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東南:業績激增的背後

2020-12-27 和訊股票

本刊記者 何豔

中報窗口期,業績預計大增的大東南可謂春風得意,「喜事」不止一樁,公司早前還迎來新主並成功脫星摘帽,可謂在本輪牛市前掃除了諸多障礙。曾經五裡一徘徊,能否自此東南飛?讓很多投資者關注。

半年報業績預增近7倍

2020年7月7日晚間,大東南發布業績預告稱,預計今年上半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800萬元至4500萬元,同比增長645.35%~782.65%。大東南這份業績扭轉了自身頹勢,可稱亮眼。從已發布中報業績預告的近500家公司財務數據看,大東南業績預增幅度擠進前20名。

此前的6月3日,大東南剛剛被撤銷退市風險警示。公司表示,目前主營業務盈利能力已顯著改善,持續經營能力持續增強。2019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46億元,同比增長12.08%;歸母淨利潤6019.88萬元,同比增長42.24%;扣非後淨利潤4744萬元,8年來首次年度轉正。

其實大東南早在2019年6月27日便已經提交撤銷風險警示申請,但時隔一年才被深交所審核通過。2018年5月2日起,該公司實行退市風險警示處理,2019年6月28日,*ST東南披露了2018年年度報告,稱公司在報告期內實現歸屬淨利潤約為4008.76萬元,追溯調整後為4232.09萬元,*ST東南觸及退市風險警示的情形已經消除。

在業內看來,大東南撤銷退市風險申請遲遲未被批覆,或與彼時公司正處在被證監會立案調查階段有關。2019年12月30日,大東南收到證監會的處罰決定書,經查明,大東南涉嫌未按期披露定期報告、存在資金被佔用未如實披露、存在對外擔保未如實披露、存在共同借款未如實披露等行為的違法事實。

目前,大東南已被撤銷退市風險警示,這對因公司虛假陳述而受損的投資者來說是一件好事。根據相關司法解釋,如果投資者於2017年4月27日至2019年5月10日上午收盤前買入大東南,並在2019年5月10日下午開盤後賣出或繼續持有並曾產生一定浮虧(無論是否解套)均可發起索賠,您只需將姓名、聯繫電話與交易記錄(建議為Excel文件)發送到weiquan@hongzhoukan.com的郵箱,參與由《證券市場紅周刊(博客,微博)》「民間維權」欄目組織的索賠徵集活動,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廣大投資者在獲得賠償前無需支付任何律師費用。

大股東易主 經營存疑

近年來,大東南的主營業務發展波折不斷。資料顯示,大東南上市之初主營業務為塑料包裝薄膜,公司於2010年、2011年兩次非公開發行股票將業務拓展至新材料新能源領域,開始嘗試第一次戰略轉型,瞄準了當時最熱門的鋰電產業;2014年,大東南又一頭扎進當時最熱門的遊戲行業,通過現金及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方式購買上海遊唐100%股權,由此也帶來了4.9億元的高額商譽。

財報顯示,2016年,大東南淨利潤巨虧1.86億元,同比下滑1312.93%,2017年繼續延續跌勢,淨利潤同比下滑205.8%,虧損5.68億元。經營不佳的同時,大東南還曾深陷控股股東非經營性資金佔用和違規擔保的漩渦。

2018年10月,大東南原控股股東大東南集團破產重整,2019年6月經由網絡司法拍賣公開競價程序,最終諸暨水務以12億元競價成功,成為大東南集團的重整投資者,並取得大東南集團所持有的上市公司5.24億股股份,佔上市公司總股本的27.91%,成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諸暨市國資委也由此成為上市公司實控人。

不過,雖然公司已經易主,但原控股股東「餘威」尚在。2020年5月26日即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大東南集團在資本市場的名聲太差了,公司應該立即改名,與大東南集團徹底切割,這是目前最迫切的工作。」

東南的原控股股東大東南集團也正是導致其走入困境的一個重要因素。例如,2019年2月,大東南集團已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同時因「失信被執行」事件還讓大東南陷入「連帶責任」的處境。而大東南集團的破產重組程序和被動減持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大東南的危機。

