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容式傳感器的分類、優缺點和電容式傳感器的測量轉換電路

2020-12-12 電子發燒友

  電容式傳感器是以各種類型的電容器作為傳感元件,將被測物理量或機械量轉換成為電容量變化的一種轉換裝置,實際上就是一個具有可變參數的電容器。電容式傳感器廣泛用於位移、角度、振動、速度、壓力、成分分析、介質特性等方面的測量。最常用的是平行板型電容器或圓筒型電容器。

  

  70年代末以來,隨著集成電路技術的發展,出現了與微型測量儀表封裝在一起的電容式傳感器。這種新型的傳感器能使分布電容的影響大為減小,使其固有的缺點得到克服。電容式傳感器是一種用途極廣,很有發展潛力的傳感器。

  典型的電容式傳感器由上下電極、絕緣體和襯底構成。當薄膜受壓力作用時,薄膜會發生一定的變形,因此,上下電極之間的距離發生一定的變化,從而使電容發生變化。但電容式壓力傳感器的電容與上下電極之間的距離的關係是非線性關係,因此,要用具有補償功能的測量電路對輸出電容進行非線性補償。

  電容式傳感器的分類及其優缺點

  電容式傳感器的分類

  根據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可把電容式傳感器分為變極距型、變面積型和變介質型三種類型。

  根據傳感器的結構可把電容式傳感器分為三種類型的結構形式。它們又可按位移的形式分為線位移和角位移兩種,每一種又依據傳感器極板形狀分成平(圓形)板形和圓柱(圓筒)形,雖然還有球面形和鋸齒形等其他形狀,但一般很少用。其中差動式一般優於單組(單邊)式傳感器,它具有靈敏度高、線性範圍寬、穩定性高等特點。

  電容式傳感器的優缺點

  1、優點

  (1)溫度穩定性好

  電容式傳感器的電容值一般與電極材料無關,這有利於選擇溫度係數低的材料,又因本身發熱極小,影響穩定性甚微。而電阻傳感器有銅損,易發熱產生零漂。

  (2)結構簡單

  電容式傳感器結構簡單,易於製造和保證高的精度,可以做得非常小巧,以實現某些特殊的測量;能工作在高溫,強輻射及強磁場等惡劣的環境中,可以承受很大的溫度變化,承受高壓力,高衝擊,過載等;能測量超高溫和低壓差,也能對帶磁工作進行測量。

  (3)動態響應好

  電容式傳感器由於帶電極板間的靜電引力很小(約幾個10^(-5)N),需要的作用能量極小,又由於它的可動部分可以做得很小很薄,即質量很輕,因此其固有頻率很高,動態響應時間短,能在幾兆赫茲的頻率下工作,特別適用於動態測量。又由於其介質損耗小可以用較高頻率供電,因此系統工作頻率高。它可用於測量高速變化的參數。

  (4)可以非接觸測量且靈敏度高

  可非接觸測量迴轉軸的振動或偏心率、小型滾珠軸承的徑向間隙等。當採用非接觸測量時,電容式傳感器具有平均效應,可以減小工件表面粗糙度等對測量的影響。

  電容式傳感器除了上述的優點外,還因其帶電極板間的靜電引力很小,所需輸入力和輸入能量極小,因而可測極低的壓力、力和很小的加速度、位移等,可以做得很靈敏,分辨力高,能感應0.01μm甚至更小的位移。由於其空氣等介質損耗小,採用差動結構並接成電橋式時產生的零殘極小,因此允許電路進行高倍率放大,使儀器具有很高的靈敏度。

  1、缺點

  (1)輸出阻抗高,負載能力差。

  無論何種類型的電容式傳感器,受電極板幾何尺寸的限制,其電容量都很小,一般為幾十到幾百皮法(pF),因此使電容式傳感器的輸出阻抗很高,可達 Ω。由於輸出阻抗很高,因而輸出功率小,負載能力差,易受外界幹擾影響而產生不穩定現象,嚴重時甚至無法工作。

  (2)寄生電容影響大。

  電容式傳感器的初始電容量很小,而連接傳感器和電子線路的引線電纜電容、電子線路的雜散電容以及電容極板與周圍導體構成的電容等寄生電容卻較大。寄生電容的存在不但降低了測量靈敏度,而且引起非線性輸出。由於寄生電容是隨機變化的.因而使傳感器處於不穩定的工作狀態.影響測量準確度。

  電容式傳感器的測量轉換電路

  電容式傳感器把被測物理量轉換為電容變化後 ,將電容量轉換成電量的電路稱作電容式傳感器的轉換電路。目前較常採用的有電橋電路、調頻電路、脈衝調寬電路和運算放大器式電路等,這裡只介紹電橋電路和運算放大器電路。

  一、 電橋電路

  將電容傳感器接入交流電橋作為電橋的一個或兩個相鄰臂,另外兩臂可以是電阻、電容或電感,也可以是變壓器的兩個次級線圈,如圖1所示。

  

