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亮媽媽,你也出來散步呀,剛好我想請教一下你,你家孩子平時犯錯誤時你都是咋教育的呀?」
「犯錯誤時?就批評教育或者懲罰嘛。」
「我也知道批評教育,可是起不了多大效果。就比如,大聲斥責他或打他吧,我有時於心不忍,難以下手,好好的給他提出問題讓他改正吧,他又對我嬉皮笑臉……」
「現在的孩子在家裡面都比較嬌貴,尤其是和爺爺奶奶住在一塊的情況下,那孩子更是大寶貝,說不得也打不得,你家就是這種情況吧?」
「可不是嘛,孩子犯錯時,我一批評,他就跑到老人的懷裡,找個保護傘,我也就不敢過多的批評懲罰呀……」
「那老人會站在你這邊和你保持同一態度,還是站在孩子那邊保護孩子?」
「當然是幫著孩子了,說孩子還小,讓我算了,說幾句就行了。」
「那這樣,你的批評效果可就被抵消了啊,很難讓孩子記住,更難以入心去改過了。所以,你要和你的愛人以及老人之間溝通好,當孩子犯錯誤時,你們要保持一致的態度,這樣才能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亮亮媽媽,你說的這一點很對,那……在批評或者懲罰孩子方面,除了注意需要這一點,還有什麼其他需要講究的啊?」
「最重要的就是你自己要多注意自己的批評教育方式。比如,在批評孩子時不要拿孩子來出氣,尤其是當自己心情不好孩子又恰好犯錯時,自己一定要保持冷靜和理智,不要隨意對孩子翻舊帳、任意聯繫其他的事情。」
「嗯嗯,有道理,還有呢?」
「此外,即使孩子把你惹的非常生氣或憤怒時,也不要去挖苦諷刺自己的孩子。比如說『你真是笨的不能再笨了,簡直比小豬佩奇還要笨!』這樣的話只會是對孩子人格傷害,並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的。」
「唉……確實,有時孩子太令人生氣了,就控制不住想罵他幾句,說幾句氣話!」
「氣話也要少說啊,哪個孩子都不願意聽到爸爸媽媽對自己說諸如『我沒有你這樣的孩子』、『你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或者『你看隔壁家和你一樣大的孩子,人家怎麼就那麼懂事,你怎麼就不知道好好學習呢』這樣的話。如果經常說這樣的話,很容易對他們造成一定的心理傷害的!尤其是拿孩子和別人比較,對自尊心強的孩子傷害更大。」
「嗯嗯,你說的這些呀,我還真得好好記一下,在日後多注意方式方法。多謝你了,亮亮媽媽。」
「不客氣……」
1. 要明確批評懲罰的目的
家庭教育具有隨意性的特點,有些家長會在心情不好的時候拿孩子出氣,孩子一不小心做錯事都會成為父母訓斥的對象。
然而,批評懲罰本身並不是目的,更不是家長出氣的方法。所以,孩子犯錯時,家長要保持冷靜,理智看待孩子思想及行為,分析錯誤問題,根據情節輕重以及造成的後果努力做到公正合理的批評懲罰力度,幫助孩子之認識到錯誤並改正。
在批評孩子時要以關愛孩子為前提,讓他們能感受到「父母是在愛護我、幫助我而不是拿我出氣。」這樣的批評才有效果。
2. 家庭成員態度要一致
在家庭裡教育孩子時往往會出現「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的現象,這也往往成為了夫妻之間或者家長與老人之間的矛盾之一。比如,當父親正在指責孩子時,母親卻來了一句「孩子還小,不懂事」。而這種情況下,孩子的心裡猶如有了保護傘,不把父親的訓斥當回事兒,批評的效果也就會大打折扣。所以,家庭成員之間要協商好,當孩子確實有錯時,在批評教育孩子方面要保持一致態度。
3.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批評懲罰孩子必然會讓他們產生消極的情緒,所以,在批評教育時要特別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儘量不要當著眾人或者別人的面訓斥孩子。此外,要注意的是,不要在吃飯或者睡覺前訓斥孩子,以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4.要就事論事、具體明確
家長在批評懲罰孩子時應當具體指出孩子具體錯在哪了,為什麼會受到批評懲罰。比如,針對孩子的思想錯誤或者行為的錯誤。如果家長動不動就翻舊帳、任意將這次的錯誤聯繫到其他事情上,放大孩子的錯誤,這都會降低父母在批評孩子方面的威嚴,降低批評懲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