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覺的育兒觀:教育孩子不要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

2020-12-22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文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近期的《天天向上》聚焦了兩個明星家庭育兒。一個是演員黃覺一家,一個是陳龍一家,因為陳龍一直在劇組,妻子章齡之帶兩娃出鏡。

總體來說,黃覺一家較注重素質教育,表示疫情之下,學校停課,這段時間孩子應該多玩玩,不要管學習:「一家人相依為命的相處體驗很難得,沒必要管學習,成績不重要。」

章齡之則比較關注孩子的學業,每天陪孩子上網課、輔導作業等。不只如此,與大多數家長不同的是,章齡之還會備課,有系統的教案,注重與孩子互動。相比很多家長拿起課本亂教,她的輔導更有系統性,更有章法,也可見章齡之的思考和堅持。

不想評論兩個家庭孰對孰錯,事實上,教育孩子到底該圈養還是散養,一直是爭論不休的話題。見微知著,雖然只是短短一期節目,完全可見兩個家庭教育的不同,兩對父母的迥異。

爸爸和媽媽一條心,不要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

黃覺的女兒在家練芭蕾基本功,媽媽麥子在旁協助,但很明顯,小姑娘有些偷懶,不想練,下叉分腿很疼,女兒練著練著哭了起來,邊哭邊找爸爸黃覺,說「媽媽欺負我」。

對於女兒的哭訴,黃覺選擇了「路見不平繞道而行」,從客廳起身離去,並不回應 ,只留下媽媽和女兒,哥哥也裝作聽不見繼續彈琴,看得出來這是一家人的默契。

事後,黃覺解釋說,在媽媽教育孩子時,他不能唱紅臉。事實也證明,找不到「援助」的女兒慢慢情緒就恢復了平靜繼續跳舞,實在說,這樣默契的教育方式太棒了。

好多中國家庭信奉教育孩子,一個要「唱白臉,一個唱紅臉」——

「唱白臉」的,負責在孩子面前保持權威,讓孩子害怕;

「唱紅臉"的,負責安撫孩子,開導孩子。

紅白臉輪番上陣,目的只有一個:讓孩子不吵不鬧,乖乖聽大人話。

這種「紅白臉」式教育看似有效,實際上,問題不小:

不利於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假設,黃覺女兒向爸爸求救,黃覺馬上過來安撫,「寶貝,你媽媽也是為你好,別哭了,來,再堅持一下」,這樣說,女兒可能會覺得爸爸很好、很溫暖,會聽從爸爸的建議,繼續練習。

但是,只能說,這是暫時的,下次遇到同樣的情況,她還可能繼續偷懶,或者哪怕不偷懶,她的努力只是因為「媽媽已經那樣狠了,那樣逼自己,如果不聽爸爸的,就沒人同情自己」,迫不得已,只好堅持。

這種被迫的努力,來自於父母有條件的愛,會削弱孩子的安全感,破壞孩子的自信,使孩子把自己的價值依附於父母和他人的評價和判斷,不利於孩子健康人格的確立。

不利於孩子確認並遵守規則如果,父母雙方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孩子會過度在意父母的態度和評價,而忽視本應十分在意的規則,不利於確認和遵守規則。

比如,有的孩子不好好吃飯,爸爸大罵,非常嚴厲,媽媽連忙「安慰」哭哭啼啼的孩子:

「別哭了,你好好吃飯,爸爸就高興了,就不罵你了......」

孩子會把吃飯的行為與獲取爸爸的笑臉聯繫起來,簡單地說,「吃飯是為了讓爸爸高興」,這顯然是不對的。孩子沒有真正明白,好好吃飯是對自己的身體健康負責,是為了更好地成長,忽視了這個原則,過度在意爸爸的臉色,有一天,父母不在身邊,孩子會不好好吃飯,甚至不善待自己,因為無須對父母負責了。