  在圖1a單臂接法電橋電路中,電容C1、C2、C3、Cx構成電橋的四臂,CX為電容傳感器,當Cx改變時,U0≠0,有輸出電壓。

  在圖1 b差動接法電橋電路中,其輸出電壓可用下式表示:

  

  由於電橋輸出電壓與電源電壓成比例,因此要求電源電壓波動極小,需要採用穩幅、穩頻等措施。因此,在實際應用中,接有電容傳感器的交流電橋輸出阻抗很高(一般達幾兆歐至幾十兆歐),輸出電壓幅值又小,所以必須後接高輸入阻抗放大器將信號放大後才能測量。

  由電橋電路組成的系統原理框圖如圖2所示。

  

  二、調頻電路

  將電容傳感器接入高頻振蕩器的LC諧振迴路中,作為迴路的一部分。當被測量變化使傳感器電容改變時,振蕩器的振蕩頻率隨之改變,即振蕩器頻率受傳感器電容所調製。其電路組成原理框圖如圖3所示。

  

  調頻振蕩器的頻率 :

  

  特點:

  ? 轉換電路生成頻率信號,可遠距離傳輸不受幹擾。

  ? 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可以測量高至0.01μm級位移變化量。

  ? 但非線性較差,可通過鑑頻器(頻壓轉換)轉化為電壓信號後,進行補償。

  三、運算放大器式電路

  將電容傳感器接入開環放大倍數為A的運算放大電路中,作為電路的反饋組件,如圖4所示。圖中U是交流電源電壓,C是固定電容,Cx是傳感器電容,Uo是輸出信號電壓。

  

