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對流式加速度傳感器原理及應用

2021-01-07 電子產品世界

前言

一提到加速度計傳感器,人們會習慣性地想到高昂的價格及其傳統的應用領域—高檔汽車。 的確,以往的加速度計傳感器由於其特定的工作原理和複雜的微機械加工工藝,導致其製造成本以及在小量程應用領域的失效率居高不下,使其無法在消費類電子中得到廣泛的應用。熱對流式加速度計傳感器以其獨特的工作原理和微機械加工工藝,確保高可靠性、高性能、低價格,已開始應用於各種消費類電子產品。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1015.htm


工作原理

熱對流式加速度計是基於單片 cmos 集成電路製造工藝完整的加速度測量系統。類似其它加速度傳感器有重力塊, 熱對流式加速度計是以可移動的熱對流小氣團作為重力塊,通過測量由加速度引起的內部溫度的變化來測量加速度。熱對流式加速度計是以氣態氣體作為質量塊,同傳統的實體質量塊相比具有很大的優勢。它不存在電容式傳感器所存在的粘連、顆粒等問題,同時能抵抗50,000g 以上的衝擊。這使得熱對流式加速度計的次品率和故障率很低。

一個被放置在晶片中央的熱源在一個空腔中產生一個懸浮的熱氣團,同時由鋁和多晶矽組成的熱電耦組被等距離對稱地放置在熱源的四個方向。在未受到加速度或水平放置時,溫度的下降陡度是以熱源為中心完全對稱的。此時所有四個熱電耦組因感應溫度而產生的電壓是相同的(見圖1)。 由於自由對流熱場的傳遞性,任何方向的加速度都會擾亂熱場的輪廓,從而導致其不對稱。此時四個熱電耦組的輸出電壓會出現差異,而熱電耦組輸出電壓的差異是直接與所感應的加速度成比例的。在加速度傳感器內部有兩條完全相同的加速度信號傳輸路徑:一條是用於測量x 軸上所感應的加速度,另一條則用於測量y軸上所感應的加速度(見圖2 )。

優點

傳統的容感式加速度計是以兩個相對排列的叉狀陣列作為電容的兩極, 外界加速度使可移動極(重力塊)與固定極發生相對移動,從而使兩極間的電容量發生變化(見圖3),再通過一定的電路(如可變電容振蕩器)將此變化量轉換成相對應的輸出信號。


從容感式加速度計的基本工作原理可以清楚地看出,熱對流式加速度計在以下幾個與可靠性相關的方面(見表1)具有絕對的優勢:

抗衝擊能力

在傳統的容感式加速度計中可移動極(重力塊)依靠幾組微型矽「彈簧」與晶片的固定部分相連。對於高量程的應用(如安全氣囊),因為要求的靈敏度很小,容感式加速度計可以將微型矽「彈簧」製作得相對牢固。但消費類應用屬於小量程應用, 量程小於+/-10g,而靈敏度則相對較大。 對於容感式加速度計來說,在一定的信噪比前提下,想要得到較大的靈敏度就必須降低微型矽「彈簧」的強度,其結果是抗衝擊能力的下降。

與容感式加速度計相比, 熱對流式加速度計是以虛擬的懸浮於空中的「熱氣團」作為重力塊。在微機械結構上沒有可活動的部分,其獨特的「橋式」結構牢牢地固定在矽晶片上(見圖4)。從而使其能夠抵抗大於50,000g的衝擊。

極間粘連失效

容感式加速度計兩極的相對距離非常近,為了保證可移動極(重力塊)來回移動, 勢必要在其底部和頂部留下一定的空隙,使其成懸空狀。因此在實際應用中由于震動而出現極間粘連在所難免。

極小微粒引起的失效

眾所周知,半導體製造過程中微粒數量的控制與製造成本成反比。 微粒數量越少,淨化級別越高, 製造成本越高。容感式加速度計特殊的微機械結構,使其抵抗極小微粒的能力大大下降。如果一顆極小微粒落在兩極之間,電容的容值將發生突變,從而使輸出信號的零點出現巨大偏移,器件失效。一些原本落在其它部位的微小顆粒,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會發生移動,極有可能落在兩極之間。「巨大」而密集的叉狀陣列的存在使得容感式加速度計很難擺脫此類失效。熱對流式加速度計完全不同的結構和原理使其不可能發生以上失效。 極間機械彈性震蕩

