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應用及選擇

2020-12-12 電子發燒友

  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應用場合

  在現代生產生活中被應用於許許多多的方面,如手提電腦的硬碟抗摔保護,目前用的數位相機和攝像機裡,也有加速度傳感器,用來檢測拍攝時候的手部的振動,並根據這些振動,自動調節相機的聚焦。壓電加速度傳感器還應用於汽車安全氣囊、防抱死系統、牽引控制系統等安全性能方面。

  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選擇

  一、靈敏度的選擇

  製造商在產品介紹或說明書中一般都給出傳感器的靈敏度和參考量程範圍,目的是讓用戶在選擇不同靈敏度的加速度傳感器時能方便地選出合適的產品,最小加速度測量值也稱最小解析度,考慮到後級放大電路噪聲問題,應儘量遠離最小可用值,以確保最佳信噪比。最大測量極限要考慮加速度傳感器自身的非線性影響和後續儀器的最大輸出電壓。

  估算方法:最大被測加速度×傳感器電荷(電壓)靈敏度,其數值是否超過配套儀器的最大輸入電荷(電壓)值。建議如已知被測加速度範圍可在傳感器指標中的「參考量程範圍」中選擇(兼顧頻響、重量),同時,在頻響、質量允許的情況下,儘量選擇高靈敏度的傳感器,以提高後續儀器輸入信號,提高信噪比。在兼顧頻響、質量的同時,可參照以下範圍選擇傳感器靈敏度:以電荷輸出型壓電加速度傳感器為例:

  1. 土木工程和超大型機械結構的振動在0.1g-10g(1g=9.81m/s2)左右,可選電荷靈敏度在300pC/ms-2~30pC/ms-2的壓電加速度傳感器,屬於電荷輸出型壓電加速度傳感器。

  2. 特殊的土木結構(如樁基)和機械設備的振動在100ms-2~1000ms-2,可選擇20pC/ms-2~2pC/ms-2的加速度傳感器。

  3. 衝擊,碰撞測量量程一般10000ms-2~1000000ms-2,可選則傳感器靈敏度是0.2pC/ms-2~0.002pC/ms-2的加速度傳感器。

  二、頻率選擇

  製造商給出的加速度傳感器的頻響曲線是用螺釘剛性連接安裝的。

  一般將曲線分成二段:諧振頻率和使用頻率。使用頻率是按靈敏度偏差給出的,有±10%、±5%、±3dB。諧振頻率一般是避開不用的,但也有特例,如軸承故障檢測。選擇加速度傳感器的頻率範圍應高於被測試件的振動頻率。有倍頻分析要求的加速度傳感器頻率響應應更高。土木工程一般是低頻振動,加速度傳感器頻率響應範圍可選擇0.2Hz~1kHz,機械設備一般是中頻段,可根據設備轉速、設備剛度等因素綜合估算振動頻率,選擇0.5Hz~5kHz的加速度傳感器。如發電機轉速在3000rms時,除以60s此時它的主頻率為50Hz。碰撞、衝擊測量高頻居多。

  加速度傳感器的安裝方式不同也會改變使用頻響(對振動值影響不大)。

  安裝面要平整、光潔,安裝選擇應根據方便、安全的原則。我們給出同一隻RC6500S加速度傳感器不同安裝方式的使用頻率:螺釘剛性連接(±10%誤差)10kHz;環氧膠或「502」粘接安裝6kHz;磁力吸座安裝2kHz;雙面膠安裝1kHz。由此可見,安裝方式的不同對測試頻率的響應影響很大,應注意選擇。加速度傳感器的質量、靈敏度與使用頻率成反比,靈敏度高,質量大,使用頻率低,這也是選擇的技巧。

