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度傳感器工作原理及分類

2020-12-12 電子產品世界

  加速度是描述物體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通過測量由於重力引起的加速度,你可以計算出設備相對於水平面的傾斜角度。通過分析動態加速度,你可以分析出設備移動的方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6007.htm

  為了測量並計算這些物理量,便產生了加速度傳感器

加速度傳感器

  加速度傳感器是一種能夠測量加速力,將加速度轉換為電信號的電子設備。加速力就是當物體在加速過程中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就好比地球引力,也就是重力。加速力可以是個常量,比如g,也可以是變量。加速度計有兩種:一種是角加速度計,是由陀螺儀(角速度傳感器)的改進的。另一種就是線加速度計。

  加速度傳感器可應用在工業控制、儀器儀表;手柄振動和搖晃、玩具、滑鼠;汽車制動啟動檢測、報警系統;結構物、環境監視;工程測振、地質勘探、地震檢測;鐵路、橋梁、大壩的振動測試與分析;高層建築結構動態特性和安全保衛振動偵察上。

  加速度傳感器的分類及原理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A(加速度)=F(力)/M(質量)

  只需測量作用力F就可以得到已知質量物體的加速度。利用電磁力平衡這個力,就可以得到作用力與電流(電壓)的對應關係,通過這個簡單的原理來設計加速度傳感器。

  所以,加速度傳感器的本質是通過作用力造成傳感器內部敏感部件發生變形,通過測量其變形並用相關電路轉化成電壓輸出,得到相應的加速度信號。

  加速度傳感器按工作原理又分為四種:

  

  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是基於壓電晶體的壓電效應工作的。

  某些晶體在一定方向上受力變形時,其內部會產生極化現象,同時在它的兩個表面上產生符號相反的電荷;當外力去除後,又重新恢復到不帶電狀態,這種現象稱為「壓電效應」。

  具有「壓電效應」的晶體稱為壓電晶體。常用的壓電晶體有石英、壓電陶瓷等。

  

  在加速度計受振時,質量塊加在壓電元件上的力也隨之變化。當被測振動頻率遠低於加速度計的固有頻率時,則力的變化與被測加速度成正比。

  

  圖 壓電式加速度計的結構

  S是彈簧 M是質量塊 B是基座 P是壓電元件 R是夾持環

  圖a是中央安裝壓縮型,壓電元件—質量塊—彈簧系統裝在圓形中心支柱上,支柱與基座連接。這種結構有高的共振頻率。然而基座B與測試對象連接時,如果基座B有變形則將直接影響拾振器輸出。此外,測試對象和環境溫度變化將影響壓電元件,並使預緊力發生變化,易引起溫度漂移。

  圖b為環形剪切型,壓電元件由夾持環將其夾牢在三角形中心柱上。加速度計感受軸向振動時,壓電元件承受切應力。這種結構對底座變形和溫度變化有極好的隔離作用,有較高的共振頻率和良好的線性。

  圖c為三角剪切形,結構簡單,能做成極小型、高共振頻率的加速度計,環形質量塊粘到裝在中心支柱上的環形壓電元件上。由於粘結劑會隨溫度增高而變軟,因此最高工作溫度受到限制。

  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具有動態範圍大、頻率範圍寬、堅固耐用、受外界幹擾小以及壓電材料受力自產生電荷信號不需要任何外界電源等特點,是被最為廣泛使用的振動測量傳感器。

  雖然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結構簡單,商業化使用歷史也很長,但因其性能指標與材料特性、設計和加工工藝密切相關,因此在市場上銷售的同類傳感器性能的實際參數以及其穩定性和一致性差別非常大。與壓阻和電容式相比,其最大的缺點是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不能測量零頻率的信號。

  2、壓阻式加速度傳感器

  壓阻式加速度傳感器是最早開發的矽微加速度傳感器(基於MEMS矽微加工技術),壓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彈性元件一般採用矽梁外加質量塊,質量塊由懸臂梁支撐,並在懸臂梁上製作電阻,連接成測量電橋。在慣性力作用下質量塊上下運動,懸臂梁上電阻的阻值隨應力的作用而發生變化,引起測量電橋輸出電壓變化,以此實現對加速度的測量。