女兒不想練芭蕾,哭著向爸爸黃覺求救,爸爸黃覺管住嘴,不唱「紅臉」,堅決和媽媽站在一起,不當女兒的靠山,為的是讓女兒明白,要面對現實,芭蕾不是想不練就不練的。

夫妻同心,在媽媽的耐心勸說下,女兒的情緒也漸漸平復下來,積極面對要練習的現實,很好地完成動作,順利下課。

父母要多「補臺」、少「拆臺」

陳龍在劇組拍戲兩個多月了,一直是妻子章齡之一個在家帶孩子,一個人帶倆娃,還要陪上網課、輔導作業,可想而知,有多累、多煩。

陳龍與家人視頻聊天時,雖然也比較關心體貼章齡之,但是,他問孩子的卻是:「媽媽今天是不是很兇?」

言外之意,媽媽很嚴厲,對孩子很不耐煩。別小看這一句問話,會給孩子造成這樣的印象:

媽媽不該兇,媽媽錯了媽媽太兇了,連爸爸都看出來「拆臺式」的教育,只會造成這樣的結果:

孩子不會去想媽媽為什麼兇,是不是自己表現不好,惹媽媽生氣了,不會反省自己的行為,只會按爸爸的引導,怪媽媽兇、媽媽態度不好,這樣當然不利於媽媽之後對孩子的教育。

家庭教育中,如果父母一方無法參與其中,一定要當著孩子的面,多肯定、多認可其中一方為家庭、為孩子的付出,讓孩子知道辛苦和不易。

這種「補臺式」的教育,會引導孩子多配合家長,多做力所能及的事,更為自己負責,這樣,既讓付出的一方感到欣慰,又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好在,節目播出後,陳龍馬上意識之前對妻子的不理解,特意寫微博回復妻子,很是溫暖:

「如果不是節目記錄下來我是永遠不會看到這一幕的!我理解你所有對我發洩的情緒,你每天承受了太多太多!家長在學著做老師,孩子在適應家長突然變成的那個不太熟練的老師!我相信有太多太多家庭和我們一樣每天在平衡著這些,真的太難了!」

