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寫好讀後感(觀後感),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2 人生底色看語文

高考語文會考到讀後感或者觀後感嗎?是的,而且還是以作文的形式。

具體的試題,大家可以去看2019年高考課標二卷的作文試題。任務驅動型寫作的考法之下,完成一篇特定的應用文體,實在是一種再正常不過的考法。

而且任務往往會布置得非常具體,就比如我們上面所列舉的作文題目,就是要求大家以青年學生當事人的身份來完成寫作:

1919年5月4日,一篇學生集會上的演講稿;1949年10月1日,參加開國大典慶祝遊行之後,一封寫給家人的信;1979年9月15日,新生開學典禮後,給同學寫封信;2019年4月30日,觀看五四運動百周年大會,寫觀後感;2049年9月30日,給某位百年功勳人物,寫一封國慶節慰問信。

高考要寫議論文的考查方式,雖然沒有根本的變化,形式和具體的規定上卻有極大的創新。

演講稿、書信體、讀後感,具體情境之下的寫作要求,將越來越成為高考的常態,這符合人才培養的要求,也有利於考試的區分度。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今天我們單獨來講一講觀後感或讀後感的寫作。

先說一下,讀後感或觀後感是什麼?

簡單點說,就是讀完書或看節目之後所寫的觀感。既然名字裡面有「感」,就少不了感受或感發。感受多種多樣,可以是從活動中悟出來的思想和道理,也可以是閱讀之後受到啟發引起的聯想和思考,而很多時候,這樣的思考會有作品延伸及社會生活,觸及歷史的層面。

比如上面我們所舉的例子,要寫具體的觀後感,就要回顧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緬懷五四先驅崇高的愛國情懷以及革命精神,總結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探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的寶貴經驗。

要談一談如何發揚五四精神,要想到這種精神對於新時代青年的激勵作用,要想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國夢的徵程中,這種精神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既要有現實的關照,又要有歷史的高度。在寫作的行文中,當然也可以加入個人的情感,談談個體的感受,但是這種感受不能夠太自我,而是要和時代的脈搏共呼吸。

形式是讀後感,骨子裡卻依然是議論文。但絕不是一般的議論文,他必須建立在觀看節目的基礎之上所引發的感想。

這裡要注意的是,雖然要求大家寫成觀後感,卻要把觀後感當議論文來寫。

基本的閱讀經驗大家也都知道,觀後感不僅僅是思想性,但是這篇文章的觀後感卻務必強調思想性。

或許你會有些疑問,不強調思想性,那還會有哪些方向?別忘了觀後感,有時會談人物形象,有時會談藝術手法,有時會談節目選材,真正的觀後感是由許多角度可供選擇的。

但是在這篇文章裡,觀後感只是對形式的要求,重要的還是對於思想的考查。

其實僅僅就觀後感的寫作來說,也是要防止一些誤區的。

第一,摘抄太多。

在平時的寫作中,許多同學只注重材料的摘抄,卻不注重感想的抒發。看著非常勤奮,其實是一種思想的惰性,只積累一堆素材,不肯去加工,如何會有精美的產品?

第二,脫離對象隨便感想。

讀一本書,觀看過一個節目,有許多感想再正常不過。但是如果沒有方向的去說話,也不考慮邏輯,必然會跑偏。失之毫釐謬之千裡,考試的時候其實是有內在規定的,要讀懂題,嚴格按照題目的內在規定來。

第三,泛泛敘述缺少探討。

觀點的表達不是憑空產生,但有些同學寫觀後感,只是泛泛敘述,字數雖然沒什麼問題,卻在主題內涵方面挖掘不夠,方向是對,裡程卻沒有走夠,一樣沒有達到目標。

今天就談了觀後感的一般規定,以及所要注意的問題。具體的例文,也就不給大家列舉,2019年的高考作文選,以及我們之前所發的講義,大家可以自行去看真題例文。

高考語文,立德樹人導向,優秀傳統文化內涵,2020年如何備考?

高考語文,2020備考要有大格局,家國情懷核心價值觀不能缺

高考語文,2020年命題會有哪些特點?

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該注意什麼?