  

圖 壓阻式加速度傳感器原理圖

  壓阻式矽微加速度傳感器的典型結構形式有很多種,已有懸臂梁、雙臂梁、4梁和雙島-5梁等結構形式。彈性元件的結構形式及尺寸決定傳感器的靈敏度、頻響、量程等。質量塊能夠在較小的加速度作用下,使得懸臂梁上的應力較大,提高傳感器的輸出靈敏度。

  在大加速度下,質量塊的作用可能會使懸臂梁上的應力超過屈服應力,變形過大,致使懸臂梁斷裂。為此高gn值加速度擬採用質量塊和梁厚相等的單臂梁和雙臂梁的結構形式,如圖所示。

  

  圖 雙臂梁結構

  基於世界領先的MEMS矽微加工技術,壓阻式加速度傳感器具有體積小、低功耗等特點,易於集成在各種模擬和數字電路中,廣泛應用於汽車碰撞實驗、測試儀器、設備振動監測等領域。

  應變壓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敏感芯體為半導體材料製成電阻測量電橋,其結構動態模型仍然是彈簧質量系統。

  現代微加工製造技術的發展使壓阻形式敏感芯體的設計具有很大的靈活性以適合各種不同的測量要求。在靈敏度和量程方面,從低靈敏度高量程的衝擊測量,到直流高靈敏度的低頻測量都有壓阻形式的加速度傳感器。

  同時壓阻式加速度傳感器測量頻率範圍也可從直流信號到具有剛度高,測量頻率範圍到幾十千赫茲的高頻測量。超小型化的設計也是壓阻式傳感器的一個亮點。需要指出的是儘管壓阻敏感芯體的設計和應用具有很大靈活性,但對某個特定設計的壓阻式芯體而言其使用範圍一般要小於壓電型傳感器。

  壓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另一缺點是受溫度的影響較大,實用的傳感器一般都需要進行溫度補償。在價格方面,大批量使用的壓阻式傳感器成本價具有很大的市場競爭力,但對特殊使用的敏感芯體製造成本將遠高於壓電型加速度傳感器。

  

  壓阻式加速度傳感器

  3、電容式加速度傳感器

  電容式加速度傳感器是基於電容原理的極距變化型的電容傳感器。其中一個電極是固定的,另一變化電極是彈性膜片。彈性膜片在外力(氣壓、液壓等)作用下發生位移,使電容量發生變化。這種傳感器可以測量氣流(或液流)的振動速度(或加速度),還可以進一步測出壓力。

  

  電容式加速度傳感器原理圖

  電容式加速度傳感器,具有電路結構簡單,頻率範圍寬約為0~450Hz,線性度小於1%,靈敏度高,輸出穩定,溫度漂移小,測量誤差小,穩態響應,輸出阻抗低,輸出電量與振動加速度的關係式簡單方便易於計算等優點,具有較高的實際應用價值。

  但不足之處表現在信號的輸入與輸出為非線性,量程有限,受電纜的電容影響,以及電容傳感器本身是高阻抗信號源,因此電容傳感器的輸出信號往往需通過後繼電路給於改善。在實際應用中電容式加速度傳感器較多地用於低頻測量,其通用性不如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且成本也比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高得多。

  

  電容式加速度傳感器

  電容式加速度傳感器/電容式加速度計是對比較通用的加速度傳感器。在某些領域無可替代,如安全氣囊,手機行動裝置等。電容式加速度傳感器/電容式加速度計採用了微機電系統(MEMS)工藝。在大量生產時變得經濟,從而保證了較低的成本。

  4、伺服式加速度傳感器

  當被測振動物體通過加速度計殼體有加速度輸入時,質量塊偏離靜平衡位置,位移傳感器檢測出位移信號,經伺服放大器放大後輸出電流,該電流流過電磁線圈,從而在永久磁鐵的磁場中產生電磁恢復力,迫使質量塊回到原來的靜平衡位置,即加速度計工作在閉環狀態,傳感器輸出與加速度計成一定比例的模擬信號,它與加速度值成正比關係。