彈簧(特別是阻尼係數小的彈簧)在受到外界力的作用後會發生往復震蕩。容感式加速度計特殊的微型矽「彈簧」懸掛結構同樣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此類震蕩,從而使得輸出信號在一定的時間內無法使用。 如果外界衝擊力的頻率與其共振頻率(2khz 至5khz)相同,後果則更為嚴重(見圖5)。低於35hz的頻響範圍使熱對流式加速度計自然規避了此類現象的發生。

消費電子產品的特點

低價格

容感式加速度計複雜的微機械加工工藝使得它的成品率無法提高,製造成本居高不下。雖然各大製造商不斷想方設法降低製造成本,但要達到消費類電子產品所能接受的低價格(低於1美元)顯然十分困難。
熱對流式加速度計基於標準的cmos製造工藝,使其圓片加工工序的成品率大大提高,全線成品率達到90%以上。再加上製造工廠設在中國大陸,使得產品的總體製造成本遠遠低於容感式加速度計,已經可以滿足消費類電子產品低成本的要求。

製造/運輸簡單、粗糙,應用中隨 意性大,突發情況多

由於容感式加速度計存在以上所述的固有缺陷,導致其在製造、運輸以及實際應用中(特別是消費類電子產品)的失效率一直居高不下。

美新公司從2002年開始生產銷售其熱對流式加速度計,至今已售出上千萬隻,而用戶使用失效率卻小於10ppm。

手持設備(手機,pda,mp3等)必須具備一定的抗衝擊(落體)能力。製造商要求其整機必須通過1.2或1.3米的自由落體測試。從1.2米自由落體至大理石地面將對整機產生大於50,000g的衝擊。如果除去外殼和印刷電路板的緩衝作用,施加到加速度計上的衝擊加速度也將超過5,000g。為了抵禦這種衝擊,製造商不得不給容感式加速度計「穿上」一件軟綿綿的「保護裝」(見圖6)。如此,製造成本的提高不言而喻。
熱對流式加速度計大於50,000g的抗衝擊能力使它無需任何額外的「關照」。

應用中的弱點

當然,熱對流式加速度計也有它的弱點,但這些「弱點」是否會影響其在消費類電子產品中的應用?

對環境溫度變化敏感 熱對流式加速度計的工作原理決定了它必定對環境溫度變化敏感。主要表現為「零點」溫漂和靈敏度溫度漂移。

(1)、「零點」溫漂

以美新公司的產品為例,溫度每變化一度,其輸出信號的「零點」會有2mg的漂移量。如果最終產品的工作溫度範圍是: 10℃ 至40℃,則最大將產生(25+10) 2 =70mg的漂移,相當於︱70 17│= 4度角度的變化,這是在-10℃的惡劣情況下的漂移量。絕大多數消費類領域的應用(如手持設備),對測量精度的要求不是很高,+/ 2度的角度偏差是可以接受的。而且,用戶可以通過簡單的開機復位程序(及時刷新存儲器中加速度計的「零值」)消除這種「零點」漂移的影響。而對於一些檢測震動信號(交流信號檢測)的應用,直流「零點」的漂移可以不予考慮。

對於一些測量精度較高的應用,用戶可以選擇其低溫漂的器件 (0.1mg/℃)。

(2)、靈敏度溫度漂移

對於熱對流式加速度計來說,靈敏度溫度漂移是它的一個主要弱點,但這一溫漂是有規律可循的(見圖7)。以美新公司的產品為例,其未經補償的靈敏度溫度漂移嚴格遵循以下公式,從而使外部溫度補償得以實現。

si ti2.90 = sf tf2.90
其中,si 是在初始溫度ti(25+273)時的靈敏度,而 sf 是在任何最終溫度tf 時的靈敏度,溫度單位為絕對溫度k。

同時,用戶可以針對產品的工作溫度範圍及精度,選擇帶有內部靈敏度溫度補償的器件。在-10℃ 至40℃的溫度範圍內,小於10%的靈敏度漂移對非精密測量的應用來說是可以接受的。

頻響範圍低

熱對流式加速度計的頻率響應一般小於35hz。對於消費類電子產品,特別是手持設備來說,這一頻響範圍已經足夠。因為人的運動頻率基本上都低於10hz。

功耗問題

與容感式加速度計(3v時0.6ma)相比,熱對流式加速度計的功耗相對較大(3v時2ma)。對於非電池供電的應用,6mw的功耗可以不予考慮。對於電池供電的應用,可以採用下列方法降低功耗。