同時,對於大東南「優秀」的中報業績,也引起了部分投資人質疑,2020年7月7日就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會不會是為了能摘帽把今年明年的利潤早早地都算到去年年報與今年一季報上去了?」

大股東易主,大東南能否迎來新生,公司經營狀況能否就此改善並扭轉,還是未知。不過,就當下業績表現和經營情況而言,投資者維權尚有保障,中小股民宜抓緊時間進行索賠。對於相關事項後續進展,《紅周刊》也將持續保持關注。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相關焦點

  • 大東南信披存在重大遺漏 董事長黃飛剛等3人被通報批評
    公告表示,大東南2014年12月與2015年12月分別產生兩筆較大收入,事後公司並未按照相關規定提交股東大會審議,且未對業績影響進行準確披露,存在重大遺漏和誤導性陳述。深交所表示,大東南董事長兼總經理黃飛剛、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王陳、財務總監俞國政未能恪盡職守、履行誠信勤勉義務,決定予以大東南公司及三人通報批評的處分。
  • 證監會處罰大東南 受損投資者可索賠
    新浪財經訊 2020年1月2日,浙江大東南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大東南,證券代碼:002263)發布公告稱,公司近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浙江監管局下發的【2019】7 號《行政處罰決定書》,經查明,當事人存在以下違法事實:大東南未按期披露定期報告;大東南存在資金被佔用未如實披露行為;大東南存在對外擔保未如實披露行為;大東南存在共同借款未如實披露行為
  • 大東南上半年淨利預增逾6倍 一個月前剛摘帽
    來源:證券時報證券時報記者 葉玲珍一個月前剛剛脫星摘帽的大東南又傳捷報,公司預計上半年將盈利3800萬元~4500萬元,同比增長645.35%~782.65%。2017年,因上海遊唐產品商業化進度延後及用戶量減少導致業績不達預期,大東南一次性計提商譽減值4.37億元,直接導致當年大幅虧損5.68億元,也將大東南送上了「ST」之路。主營業務增長乏力的同時,大東南還曾深陷控股股東非經營性資金佔用和違規擔保的漩渦。
  • 大東南:重大資產重組進展暨延期復牌的公告
    證券代碼:002263 證券簡稱:大東南
  • 大東南1月15日快速上漲
    以下是大東南在北京時間1月15日09:30分盤口異動快照:1月15日,大東南盤中快速上漲,5分鐘內漲幅超過2%,截至9點30分,報3.28元,成交1.10億元,換手率1.82%。
  • 29歲蔡旺庭掌舵,2020旺旺集團旗下水神品牌業績激增10倍
    2020年水神業績增長10倍,近日其內部經銷商大會釋放了這一信息。 這家旺旺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品牌,專注除菌液生成機和除菌日化品的開發和銷售,經過14年的磨礪、發展,意外乘著疫情的東風,迎來了業績上的狂飆突進。
  • 大東南:2017三季報淨利潤-0.15億 同比增長45.61%
    名稱持有數量(萬股)佔總股本比例(%)增減情況(萬股)浙江大東南(002263)集團有限公司 52755.1728.09
  • 業績和估值齊飛的背後 是堅守醫學檢測主航道的初心
    業績和估值齊飛的背後 是堅守醫學檢測主航道的初心   本報記者 矯 月  見習記者 李昱丞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初期,被視為「金標準」的核酸檢測一度陷入一測難求的局面。與此同時,公司業績保持了較高的增速,前三季度實現歸母淨利潤10.55億元,遠超去年全年的4.02億元。  是什麼鑄就了金域高效戰「疫」的硬實力?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後,公司未來的業績增長是否仍值得期待?