  

  伺服式加速度傳感器原理圖

  伺服式加速度傳感器是一種閉環測試系統,具有動態性 能好、動態範圍大和線性度好等特點。其工作原理,傳感器的振動系統由 「m-k」系統組成,與一般加速度計相同,但質量m上還接著一個電磁線圈,當基座上有 加速度輸入時,質量塊偏離平衡位置,該位移大小由位移傳感器檢測出來,經伺服放大器 放大後轉換為電流輸出,該電流流過電磁線圈,在永久磁鐵的磁場中產生電磁恢復力,力圖使質量塊保持在儀表殼體中原來的平衡位置上,所以伺服加速度傳感器在閉環狀態下工作。

  由於有反饋作用,增強了抗幹擾的能力,提高測量精度,擴大了測量範圍,伺服加速度 測量技術廣泛地應用於慣性導航和慣性制導系統中,在高精度的振動測量和標定中也有應用。

  5、三軸加速度傳感器

  也是基於加速度的基本原理去實現工作的,加速度是個空間矢量,一方面,要準確了解物體的運動狀態,必須測得其三個坐標軸上的分量;另一方面,在預先不知道物體運動方向的場合下,只有應用三軸加速度傳感器來檢測加速度信號。

  由於三軸加速度傳感器也是基於重力原理的,因此用三軸加速度傳感器可以實現雙軸正負90度或雙軸0-360度的傾角,通過校正後期精度要高於雙軸加速度傳感器大於測量角度為60度的情況。

  目前的三軸加速度傳感器/三軸加速度計大多採用壓阻式、壓電式和電容式工作原理,產生的加速度正比於電阻、電壓和電容的變化,通過相應的放大和濾波電路進行採集。

  三軸加速度傳感器具有體積小和重量(gm)輕特點,可以測量空間加速度,能夠全面準確反映物體的運動性質,在航空航天、機器人、汽車和醫學等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

  幾種加速度傳感器的比較

  

  在加速度傳感器的實際使用中,還要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和產品特性,要做合理的選型方案,以及產品的安裝維護等,我們將在後續的篇幅中為大家介紹。