(1)、不工作時關閉

美新公司的加速度計專門預留了一個「power down」引腳。用戶可以很方便地通過微處理器將此引腳置為高電平,即可關閉加速度計(見圖8)。對於美新公司i2c輸出的加速度計,則只要微處理器通過i2c總線向加速度計發出一個關閉指令即可。(「power down」狀態下其器件總體功耗小於0.3uw)。

(2)、脈衝供電方式

在一些應用中,加速度計只被用於檢測物體是否存在運動,無需進行定量檢測分析。此時,可以採用脈衝供電方式,使得加速度計處於循環開/關的狀態(見圖9)。

採用以下脈衝供電方式可將美新公司i2c加速度計產品的功耗降至1mw(3v供電)。

環境熱梯度的影響

器件周圍環境溫度的不均勻性(熱梯度的存在)會使熱對流式加速度計輸出信號的「零點」發生漂移。但是空氣的熱傳導率很低,約0.03w/mk。 實驗數據表明(見圖10),當一個120℃的熱源放置在距離熱對流式加速度計11mm的位置時,熱對流式加速度計的輸出只發生小於5mg的漂移。因此,在實際應用中如果真有較大的環境熱梯度存在,只需將熱對流式加速度計放置在離熱源10mm以外的位置即可。在消費類電子產品中,不可能有如此高溫的熱源存在(一般殼內溫度最高不會超過70℃)。又由於外殼的作用,特別是手持設備體積較小,不可能在殼內產生空氣對流。因此在消費類應用領域,熱梯度對熱對流式加速度計的影響是微不足道的。
綜上所述,熱對流式加速度計低廉的價格和卓越的可靠性,已使其成為消費類應用領域的首選。


二軸還是三軸?

加速度傳感器在消費類電子產品中的應用十分廣泛。那麼,是否必須選用三軸加速度計傳感器呢?這裡不妨以加速度傳感器在手持設備(手機,pda,mp3)中的應用為例加以分析。
加速度傳感器在手持設備中的應用:

方向控制類遊戲

絕大多數手持設備中的遊戲只需實現左/右,前/後方向(或加/減速)控制。因此,二軸加速度傳感器已經足夠。 動態運動類遊戲

這類遊戲是通過搖動或揮動手持設備來實現對遊戲對象的控制。它是一種定性檢測,無須準確測出手持設備在三個軸向的加速度。況且,在實際使用中用戶不可能100%做到只在z軸方向上運動。只要在軟體上適當地提高檢測靈敏度(降低動作判斷閾值),就可使用二軸加速度傳感器。

計步器

手持設備作為計步器使用時,一般選擇以下安放模式:垂直固定於腰間或手臂上;垂直放置在上衣或褲子口袋中。很少會選擇絕對平行於地面放置。由此可見,二軸加速度傳感器已經夠用。

圖像自動翻轉

此功能是通過手持設備在空中的旋轉或前後左右傾斜,來實現屏幕圖像的自動跟轉。通過對二軸加速度傳感器x、y軸輸出信號過"零"點和過「90度」點次序的檢測,來判斷圖像翻轉的方向。

屏幕圖像移動和菜單選擇

通過傾斜手持設備實現屏幕顯示內容的上下左右瀏覽或菜單的選擇。此功能從信號處理上說與方向控制類遊戲相同,二軸加速度傳感器已經夠用。

閃信

通過揮動手持設備實現在空中顯示文字。用戶可自己編寫顯示的文字。
用戶只可能在一個平面上左右揮動,因此,二軸加速度傳感器已經足夠。

照相拍照防抖

用加速度傳感器檢測手持設備的振動/晃動幅度。當振動/晃動幅度過大時鎖住照相快門。此功能與動態運動類遊戲相似,只是檢測靈敏度需設得更高一些。

電子指南針傾斜矯正

與方向控制類遊戲相同,二軸加速度傳感器已經足夠。

迷你硬碟保護

雖然二軸加速度傳感器無法達到100%的落體檢測,但實際試驗證明其至少可達到80%的落體檢測。何況隨著快閃記憶體容量的不斷提高,迷你硬碟由於體積大,價格高及容易損壞,其在手持設備中的使用率必將逐年下降。

空中書寫識別

用戶可通過在空中書寫一個簡單的字母或數字, 實現自動快捷撥號。
微處理器對手持設備在空中運動過程中加速度傳感器的輸出信號進行頻譜或軌跡分析,並與存儲器中的特徵數據進行比對,以相似率來判斷所寫的字母或數字。三軸加速度傳感器在軌跡分析方法中具有一定的優勢。但軌跡分析方法要求用戶嚴格按照其規定的方式書寫,使客戶很難適應。二軸加速度傳感器則在頻譜分析法中佔優。頻譜分析法類似於三星手機?quot;anycall"功能。它允許用戶先將自己的書寫特徵(如幾個字母或數字)存入存儲器,在第二次書寫時只需與存儲器中自己的特徵數據相比較,若相似度大於90%,則判斷為某個字母或數字。實驗證明,利用二軸加速度傳感器和頻譜分析法更易被用戶接受,並且判斷準確率更高。