  • 高分考生人數激增,歡呼的背後,你看到它的危機了嗎
    首先,高分考生的激增原因是高考的題目變簡單了這個傳言,儘管當時四川省考試院進行了闢謠,但是背後的問題應該還是隱隱存在的,因為四川省考試院當時並沒有給出具體的數據來,自然不能夠服眾。這可以用另一個事例作為佐證。去年暑假,北京市規模最大的復讀培訓機構精華學校的報名人數統計顯示——復讀總人數較一年前增加10%;600分以上考生接近70人,比去年有同期增加一倍還有餘。
  • Beyond Meat股價大漲26% 一季度營收同比激增141%
    北京時間5月7日消息,人造肉生產商Beyond Meat股價周三大漲26.1%,收報126.21美元,此前該公司財報顯示一季度營收同比激增141%。Beyond Meat於周二美股收盤後公布了一季度財報。
  • 慈文傳媒易主背後的業績困局
    而在易主風波背後,慈文傳媒也不諱言為公司控股股東高比例股權質押「解套」的目的。但隨著發展面臨障礙,去年淨利潤預計虧損約10億元的不利局面,如今華章投資入局,人們也開始猜測,慈文傳媒是否會迎來拐點。實控權擬變更慈文傳媒要易主了。
  • 業績增長超乎預期? Mouser告訴你背後的秘密
    業績增長超乎預期?Mouser告訴你背後的秘密   作為全球授權分銷及小批量在線交易平臺的領先企業,貿澤電子(Mouser)21日在深圳跟媒體分享了上半年取得的業績,發布高智能的BOM工具,並宣布攜手知名創客、原「流言終結者」主持人——格蘭特今原開展新一年的「共求創新」計劃。
  • 稅友集團過會背後問題重重:業績增速急速放緩 募資必要性存疑
    《全球財說》發現,稅友集團背後的各種糾葛確實不簡單!業績增速斷崖式放緩銷售費用居高不下資料顯示,稅友集團主營業務為財稅信息化領域的技術研究、項目開發、產品銷售和服務。高於行業平均的銷售費用率也並未對業績起到提升作用,過度營銷非長久之計。
  • 百潤股份「扭虧」背後: RIO母公司業績承諾兩年未完成
    百潤股份「扭虧」背後: RIO母公司業績承諾兩年未完成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3-20 23:15:59
  • 自然陽光2020年第二季度業績不俗,後疫情時代自然陽光繼續迎挑戰
    (圖片來源於網絡)全球範圍內,自然陽光中國區和美國區首先完成業績恢復,並保持持續增長的態勢。據自然陽光透露,第二季度中國區淨收益為190萬美元,銷售收入增長近40%,成為其關鍵市場。中國市場成績喜人的背後有民眾健康需求的激增,也有自然陽光高層科學的戰略決策。
  • 奮達科技業績現拐點 行業風口背後的重要增長點
    (原標題:奮達科技業績現拐點 行業風口背後的重要增長點)
  • 陸客赴臺自由行助力 臺灣百貨業績亮眼
    原標題:陸客赴臺自由行助力 臺灣百貨業績亮眼  陸客堅強的消費實力,讓臺灣百貨業者賺得缽滿盆滿,個個笑得合不攏嘴。導報記者昨日獲悉,臺灣百貨業今年第一季度業績相當亮眼,這其中功勞最大者當數陸客。業界普遍認為,隨著大陸擴大開放赴臺自由行城市,以年輕族群為主的自由行陸客消費力驚人,帶動百貨業業績激增。
  • 永吉股份控煙風吹業績向下 仰人鼻息應收帳款激增
    數據可見,永吉股份近年來業績下滑。公司表示,煙標印刷的下遊為捲菸生產企業,因而煙標印刷行業的發展直接受捲菸行業發展影響。我國全面推進菸草控制工作,將增強人們健康意識,減少人們對捲菸的消費,從而間接影響煙標行業的需求。
  • 「湯姆貓」背後的男人被立案調查:買買買終究無法拯救業績
    今年32歲的王健畢業10年擁有資產超20億,這背後是一個看上去頗為勵志的創業故事:他將金科文化從一家專業從事氧系漂白助劑SPC 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通過跨境併購、巨資收購努力轉型移動網際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