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國人為什麼那麼在乎英外交官在華舉辦同性婚禮?

2020-12-24 觀察者網

據澎湃新聞報導,9月6日,英國駐滬總領事戴偉紳與男友在英國駐華大使館舉行婚禮,這一消息引發中國網友熱議,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網站刊登了題為《儘管同性戀婚姻在中國不合法,但英國外交官還是在駐華使館結婚了》(Gay Marriage Isn't Legal in China——but a British Diplomat Did it Anyway)的文章。文章認為,儘管中國同性婚姻是非法的,但中國社會對同性結合越來越包容。

6日,英國駐滬總領事戴偉紳與男友在英國駐華大使館舉行婚禮。

9月6日,一名英國外交官和他的男友在北京舉行婚禮的消息迅速在中國社交媒體上蔓延開來。文章稱,雖然不是名人婚禮,但這是個大新聞,因為在中國同性婚姻是非法的。儘管如此,英國駐上海總領事戴偉紳與其美籍華裔男友張志鵠仍締結婚姻,婚禮在英國駐華大使吳思田的官邸舉行,英國對使領館享有領土主權。戴偉紳在微博上傳了兩人的合影,並加上了# Love is GREAT #的標籤,這條微博獲得33000多人點讚及差不多數量的轉發。

文章稱,這場婚姻也引發了關於中國是否應該使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辯論。同性戀仍然是許多中國人生活中的禁忌,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中國政府正考慮修改本國婚姻法。

文章認為,中國社會—特別是擅長網絡的年輕一代—對同性結合越來越包容。9月7日,微博上發起的一項調查顯示:89000人支持同性婚姻,反對的僅為8000人。微博上關於這場婚禮的反應也應證了這個比例,絕大多數評論者祝兩人幸福。成都的一位網友寫道,同志婚姻合法化是一個國家人權與法制進步的體現,他說,這場婚禮對中國是個「好榜樣」,他期待中國也會有同志婚姻合法化的一天。9月7日,戴偉紳轉發了這條微博。前一天,戴偉紳寫道他「很驕傲」,現在的英國法律讓他能和其他英國人一樣,有權利與他選擇的愛人步入婚姻殿堂。

文章提及,英國在20多個國家的使領館可以給同性英國公民註冊結婚,前提是所在國或地區不反對。北京還沒有表示反對,但據香港《南華早報》報導,香港已經表示反對,在香港領事館舉行同性婚姻是不被允許的。這令人驚訝,香港長期被認為是西方式公民自由的堡壘。

戴偉紳與張志鵠的好友在微博上發布了許多照片和祝福語。婚禮來賓魏建剛注意到婚禮在網上引起「不小的轟動」,魏建剛是北京非盈利團體「同志亦凡人」的創始人,這個團體旨在喚起民眾對LGBT(指女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雙性戀者與跨性別者)議題的關注。他上傳了多張婚禮照片,其中一張是印有「Keep Calm and Marry On」的小冊子,另一張是裝飾有五顏六色蝴蝶領結形狀軟糖的三層蛋糕,還有一張是一名正在演奏的風笛手。

文章注意到,一些反對者在網上埋怨這場婚禮。一位北京網友寫道,同性婚姻會危及家庭道德和社會穩定。他還說,同性家長的孩子更可能有「性格問題。」另一位成都微博用戶寫道,同性婚姻是「不正常的,而我們卻堅持稱之為真愛。」

但大部分微博對婚禮表示歡迎。一位北京網友說,「恐同性戀者和道德警察將會成為阻礙人類進步的團體的一部分。」

另一位瀋陽網友寫道,他很高興看到「許多理性的人批評恐同性戀者。」他澄清道,他個人一點也不喜歡同性戀者,他們令他感到不舒服。「但我總是支持每個人選擇自己生活方式、追求自己的幸福和真愛的權利,」他補充道。文章援引《北京青年報》門戶網站報導稱,張志鵠的父親在婚禮上表示,雖然他兒子的選擇違背他的傳統,「但我仍舊給他最大的祝福。」