相關焦點

  • 加速度傳感器的分類、工作原理與內部結構
    其工作原理主要利於壓電敏感元件的壓電效應得到與振動或者壓力成正比的電荷量或者電壓量。目前工業現場典型採用IEPE型加速度傳感器,及內置IC電路壓電加速度傳感器,傳感器輸出與振動量正正比的電壓信號。  加速度傳感器的分類  壓電式  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又稱壓電加速度計。
  • 加速度傳感器工作原理
    線加速度計是利用慣性原理來進行工作的。根據公式A=F/M,即加速度=慣性力/質量,只需對慣性力F進行測量即可得出加速度A的大小。五、加速度傳感器工作原理- -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  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是利用壓電效應來進行工作的,當加速度計振動時,加速度發生變化,加於壓電元件上的外力必然也會產生變化,若被測振動的頻率遠低於加速度計的固有頻率
  • 加速度傳感器工作原理及應用
    其實手機加速傳感器屬於加速度傳感器的一種,在下面的文章中,皮卡中國小編將介紹加速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應用,希望大家對加速度傳感器有個更全面的了解。加速度傳感器分類與工作原理1、壓電式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又稱壓電加速度計。它也屬於慣性式傳感器。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原理是利用壓電陶瓷或石英晶體的壓電效應,在加速度計受振時,質量塊加在壓電元件上的力也隨之變化。當被測振動頻率遠低於加速度計的固有頻率時,則力的變化與被測加速度成正比。
  • 無線加速度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分類介紹
    而利用加速度傳感器可以測量傾角的這一原理,可以對電子指南針的傾斜進行補償。也可用於數位相機的防抖,檢測手持設備的振動/晃動幅度,當振動/晃動幅度過大時鎖住照相快門,使所拍攝的圖像永遠是清晰的。3軸加速度傳感器的應用範圍很廣, 還能用於手持設備的姿態識別和UI操作。例如藉助3軸加速度傳感器,手持設備可實現畫面自動轉向。
  • 壓電加速度傳感器原理及應用
    市場上有兩類壓電加速度傳感器-電荷輸出型,電壓輸出型。電荷輸出型加速度傳感器主要的壓電加速度傳感器採用鋯鈦酸鹽陶瓷,具有很寬的工作溫度範圍,寬的動態量程,寬的頻率範圍(可用頻率>10kHz)。電荷輸出型加速度傳感器把壓電陶瓷封裝在具有氣密性的金屬外殼中。由於具有抵抗嚴酷環境的能力,其具有非常好的耐久性。
  • 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_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結構
    打開APP 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_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結構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19-12-25 10:54:39
  • 加速度傳感器是什麼_常用加速度傳感器有哪幾種分類
    加速度傳感器是什麼   加速度傳感器是一種能夠測量加速度的傳感器。通常由質量塊、阻尼器、彈性元件、敏感元件和適調電路等部分組成。傳感器在加速過程中,通過對質量塊所受慣性力的測量,利用牛頓第二定律獲得加速度值。根據傳感器敏感元件的不同,常見的加速度傳感器包括電容式、電感式、應變式、壓阻式、壓電式等。
  • 加速度傳感器的原理及如何選型
    加速度傳感器的原理線性加速度傳感器屬於不需要參照靜止坐標系的慣性傳感器類。它們被連接到移動平臺。 名稱中的「慣性」是指在運動中需具有足夠大的慣性。在導航設備中,加速度傳感器與陀螺儀配合使用,通常包含3個正交的速率陀螺儀和3個正交的加速度傳感器,分別測量角速度和線加速度。通過處理來自這些裝置的信號,就可以跟蹤運動物體的位置和方向。加速度傳感器被用於測量物體受到包括重力在內的外力所產生的加速度。雖然重力通常是一個指向質量塊重心的恆力,但其他力可以在一個寬的幅度和頻率範圍內變化大小和方向。
  • 加速度傳感器的動作測量原理與基本構成
    打開APP 加速度傳感器的動作測量原理與基本構成 發表於 2019-04-03 11:24:32 加速度測量的原理十分簡單並且相當可靠,其理論基礎為與慣性質量有關的牛頓第二定律。
  • 加速度傳感器的技術指標與應用,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原理與結構
    其工作原理主要利於壓電敏感元件的壓電效應得到與振動或者壓力成正比的電荷量或者電壓量。目前工業現場典型採用IEPE型加速度傳感器,及內置IC電路壓電加速度傳感器,傳感器輸出與振動量正正比的電壓信號。  實際傳感器的校準結果與線性變化偏離的程度,稱為該傳感器的非線性度。  在由最小值到最大值的傳感器動態範圍內,逐漸增大輸入的機械振動量,同時測量傳感器輸出幅值的變化,便可測定傳感器的輸出值與線性輸出值的偏差量。在使用正弦振動發生器進行測定時,可在傳感器的工作頻率範圍內選定幾個頻率進行,以覆蓋傳感器整個動態範圍。