相關焦點

  • 高考語文,任務驅動型作文,觀後感如何突出文體特徵?
    2019年全國二卷,曾經考過觀後感。今年的備考也應該去認真琢磨,如何寫好觀後感。這是因為即使今年不考觀後感,也還是可以考變體的題目,比如讀後感。他們在手法上有頗多一致的地方。這種文體上手不難,寫好卻不容易。需要在細微處下功夫,能看到細微,方知功夫用在何處。
  • 《開學第一課》也即將到來,你會寫觀後感嗎?
    根據每年的慣例,老師們恐怕都會讓同學們去寫一寫觀後感,同學們你會寫觀後感嗎?猜猜今年的《第一課》會講點什麼?那麼問題來了,同學們,你們知道如何將自己的這些情感躍然紙上嗎?而觀後感通常突出&34;這點,也就是你自己的感覺。所以這幾個部分的內容自然不可缺少。第一:故事梗概,給你的啟示或感受(整體感受)第二:對於故事中的某一部分詳細描寫,並說明為何這部分讓你格外注意第三:以小見大,升華主題,扣題。
  • 東莞讀後感寫作——不會寫讀後感怎麼辦?
    寫讀後感要掌握以下原則:1、要讀懂原文。每句話,每個段落,全篇寫的是什麼內容,其中主要內容是什麼,中心思想是什麼都要讀明白。讀不細,讀不明白就無感可發。2、要聯繫實際談感受。就是要抓住原文的中心思想或主要觀點,聯繫自己或社會的實際,發表自己的主張,說明事理,暢談感想。3、要明確重心。讀後感重心是感,讀是感的基礎和前提;感是讀的結果和目的。
  • 以《開學第一課》為例,語文老師手把手教你如何寫觀後感
    很多學校開學以後,都組織學生觀看了《開學第一課》,並要求孩子寫出一篇觀後感,這讓很多學生及其家長很頭疼。今天我就以《開學第一課》為例,手把手教你如何寫觀後感。要想寫好觀後感,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是觀後感。
  • 老師要求二年級小學生每周寫讀後感,這可難壞了一家老小,怎麼辦
    最近,很多老師為了督促小學生的讀書效果,從低年級到高年級,開始流行寫「讀後感」,然而這可難壞了二年級的小學生,二年級學生寫觀後感、讀後感,究竟難不難呢?應該怎麼寫呢?且聽穆老師來支支招。我們都知道,一二年級作文以看圖寫話為主,字數在100—200左右,說句實話,孩子寫出來不是很難,除了有些字不會寫外。但是要想寫的出彩,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倘若沒有豐富的詞彙量和出色的語言表達能力,很難出眾。
  • 如何寫好「讀後感」?80%的同學讀完此文恍然大悟,原來這麼簡單
    把這些感受、思考和聯想記錄下來就是「讀後感」(如果是看了某部影片或節目後所寫的感想,叫「觀後感」,與「讀後感」的性質相同)。「讀後感」從體裁上說,是議論文,要求從觀看的作品當中引出自己的感受思考,提出自己的認識和觀點,並聯繫到現實生活當中的某些現象,從而得出自己的結論。
  • 閱讀本身就是目的,過早讓學生寫讀後感、批註等是典型的揠苗助長
    將連成人都未必能給出較完美答案的語文問題拋給一個幼兒,只能毀掉幼兒對聽故事的熱愛。在閱讀教學中,我們不少老師也會犯和這位母親相同的低級錯誤。很多小學二三年級的語文老師就要求學生讀課外書時寫批註,寫感受。如果去掉寫批註和寫感受這兩個作業,二三年級的孩子對閱讀是與生俱來的愛。
  • 高考作文,掌握幾個關鍵點,上考場讓高分讀(觀)後感水到渠成
    青山常在,綠水長流,如何修煉出又穩又好的考場高分作文,變成語文學科的大牛?這節課,咱們接著說,怎麼寫好讀後感(觀後感)?為了言之有物,要結合例文來談。(選自《2019高考優秀作文》,重慶出版社)如果不曾走進高考作文,這種文體我們是很少關注的。既然想寫,咱就把它寫好。先從頭講起。第一,擬定標題。讀後感的標題如何擬定?其實這個問題很容易的。《XXX讀後感》《讀XXX》就是最常見的。
  • 2017年開學第一課觀後感應當怎麼寫 名師指導讀後感寫作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7年開學第一課觀後感應當怎麼寫 名師指導讀後感寫作 拿《開學第一課》節目的觀後感來說。就是通過收看開學第一課這期節目,從中能得到的感受和啟發。這些感受和啟發,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影響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     原標題:2017年開學第一課觀後感應當怎麼寫 名師指導讀後感寫作       拿《開學第一課》節目的觀後感來說。就是通過收看開學第一課這期節目,從中能得到的感受和啟發。
  • 語文閱讀能力的差距分層,體現在如何寫好讀後感,取決你在哪一層
    關於語文閱讀能力的差距分層,主要是有沒有看進去,是否掌握了閱讀的技巧以及寫沒寫讀後感。愛閱讀和語文成績好有沒有關係?是有的,但是愛閱讀不是每天拿著一本書看,首先是要看得懂,也就是把書看進去。其次是,閱讀也是有技巧和方法的,有的同學一整個學期就看一本書,有的同學一整個學期能看幾十本書,這就是差距分層。
  • 讀後感怎麼寫?資深語文老師:給你3個方法
