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和會上,那些被忽略的中國外交官是如何據理力爭的?

2020-12-22 北宮杜若

"我很失望,最高委員會無視中國人民的存在,出賣了作為戰勝國的中國;我很憤怒,你們憑什麼,把中國的山東省送給日本人;中國人已經做到了仁至義盡了,我想問問,這樣一份喪權辱國的條約,誰能接受?所以,我們拒絕籤字。"

這是中國全權代表之一的顧維鈞,在巴黎和會籤字儀式上最後說的話。

因中國本是作為戰勝國而受邀巴黎和會,其目的是要收回外國人利用不平等條約在中國享有的特權,同時廢除與日本的"二十一條"等。一切進行得並不順利,日本的強烈抵制使得美、法、英三國妥協,選擇犧牲中國利益來結束和談,中國人卻最終沒能等到自己在世界上的尊嚴。

一場破碎的威爾遜主義和平之夢

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外交失敗。

根據最後協議日本擁有對中國山東地區的主權,並且成功拒絕廢除與中國籤訂的一系列秘密條約,中國實際上成為唯一的戰敗國。這時候的中國人才清醒意識到,不是"公理戰勝了強權"而是"弱國之下無外交"。

威爾遜在一九一八年發表的十四點原則,以幫助受壓迫國家獲得主權和公正和平這一理念,讓中國人看到了希望,但最後才明白這不過黃粱一夢。

1. 燕尾西裝包圍中的中國長衫

在巴黎和會開始之前,中國的全權代表們紛紛到達旅館,剪去流傳在中華民族千百年長發的他們,抹著光亮的頭油,西裝革履之下更顯得精神抖擻。

半個世紀以來,中國終於有機會揚眉吐氣,這使得代表們無比激動,但在升旗儀式之前,他們紛紛脫下西裝,換上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長衫禮服。

在響亮的國歌聲中,在中國的國旗緩緩升上巴黎的空中時,在四周都身著燕尾西裝的西方人世界,一排具有中國精神、代表了中國氣質的年輕外交官,向他們傳遞了中國的面貌。

在這之後的每一場重要商討會議上,中國的代表們都身穿長衫入會,一直到最後拒絕籤字。

2.拒絕和會決議中的讓權日本

"威爾遜總統見鬼去吧!廢除秘密外交,不割地、不賠款,那我們還要這場戰爭幹什麼,我要像榨桔子汁那樣把德國榨乾!"作為巴黎合會主席的克列孟梭,非常不滿美國總統威爾遜想要追求和平的想法,對身邊的人大聲說道。

中國與日本一同以戰勝國的名義受邀參與和談。本來在戰爭前說好要給予中國的利益,卻因日本的強烈反對,和堅決要求繼承德國在中國的權益下也遲遲難下定論。

在日本對清政府施壓之下,清政府只好讓外交官們緩和與日本的關係,寧願犧牲一部分青島權益。

作為代表的總務長和他的得力助手顧維鈞,堅決要求維持中國立場,並向和會最高權力代表們表明日本要在亞洲建立大東亞帝國的野心。因而拒絕了他們所提出的將由日本歸還山東給中國,但是持有在山東的經濟特權的最終決議。

炮火過後,唇槍舌劍下的激情跌宕

中國外交總長兼代表團團長的陸徵祥、南方軍政府全權代表的王正廷、中國駐美公使全權代表顧維鈞等五人,作為參與巴黎和談的代表席位人選。

在顧維鈞剛到呂特蒂旅館時,總務長陸徵祥就對他說明了中國所處境遇的困難,並表示作為和談的他們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會成為中華民族和中國歷史上的罪人。

一面是在中國各有利益的列強,一面是害怕戰爭的清政府,而且還有活躍在各地支持社會運動的激進分子等等。面對如此複雜局面,中國的外交官們是如何據理力爭的,遠在北京的學生如何及時獲得中國受辱的消息而奮起反抗,最終促成代表們選擇拒絕籤字?