家庭教育中,父母雙方要結成統一戰線,不唱「紅白臉」,多「補臺」少「拆臺」,有分歧也別當著孩子面,擰成一股繩,才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更多育兒乾貨 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家庭教育中,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是時候打破傳統的育兒觀了
    孩子的教育問題是家庭中最重要的問題,生孩子容易養孩子難,尤其是夫妻性格不同,育兒觀念不同造成的差異,或者是因為教育過程中老人插手比較多,教育孩子不能正常進行。中國的傳統教育理念是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但是這種沒有科學依據的育兒方式切記不可取,因為會對孩子產生這些不良的影響。
  • 家長教育孩子還在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專家:這是教育大忌
    自古以來,教育孩子一直都是最令父母們頭疼的難題之一。近幾年比較常見的教育方式就是唱紅白臉,不是虎媽,貓爸就是嚴父慈母,可這樣的教育方式真的適合孩子嗎?唐女士的家中就是典型的虎媽貓爸家庭,家裡有一個6歲的女兒,對待這個女兒,唐女士的丈夫格外溺愛。
  • 父母教育孩子,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究竟好不好?
    由於孩子和母親的那種天然聯繫,母親在養育上的溫柔和父親在教育上的嚴厲往往會形成一種對照。在崇尚科學育兒的今天,許多母親都會去尋求書本和專家的幫助,吸收了不少教育理論。但不少家庭糾紛往往也由此而起:父親會怪母親過於溺愛,使孩子沒個正形;而母親會怪父親教不得法,才引得孩子抗拒。
  • 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陶行知:教育孩子,父母統一戰線很重要
    我老公有個同學,為了教育他那5歲淘氣調皮的孩子,和妻子分工合作,老公的朋友唱唱白臉,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他便板著臉,或訓斥,或懲罰,或打罵;而他的妻子個性比較溫柔,則負責唱紅臉,當丈夫對孩子管教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再出面圓場,哄孩子按大人的要求行事。他們夫妻兩個對這種教育方法非常推崇,他們認為:教育孩子的時候,家裡一定要有一個讓他怕的人,否則孩子很難管教的。
  • 專家:教育中,父母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老傳統大錯特錯!
    最近收到不少關於家庭中父母雙方對於孩子教育問題的私信。其中有一條,讓我感觸很深,一個家長問到「在對於孩子的教育中,是爸爸唱紅臉,媽媽唱白臉好,還在爸爸唱白臉,媽媽唱紅臉更好呢?」相信不少家長從小也是生活在父母雙方一個慈愛,一個嚴厲的家庭教育環境之下的。「白臉紅臉,欲擒故縱」,一個充當壞人裝腔作勢的要打要罵孩子,另一個便站在和孩子一個立場上去保護孩子,像演戲一樣把孩子套在統一戰線上,讓孩子對自己信服。乍一聽好像很有道理,也好像很有用,讓孩子在家裡既有怕的人,又有信的人!他會由於怕而不去觸碰不該碰的底線,也會由於信而坦誠自己所有的想法。
  • 孩子犯錯時,父母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到底該不該?
    ,很多時候總是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 舉一個例子: 洋洋爸爸媽媽為了教育好孩子,生活中夫妻倆常常是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媽媽偏重於高強度訓練,認為說幾句教訓一下是很正常的事情。 每當媽媽發威訓斥的時候,爸爸總是會在一邊勸解,袒護洋洋。一天周末,爸爸正在書房讀報,洋洋急急跑到爸爸身邊,叫喊道:「爸爸,媽媽要教訓我了,快幫忙。」
  • 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雙重標準下,教不出健全的孩子
    在傳統教育的觀念裡,有一種「嚴父慈母」的說法。就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這樣通過父母之間的相互配合,相互補充,便能給孩子一個很好的教育。事實上,雙重標準的理念下,教不出性格健全的孩子。
  • 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雙重標準,教不出性格健全的孩子
    在我們傳統教育的觀念裡,有一種「嚴父慈母」的說法。就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這樣通過父母之間的相互配合,相互補充,便能給孩子一個很好的教育。事實上,雙重標準的理念下,教不出性格健全的孩子。
  • 錯誤的教育方式: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家長別再使用了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家有人唱紅臉嗎?我們都知道,教育孩子既要夠嚴厲,又不能讓他覺得自己不招人喜歡,所以,很多家庭選擇一個當"好人",一個當"壞人",父母雙方各自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要麼是"慈父嚴母",要麼就是"慈母嚴父。"
  • 父母教育孩子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這種育兒後果18年後才知道
    父母教育孩子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這種育兒的後果18年後才知道。在很多家庭的教育模式中,都是這種「有人唱紅臉,有人唱白臉」的模式,連哄帶嚇的讓孩子聽話和懂事,而目前這種方式,確實對於大部分家庭來說都是行之有效的,但是對於長期來看一些不好的後果會使家長崩潰。
  •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父母「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好不好?
