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班輪公司已經開始拿多用途船(MPP)運箱子

2020-12-15 騰訊網

據外媒消息稱,近期由於貨櫃船運費高漲,已經有班輪公司不得不尋找多用途(MPP)船,以應對貨櫃運輸航線上的超常需求和高昂的運價。

Alphaliner在其最新的每周報告中指出:「租船市場上網格式貨櫃船的缺乏迫使一些航運公司進入多用途市場以滿足他們的需求,目標是航速好、貨櫃進口量高的船舶。」

過去幾個月,箱型噸位租船費率大幅躍升,可用噸位已變得非常緊張。

經紀商Braemar ACM的貨櫃船定期租船波西指數(BOXi index)目前處於118.64點,是2020年初年初創下的年內低點的兩倍多,目前貨櫃船定期租船費率繼續全線堅挺。

Braemar ACM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指出:「業主要求所有部門的租期超過12個月已成為一種常態。」

面對有限的選擇,船公司現在轉向MPP型貨櫃船選項。

消息來源稱,韓國公司已經修復了MPV Thalia,一種30000DWT的MPP,能夠承載1888TEU長達六個月。這家韓國運營商也將在其班輪網絡上部署一艘姊妹船,而印尼的Samudera已經從下個月開始將MPV Clio作為中短期期租的備選方案。

在班輪行業幾乎史無前例的供應鏈危機之際,其他MPP船主正將他們的船隻提供給貨櫃船出租。班輪業在享受高運費的同時,也在應對以美國為首的強勁需求帶來的箱船嚴重短缺。

以文章開頭的配圖「黃河」號來說,是當年中波公司在揚子江船業批量建造的4艘36000噸重吊多用途船,分別以「江河湖海」命名,該船舶配備了大起吊能力520噸的重吊,不僅是當時目前世界載重噸最大的多用途重吊船,而且其超大的貨艙口、全方位的適貨性、先進和節能環保的配置都引領市場的發展潮流。

據該系列船的設計公司上海歐得利表示,該型重吊多用途船如果裝載TEU大約可以裝載2050TEU左右,勘稱一個小型的支線船。

據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SCFI)顯示,中國出口貨櫃運輸市場繼續高位運行,11月13日,中國出口貨櫃綜合運價指數報收1107.28點,較較上期上漲11.6%。其中,上海出口至歐洲基本港市場運價(海運及海運附加費)為1508美元/TEU,較上期上漲21.0%;上海出口至地中海基本港市場運價(海運及海運附加費)為1674美元/TEU,較上期上漲22.6%。

「雙十一期間,每分鐘價格都有變化,一天約有15%-20%的波動,而且有錢都不一定能拿到艙位。」國際物流平臺「運去哪」創始人兼CEO周詩豪告訴界面新聞,相比去年同期,今年海運運價整體增幅達100%左右。