  由理想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得: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電容式傳感器的應用_電容式傳感器測量電路
    打開APP 電容式傳感器的應用_電容式傳感器測量電路 發表於 2019-09-11 09:40:49   電容式傳感器的應用   電容式傳感器具有結構簡單、耐高溫、耐輻射、解析度高、動態響應特性好等優點,廣泛用於壓力、位移、加速度、厚度、振動、液位等測量中。
  • 測量飛機油量的電容式傳感器設計
    摘要:本文介紹了利用電容傳感器測量飛機油箱內油量的原理,闡述了電容式傳感器的結構設計,從理論上定量地分析了該電容傳感器測量油量時產生的測量誤差
  • 電容傳感器的原理與應用
    電容傳感器的原理   電容式傳感器是以各種類型的電容器作為傳感元件,將被測物理量或機械量轉換成為電容量變化的一種轉換裝置,實際上就是一個具有可變參數的電容器。在實際測量中D、d、e是基本不變的,故測得C即可知道液位的高低,這也是電容式傳感器具有使用方便,結構簡單和靈敏度高,價格便宜等特點的原因之一。   電容式傳感器是以各種類型的電容器作為傳感元件,由於被測量變化將導致電容器電容量變化,通過測量電路,可把電容量的變化轉換為電信號輸出。測知電信號的大小,可判斷被測量的大小。這就是電容式傳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 電容傳感器原理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電容式傳感器是怎樣完成其特定功能的吧~~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7511.htm  電容傳感器,英文名稱為capacitive type transducer,是一種將其他量的變換以電容的變化體現出來的儀器。
  • 電容式稱重傳感器的三個缺點
    的輸出阻抗高,因而負載能力差,易受外界幹擾影響產生不穩定現象,嚴重時甚至無法工作。必須採取妥善的屏蔽措施,從而給設計和使用帶來不便。容抗大還要求傳感器絕緣部分的電阻值極高,否則絕緣部分將作為旁路電阻而影響儀器的性能,為此還要特別注意周圍的環境如溫度、清潔度等。若採用高頻供電,可降低電容式稱重傳感器的輸出抗阻,但高頻放大、傳感器遠比低頻的複雜,且寄生電容影響大,不易保證工作的穩定性。缺點二:輸出特性非線性電容式稱重傳感器的輸出特性是非線性的,雖採用差分型來改善,但不可能完全消除。
  • 電容式傳感器的工作原理、結構類型及其應用與注意事項
    電容式傳感器是以各種類型的電容器作為傳感元件,將被測物理量或機械量轉換成為電容量變化的一種轉換裝置,實際上就是一個具有可變參數的電容器。   典型的電容式傳感器由上下電極、絕緣體和襯底構成。當薄膜受壓力作用時,薄膜會發生一定的變形,因此,上下電極之間的距離發生一定的變化,從而使電容發生變化。但電容式壓力傳感器的電容與上下電極之間的距離的關係是非線性關係,因此,要用具有補償功能的測量電路對輸出電容進行非線性補償。
  • 真正讀懂電容傳感器的原理、分類、參數與特性
    電容傳感器 電容傳感器,英文名稱為capacitive type transducer,是一種將其他量的變換以電容的變化體現出來的儀器。其主要由上下兩電極、絕緣體、襯底構成,在壓力作用下,薄膜產生一定的形變,上 下級間距離發生變化,導致電容變化,但電容並不隨極間距離的變化而線性變化,其還需測量電路對輸出電容進行一定的非線性補償。
  • 電容式位移傳感器原理及使用方法
    打開APP 電容式位移傳感器原理及使用方法 發表於 2019-09-16 11:32:26   電容式位移傳感器原理   電容式位移傳感器是以電容器為敏感元件
  • 一文讀懂電容傳感器
    電容式傳感器具有結構簡單,靈敏度高,溫度穩定性好,適應性強,動態性能好等一系列優點,目前在檢測技術中不僅廣泛應用於位移、振動、角度、加速度等機械量的測量,還可用於液位、壓力、成份含量等熱工方面的測量中。
  • 電容式智能油位傳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應用
    打開APP 電容式智能油位傳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應用 hncrzdh 發表於 2020-06-22 16:51:24 電容式物位(液位)計是將被測量對象位置的變化轉換成電容量變化的一種裝置。
  • 差動式電容傳感器的車輛載荷檢測系統的工作原理
    同時,一些傳感器測量技術過於複雜,傳感器價格過於昂貴。因此,為了減小安裝和維護成本,提高車輛動態載荷檢測系統的便攜性,現在大多採用電容式車輛載荷檢測系統,該系統中載荷檢測傳感器採用差動式結構,大大提高了測量的靈敏度和非線性。
  • 電容液位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應用
    打開APP 電容液位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應用 與非網電路城論壇 發表於 2020-05-06 09:45:15 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說說電容液位傳感器工作原理,電容液位傳感器可以應用在哪裡?
  • 應用平行極板式電容傳感器檢測潤滑油品質的研究
    ,該傳感器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外接電路後可快速檢測潤滑油的使用狀況。對於如圖1所示的平行板電容器,多數文獻採用了以下公式表達電容與內部介質的介電常數關係: C=ε0εrS/d (1) 式中:εr為內部介質的相對介電常數;ε0為真空介電常數;S為極板面積;d為兩極板間距。
  • 「日本」東北大學研發出新型電容式圖像傳感器
    近日,日本東北大學的科研小組開發出一種新型接近電容式圖像傳感器。該傳感器具有非常高的靈敏度和解析度,掃描到的指紋不僅可以顯示指尖的漩渦狀紋路,還可以顯示出紋路之間的汗孔。論文作者、東北大學工程研究生院教授Shigetoshi Sugawa說:「研製的傳感器最重要的一點是它的高電容靈敏度。」Sugawa說,這種電容傳感器的高靈敏度來自於新引進的降噪技術。上圖是用電容傳感器檢測的十日元硬幣上的圖像成像,通過重複的步驟和表面圖像採集來測量。該導電銅材料的表面圖案細節清晰可見。
  • 壓阻式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應用電路
    另外壓阻式傳感器還有易於微型化、測量範圍寬、頻率響應好(可測幾千赫茲的脈動壓力)和精度高等特點。但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矽壓阻式壓力傳感器對溫度很敏感,在具體的應用電路中要採用溫度補償。目前大多數矽壓阻式傳感器已將溫度補充電路做在傳感器中,從而使得這類傳感器的溫度係數小於土0.3%的量程。   壓阻式壓力傳感器可以由恆壓源或恆流源供電。
  • 基於DSP的電容式指紋傳感器識別系統
    1.2 指紋傳感器模塊     FPC1011C是瑞典FingerPrints公司成功推出的一種電容式面裝指紋傳感器,具有高圖像質量(363 dpi的解析度)、高耐磨(高達100萬次)、高抗靜電(可達
  • 如何測量電容式觸控螢幕的實際信噪比
    【導讀】:不好的信噪比會影響系統的魯棒性,造成假觸摸和位置跳動。手指靠近觸控螢幕時會干擾相交的兩個透明電極的邊緣電場。這種電容稱為互電容。這就改變了傳感器的電容。交叉點發生在發射和接收電極直角交叉處。在手機觸控螢幕上有好幾百個這樣的交叉點。
  • 加速度傳感器工作原理及分類
    加速度傳感器的分類及原理根據牛頓第二定律:A(加速度)=F(力)/M(質量)  只需測量作用力F就可以得到已知質量物體的加速度。利用電磁力平衡這個力,就可以得到作用力與電流(電壓)的對應關係,通過這個簡單的原理來設計加速度傳感器。
  • 電感位置傳感器與電容位置傳感器的異同,看完這篇就懂了
    有些工程師混淆了電容位置傳感器和感應位置傳感器。兩者都使用非接觸技術來測量位置;兩者都使用交流電現象,兩者都可以用印刷電路板建造。然而,基本的物理原理是非常不同的,這意味著每種技術都適合於特定的幾何學和應用。Zettlex的技術經理DarranKreit描述了每種技術背後的基本物理原理,並概述了每種方法的優缺點。
  • 變極距型電容式傳感器在壓力觸控技術的設計和應用
    利用銦錫氧化物半導體透明導電膜(ITO)導電和高透光特性製作傳感器組件,ITO電路圖案設計多樣性,製造成本較低,製備過程易控。為了使手機觸控面板各個部位在同等壓力下產生的電容量相等,設計了自適應變極距電容傳感器的sensor ITO電路組件,再與LCM的下偏光片貼合或者集成在下偏光基材上面,保證了基板的平整度,壓力產生穩定的形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