  三、內部結構

  內部結構是指敏感材料晶體片感受振動的方式及安裝形式。

  有壓縮和剪切兩大類,常見的有中心壓縮、平面剪切、三角剪切、環型剪切。

  中心壓縮型頻響高於剪切型,剪切型對環境適應性好於中心壓縮型。如配用積分型電荷放大器測量速度、位移時,最好選用剪切型產品,這樣所獲得的信號波動小,穩定性好。

  四、內置電路

  內置的概念是將放大電路置於加速度傳感器內,成為具有電壓輸出功能的傳感元件。它可分雙電源(四線)和單電源(二線、帶偏置,又稱ICP)兩種,下面所指內裝電路專指ICP型。目前,內置電路傳感器一般是與數據採集儀配套,在國內使用較多的方面是用於機械故障、樁基檢測,不少在線監測項目上也在使用該類產品。ICP型加速度傳感器的供電和信號輸出共用一根線。其特點是:低阻抗輸出,抗幹擾,噪聲小,性能價格比高,安裝方便,尤其適於多點測量,穩定可靠、抗潮溼、抗粉塵、抗有害氣體。內置電路傳感器靈敏度的選型計算:

  被測加速度值(g)=最大輸出電壓(mV)/傳感器靈敏度(mV/g)

  如選用目前最為通用的100mV/g,可測50g以內振動,如測量100g,則用50mV/g的加速度計,其餘以此類推。

  五、環境影響

  某些測試現場的環境較為惡劣,考慮的因素較多,如防水、高溫、安裝位置、強磁電場及地電迴路等,均會給測量帶來很大的影響。

  防水:防水有兩個概念,淺層防水和深層防水,尤以深層防水為難,如三峽工程永久船閘閘門的振動監測,水深近百米,它涉及地迴路幹擾、高壓滲水、導線防護、長期可靠性等諸多問題。

  高溫:多數廠商給出的傳感器溫度範圍為可用值,而不是高溫狀況的靈敏度,實際上,高溫時靈敏度偏差較大,特殊用戶應向廠商索取專用的高溫時的靈敏度指標,靈敏度指標是保證測試準確的關鍵。

  位置限制:加速度傳感器永久安裝在現場會受到人為碰撞,應選擇工業型長期監測加速度傳感器,它採用外加防護罩,三角法蘭安裝,具有對地絕緣、防塵的作用。對出線方向有要求的可向製造商提出。對於不能觸及的部位,可用手持式加速度傳感器(帶長探針)。

  絕緣、地電迴路及磁電場:對磁電場較強的測試現場,應選擇特殊外殼材料的加速度傳感器和專用導線,此類研究國內還比較少見。對於兩點接地、潮溼等現場,要解決好測試幹擾則可採用浮地或絕緣型加速度傳感器,同時要考慮導線接頭的防護。為了克服兩點或多點接地產生地電迴路電流對測試的影響,可以選用浮地或絕緣傳感器。沒有特殊要求且幹擾不大的工況,可用絕緣型加速度傳感器,而永久型監測或幹擾大的工況則應採用浮地型。這二種命名的區別在於絕緣型產品的外殼為信號地,而浮地型產品的外殼為屏蔽層。

  附加質量:在振動結構上安裝的加速度傳感器的質量要小於被測點的自身動態質量的1/10即可,認為對被測信號的影響可以忽略。

  六、配套儀器

  壓電類加速度傳感器如是電荷輸出的,可與任何一種高阻輸入的電荷放大器或具有電荷前置功能的採集器相配,電荷放大器種類較多,有單臺、多路、積分、準靜態,這都要根據測量要求來確定。