    爸爸要求孩子寫完作業再玩,而媽媽心疼孩子,「學了這麼久了,休息一會,晚點寫沒關係......"現在很多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出現「一人唱白臉,一人唱紅臉」的情況,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樣一個有趣的「分工」,究竟是好是壞?父母雙方教養意見不合,應該如何更高效的管教孩子呢?
  • 高圓圓趙又廷談論育兒觀:「紅白臉」教育要不得!最後坑的是孩子
    在討論育兒觀時,他強調說,有一點自己覺得很受用,就是「一人唱紅臉,一人唱白臉」的教育方式不利於孩子的成長,這也是我的父母從小對我的教育理念,可以說是一種育兒觀的傳承吧!當然,高圓圓也很認同這個觀點,所以,他們現在教育孩子的理念比較統一,而且有時間的情況下他們都會自己帶孩子。
  • 「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式家庭教育錯了
    來源:北京青年報「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是家庭教育中一大誤區微信公眾號提問作為一名初一孩子的家長,我們發現孩子長大了,負面情緒也跟著多起來,做家長的都希望孩子能夠好起來,但經常也因為這個問題,我和孩子爸爸觀點不一致,我覺得可能是我們的家庭教育出了問題
  • 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這樣的教育方式是錯誤的,你還在用嗎?
    文丨啵啵育兒經(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我發現,在我們大多數的中國家庭中,家長們對孩子的教育方式都是採取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的教育方式。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父母雙方教育戰線不同意,教育孩子中扮演著截然不同的兩種角色。最常見的就是「慈父嚴母」或者「慈母嚴父。」
  • 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這樣的教育方式是錯誤的,你還在用嗎?
    文丨啵啵育兒經(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我發現,在我們大多數的中國家庭中,家長們對孩子的教育方式都是採取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的教育方式。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父母雙方教育戰線不同意,教育孩子中扮演著截然不同的兩種角色。最常見的就是「慈父嚴母」或者「慈母嚴父。」
  •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父母「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好不好?
    爸爸要求孩子寫完作業再玩,而媽媽心疼孩子,「學了這麼久了,休息一會,晚點寫沒關係......"現在很多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出現「一人唱白臉,一人唱紅臉」的情況,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樣一個有趣的「分工」,究竟是好是壞?父母雙方教養意見不合,應該如何更高效地管教孩子呢?
  • 教育孩子一個唱紅臉另一個白臉,你覺得有效果嗎?
    在很多家庭裡,家長們當教育孩子的時候,就會 「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 ,認為唱「白臉」的一方對孩子嚴格要求,樹立規矩;唱「紅臉」的一方則對孩子表達關愛,拉近親子關係,達到關愛有加、一舉兩得的效果。事實上, 當孩子做錯事情需要指引的時候,父母雙方意見相左,一個打一個護,不但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而且還會帶來不良後果!1、孩子會感到無所適從如果家長對事物有不同的看法,孩子會感到茫然,不知道該聽誰的,最後結果可能是不了了之,孩子學不到合理的規矩,也分不清對錯,他們的內心充滿了矛盾,今後遇到類似的事情很容易就會投機取巧。
  • 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這種教育方式真的有效嗎?
    在這些小細節上能感受到她們家庭的教育理念是不一致的,媽媽想給孩子立規矩,而爸爸和奶奶卻一直在縱容孩子,這種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這種拆臺式的教育,只會讓孩子的分不清是與非、長大後價值觀容易錯亂。
  • 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最為奇特兩種猴子——紅臉猴與白臉猴!
    在中國戲劇中,「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表示不同人物的身份,把忠臣扮成紅臉,把奸臣扮成白臉,現在比喻在解決矛盾衝突的過程中,一個充當友善或令人喜愛的角色,另一個充當嚴厲或令人討厭的角色。而在大自然中,有兩種猴子天然形成紅臉與白臉,但這種猴子並不會發生衝突。
  • 「一方唱紅臉,一方唱白臉」的管教方法真的對嗎?
    昨天遇到幾個孩子媽媽,聊起了孩子教育方式,大家慣用的就是;「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幾個媽媽聊得津津樂道。教育孩子時「一方唱紅臉,一方唱白臉」的方式,真的好嗎?你怎麼看?記得小時候鄰居家有三個兒子,三個孩子相差都不大,一個與一個都相差2-3歲左右,孩子的爸爸比較能幹,經常在外面忙,老人幫著看孩子,媽媽田地裡又很多活,男孩子都比較調皮,加上孩子比較多,打架啥的,真多。那個時候的老人也不容易,不可能只幫一個兒子看孩子,通常都要看,哎,村裡的孩子打架了,總有被告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