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寫好讀後感

2020-08-22 手機用戶漁翁

讀後感、觀後感,是學生平時作文中常見的一種文體。從文題就可以看出是讓寫觀看後的感受,它既要求寫出觀看的內容,更重要的是要寫出觀看後的感悟。對於剛開始學習寫作的學生來說,按照一定的模式去模仿,也許會更快的能掌握這類文體的寫法。那麼在寫作中要做到哪幾點呢?

第一部分:「讀」,所謂「讀」,就是開篇就要交待你讀了什麼文章,誰寫的,然後就概括出文章中讓你有感悟的內容,這個內容既可以是文章的整個內容,也可以是其中某個細節,也可以是一句話。

第二部分:「議」,所謂「議」就是真對第一步中你感觸的部分作簡明扼要的議論,要做到有的放矢,不可過多也不可過大,要點出實質和精髓。

第三部分:「聯」,所謂「聯」就是聯想,這部分也是文章的主體部分,要祥寫。在這一步中一定要和第一步保持高度的統一,去圍繞第一步「讀」的內容去聯想,聯想社會實際,最好是結合自己,舉例談感受。舉例可以從正反兩方面進行,也可以把名人類似的例子作列舉。總之這部分要具體透徹。

第四部分:「結」,所謂「結」就是結篇,結束語。要寫出這篇文章給你的教育,給你的影響。這一步要做到精煉簡潔

相關焦點

  • 中小學生作文指導:如何寫好讀後感
    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範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讀後的基礎上發感想。 一、寫讀後感要注意什麼? 要寫好有體驗、有見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讀後感,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要讀好原文。
  • 讀後感怎樣寫才能避開流水帳,拯救娃兒的暑假作業
    讀書本身挺快樂的,但是非要寫讀後感,就會覺得哎呀,真是惆悵。只能誇唄,誇作者寫的好,誇主人公精神可嘉,好像除此之外沒別的了。所以,同學們寫讀後感,最容易寫成這樣:最近我讀了一本書, 名叫ABC,作者是DEF,我非常喜歡。
  • 小學生怎樣寫好讀後感
    「讀後感」意思是讀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之後的感受。我們每讀一篇文章或一部小說時心理常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而變化,或者猜測人物心理、評價人物品質、性格,有時還會把身邊人物或者自己代入文中,去與文中人物做一番對比。把以上這些東西寫下來就是讀後感。讀後感也叫讀書筆記,是一種常用的文體。
  • 暑假裡,如何寫好一篇讀後感
    其結果,書買了一堆,孩子也表示看得很快,但就是沒有「感」可寫。而我個人認為,這樣的海量閱讀是無效的,是填鴨的,是無法體驗到閱讀快樂的。倒不如,挑選一兩本經典文學作品,每天規定時間神清氣爽地讀它一小時,入心入腦真正讀懂作品的精髓,體會到這本書的妙處,「感」就油然而生了。「讀」是「感」的前提,「感」因「讀」而來。一本書應該怎麼讀?
  • 如何寫好「讀後感」?80%的同學讀完此文恍然大悟,原來這麼簡單
    把這些感受、思考和聯想記錄下來就是「讀後感」(如果是看了某部影片或節目後所寫的感想,叫「觀後感」,與「讀後感」的性質相同)。「讀後感」從體裁上說,是議論文,要求從觀看的作品當中引出自己的感受思考,提出自己的認識和觀點,並聯繫到現實生活當中的某些現象,從而得出自己的結論。
  • 語文閱讀能力的差距分層,體現在如何寫好讀後感,取決你在哪一層
    關於語文閱讀能力的差距分層,主要是有沒有看進去,是否掌握了閱讀的技巧以及寫沒寫讀後感。愛閱讀和語文成績好有沒有關係?是有的,但是愛閱讀不是每天拿著一本書看,首先是要看得懂,也就是把書看進去。其次是,閱讀也是有技巧和方法的,有的同學一整個學期就看一本書,有的同學一整個學期能看幾十本書,這就是差距分層。
  • 深圳作文培訓 | 寫讀後感
    敘述要簡既然讀後感是由讀產生感,那麼在文章裡就要敘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實,有時還要敘述自己聯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話,讀後感中少不了「敘」。但讀後感中的「敘」卻講究簡單扼要,是為引出感點服務的。要著重強調能突出感點的部分,其他部分則略寫。初學寫讀後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敘述不簡要,實際上變成複述了。
  • 東莞讀後感寫作——不會寫讀後感怎麼辦?
    寫讀後感要掌握以下原則:1、要讀懂原文。每句話,每個段落,全篇寫的是什麼內容,其中主要內容是什麼,中心思想是什麼都要讀明白。讀不細,讀不明白就無感可發。讀後感重心是感,讀是感的基礎和前提;感是讀的結果和目的。側重寫感不能排除寫讀,重筆寫讀,感的位置也就變了。觀後感的寫作類型與讀後感相似,都是議論文的模式,要有中心論點,要擺事實,講道理。
  • 怎樣才可以寫好讀後感呢?基本格式和技巧看過來!
    導語:相信大家在讀書年代的時候多多少少都有寫過讀後感的經歷,如今自己的孩子開始步入學生時代,每逢寒暑假的時候老師都會布置孩子們看看名著後寫下自己的讀後感,那麼讀後感怎麼才能寫得好呢?一起來看讀後感的基本格式及技巧吧。
  • 晨覽作文|讀後感這樣寫,語文老師恨不得給滿分(附範文)