1. 字句玄機的席位之爭

在反法西斯戰爭中,英、法等國曾承諾說,若中國參戰,在戰爭結束後將會以大國相待,所以巴黎和會上中國理應享有五個代表席位,但在會前,中國卻突然被通知只能擁有兩個席位。

於是中國的外交總務向和會主席提出了這一決定的不公。作為和會主席的克列孟梭卻說,日本對於中國的席位有著非常強硬的態度,甚至不希望有中國的參與。其原因是中國參戰較晚,對協約國的戰爭勝利沒有做出貢獻。

了解情況的顧維鈞遞交了一份法國公使與中國政府以照會形式,所確立的對中國承諾的文件。這讓和會主席改變了對中國代表的輕視態度,詢問顧維鈞為什麼不願坐下,而顧維鈞則表示自己要以站立的方式,堅決捍衛中國的正當權益,以此來爭取本應享有的五個代表席位。

2. 擲地有力的談判之音

在會議上,日本特使以中國政府與日本政府所籤訂的"二十一條"為由,認為山東問題已經沒有在會議上討論的必要,並且以侮辱的態度,質問沒有為戰爭送出一兵一卒的中國,為何還有臉面以戰勝國的名義到和會上來。

作為唯一發言人的顧維鈞,面對憤怒中的牧野男爵,他特地用中文進行了態度強硬的反擊。說道:"你們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山東省,山東省的三千六百萬人民該不該憤怒呢?四萬萬中國人該不該憤怒!日本的這一行為是不是極端地無恥!"

幾句下去,顧維鈞就收穫了除日本以外的滿會掌聲,也得到了希望和平的世界其它國家的讚賞和尊重。日本的陰謀受到打擊,只好選擇另謀他路,這充分展現出了中國外交官的能力和作用。

3. 威逼利誘下的絕對堅守

在外交洽談上遲遲得不到便宜的日本人,決定採取迂迴策略,對清政府以及對美國政府施壓的策略,同時私下尋找中國的代表進行談判。警告中國代表顧維鈞,認為作為一名外交官員,他唯一的任務就是遵循政府的旨意,完成政府的任務。

日本所要的並不是中國的領土,只是一部分經濟權益,所以日本的要求是合情合理應當得到認同。同時日本政府方面則去找中國政府的發言人,以兩國合作為由來維護日本在中國的權益。

至於美、法、英三國最高代表則因維護自身的在華和亞洲他國的利益轉而支持日本,並將原定協議即由美、法、意等五國共同收回德國在華特權,然後通過建立的國家聯盟組織將山東歸還中國,改為由日本接收德國在山東的權益。

其中包括山東及其附屬島嶼問題、青島問題、膠濟鐵路問題、膠州海灣等。在中日兩國的交涉下由日本歸還山東半島給中國,但不改變其它日本在中國的經濟利益。

顧維鈞則以簡潔明了的方式,拒絕日本的軟硬兼施,果斷拒籤。同時也向美、英、法三國代表表明中國對於山東的權益絕不退讓。

總結

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到1918年一戰結束,美、日、英、德等,無一不以戰爭相逼或強權相壓,迫使中國與其籤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而《南京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等都以中國的妥協順理成章。

巴黎和會的目的是在結束戰爭後,為世界樹立起和平與民主的旗幟,卻在各國利益相爭中成為泡沫,遠赴法國的外交官們,最後以拒絕在凡爾賽條約上簽字,表明了中國立場。

與此同時,愛國人士肖克傑,和一些華人華僑、留學生得知中國被欺騙和出賣的消息後紛紛舉行抗議,罷工、槍殺等等,以堅決要求維護中國權益。這為後來的五四愛國運動奠定了深厚基礎。

對於巴黎和會上那些被忽略的外交官的貢獻,我們無法得知,但他們爭取來的權利我們始終會記得。

參考文獻:

