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孩子時可以「一個唱白臉,一個唱黑臉」嗎?批評孩子有講究

2020-08-28 小漾的讀書筆記

「亮亮媽媽,你也出來散步呀,剛好我想請教一下你,你家孩子平時犯錯誤時你都是咋教育的呀?」

「犯錯誤時?就批評教育或者懲罰嘛。」

「我也知道批評教育,可是起不了多大效果。就比如,大聲斥責他或打他吧,我有時於心不忍,難以下手,好好的給他提出問題讓他改正吧,他又對我嬉皮笑臉……」

「現在的孩子在家裡面都比較嬌貴,尤其是和爺爺奶奶住在一塊的情況下,那孩子更是大寶貝,說不得也打不得,你家就是這種情況吧?」

「可不是嘛,孩子犯錯時,我一批評,他就跑到老人的懷裡,找個保護傘,我也就不敢過多的批評懲罰呀……」

「那老人會站在你這邊和你保持同一態度,還是站在孩子那邊保護孩子?」

「當然是幫著孩子了,說孩子還小,讓我算了,說幾句就行了。」

「那這樣,你的批評效果可就被抵消了啊,很難讓孩子記住,更難以入心去改過了。所以,你要和你的愛人以及老人之間溝通好,當孩子犯錯誤時,你們要保持一致的態度,這樣才能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亮亮媽媽,你說的這一點很對,那……在批評或者懲罰孩子方面,除了注意需要這一點,還有什麼其他需要講究的啊?」

「最重要的就是你自己要多注意自己的批評教育方式。比如,在批評孩子時不要拿孩子來出氣,尤其是當自己心情不好孩子又恰好犯錯時,自己一定要保持冷靜和理智,不要隨意對孩子翻舊帳、任意聯繫其他的事情。」

「嗯嗯,有道理,還有呢?」

「此外,即使孩子把你惹的非常生氣或憤怒時,也不要去挖苦諷刺自己的孩子。比如說『你真是笨的不能再笨了,簡直比小豬佩奇還要笨!』這樣的話只會是對孩子人格傷害,並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的。」

「唉……確實,有時孩子太令人生氣了,就控制不住想罵他幾句,說幾句氣話!」

「氣話也要少說啊,哪個孩子都不願意聽到爸爸媽媽對自己說諸如『我沒有你這樣的孩子』、『你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或者『你看隔壁家和你一樣大的孩子,人家怎麼就那麼懂事,你怎麼就不知道好好學習呢』這樣的話。如果經常說這樣的話,很容易對他們造成一定的心理傷害的!尤其是拿孩子和別人比較,對自尊心強的孩子傷害更大。」

「嗯嗯,你說的這些呀,我還真得好好記一下,在日後多注意方式方法。多謝你了,亮亮媽媽。」

「不客氣……」

批評懲罰的正確打開方式應是怎樣的呢?

1. 要明確批評懲罰的目的

家庭教育具有隨意性的特點,有些家長會在心情不好的時候拿孩子出氣,孩子一不小心做錯事都會成為父母訓斥的對象。

然而,批評懲罰本身並不是目的,更不是家長出氣的方法。所以,孩子犯錯時,家長要保持冷靜,理智看待孩子思想及行為,分析錯誤問題,根據情節輕重以及造成的後果努力做到公正合理的批評懲罰力度,幫助孩子之認識到錯誤並改正。

在批評孩子時要以關愛孩子為前提,讓他們能感受到「父母是在愛護我、幫助我而不是拿我出氣。」這樣的批評才有效果。

2. 家庭成員態度要一致

在家庭裡教育孩子時往往會出現「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的現象,這也往往成為了夫妻之間或者家長與老人之間的矛盾之一。比如,當父親正在指責孩子時,母親卻來了一句「孩子還小,不懂事」。而這種情況下,孩子的心裡猶如有了保護傘,不把父親的訓斥當回事兒,批評的效果也就會大打折扣。所以,家庭成員之間要協商好,當孩子確實有錯時,在批評教育孩子方面要保持一致態度。

3.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批評懲罰孩子必然會讓他們產生消極的情緒,所以,在批評教育時要特別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儘量不要當著眾人或者別人的面訓斥孩子。此外,要注意的是,不要在吃飯或者睡覺前訓斥孩子,以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4.要就事論事、具體明確

家長在批評懲罰孩子時應當具體指出孩子具體錯在哪了,為什麼會受到批評懲罰。比如,針對孩子的思想錯誤或者行為的錯誤。如果家長動不動就翻舊帳、任意將這次的錯誤聯繫到其他事情上,放大孩子的錯誤,這都會降低父母在批評孩子方面的威嚴,降低批評懲罰的效果。