  • 重力傳感器工作原理_重力傳感器作用
    打開APP 重力傳感器工作原理_重力傳感器作用 發表於 2019-06-10 14:16:03   重力傳感器工作原理   重力傳感器是根據壓電效應的原理來工作的。
  • 熱對流式加速度傳感器原理及應用
    前言 一提到加速度計傳感器,人們會習慣性地想到高昂的價格及其傳統的應用領域—高檔汽車。 的確,以往的加速度計傳感器由於其特定的工作原理和複雜的微機械加工工藝,導致其製造成本以及在小量程應用領域的失效率居高不下,使其無法在消費類電子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 3軸陀螺儀傳感器和3軸加速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打開APP 3軸陀螺儀傳感器和3軸加速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發表於 2018-03-19 10:11:00 其次,在硬體和應用工程師之間有一個普遍(但錯誤)的假設,即大多數傳感器提供相似的性能水平,因此通常來自傳感器的數據不能滿足他們的應用需求。 一般集成進消費產品的運動檢測傳感器包括3軸陀螺儀、3軸加速度計和3軸地磁傳感器。在運動跟蹤和絕對方向方面每種傳感器都有自己固有的強項和弱點。最近,傳感器「融合」正在進入廣大消費產品,成為一種克服單種傳感器弱點的有效方法。
  • 振動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幹擾分類
    振動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幹擾分類  我們平時在使用速度傳感器時,最需要的就是它的精準測量了,但是有時候速度傳感器在出廠的時候明明好好的,但一到現場就出現一些問題,比如沒有信號輸出或者產生無序信號的情況,而傳感器沒有問題,這時候很可能我們周圍產生了感應幹擾,影響傳感器輸出的外界感應幹擾我們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2/335199.htm  電磁感應幹擾  當兩個電路之間有互感存在時,
  • 振動傳感器是幹什麼的_振動傳感器工作原理介紹
    振動傳感器首先感應振動加速度,經過積分得到速度,二次積分得到位移,但加速度和位移會受頻率的影響,同時國家振動標準稱為振動烈度,也就是振動速度的有效值,所以,通常監測振動速度。      振動傳感器工作原理介紹   1 振動參數分類及特性   振動傳感器是由彈簧、阻尼器及慣性質量塊組成的單自由振蕩系統。
  • 重力傳感器的工作原理與應用分析
    重力傳感器是如何工作的?關於它的工作原理,給大家普及下。  重力傳感器是根據壓電效應的原理來工作的。  重力傳感器就是利用了其內部的由於加速度造成的晶體變形這個特性。由於這個變形會產生電壓,只要計算出產生電壓和所施加的加速度之間的關係,就可以將加速度轉化成電壓輸出。當然,還有很多其它方法來製作 加速度傳感器,比如電容效應,熱氣泡效應,光效應,但是其最基本的原理都是由於加速度產生某個介質產生形變,通過測量其變形量並用相關電路轉化成電壓輸出。
  • 淺析汽車速度傳感器工作原理及應用案例
    本文主要是簡單介紹汽車速度傳感器是什麼,並結合它的分類來分析各種汽車速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並舉例相應的汽車速度傳感器應用案例來深入的學習和掌握這門技術。它的功能我們具體可以這樣來理解:(1)檢測汽車行駛速度,並把檢測結果輸入給汽車儀表系統,用於顯示車速;(2)將檢測結的車速信號輸入到需要車速信號的汽車控制系統的ECU;(3)用於自動變速器系統、巡航定速系統;各種汽車速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應用(1)磁電式車速傳感器--模擬交流信號發生器,產生交變電流信號,通常由帶兩個接線柱的磁芯及線圈組成
  • 慣性傳感器的原理_慣性傳感器構成
    打開APP 慣性傳感器的原理_慣性傳感器構成 發表於 2019-09-12 14:41:57   慣性傳感器的原理   慣性傳感器是一種傳感器,主要是檢測和測量加速度、傾斜、衝擊、振動、旋轉和多自由度(DoF)運動,是解決導航、定向和運動載體控制的重要部件。
  • 電磁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打開APP 電磁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陳翠 發表於 2019-06-19 15:47:16   電磁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根據電磁感應定律,N匝線圈在磁場中運動切割磁力線,線圈內產生感應電動勢e。
  • 物理傳感器有哪些_物理傳感器工作原理
    物理傳感器有哪些   按其用途   壓力敏和力敏傳感器位置傳感器液面傳感器能耗傳感器速度傳感器   加速度傳感器射線輻射傳感器熱敏傳感器24GHz雷達傳感器   按其原理   振動傳感器溼敏傳感器磁敏傳感器氣敏傳感器真空度傳感器生物傳感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