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家有人唱紅臉嗎?我們都知道,教育孩子既要夠嚴厲,又不能讓他覺得自己不招人喜歡,所以,很多家庭選擇一個當"好人",一個當"壞人",父母雙方各自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要麼是"慈父嚴母",要麼就是"慈母嚴父。"
其實生活中大多數家庭都會選擇"慈父嚴母",我們家也是。從小,爸爸就對我們非常嚴格,平時和我們交流的也比較少,可以說,只有我們犯錯父親才會和我們進行"親密交流"。而母親則就溫柔的多,性格大方,對待我們總是表現出十足的耐心,就算犯錯了也會溫柔的教會我們,從來沒有動過手。
正是因為這樣的教育方式,長大之後的我們和母親的關係十分親密,卻很少關心父親的情況。直到我們組建了自己的家庭,有了孩子之後,才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相信很多家庭都像我們家一樣,明明很愛自己的孩子,卻因為不會表達,或者是不同的"分工",導致孩子與自己的關係並不親密。
很多家長還沒有發現,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的教育方式,存在很多的弊端。
最明顯的就是親子關係,像我們剛剛說的,唱紅臉的家長往往與孩子之間的關係並不融洽。因為強烈的教育反差,孩子自然會與對自己好的那一方更加親近,在他們的潛意識中,唱白臉的人更愛自己,長時間發展下來,這種情緒會越來越嚴重,甚至出現喜歡一方,討厭另一方的現象。
還會影響孩子的發展。雖然說不同的教育手段,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讓孩子發展的更好,但是當家長出現不同的立場時,會讓孩子進入左右為難的情況,他們不知道自己究竟應聽誰的,甚至容易情緒崩潰。
並且,不同的立場在對待孩子的錯誤時會做出不同的反應,比如一方認為應該嚴懲,而另一方則會袒護,而這種舉動很可能讓孩子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從而影響他們的成長以及未來發展。
那麼,究竟什麼才是最好的教育?
榜樣教育
家長是孩子模仿的第一對象,父母在生活中表現出什麼樣的生活態度,孩子自然會表現出什麼樣的態度。如果父母經常將暴躁的一面展現在孩子的面前,長大之後的他們也會變成父母的樣子。
溝通教育
中國的家長習慣了源源不斷的輸出,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反饋。要知道,他們也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屬於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家長要鼓勵他們勇於表達自己。耐心得聽取他們的意見,甚至是對周圍事物的看法。
在他們講述的時候不要急著打斷,認真的傾聽,等到他們結束之後再進行簡單的概述。也許只是幾分鐘的時間,卻能讓他們感受到家長的信任與尊重。
同步教育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統一戰線,只有家長往一個方式使勁,才是最有效、最省力的方法。如果雙方堅持自己的意見時,可以讓孩子自己選擇。比如爸爸想讓他學跆拳道,媽媽卻覺得畫畫更好,就可以問孩子"你更喜歡跆拳道還是畫畫?"
切記,在詢問的時候一定不能把自己帶進去,更不要問他"你覺得媽媽是對的,還是爸爸是對的?"
當家長掌握了正確的教育方式之後,就會發現,教育並不用一方做惡人,一方做好人。只要大家能夠堅持同一個目標,並向著這個目標努力前進,孩子自然會優秀,家庭之間的關係自然和諧,有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