相關焦點

  • 養育孩子上,父母是唱黑臉還是唱白臉?這其中很有講究
    既然決定生孩子,將來就要把孩子養的有出息,小悅一直是這麼想的。小悅買了一堆育兒的書,不僅自己看,老公下班回來的時候,小悅還會和他分享育兒知識,讓老公也學著做一個稱職的寶爸。小悅這天看書上講的育兒方式很好,老公下班回來後,小悅就立馬和他講了這些:父母兩人養育孩子,就得是一個組合,在孩子眼中,父母承擔的角色是很重要的。父母是唱黑臉還是白臉?這其中很有講究。
  • 在家庭中,批評教育孩子可以「一個唱白臉,一個唱黑臉嗎」?
    「那這樣,你的批評效果可就被抵消了啊,很難讓孩子記住,更難以入心去改過了。所以,你要和你的愛人以及老人之間溝通好,當孩子犯錯誤時,你們要保持一致的態度,這樣才能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亮亮媽媽,你說的這一點很對,那……在批評或者懲罰孩子方面,除了注意需要這一點,還有什麼其他需要講究的啊?」
  • 傅首爾夫婦輔導孩子做作業,一個唱白臉,一個唱黑臉?百害無一利
    指出孩子的錯誤後,「黑臉」老爸直接嚴肅地讓孩子去自學,把原本就不在狀態的孩子直接嚇蒙,沮喪在癱坐在沙發上低頭哭起來。而老爸不為孩子的傷心所動,仍然在看自己的書。自古以來,慈母嚴父的教育模式綿延了幾千年,讓很多人以為教育孩子就要一個唱黑臉,一個唱白臉才能把握好教育孩子的度。
  • 帶娃你們是夫妻混合雙打,還是一個唱黑臉一個唱白臉?
    寶爸是不太接受這種一人唱黑臉一人唱白臉的模式,他覺得娃犯錯了,就得承擔責任。相對來說,除了有時候控制不住自己,我還是那個比較「溺愛」娃的。 我看不得娃受委屈,有時候確實也是很小的事情,只是大人控制不住情緒。基本上大聲兇娃之後就後悔了,然後給娃道歉。
  • 教育孩子爸媽切忌「你唱黑臉我唱白臉」
    幼兒時期的寶寶一大特點就是缺乏主見,還不具有完全的明確的是非觀念,如果爸爸媽媽意見不一,一個唱黑臉,另一個馬上唱白臉,更有甚者在寶寶面前將分歧公開化,這樣會給寶寶帶來以下不好的影響:缺乏安全感爸爸媽媽分別扮演黑臉白臉的角色時,會讓寶寶接收到矛盾或是不一致性的信息,一旦寶寶感受到教育上的不一致性,可能會讓寶寶有種無法預測感,進一步帶來缺乏安全的感覺。
  • 夫妻育兒:一個「紅臉」,一個「白臉」,唱垮教育這臺戲
    「文/糯豆包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藍臉的竇爾墩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長沙黃臉的典韋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叫喳喳……看到這段詞,很多朋友不由自主地唱起來白臉一般在戲劇表演藝術當中代表一些比較陰險狡詐的角色。比如說曹操。就是白臉。而紅臉扮演的往往都是一些比較忠勇果敢或者性格忠誠老實的角色。比如說京劇《二進宮》當中的徐延昭。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父母長輩經常觀點不同,出現「一個紅臉,一個白臉」的現象。
  •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父母「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好不好?
    在育兒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孩子在玩具店裡撒潑打滾,一定要買新玩具。家裡的玩具已經數不勝數,媽媽堅持立場不妥協,拒絕購買。而爸爸看到孩子可憐兮兮的樣子,趕緊充當起了和事佬,「不就是一個玩具嗎,寶寶不哭,爸爸給你買......」
  • 家庭教育中,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是時候打破傳統的育兒觀了
    孩子的教育問題是家庭中最重要的問題,生孩子容易養孩子難,尤其是夫妻性格不同,育兒觀念不同造成的差異,或者是因為教育過程中老人插手比較多,教育孩子不能正常進行。中國的傳統教育理念是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但是這種沒有科學依據的育兒方式切記不可取,因為會對孩子產生這些不良的影響。
  • 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陶行知:教育孩子,父母統一戰線很重要
    我老公有個同學,為了教育他那5歲淘氣調皮的孩子,和妻子分工合作,老公的朋友唱唱白臉,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他便板著臉,或訓斥,或懲罰,或打罵;而他的妻子個性比較溫柔,則負責唱紅臉,當丈夫對孩子管教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再出面圓場,哄孩子按大人的要求行事。他們夫妻兩個對這種教育方法非常推崇,他們認為:教育孩子的時候,家裡一定要有一個讓他怕的人,否則孩子很難管教的。
  •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父母「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好不好?