相關焦點

  • 印媒:中國阿姨與印度外交官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印媒:中國阿姨與印度外交官印度《印度快報》1月5日文章,原題:走近為印度在華外交官工作的阿姨們,她們學會了烹製完美的恰帕提(印度烤薄餅) 回憶起自己的第二份工作,張桂琳(音)說她服務的是一個
  • 英王室首場同性婚禮:女王堂弟出嫁 前妻陪他走紅毯
    原標題:英王室首場同性婚禮:女王堂弟出嫁前妻陪他走紅毯(圖源:《每日郵報》)海外網9月26日電 繼哈裡王子跨國迎娶美國新娘後,英國王室成員日前又舉辦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同性婚禮,寫下英王室婚禮的歷史新篇章。婚禮的主角是第三代米爾福德黑文侯爵、女王的堂弟伊瓦爾·蒙巴頓勳爵。蒙巴頓由此成為第一個同性結婚的英國王室成員。
  • 美國外交官妻子在英肇事逃逸案:當事人被曝曾是美間諜
    來源:海外網安妮·薩科拉斯(左)受害者哈裡·鄧恩(右)(圖:地鐵報)海外網2月10日電美外交官妻子在英撞死人後逃回國一案又有新進展。英媒近日曝光這名外交官妻子的身份稱,她曾是美國情報機構的間諜。據英國《地鐵報》9日報導,涉事的美駐英外交官妻子安妮·薩科拉斯(Anne Sacoolas)曾在美國國家安全局(NSA)供職,但她在與外交官丈夫一同前往英國時並不是以特工身份。
  • 美媒如何報導同性婚姻合法化?
    有些州出現首批同性婚姻,有些州出現了抵制。裁定是在輿論迅速變化的背景下做出的。民調顯示,大多數美國人現在支持同性婚姻。   反對同性婚姻的保守派法官則各自發表了聲明。其中,首席法官小約翰-G-羅伯茨表示,憲法根本沒有提到同性婚姻這個問題。他寫道,那些支持同性婚姻的人可以讚揚裁定帶來的各種「有益的」後果,「但不要讚揚憲法,憲法與它毫無關係。」
  • 駐美使館舉辦「中國女外交官對話衛斯理安學院師生」活動
    圖片提供:駐美使館教育處陳武中國日報華盛頓5月30日電 5月23日,在衛斯理安學院(Wesleyan College)校長薇薇安·福勒女士、前任校長魯思·諾克斯女士帶領下,近40名來自衛斯理安學院優秀在校生、大華府地區知名校友及校董會成員來到中國駐美國大使館,與女外交官就「當今時代的女性角色」進行對話。
  • 英國外交官勇救中國女子,美媒把中國人批判了一番:旁觀者太冷漠,都...
    昨天,英國一名外交官在重慶見義勇為搭救了一名落水女子,贏得許多中國網民的稱讚。然而,美國《紐約時報》在報導此事之餘,卻將中國人批判了一番。在這篇題為「英國外交官因在中國下河救人而獲讚揚」的報導中,《紐約時報》記者在前幾段介紹了事件的經過,並提到雖然中英兩國關係最近有些緊張和摩擦,但這名英國外交官的行為卻贏得了中國網民的稱讚。之後,該報的記者開始從一個更有「批判性」的角度去分析此事。
  • 巴黎和會上,那些被忽略的中國外交官是如何據理力爭的?
    一切進行得並不順利,日本的強烈抵制使得美、法、英三國妥協,選擇犧牲中國利益來結束和談,中國人卻最終沒能等到自己在世界上的尊嚴。一場破碎的威爾遜主義和平之夢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外交失敗。這讓和會主席改變了對中國代表的輕視態度,詢問顧維鈞為什麼不願坐下,而顧維鈞則表示自己要以站立的方式,堅決捍衛中國的正當權益,以此來爭取本應享有的五個代表席位。2.
  • 英媒批印籌辦大英國協運動會不力 稱與中國比是失敗者
    環球網記者李亮報導,在距離大英國協運動會開幕式僅兩個禮拜之時,印度的籌辦工作曝出問題重重。英媒在批評印度使大英國協蒙羞時,認為與籌辦北京奧運會的中國比起來,印度是個「失敗者」。據英國《衛報》9月23日文章報導,大英國協運動會是第5大國際運動會,2010屆主辦國為印度,預計將吸引71個大英國協國家和地區大約7000名運動員參加。
  • 英媒:中國受理首例同性戀婚姻維權案
    參考消息網1月12日報導 英媒稱,中國受理了該國首例同性婚姻案件,這被認為是中國同性戀維權邁出的一步。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1月7日報導,孫文林(音)起訴民政局,原因是民政局拒絕了他與長期伴侶的結婚申請。
  • 美媒關注中國網民支持同性婚姻:減少「同妻」痛苦