    閱讀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對於語文學科甚至其他學科的幫助都很大,閱讀結束後大家一定有所感悟,將感悟寫下來就成為了我們的讀後感,讀後感不僅是一種閱讀技巧,也是我們在學習中時常會遇到的一種寫作體例。因此學會寫讀後感不僅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閱讀,更能幫助我們在考試寫作中加分不少,屬於剛需性技能。那麼如何寫好讀後感呢?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讀後感要滿足以下四個得分點,才算合格。
  • 點評孩子的作文說方法,我教孩子如何寫讀後感
    現在許多學生害怕寫作文,一提筆就犯愁,不知如何下筆,不知道怎麼寫。我的孩子也不例外。平時書也沒少讀,但是還是寫不好。於是,這個暑假,我給兒子布置了一篇作業:題材體裁不限,每周給我交一篇作文,500字以上。目的很簡單,要讓他多讀多寫鍛鍊寫作,哪怕是有意識的模仿創造也好,希望他的寫作水平慢慢提升。
  • 晨覽作文|《桃花心木》讀後感這樣寫,語文老師恨不得給滿分
    閱讀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對於語文學科甚至其他學科的幫助都很大,閱讀結束後大家一定有所感悟,將感悟寫下來就成為了我們的讀後感那麼如何寫好讀後感呢?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讀後感要滿足以下四個得分點,才算合格。1、讀懂原文抓中心讀懂是寫好的第一步,只有認真的讀過,才能言之有物,寫出好的讀後感。
  • 孩子會寫讀後感,作文可以不用管
    文無定法,是說寫作文的構思沒有固定的章程,有很多可以想像和發揮的空間。寫作文無定法,那教作文有沒有定法呢?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似乎教作文也無定法。最傳統的作文教程,一般都是從審題、立意開始,然後是選材,到結構語言。有的則是分文體教學,按記敘文、說明文和議論文來教學。還有的以作文寫作技法為主,例如怎麼寫景,怎麼寫人;或如何開頭,如何結尾。
  • 高考語文,寫好讀後感(觀後感),要注意哪些問題?
    高考語文會考到讀後感或者觀後感嗎?是的,而且還是以作文的形式。具體的試題,大家可以去看2019年高考課標二卷的作文試題。任務驅動型寫作的考法之下,完成一篇特定的應用文體,實在是一種再正常不過的考法。;2019年4月30日,觀看五四運動百周年大會,寫觀後感;2049年9月30日,給某位百年功勳人物,寫一封國慶節慰問信。
  • 讀後感怎麼寫?小學語文老師為什麼經常布置寫這個?
    讀後感怎麼寫?小學語文老師為什麼經常布置寫這個?時間:2015-04-30 14:11   來源:紅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讀後感怎麼寫?小學語文老師為什麼經常布置寫這個? - 一、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去寫,這是寫好讀後感的關鍵。
  • 用一篇四年級同學寫的範文,分析講解寫讀後感最重要的兩點
    這是一位四年級同學寫的《呼蘭河傳》的讀後感。開頭非常的簡明扼要。交代了什麼時間,什麼情況下讀了一本什麼書。我們在寫讀後感時,也要儘量做到簡明扼要。接下來用一句話概括了這本書的主要內容,並舉了書中所寫的第一個主要內容,並就此進行了議論。這段的內容安排非常合理,既有總的內容的概括,又有具體的舉例,並就此發表自己的討論。
  • 小學生讀完小說,要不要讓他寫讀後感?
    先說結論:我強烈不同意要求孩子讀完課外書寫讀後感,同樣強烈不同意讓孩子讀書時「把好句子劃下來」。不要讓孩子寫讀後感我們追本溯源,想一想要求孩子寫讀後感到底是為了什麼?一般來說有兩個目的:一是可以通過寫讀後感,讓孩子對讀過的書進行歸納、總結,從中鍛鍊孩子的表達能力。二是可以通過給孩子留寫讀後感的作業,反過來督促孩子讀書。
  • 學會寫讀後感,你也能跟人侃侃而談,不落下風
    大家好,我是王少俠。歡迎大家和王少俠一起學習語文,愛上語文。說起讀後感,有同學會不屑一顧,小學就學過啦,中學生不玩小學生的遊戲。平時的考場作文,也極少讓寫讀後感,我們幾乎忘了還有讀後感這樣的存在。學寫讀後感遠比你想像的要重要。01就在八(下)語文教科書的第66頁,赫然寫著5個字——「學寫讀後感」。
  • 我為什麼勸你一定要寫讀後感
    我每讀完一本書,必須通過寫文章來整理自己零碎的思考和感悟。單位裡有同事看到我經常寫讀後感,很不解的問我寫它幹嘛,又不像是上小學時老師要求一定寫的,我笑說,「不寫總覺得少些什麼。」一篇讀後感中,我會記下作者的簡介和背景,寫下自己接觸到這本書的契機,自己的讀時的認識和感受、啟發與思考、評價等等,最後完成一些語句的摘抄。對我來說,寫完讀後感才算真正讀完了一本書。
  • 晨媽分享:教孩子寫《讀後感》作文掌握八個結構技巧解決
    可以是讀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一句名言,甚至可以是一首歌詞,一首古詩等等,內容選材可以豐富不設限,但必須有自己具體的感受和得到的收穫才能成文。對於孩子們來說,一般寫的就是「書」和「文」的讀後感,所以今天只詳細說說如何寫好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的讀後感。首先要寫的是「讀了什麼」。「讀」是「感」的基礎,「感」是由「讀」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