    爸爸要求孩子寫完作業再玩,而媽媽心疼孩子,「學了這麼久了,休息一會,晚點寫沒關係......"現在很多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出現「一人唱白臉,一人唱紅臉」的情況,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樣一個有趣的「分工」,究竟是好是壞?父母雙方教養意見不合,應該如何更高效地管教孩子呢?
  • 教育孩子需要「變臉」,黑臉唱罷白臉登場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父母親之間,仿佛有某種默契,事先都不用商量。在為人父母后方知其中奧妙:維持一個家庭的和睦,夫妻之間必須有一個唱白臉,一個唱黑臉,才能讓矛盾息事寧人,讓家庭和睦友好。如果兩個都唱白臉,當好人,那孩子早被寵得不成樣子;相反,兩個人都唱黑臉
  • 孩子犯錯時,父母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到底該不該?
    ,一個唱白臉。 於是爸爸就發話了:「作業潦草點有啥關係?只要題做對了就可以了。」然後轉身對洋洋說:「不用怕,有老爸在,媽媽不會怎麼樣。」 在分歧上,家長可以有自己的意見,但不要當面提出相反的意見。 意見的分歧會讓孩子無所適從,特別是當孩子長大些有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斷能力的時候,孩子很容易利用這樣的局面為自己打掩護。
  • 家長教育孩子還在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專家:這是教育大忌
    自古以來,教育孩子一直都是最令父母們頭疼的難題之一。近幾年比較常見的教育方式就是唱紅白臉,不是虎媽,貓爸就是嚴父慈母,可這樣的教育方式真的適合孩子嗎?唐女士的家中就是典型的虎媽貓爸家庭,家裡有一個6歲的女兒,對待這個女兒,唐女士的丈夫格外溺愛。
  • 家庭中,父母一個裝白臉,一個扮黑臉,這樣好嗎?
    慈母嚴父的家庭教育好嗎?孩子回家晚了,爸爸教訓孩子以後不得這麼晚回家,孩子哭了,媽媽馬上哄孩子……家庭中,一個裝白臉,一個扮黑臉,這樣的角色分配對孩子的成長發展有什麼影響呢?這樣的教育方法好嗎?寶寶頑皮了,爸爸會出聲指責,媽媽捨不得看到寶寶挨罵或是哭,馬上哄。
  • 歐陽逸和老爺子一個唱白臉一個唱黑臉,擺明了要拆散我和我媳婦兒
    歐陽逸和老爺子一個唱白臉一個唱黑臉,擺明了要拆散我和我媳婦兒!「不是我威脅您,是歐陽大將說的,他說我媳婦兒不適合待在紅C,我這輩子除了她不會再娶其他女人,以後我們倆要天天睡在一個床上,她不適合,我就更不適合了。」 「我打電話不是跟你談這事的。」
  • 家庭擔當「你唱紅臉,我唱白臉」這樣才能教育好孩子,真是這樣嗎
    隨著孩子的漸漸長大,對他們的教育也該費起心來,有些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一個負責唱紅臉、一個負責唱白臉,認為這樣的教育方式似乎更智慧、更能夠教好孩子,真的是這樣嗎?
  • 一個唱黑臉,一個唱紅臉?這麼不靠譜的教育方式,別再犯了!
    於是,當孩子犯錯時,爸爸批評媽媽哄,或是爸爸媽媽嚴厲教育,爺爺奶奶立馬勸架的事情經常發生。然而,一個唱「黑臉」一個唱「紅臉」的教育方式,不僅非常不可取,還暗藏諸多隱患。讓孩子缺乏安全感在面對孩子犯錯時,如果爸爸媽媽意見不一致,一個要對孩子進行懲罰,一個卻跑來勸架哄孩子,就會讓孩子同時接收到兩種完全不一致或是自相矛盾的信息。這時,孩子的心裡可能就會犯嘀咕了。「究竟我做的是對還是錯呢?為什么爸爸媽媽對我的態度都不一樣呢?」
  • 黃覺的育兒觀:教育孩子不要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
    爸爸和媽媽一條心,不要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黃覺的女兒在家練芭蕾基本功,媽媽麥子在旁協助,但很明顯,小姑娘有些偷懶,不想練,下叉分腿很疼,女兒練著練著哭了起來,邊哭邊找爸爸黃覺,說「媽媽欺負我」。
  • 教育孩子時,一個家長唱黑臉,一個家長唱紅臉真的有用嗎?
    2 我回想了一下,在這五年的早教老師生涯中,我見過特別多被家長稱作調皮的孩子。 但是最調皮的孩子幾乎都是生長在這樣的家庭中:家裡人對待孩子的方式不一致。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有人唱紅臉、有人唱黑臉。
  • 父母教育孩子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這種育兒後果18年後才知道
    父母教育孩子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這種育兒的後果18年後才知道。在很多家庭的教育模式中,都是這種「有人唱紅臉,有人唱白臉」的模式,連哄帶嚇的讓孩子聽話和懂事,而目前這種方式,確實對於大部分家庭來說都是行之有效的,但是對於長期來看一些不好的後果會使家長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