  也有特例,如直接將壓電傳感器的輸出信號接入具有一定高阻性能的三次儀表(如示波器),同樣可測得信號,但因阻抗匹配不夠,只能是定性了解動態狀況。內裝IC放大器加速度傳感器(ICP型)專門有恆流適配器,一臺恆流適配器可供多隻加速度傳感器的恆流供電及信號輸出。對於提供恆流源供電的數據採集儀器,可以將該類型傳感器直接接入數據採集儀器。雙電源供電的加速度傳感器可由採集器提供雙電源或用雙路直流穩壓電源供電。目前ICP加速度傳感器的典型供電方式為:24V4mA恆流。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技術參數及選擇
    打開APP 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技術參數及選擇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19-12-25 11:04:26   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原理   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是利用某些物質如石英晶體的壓電效應,在加速度計受振時,質量塊加在壓電元件上的力也隨之變化。
  • 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_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結構
    打開APP 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_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結構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19-12-25 10:54:39
  • 加速度傳感器的技術指標與應用,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原理與結構
    壓阻式、變電容式加速度計的典型溫度範圍為-18°C~+93°C。  ●壓電傳感器的瞬變溫度靈敏度  具有熱釋電效應的傳感器在瞬變溫度作用下將產生電輸出,該輸出的最大值與傳感器靈敏度和溫度改變量乘積的比值稱為瞬變溫度靈敏度。  在溫度產生變化時,壓電元件會產生輸出信號,這稱之為熱釋電效應。
  • 加速度傳感器工作原理及應用
    加速度傳感器分類與工作原理1、壓電式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又稱壓電加速度計。它也屬於慣性式傳感器。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原理是利用壓電陶瓷或石英晶體的壓電效應,在加速度計受振時,質量塊加在壓電元件上的力也隨之變化。當被測振動頻率遠低於加速度計的固有頻率時,則力的變化與被測加速度成正比。
  • 加速度傳感器工作原理
    加速度傳感器一般可分為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壓阻式加速度傳感器、電容式加速度傳感器和伺服式加速度傳感器四種。接下來我們就分別來看一下這六中加速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麼樣子的吧~~五、加速度傳感器工作原理- -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  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是利用壓電效應來進行工作的,當加速度計振動時,加速度發生變化,加於壓電元件上的外力必然也會產生變化,若被測振動的頻率遠低於加速度計的固有頻率
  • 如何選擇合適的(G-sensor)重力加速度傳感器
    個別高端筆記本例如IBM高端系列也內置了G-sensor,在感知發生劇烈加速度時(如開始跌落),立即保護硬碟,避免硬碟損害。現代的一些應用例如微信的搖一搖功能使用的就是重力感應原理。G-sensor還用在遊戲和運動計步器等應用中來。此外,此傳感器還可用於光學防抖等的應用。
  • 壓電加速度傳感器原理及應用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對於需要測量靜態加速度或低頻加速度(1Hz)的應用,或者需要用加速度計算速度和位移的應用,需要選擇具有直流響應的加速度傳感器。對於多數工程應用來說,選擇合適的測試工具將對測試結果產生很大的影響。本文將幫助讀者正確的選擇加速度傳感器。
  • 加速度傳感器是什麼_常用加速度傳感器有哪幾種分類
    隨著MEMS技術在傳感器領域中的應用,加速度傳感器的體積可以做得更小,性能反而做得更高,這大大促進了它在消費電子領域中的應用,每年的市場份額也在不斷增加。      常用加速度傳感器有哪幾種分類   加速度傳感器按工作原理可分為壓電式、壓阻式和電容式。
  • 壓電式壓力傳感器的特點及應用領域
