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三博兮,京都名醫。
居香山兮,專科為疇。
治癲癇兮,去腦之腫瘤,
明頭疼兮,神經存留
……
看到上述古文,你能想到什麼?古代詩人的文言文?教科書上的古詩詞?都不是。這是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神經外科六病區腦腫瘤患者小梅及家屬寫給其主治醫生閆長祥教授、劉寧副主任及團隊的一封古詩體感謝信。
醫院經常會收到來自患者或家屬的各種感謝方式,如感謝信、錦旗之類,這種「古文體」感謝信並不多見,深情之中不乏「創意」。這封情真意切、構思新穎的感謝信讓人看出了患者及家屬的良苦用心,不僅體現了濃濃的醫患真情,背後更是一臺醫生們輪番接力上陣,耗時長達15個小時手術的艱辛付出。
巨型9公分腦瘤 從耳朵一直長到鎖骨
半年前,小梅突然感覺到一側耳朵出現耳鳴,耳內不時有聲音作響,開始時並沒有在意,以為是工作勞累、休息不好所致。這種情況持續了四個月,到今年9月份,耳鳴情況越發明顯,聲音越來越大,頻次越來越多,而且影響到了工作及日常生活,這才想到去醫院檢查。當地醫院的CT檢查結果顯示,頭顱顱內有巨大腫瘤,體積大小近9公分,但由於手術治療風險過大,便建議他們轉院治療。
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神經外科閆長祥教授、六病區副主任劉寧團隊接診後,通過對小梅的進一步檢查發現,在其顱內右側頸靜脈孔區有一巨大的頸靜脈球瘤,腫瘤呈長方形不規則形狀生長,最長直徑可達9.2釐米,從影像上看腫瘤由耳朵位置一直向下延伸,長到了鎖骨。
劉寧副主任介紹道,頸靜脈球瘤是發生在顱底頸靜脈孔內以及其附近的腫瘤,女性多見,耳部的症狀一般是首發症狀,最典型的是波動性的耳鳴和聽力下降。腫瘤侵及頸靜脈孔向顱內生長,可以導致頸靜脈孔症候群,表現為吞咽困難、聲音嘶啞、飲水嗆咳等。
「如果不及時治療,腫瘤現在已經將氣管壓迫得有偏移,隨著腫瘤繼續長大,氣管會被壓迫得越來越厲害,患者呼吸會愈加困難,甚至有窒息的危險。而且血管也會因腫瘤而受壓,腫瘤變大,受壓情況越嚴重,腦梗塞、偏癱、失語、昏迷甚至死亡都有可能發生。」
手術歷經三大危險關卡
治療迫在眉睫。對於頸靜脈球瘤的治療,手術切除是首選。但術前制定手術方案,醫生們圍繞小梅病情展開病情討論時大多表情嚴肅、眉頭緊鎖,顯然,這不是一臺簡單的手術。小梅重獲新生要闖過三道關卡:
第一道關卡是血供關。從影像上發現,腫瘤內有很多白色類似蚯蚓爬行狀的血管,這些為病理血管,血供極其豐富,出血量很大,手術需要將包括腫瘤在內的增生血管切掉,但若不慎損傷血管就會造成大出血。而且腫瘤把負責向顱內供血的頸內動脈與椎動脈完全包繞,任何一條動脈有破裂,都會導致洶湧性出血,造成災難性後果。
第二道關卡是纏繞關。腫瘤不僅與顱內供血大動脈纏繞在一起,還與後組顱神經(主管人的吞咽、發聲功能)糾纏不清,一旦損傷,患者術後聲音嘶啞、吞咽嗆咳,直接影響到生活質量。而且該患者為腫瘤復發後的第二次手術,相比首次開顱,腫瘤與周圍瘢痕粘連得更加緊密,和四周神經血管的關係更加密切。
最後也是最難的關卡便是腫瘤切除關。腫瘤不僅巨大,而且質地非常堅韌,如皮革或「板筋」,一般顯微剪刀很難處理,尖刀也不能輕易切割,只能使用超聲外科吸引器這種特殊器材一點點將腫瘤破碎、乳化、吸除,極其考驗術者體力、耐心。