    隨著中考、高考語文改革對整本書閱讀的重視,不管寒假還是暑假,老師都會布置讀書任務。可書好讀,讀後感卻並不好寫,面對這樣的作業,很多孩子會感到一籌莫展,最後求助度娘,一抄了事。而家長雖然明知道這樣做不好,可是又不會輔導,只在心裡暗暗責怪老師為什麼不換成練習題。
  • 如何才能寫好讀後感
    讀後感、觀後感,是學生平時作文中常見的一種文體。從文題就可以看出是讓寫觀看後的感受,它既要求寫出觀看的內容,更重要的是要寫出觀看後的感悟。對於剛開始學習寫作的學生來說,按照一定的模式去模仿,也許會更快的能掌握這類文體的寫法。那麼在寫作中要做到哪幾點呢?
  • 語文老師手把手教寫讀後感,選材寫作和積累,3個步驟就怕你不學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小學階段語文學習中,五年級階段要開始讀後感了。這是配合閱讀,來提高同學們對文學鑑賞的能力和寫作。小島老師通過自己的教學經驗,想手把手教五年級的同學們來寫讀後感,通過選材、寫作、積累3個步驟,教會大家寫好讀後感。希望同學們拿出筆記本劃重點,小島老師不怕大家不會,就怕你們不學。
  •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寫作指導:掌握3點寫作技巧,建議家長收藏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每一年的《開學第一課》都是一次特別重要意義的儀式感,今年的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講述了這段時光的特殊感受,免不了又要寫觀後感作業了,家長們都先別急著用手機搜,寫一寫和孩子一起觀看電視節目的真實感受,至少小島老師是哭了兩次,特別地感同身受。
  • 晨覽作文|讀後感這樣寫,語文老師恨不得給滿分(附範文)
    閱讀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對於語文學科甚至其他學科的幫助都很大,閱讀結束後大家一定有所感悟,將感悟寫下來就成為了我們的讀後感,讀後感不僅是一種閱讀技巧,也是我們在學習中時常會遇到的一種寫作體例。因此學會寫讀後感不僅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閱讀,更能幫助我們在考試寫作中加分不少,屬於剛需性技能。那麼如何寫好讀後感呢?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讀後感要滿足以下四個得分點,才算合格。
  • 讀後感怎麼寫?小學語文老師為什麼經常布置寫這個?
    讀後感怎麼寫?小學語文老師為什麼經常布置寫這個?時間:2015-04-30 14:11   來源:紅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讀後感怎麼寫?小學語文老師為什麼經常布置寫這個? - 一、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去寫,這是寫好讀後感的關鍵。
  • 高考語文,全國二卷作文題分析:主題內容好把握,文體分明要注意
    能預測考什麼,寫好是另一回事。2019年全國二卷高考作文,在複習的過程當中,一定被許多老師抓準了範圍。也就是說,在複習的過程中,許多考生能夠把握大體的方向,甚至呢,許多同學也曾針對這一主題訓練過。但是,訓練過,卻並不意味著能百分之百寫好應試作文。
  • 怎樣寫好作文?
    每日定時閱讀,拓寬知識視野,涉獵各個知識領域,尤其是一些文學名著,好的電影,電視劇,大膽償試寫讀後感,觀後感,提高自己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最後就是認真預習語文課文,認真聽講,思考並做好學習筆記。從生字詞開始,會讀,會寫,知道詞意;重點的語句;開宗明義的第一段,過渡段,升華主題結尾,都要明白作者良苦用心;修辭手法的運用及其作用,必須弄通弄熟,並且會仿照著寫出一段修辭語段。注意文章結構安排。語文課文本來編者都是從名著中精選出來的,或者是在某一個寫作層面比較有學習借鑑的特色,才能入選。
  • 讀後感、觀後感作文怎麼寫
    讀後感   01.讀後感的概念   讀後感的概念有兩重含義:一是真實的、不受任何約束的讀後感,二是一種作文的體裁,考試時要接受各種條件的約束。下面這篇讀後感,就接近於第一種讀後 感。
  • 晨覽作文|《桃花心木》讀後感這樣寫,語文老師恨不得給滿分
    閱讀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對於語文學科甚至其他學科的幫助都很大,閱讀結束後大家一定有所感悟,將感悟寫下來就成為了我們的讀後感因此學會寫讀後感不僅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閱讀,更能幫助我們在考試寫作中加分不少,屬於剛需性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