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想要過上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日子
可能嗎?
4年前,畢業於同濟大學風景園林專業的
俞昌斌和妻子陳遠一起
從崇明當地農民那裡
租下一棟修建於上世紀80年代的老房子
想開啟他們夢想中的鄉居生活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第一眼看到那棟老房子時
俞昌斌回憶:
「很破,屋頂漏風漏水,裡面堆滿了雜物」
不過,這對他們倆來說
似乎不能算是問題
陳遠畢業於東南大學建築系
她改造了建築
俞昌斌是景觀設計的
就把院子的景觀也改造了
老房子煥然一新,而且氣質卓然
就位於100畝稻田的田中央
他們在新「家」的一樓
砌了矮牆,放了兩塊老門板
做成了吧檯
坐在吧檯,看出去是一大片稻田
雖然沒有「悠然見南山」的田園風光
但也是「悠然見稻田」的鄉居生活了
一個城裡人
怎麼會想要去鄉村?
其實,在2016年之前,從小就生活在城市的俞昌斌對國內農村的生活並沒有好感。「小時候跟父母去鄉下,身上被蚊子、跳蚤叮了好幾個大包,嚴重發燒,第二天就被送回城裡了。」
2010年前後,因為妻子在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留學,俞昌斌也在英國住了一段時間。英國的田園風光促發了園林景觀專業畢業的他的思考,「中國以前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風光都到哪裡去了?」
回國後,因為機緣巧合,他們來到了崇明。
圍繞在房子周邊的100畝稻田
是俞昌斌朋友合作社的項目
在這樣的機緣下
俞昌斌和陳遠租下的房子
也成了一個「會客廳」
邀請一群城裡人一起在稻田作文章
▽
第一次活動在2016年
他們把稻田做成迷宮
參與者們一致叫好
稻田還能這樣「玩」
中國的鄉村還能這樣「潮」!
2017年,是稻田宴
他們邀請了50個人
在稻田裡一個直徑16米的圓裡吃飯
2018年,是稻田集市
他們用2000多個稻垛
堆出了一個金字塔
集市活動上,還迎來了一場別樣的婚禮。崇明小夥子小鬱和他的新娘一起從稻垛堆出的金字塔的塔頂,把玫瑰花拋下來,嘉賓在下面接玫瑰花。
「我從來沒想過這種婚禮的形式。我參加過很多的婚禮儀式,酒店裡正式的婚禮、鄉村的流水席、特別些的草坪婚禮等,還真沒想過可以在稻田裡辦婚禮。」崇明當地人小鬱,和許多年輕人一樣,畢業後選擇去上海市區工作。但不一樣的是,他後來回到崇明創業,也參與了俞昌斌的活動。
2019年,是稻田搖滾
他們在稻田裡做了一個舞臺,請搖滾樂隊在上面表演,致敬2019年奧斯卡獲獎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和Queen樂隊。
今年,他們讓稻田有了表情包
「表情包共三個,分別是哭(Cry)、戴口罩(Mask)和笑(Laugh)。特別是稻田笑臉,用來表達中國人樂觀抗疫的精神。」俞昌斌說。
在這些稻田活動中,俞昌斌更想探索的是,人與土地的距離有多遠?鄉村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在哪裡?
他和一位城鄉規劃專家有過交流。後者問他:「有沒有產業?怎麼發展?如何盈利?」俞昌斌回答:「盈利不了,我們只能做實驗,研究如何進行鄉村振興,讓當地老百姓真正受惠。」
俞昌斌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當前,受限於規模和管理。如果這樣的活動能達到500畝以上的規模,就可以帶動周邊的老百姓一起賺錢致富了。」
在俞昌斌看來,中國的人口將大量向城市集聚,「包括像上海這樣的超級大都市以及長三角的城市群會把周邊的鄉村年輕人全部吸引到城市中,鄉村就會空心化。鄉村的發展是勢在必行的,鄉村振興一定要做,而且越早越好。」
「鄉村,不只是安逸,還有很多很多。靠著我們城市人去慢慢發掘,慢慢開拓。我相信,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城市人會像我們一樣來加入鄉村振興的事業,希望那時也有你的身影。」俞昌斌說。
對於這樣的鄉村生活,你怎麼看?
留言說說吧!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部分圖片來自:上海崇明
作者:李君娜
來源: 上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