    壓電式壓力傳感器是一種利用壓電材料的壓電效應將被測壓力轉換為電信號的一種傳感器,它應用的範圍是很廣泛的,在多個領域當中都有很重要的應用。大家對於壓電式壓力傳感器的知識了解多少呢,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一下非常重要的壓電式壓力傳感器的特點及應用領域吧。
  • 無線加速度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分類介紹
    無線加速度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的7大應用場景三軸加速度傳感器的應用1、車身安全、控制及導航系統中的應用加速度傳感器已被廣泛應用於汽車電子領域,主要集中在車身操控、安全系統和導航,典型的應用如汽車安全氣囊(Airbag
  • 及時響應公司發布壓電式IEPE加速度傳感器
    智能時代,萬物皆有感知,傳感器作為最精確的感知原件,就像人類的眼睛、耳朵,將對世界的感知觸達到方方面面。如今,晶片與傳感器技術飛速發展,全世界的科技力量正在用創新技術描繪出一幅萬物互聯、萬物感知、萬物智能的美好圖景。
  • 加速度傳感器工作原理及分類
    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是基於壓電晶體的壓電效應工作的。  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具有動態範圍大、頻率範圍寬、堅固耐用、受外界幹擾小以及壓電材料受力自產生電荷信號不需要任何外界電源等特點,是被最為廣泛使用的振動測量傳感器。  雖然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結構簡單,商業化使用歷史也很長,但因其性能指標與材料特性、設計和加工工藝密切相關,因此在市場上銷售的同類傳感器性能的實際參數以及其穩定性和一致性差別非常大。
  • 熱對流式加速度傳感器原理及應用
    類似其它加速度傳感器有重力塊, 熱對流式加速度計是以可移動的熱對流小氣團作為重力塊,通過測量由加速度引起的內部溫度的變化來測量加速度。熱對流式加速度計是以氣態氣體作為質量塊,同傳統的實體質量塊相比具有很大的優勢。它不存在電容式傳感器所存在的粘連、顆粒等問題,同時能抵抗50,000g 以上的衝擊。這使得熱對流式加速度計的次品率和故障率很低。
  • 加速度傳感器的分類、工作原理與內部結構
    其工作原理主要利於壓電敏感元件的壓電效應得到與振動或者壓力成正比的電荷量或者電壓量。目前工業現場典型採用IEPE型加速度傳感器,及內置IC電路壓電加速度傳感器,傳感器輸出與振動量正正比的電壓信號。  加速度傳感器的分類  壓電式  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又稱壓電加速度計。
  • 深度解析壓電傳感器原理及應用
    深度解析壓電傳感器原理及應用 胡薇 發表於 2018-08-10 09:57:47 一、壓電效應及壓電材料 1、壓電效應 壓電材料是指受到壓力作用在其兩端面會出現電荷的一大類單晶或多晶的固體材料
  • 四大加速度傳感器在振動、衝擊測量中的應用全解
    振動、衝擊測量今天,在振動、衝擊測量方面,廣泛使用的是各種結構型式的壓電式、集成電路壓電式、壓阻式和變電容式加速度傳感器。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是一種自髮式傳感器,其輸出電荷與所感受的加速度成正比。它具有精確度高、頻響寬、動態範圍大、尺寸小、重量輕、壽命長、易於安裝、穩定性好等特點。可以採用天然石英,經過適當切割構成敏感元件,但靈敏度低,造價高。
  • MEMS加速度傳感器在電機健康狀態監測上的應用
    打開APP MEMS加速度傳感器在電機健康狀態監測上的應用 Excelpoint世健 發表於 2020-04-23 09:40:59
  • 壓阻式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應用電路
    另外壓阻式傳感器還有易於微型化、測量範圍寬、頻率響應好(可測幾千赫茲的脈動壓力)和精度高等特點。但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矽壓阻式壓力傳感器對溫度很敏感,在具體的應用電路中要採用溫度補償。目前大多數矽壓阻式傳感器已將溫度補充電路做在傳感器中,從而使得這類傳感器的溫度係數小於土0.3%的量程。   壓阻式壓力傳感器可以由恆壓源或恆流源供電。
  • 動態壓力傳感器與靜態壓力傳感器的區別及應用
    一、什麼是動態壓力傳感器 壓電效應是動態壓力傳感器的主要工作原理,動態壓力傳感器不能用於靜態測量,因為經過外力作用後的電荷,只有在迴路具有無限大的輸入阻抗時才得到保存。實際的情況不是這樣的,所以這決定了動態壓力傳感器只能夠測量動態的應力。
  • 壓電式聲學傳感器:柔性、自供電、應用前景廣!
    導讀近日,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的團隊模仿人類耳蝸中的基底膜,製造出一種柔性壓電薄膜,進一步開發出基於機器學習、自供電、高靈敏度的聲學傳感器然而,傳統聲學傳感器採用電容式設備來測量兩個導電層之間的電容,導致出現了靈敏度低、識別距離短以及說話人識別率低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