15小時超長手術 「萬裡長徵路上走鋼絲」
術前將所有能想到的不利因素全部考慮周全,並做了周密的術前準備後,閆長祥教授、劉寧副主任團隊為小梅施行開顱手術切除腫瘤。
暴露腫瘤後,醫生們倒吸了一口涼氣,術前所考慮到的一切不利因素不僅都在術中一一得以應驗,而且比預估得還要嚴峻:所有重要血管幾乎全部包裹在腫瘤中,密不可分,後組顱神經的正常解剖結構已經無從分辨,腫瘤的堅硬程度也超乎想像,如甲殼狀一樣堅不可摧。
手術就在這樣極其艱難的情況下開始了。使用超聲外科吸引器,利用超聲振蕩把腫瘤震碎成小顆粒,與水混合成乳狀物吸走,在這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對血管及神經的保護,避免大出血。這是手術最危險之處——在硬韌的腫瘤中分離包裹在腫瘤中穿行的血管和神經,很多重要的組織結構顯微鏡下也無法辨認清楚,只能待腫瘤體積減小後才慢慢清晰起來,同時血管和神經又要巧妙地保護好。
手術時間漫長,辛苦,又充滿了危險。腫瘤就像一座大山,醫生只能如愚公移山,一點點地將腫瘤打碎成顆粒挖掉、切除,中間又充滿了各種意想不到的風險,就像「萬裡長徵路上走鋼絲」一樣,謹小慎微。
從前一天下午2點下午患者被推進手術室,到晚上10點,再到凌晨……閆長祥教授、張明山主任、劉寧副主任及團隊醫生輪番上陣,接力手術,直到第二天黎明5點患者被推出手術室,長達15個小時,除血管內的腫瘤外,其餘盡數切除。重要神經、組織保護完好,術中出血量僅500ml。
手術臺上奮戰通宵後,醫生們大多已累得直不起腰,休息不到3個小時,又要在早上8點之前交接班、查房,開始新一天的臨床忙碌工作。
術後恢復超預期 古詩表心意
雖然疲憊、辛苦,但醫生們仍然不滿足,在他們看來,手術近全切除腫瘤只是一個節點,患者術後有無併發症,症狀能否得到緩解,生活質量能否提高,這些才是判斷手術治療是否成功的關鍵。
術後第二天,小梅從ICU轉回普通病房,耳鳴症狀不再出現,言語交流不受影響,還可以自主進食。術後第3天已可以慢慢下地行走,直至第7天出院時也沒有出現嚴重併發症。
經歷如此巨大手術,恢復得卻異常順利,甚至超出了患者本人小梅和家人的預期。欣喜激動之餘,小梅愛人寫下了一封古詩體感謝信以表達他們對主治醫護人員的心意。(孔令栓)
附 古詩全文
謝三博!
彼三博兮,京都名醫。
居香山兮,專科為疇(精)。
治癲癇兮,去腦之腫瘤,
明頭疼兮,神經存留。
不懼難兮,複雜何愁;
求精尖兮,國內一流。
患之輾轉兮,三博常救。
協他院兮,互補互求!
解痛苦兮,保功復能。
春江流兮,國明大醫,
祥恩惠兮,長祥接力。
師忠誠兮,孜孜研教(究)。
為國之醫兮,殫精竭慮!
建其院兮,紅包不收。
不以藥累兮,以技立家。
舉林志雄兮於福建,擢長青於巴蜀,
聯昆明兮輻全國,便患者兮共資源。
以技之長兮引加春,築巢兮招鸞鳳。
共探腦科之高兮,是患者之福音,
感閆院之辛苦,為手術15時。
嘆手藝之高超,無一處之毫傷。
劉寧之俊採兮,韓松淵博,
韓松察病兮,待我以實。
山東之親人兮,磊磊灑灑。
李霞之籌措兮,醫院如家。
術後論病兮,寬我心暇。
亞伯之倜儻兮,叢炎善談。
雪偉問疾兮,張婷明查;
琳琳管理兮,立文當家。(各位護士幫忙甚多,僅以幾人為代表)
白衣天使兮,護理有加(等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