據航運諮詢機構Sea-Intelligence預測,全球頂級貨櫃航運公司有望在2020年實現數十億美元的營業利潤,並且將是8年來的最高水平。

相關焦點

  • 船公司故意抬高運價?港口擁堵癱瘓箱子只進不...
    異常困難之期,為保證全球物流的順暢運行,班輪公司不得不採取非常規的貨櫃調配策略。1、優先調回空箱;部分班輪公司已經選擇以最快速度將空置貨櫃調回亞洲。2、縮短免費用箱期限;部分班輪公司選擇暫時減少免費用箱期,以刺激和加快貨櫃的流轉。
  • 最新全球貨櫃班輪公司TOP100榜單 TOP4訂單總運力達77萬TEU!
    2020年7月大事回顧 各國解除邊境貿易管制,貨櫃運價反彈速度快於預期 隨著全球範圍外貿管制解除,使貨櫃班輪業務得以恢復,貨櫃船包租費率正在迅速回升。主要影響到了大型貨櫃船業務,大型貨櫃的運力已經供不應求。
  • 抓住行情,ONE訂造6艘超大型船,韓國5家船公司組成新聯盟!
    時至年底,搶不到倉位成了集運行業的真實寫照,而且貨櫃運輸價格一直在漲,柜子一天一個價,航運公司也是動作不斷。ONE訂造6艘超大型船日前船公司都紛紛宣布要造新船,航運巨頭赫伯羅特也已經確定要訂造6艘超大型船,ONE也確定要擴大船隊了。
  • 最新全球貨櫃班輪公司TOP100榜單,太平船務退出前十
    航運界網10月5日消息,根據Alphaliner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0月5日,全球班輪公司運力100強中,馬士基航運排第一,地中海航運排第二,中遠海運集運+東方海外貨櫃排第三,達飛輪船排第四,赫伯羅特排第五,日本海洋網聯船務(ONE)排第六。第七名到第十名依次是:長榮海運、現代商船、陽明海運、以星航運。
  • ...太平船務集團|班輪公司|貨櫃|中澳|達飛集團|勝獅貨櫃|中遠...
    中國內地船公司位置變化情況在中國大陸的班輪公司的最新排名中,中遠海運集運排第3位;中穀物流排名第13位;安通控股排名第16位;海豐國際排名第17位;中外運集運排名第25位;寧波遠洋排名第36位;錦江航運排名第41位;大連信風海運排在第44位;太倉港貨櫃海運有限公司排名63位;天津達通航運排名74位;中聯航運排名96位;廣西鴻翔船務有限公司排名
  • 關注|「搶船大戰」原因幾何?
    市場空船大幅減少,為了保住艙位,集運公司紛紛在租賃市場出手「搶船」。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世界第二大貨櫃航運公司地中海航運MSC更是開啟直接買船模式,再次購入兩艘貨櫃船舶。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是該公司近段以來短時間內購入的第11艘船舶。
  • 集運市場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溫和復甦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集運市場,2016年是低點,這一年,遠洋班輪公司基本以虧損告終;2017年迎來觸底反彈,需求大漲,運價大漲,業績亦大漲 2017年,全球經濟與貿易廣泛復甦,帶動集運需求增長;集運業格局重塑,二季度開始正式形成2M、Ocean Alliance和THE Alliance三大航運聯盟競爭格局;併購整合依然在延續
  • 21家班輪公司新燃油附加費標準匯總
    限硫令實施的第一年,班輪公司將多花費至少100億美元的額外成本。距離2020年全球限硫令正式生效,僅剩兩個月時間。比限硫令更先到來的,是各大班輪公司公布的燃油附加費收費標準。通過徵收這一費用,班輪公司希望與整個供應鏈,分攤限硫令帶來的額外成本。那麼,限硫令究竟會給集運業帶來多大壓力?
  • 集運價格全線大漲 「一箱難求」局面短期難緩解
    對此,韓寧認為運價普漲最直接的原因,是班輪公司的運力調控讓高運價從美線蔓延到其他航線,「運力,特別是箱子的數量是一定的,某個航線運價特別高時,班輪公司一定會開足馬力把資源安排在最賺錢的航線上,打破了其他航線的供需平衡,運力和箱子出現短缺,再考慮到北歐三季度運輸需求的恢復和東南亞的高增速,運價肯定會被帶動起來。」
  • 國際班輪運輸管理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下簡稱中國) 對外開放港口與外國港 口之間的國際班輪運輸。 中國對外開放港口與香港、澳門地區之間的班輪運輸也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 國際班輪運輸是指固定船舶按照公布的船期表或有規則地在固定航線 和固定港口間從事國際客貨(含貨櫃,下同)運輸。
  • 集運市場再現「一船難求一箱難求」
    來源:中國證券報11月17日航運板塊走強,海運指數上漲6.84%,位居市場第一,中遠海特、中遠海控、中遠海發等多家公司漲停。 業內人士指出,全球集運市場再現「一船難求、一箱難求」的情況,主流船公司訂艙已至12月下旬,預測高運價將持續到春節前後。