相關焦點

  • 加速度傳感器的技術指標與應用,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原理與結構
    壓阻式、變電容式加速度計的典型溫度範圍為-18°C~+93°C。  ●壓電傳感器的瞬變溫度靈敏度  具有熱釋電效應的傳感器在瞬變溫度作用下將產生電輸出,該輸出的最大值與傳感器靈敏度和溫度改變量乘積的比值稱為瞬變溫度靈敏度。  在溫度產生變化時,壓電元件會產生輸出信號,這稱之為熱釋電效應。
  • 加速度傳感器工作原理及應用
    其實手機加速傳感器屬於加速度傳感器的一種,在下面的文章中,皮卡中國小編將介紹加速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應用,希望大家對加速度傳感器有個更全面的了解。加速度傳感器分類與工作原理1、壓電式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又稱壓電加速度計。它也屬於慣性式傳感器。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原理是利用壓電陶瓷或石英晶體的壓電效應,在加速度計受振時,質量塊加在壓電元件上的力也隨之變化。當被測振動頻率遠低於加速度計的固有頻率時,則力的變化與被測加速度成正比。
  • 壓電加速度傳感器原理及應用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對於需要測量靜態加速度或低頻加速度(1Hz)的應用,或者需要用加速度計算速度和位移的應用,需要選擇具有直流響應的加速度傳感器。對於多數工程應用來說,選擇合適的測試工具將對測試結果產生很大的影響。本文將幫助讀者正確的選擇加速度傳感器。
  • 加速度傳感器工作原理
    加速度傳感器一般可分為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壓阻式加速度傳感器、電容式加速度傳感器和伺服式加速度傳感器四種。接下來我們就分別來看一下這六中加速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麼樣子的吧~~五、加速度傳感器工作原理- -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  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是利用壓電效應來進行工作的,當加速度計振動時,加速度發生變化,加於壓電元件上的外力必然也會產生變化,若被測振動的頻率遠低於加速度計的固有頻率
  • 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_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結構
    打開APP 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_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結構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19-12-25 10:54:39
  • 加速度傳感器工作原理及分類
    同時壓阻式加速度傳感器測量頻率範圍也可從直流信號到具有剛度高,測量頻率範圍到幾十千赫茲的高頻測量。超小型化的設計也是壓阻式傳感器的一個亮點。需要指出的是儘管壓阻敏感芯體的設計和應用具有很大靈活性,但對某個特定設計的壓阻式芯體而言其使用範圍一般要小於壓電型傳感器。  壓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另一缺點是受溫度的影響較大,實用的傳感器一般都需要進行溫度補償。
  • 加速度傳感器的分類、工作原理與內部結構
    它也屬於慣性式傳感器。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原理是利用壓電陶瓷或石英晶體的壓電效應,在加速度計受振時,質量塊加在壓電元件上的力也隨之變化。當被測振動頻率遠低於加速度計的固有頻率時,則力的變化與被測加速度成正比。
  • 壓阻式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應用電路
    打開APP 壓阻式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應用電路 電工基礎 發表於 2020-03-15 15:15:00 另外壓阻式傳感器還有易於微型化、測量範圍寬、頻率響應好(可測幾千赫茲的脈動壓力)和精度高等特點。但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矽壓阻式壓力傳感器對溫度很敏感,在具體的應用電路中要採用溫度補償。目前大多數矽壓阻式傳感器已將溫度補充電路做在傳感器中,從而使得這類傳感器的溫度係數小於土0.3%的量程。   壓阻式壓力傳感器可以由恆壓源或恆流源供電。
  • 重力傳感器的原理及有哪些應用
