感」的關係中,「讀」是「感」的前提、基礎;「感」是「讀」的延伸或者說結果。
必須先「讀」而後「感」,不「讀」則無「感」。因此,要寫 讀後感首先要讀懂原文,要準確把握原文的基本內容,正確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關鍵語句的含義,深入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準確選擇感受點
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會有許多感想和體會;對同樣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更是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啟迪。
以大家 熟知的「濫竽充數」成語故事為例,從諷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領悟到沒有真本領矇混過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餡」,認識到掌握真才實學的重要性;若是考慮在齊宣王時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領導者要有實事求是的領導作風,不能搞華而不實,否則會給混水摸魚的人留下空子可鑽;再要從管理體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進一步認識到齊宣王的「大鍋飯」缺少必要的考評機制,為南郭先生一類的人提供了飽食終日混日子的客觀條件,從而聯想到改革開放以來,打破 「鐵飯碗」,廢除大鍋飯的必要性。
一篇讀後感,不能寫出諸多的感想或體會,這就要加以選擇。作為初學者,就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又覺得有話可說的一點來寫。要注意把握分析問題的角度,注意聯繫自己的實際情況,從眾多的頭緒中選擇最恰當的感受點,作為全文議論的中心。
讀《我的媽媽是精靈》有感
親情是首幸福的詩歌
寒假期間,我讀了很多本書,其中令我記憶最深的是《我的媽媽是精靈》這本書。
看到這本書的名字就覺得很奇特,還沒開始讀我就產生了很多疑問:書中主人公的媽媽不是人嗎?她會傷害到人類嗎?她會魔法嗎?就這樣,我帶著這些疑問開始了我的閱讀之旅。
本書的主人公是一名叫陳淼淼的女孩兒,她的精靈媽媽只喝可樂,不能喝酒,只要一碰到酒精就會全身變藍,輕飄飄的。所以在她爸爸喝酒的時候,她的媽媽會躲得遠遠兒的,就連一點味道也不能聞。可這個秘密卻被陳淼淼的一次不小心給揭穿了,有一天,她給媽媽倒可樂的時候,不小心用了爸爸倒黃酒的杯子,當媽媽喝的時候,她的全身竟然變成藍色的、輕飄飄的精靈,嚇得陳淼淼魂都沒了。當媽媽醒來的時候,又變回來了原形,媽媽看到陳淼淼害怕自己,就把所有的事情都給交代了。原來媽媽是一個要尋找感情的精靈,來到人間遇見了爸爸,便深深的愛上了他。陳淼淼聽了,原諒了媽媽。可是爸爸為了這件事,要離婚。於是女兒陳淼淼使出各種招數打消爸爸的念頭,終於爸爸被女兒的行為所打動,決定不提離婚這件事。
可這事剛平靜不久,風波又來了陳淼淼發現媽媽竟然喝自己最喜歡的青蛙血來維持人形,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於是,媽媽既傷心又無奈,回到了自己的精靈世界去了,再也不能回來。在媽媽離開之前,她讓媽媽完成好朋友李雨辰的心願,在天上飛一次。媽媽要離開了,陳淼淼親自在精靈站送走了媽媽,她很難過,但她沒有哭,因為她想讓媽媽走的快樂,不想讓她傷心,不想讓她留下遺憾。
讀到最後,我的眼角溼潤了,腦海裡總是浮現媽媽一步三回頭的場景,媽媽是多麼捨不得離開自己的寶貝女兒啊,臨走前還囑咐李雨辰照顧好她。這本書讓我懂得了母愛和父愛都是無私的,讓我感受到了世間親情力量的偉大,親情有時很簡單,只是讓對方快樂、幸福。親情是世界上最美的樂章,親情是一首幸福的詩歌,感情是世界上最黏的膠水。如果我們能夠牢牢地抓住這人世間最美的感情,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幸福的生活。
讀《查理和巧克力工廠》有感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一文寫了一個叫查理的小男孩,他家有7口人,住在城市邊緣的小木屋,因為房間狹小,所以四位年紀大的長輩睡在床上,二三位年輕人只能在地上的墊子上休息。家裡很不富裕,只有爸爸出去打工掙錢。
在他家所有人即將餓死的時候,世界上最大的巧克力製造商旺卡先生在他們生產的巧克力中放了五封邀請信,拿到信得人可以去他的工廠參觀,並且拿到一卡車的巧克力,讀到這裡,我感到旺卡先生太善良了。
旺卡先生真的太慈善了,他幫助了很多的窮苦人,還無償地蔣巧克力工廠送給了小查理,小查理感激不盡,但是卻沒有可以報答旺卡的東西。可是旺卡卻不求回報,不斷地幫助小查理一家以及窮苦人。這種良好的品德和忘我的精神值得我們青少年學習。
讀了《查理和巧克力工廠》一文,讓我懂得了幫助別人不能圖對方回報自己,要真心、真誠、全心全意的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這是一種人間真愛、大愛,我會以旺卡先生為榜樣,努力做一個誠實勇敢,熱愛生活,樂於助人,無私奉獻的人。
讀《我是白痴》有感
尊重他人
假日裡,我讀了很多本書,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那本既有趣,又感人的<<我是白痴>>這本書。
《我是白痴》這本書不但書名很搞笑,裡面內容也十分吸引人,不信就來聽一聽吧!書中的主人公是一個名叫彭鐵男的男孩,他的智商只有70,所以大家都叫他白痴。他只會寫「大,中,一」這幾個字,在學校裡每天為同學們打開水,倒垃圾,沒有了他,大家就沒有水喝,沒有乾淨的學習環境了。他有一個朋友,叫「跛腳」,還有一個妹妹,他的妹妹不許他告訴別人他是自己的哥哥,也不許他靠近自己。有一次妹妹摔倒了,卻埋怨哥哥沒有扶她起來,這時,彭鐵男才知道妹妹摔倒的時候可以當她的哥哥,於是他就總希望妹妹再次摔倒。
看完第6章,我一下子覺得,彭鐵男其實並不是白痴,當他對體育老師說「我多跑一圈,是要送給『跛腳』的」時,我覺得,他對「跛腳」的那種單純的情誼,應該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了。
彭鐵男的心地也很善良,他為同學們服務,幫助同學們打水。他不想讓別人也遭受不幸,所以才在第10章的結尾寫上:「不過最好不要再撞人了。被撞倒,很痛。」因此我很喜歡他。
讀完這本書,我明白了那些所謂的白痴,只不過是學習速度慢了一些,表達能力差一些。但他們知道幫助同學,為班級體做貢獻,就應該得到大家的尊重。更加需要我們的關愛,我們應該真心地和他們交朋友,力所能及地多給他們一些幫助,讓他們覺得世界到處充滿愛的陽光。
點擊下方「了解更多」即可在線了解1對1量身定製教學!(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暑假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