  • 2020年三季度最掙錢的全球班輪公司top100丨航運界
    特別是今年,很多船東和頭部物流公司都開始關注並嘗試進入這個領域。跨境電商物流需要的是持續創新、深耕細造,切實解決客戶痛點,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而非傳統、單一的海運物流服務。同時,碎片化的電商訂單也需要系統數據的強大支撐,來提供實時的全程可追蹤信息。我認為任何時候入局都不晚,關鍵是如何提供有競爭力、有差異性的航運物流綜合產品,來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
  • 貨櫃班輪公司損失17億美元,三大船公司最受傷
    據搜航網最新獲悉,全球航運業知名分析機構Sea-Intelligence的一項最新分析顯示,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貨櫃航運公司的收入可能損失高達17億美元。▲疫情可能使貨櫃航運公司損失17億美元的收入這家分析公司研究了病毒爆發對貨櫃航運公司的潛在後果,隨著病毒的擴散,船公司不斷地取消了大量往返亞洲的航班。從第5周到第14周船公司取消了約170萬TUE的運力,這相當於整個2019年總運量的1%!
  • 青島港裡有船比航母還長!全球首艘最大貨櫃班輪首航山東港口
    船身長近400米、比美國福特級航母還要長出66.9米,甲板面積相當於4個足球場,滿載箱子首尾相連長度是港珠澳大橋的2.6倍,摞起來有40個泰山的高度……4月26日,載箱量2.4萬標準箱的全球首艘最大貨櫃班輪——THE聯盟「HMM阿爾赫西拉斯」輪首航儀式在山東港口青島港前灣三期貨櫃碼頭81泊位舉行,標誌著山東港口貨櫃業務邁入24000標準箱「大船時代」,將進一步增強山東港口助力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綜合實力
  • 最新亞洲航線船公司排行榜!
    近日,海豐經紀發布了2019年6月亞洲班輪榜單,數據顯示,亞洲前十大船公司中,有四家船司運力長期保持在20萬TEU以上。馬士基重回「亞洲之王」第一名,旗下船隊艘數達到101條,運力263679TEU;中遠海運集運以運力251182TEU緊跟其後;東方海外第三名保持不變;長榮海運以204421TEU位列第四。
  • THC收費只漲不跌被調查 11家班輪公司承諾規範收費行為
    我國作為《班輪公會行動守則公約》會員國,班輪公會或運價協議組織應與中國貨主或貨主協會進行協商,協商達成的價格作為建議價供各方參考。   不過,運價協議組織長期以來並未與託運方進行充分有效的協商。雙方的協商流於形式,前者對後者訴求的回覆幾乎「千篇一律」,既沒有做到因時制宜,也沒有做到因地制宜。換句話說,運價組織與託運人之間的協商機制已經陷入「沉睡」狀態。
  • 臺灣交通管理部門:船公司須保持運費透明,艙位貨櫃穩定供應!
    繼大陸、美國和韓國後,臺灣地區也對集運出手幹預,為過熱的貨櫃航運市場降溫。儘管許多主線航運公司被指控牟取暴利,但臺灣交通運輸管理部門表示,臺灣班輪運營商為本地託運人提供的貨櫃數量比外國承運人更多。今年9月到11月,臺灣承運商的出口貨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7%,而外國承運商的出口貨櫃下降了23%。
  • 全球貨櫃班輪公司將進入「半停工」狀態
    有人說是全球第7大船公司韓進倒閉的2016年,但很多人依然有不同意見,因為除了那家倒閉的和另一家幾乎倒閉的,其他各大船公司「都還好」!但是,今天,在一場史無前例的新冠肺炎的衝擊下,所有的港口航運業已經意識到,全球貨櫃班輪業最大的危機已經殺到!
  • 開工大吉的日子,這家成立28年的貨櫃班輪公司停止營業!
    因為就在今天這個大家開工大吉的日子裡,又一家有著28年歷史的貨櫃班輪公司, Team Lines, 宣布從今天(2月11日)開始停止營業!!▲停業公告(來源:Team Lines官網)據悉,這家總部位於德國漢堡的歐洲區域貨櫃船公司Team Lines發布官方公告,該公司將從今天,也就是2019年2月11日起停止營業!對於停止經營的原因,這家已經有著28年歷史的船公司給的官方解釋是:「由於近年來北歐市場環境惡化,加之海運業整合不斷,導致公司運營不再具有可持續性!」
  • 走在了三條岔路上 臺灣三大船公司兩虧一賺
    據航運界網所知,臺灣的這三家船公司代表了三種船公司團隊經營的模式,長榮海運與陽明海運分屬於海洋聯盟和「THE Alliance」聯盟,而前者是家族式的經營,後者是臺當局政府控股經營。而萬海這家公司,拒絕聯盟化經營,在自己熟知的區域性航線裡硬氣的做自己。  據丹麥海事諮詢公司SeaIntel的數據顯示萬海航運在第二季度表現最佳,以79.7%的準班率,位列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