    打開APP 重力傳感器的原理及有哪些應用 發表於 2019-07-09 15:46:19 重力傳感器採用彈性敏感元件製成懸臂式位移器,與採用彈性敏感元件製成的儲能彈簧來驅動電觸點,完成從重力變化到電信號的轉換。
  • 無線加速度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分類介紹
    無線加速度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的7大應用場景三軸加速度傳感器的應用1、車身安全、控制及導航系統中的應用加速度傳感器已被廣泛應用於汽車電子領域,主要集中在車身操控、安全系統和導航,典型的應用如汽車安全氣囊(Airbag
  • 加速度傳感器的原理及如何選型
    加速度傳感器的原理線性加速度傳感器屬於不需要參照靜止坐標系的慣性傳感器類。它們被連接到移動平臺。 名稱中的「慣性」是指在運動中需具有足夠大的慣性。在導航設備中,加速度傳感器與陀螺儀配合使用,通常包含3個正交的速率陀螺儀和3個正交的加速度傳感器,分別測量角速度和線加速度。通過處理來自這些裝置的信號,就可以跟蹤運動物體的位置和方向。加速度傳感器被用於測量物體受到包括重力在內的外力所產生的加速度。雖然重力通常是一個指向質量塊重心的恆力,但其他力可以在一個寬的幅度和頻率範圍內變化大小和方向。
  • 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應用及選擇
    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應用場合   在現代生產生活中被應用於許許多多的方面,如手提電腦的硬碟抗摔保護,目前用的數位相機和攝像機裡,也有加速度傳感器,用來檢測拍攝時候的手部的振動,並根據這些振動,自動調節相機的聚焦。壓電加速度傳感器還應用於汽車安全氣囊、防抱死系統、牽引控制系統等安全性能方面。
  • 熱式氣體質量流量傳感器研究與發展
    二、熱式氣體質量流量傳感器的發展和應用最早發明的熱式氣體質量流量傳感器是熱線式氣體流量傳感器,利用放置在流場中具有加熱電流的細金屬絲來測量流體的流速、流量。三、熱膜式氣體質量流量傳感器原理和結構1、原理熱膜式氣體質量流量傳感器是利用熱傳導和熱耗散的原理製作的[3]
  • 傳感器原理及應用
    、磁力傳感器、氣壓傳感器等多種傳感器。傳感器原理是什麼呢?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又有哪些應用呢?二、傳感器原理及應用- -工作原理  傳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轉換元件、變換電路、輔助電源四部分構成,如下圖所示。
  • 重力傳感器的工作原理與應用分析
    重力傳感器是如何工作的?關於它的工作原理,給大家普及下。  重力傳感器是根據壓電效應的原理來工作的。  重力傳感器就是利用了其內部的由於加速度造成的晶體變形這個特性。由於這個變形會產生電壓,只要計算出產生電壓和所施加的加速度之間的關係,就可以將加速度轉化成電壓輸出。當然,還有很多其它方法來製作 加速度傳感器,比如電容效應,熱氣泡效應,光效應,但是其最基本的原理都是由於加速度產生某個介質產生形變,通過測量其變形量並用相關電路轉化成電壓輸出。
  • 加速度傳感器是什麼_常用加速度傳感器有哪幾種分類
    加速度傳感器工作原理   線加速度計的原理是慣性原理,也就是力的平衡,A(加速度)=F(慣性力)/M(質量)我們只需要測量F就可以了。怎麼測量F?用電磁力去平衡這個力就可以了。就可以得到 F對應於電流的關係。只需要用實驗去標定這個比例係數就行了。當然中間的信號傳輸、放大、濾波就是電路的事了。
  • 熱電阻傳感器原理_熱電阻傳感器的應用
    打開APP 熱電阻傳感器原理_熱電阻傳感器的應用 發表於 2019-09-25 14:58:14   熱電阻傳感器原理   熱電阻傳感器是利用導體的電阻隨溫度變化的特性,對溫度和溼度有關的參數進行檢測的裝置。
  • 重力傳感器的原理及應用
    重力傳感器的原理及應用 廣州南創 發表於 2020-06-13 09:28:02   重力傳感器原理:   所謂的壓電效應就是「對於不存在對稱中心的異極晶體加在晶體上的外力除了使晶體發生形變以外
  • 加速度傳感器的動作測量原理與基本構成
    打開APP 加速度傳感器的動作測量原理與基本構成 發表於 2019-04-03 11:24:32 加速度測量的原理十分簡單並且相當可靠,其理論基礎為與慣性質量有關的牛頓第二定律。
  • 加速度計和陀螺儀傳感器:原理、檢測及應用
    本文簡要介紹MEMS的工作原理、檢測架構以及各種潛在應用。和陀螺儀,討論其工作原理、檢測結構以及目前市場的熱點應用,對我們日常生活具有深遠的影響。陀螺儀則測量物體由於科裡奧利加速度而發生的位移。  2 加速度計工作原理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物理加速度(m/s2)與受到的合力(N)成正比,與其質量(kg)成反比,加速度方向與合力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