    參考消息網4月17日報導 美媒稱,中國網民支持同性婚姻的一個主要理由是減少「同妻」的數量。據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網站4月15日報導,2015年6月,由於當地民政局拒絕登記結婚,兩名中國男子提起了訴訟,2016年年初,湖南的一個地區法院同意受理這個案件,它標誌著中國法院第一次受理有關同性婚姻的案件。但4月13日,僅經過短短幾個小時的商議,法官駁回了二人的請求。報導稱,這是對中國越來越多支持婚姻平等的人的一個打擊,儘管也在預料之中。
  • 日媒:中國「Y世代」流行先生孩子後辦婚禮
    原標題:日媒:中國「Y世代」流行先生孩子後辦婚禮日本《日經亞洲評論》6月5日文章,原題:中國「Y世代」先要孩子,推遲結婚和最重要的婚禮  在中國舊社會,人們將未婚先孕視為禁忌。
  • 英媒:英國寄宿學校進入中國市場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英媒:英國寄宿學校,進入中國市場英國《金融時報》12月25日文章,原題:英國寄宿學校學會如何打入中國市場 一群穿校服、系條紋領帶的學生從宏偉的建築前跑過去。這裡是位於中國東部的杭州惠立學校,卻仿佛是英國寄宿學校。
  • 泰媒:這個省份的中國人,紅包裡塞的錢最多!
    那麼,紅包究竟給多少錢才是合適的?我們因此還總結出了中國紅包金額較高的三大地區。」(泰媒)「紅包,在泰語的發音為angbao,我們發現,泰國民眾對它的基本認識為,紅包是裝著錢的紅色信封,通常在新年或春節等場合使用,中國人的幸運數字為8和6,象徵發財及興旺,所以大多紅包內的紙幣數額都與86有關。」
  • 楊麗萍接班人水月辦同性婚禮,親朋好友觀禮見證,畫面感人
    6月1日,楊麗萍徒弟水月婚禮現場照曝光,畫面超級感人。水月與她的同性戀人結婚了,倆人在昆明舉辦婚禮,身穿同款婚紗的她們在家人和朋友的見證下親密接吻,而雙方的爸爸也在現場開心的擁抱彼此,畫面真的很溫馨。水月還在自己的微博帳號裡曬出自己的求婚現場照,向所有人宣誓她的幸福。
  • 英媒:背棄中國,我們承受不起代價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英媒:背棄中國,我們承受不起代價英國《每日電訊報》6月8日文章,原題:英國承受不起背棄中國的代價 副題:我們與中國的共生互惠關係之深,遠超聒噪的批評者所願意承認的 當前,英國在對華關係問題上正進行某種認真反思
  • 美媒「扭曲」翻譯,背後目的昭然若揭!
    先有某美媒針對華為CEO任正非進行「蹩腳」的翻譯,隨後又有一家美媒,針對「香港國安法問題」胡言亂語。美媒想要針對我國的「香港問題」對我們進行抹黑,認為我國對待「香港問題」上「無視規則」。美媒「扭曲」翻譯,背後目的昭然若揭!
  • 英媒發出警告:英國要小心滿口謊言的蓬佩奧
    在尚且不那麼動蕩、不那麼兩極分化的時代,英美間的「特殊關係」會為英國帶來好處。但在許多方面,現在的情況正好相反。美國的施壓策略以及損害他國利益的最新例子,就是蓬佩奧在上周歇斯底裡地呼籲「自由國家」結成「統一戰線對抗中國」。製造一場與中國的冷戰並不適合英國。除了涉華議題,同樣判斷失當、不受待見的還有美國政府試圖摧毀國際刑事法院的舉動。
  • 英女王表弟創皇室同性婚姻先例 前妻陪走紅毯
    女王的表弟伊瓦爾·蒙巴頓勳爵(Lord Ivar Mountbatten)上周末與同性伴侶詹姆斯·科伊爾(James Coyle)在英國舉行了婚禮,成為了英國皇室同性婚姻的第一人。 英國《鏡報》稱,蒙巴頓勳爵此舉「創造了歷史」。 據悉,婚禮在英國德文郡(Devon)的一個私人教堂舉行,約120位賓客參加了婚禮。
  • 美媒:歐洲讓拜登的對華政策「難上加難」
    與此同時,多家美媒悲觀預測,歐盟的做法將損害拜登就任後的歐美關係,打亂拜登的對華政策,讓其變得難上加難。 美國《華盛頓郵報》7日發表評論文章稱,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曾表示,他希望建立起一個全球聯盟,以抗衡中國在全球的影響力。此前,拜登團隊還曾表達過希望與歐盟在涉華問題上密切合作的願望。 然而,文章指出,中歐協定的達成表明,拜登這一企圖要實現是多麼的困難。
  • 英媒:中共向發展中國家分享減貧經驗
    英國《經濟學人》周刊12月10日發表題為《中國共產黨如何培訓外國政界人士》的文章稱,今年10月,中國共產黨就減貧問題為100多個國家的近400人舉辦了為期兩天的線上研討會。中國共產黨樂於向其他人講述其在消除貧困方面取得的成功。全文摘編如下:在西方,最近對中國外交的報導充斥著有關中國變得多麼咄咄逼人的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