《黑龍江史志》

《蘭臺世界》

《北京檔案》

相關焦點

  • 唐啟華:中國代表團準備充分 巴黎和會上據理力爭
    弱國無外交,巴黎和會是中國外交的失敗?顧維鈞是否說過「中國不能失去山東,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樣」?唐啟華新書《巴黎和會與中國外交》大量爬梳整理第一手材料,利用臺灣首次開放的兩個新檔案——《陸總長在和會專電》、《總長室和議事收發電》,真實、完整呈現巴黎和會中國外交的境況。透過「偶然」發現的新檔案,這本書拒絕民族主義的敘事結構,從外交史角度重新解讀巴黎和會。
  • 在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真是失敗的嗎?
    [摘要]過去學界認為巴黎和會上中國未能爭回山東權益,是「外交失敗」。事實上,山東問題之外,中國在和會收穫不少,近年學者的研究多對中國在巴黎和會的成績持肯定評價。近百年來對巴黎和會中國外交評價,受政治宣傳影響太深,常將山東問題交涉失敗,歸罪於三個賣國賊與山東問題換文;將拒籤《凡爾賽和約》等同於愛國,主張籤字等同於賣國;五四運動的主要訴求「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就是以賣國賊下臺並拒籤和約為號召。唐啟華教授利用大量第一手外交檔案,重建了巴黎和會中國外交歷史,並對此做出了新的闡釋。
  • 唐啟華:中國外交官應提升人文素養
    當時的民眾反日不是很理性,畢竟一般人對整個局勢的了解有限,而外交官們對國際環境儘管看得比較透徹,他又不能講,否則很容易被貼上"賣國賊"的標籤。所以,對那些被貶斥為"賣國賊"的外交官們,我很為他們抱屈。 我跟日本學者有過一些接觸,他們從來不認為日本在巴黎和會上的外交是勝利的。
  • 1919年中國代表團在巴黎和會上為何拒絕籤字?大國形象很重要
    眾所周知,在一戰結束之後,各協約國開始重新遞結合約,在巴黎凡爾賽宮召開了《巴黎和會》,紛紛籤訂了《凡爾賽合約》。但是中國代表團卻拒絕在合約上簽字,很多朋友都認為,這是因為本該交還給中國的山東特權,被轉交給了日本。
  • 中國第一外交官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當顧維鈞坐馬車準備前往和會時令人氣憤的是中國作為唯一一戰的戰勝國參加巴黎和會本來應該有五個席位的中國卻被臨時更換掉,只剩下兩個席位而此時>為了能夠得到相應的名額中國外交總長陸徵祥和顧維鈞前往巴黎拜訪巴黎和會主席 克裡蒙梭此時的克裡蒙梭正在練習擊劍看到中國代表團的拜訪剛剛參加完擊劍的克裡蒙梭
  • 中國外交天團金句頻出,對比百年前和今天,此二人說明了同一個問題
    100年前的中國,有實力、有底氣這樣「咄咄逼人」嗎?100年前,同樣為中國外交官的顧維鈞,感受到的只有屈辱與無奈!如果他還在,該有多羨慕如今的中國外交官啊!1919年,顧維鈞作為中國代表之一出席巴黎和會。原本都為一戰的戰勝國,可西方國家還是將幾個國家分為三六九等。
  • 「中國外交官動手打人」?外交部:賊喊捉賊
    據臺媒報導,兩名中國駐斐濟大使館的外交官8日「闖進」臺灣駐斐濟代表處舉辦的活動現場,不僅不願意離去,並且「動手打人」。但斐濟媒體卻報導稱,當地警方收到的是中國大使館工作人員被襲的控告。有記者在會上就此事提問。
  • 巴黎和會上,此人一句話就建了15個國家,讓歐洲人少奮鬥七十年
    說到巴黎和會,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這一場會議中國也有參加,當時中國作為協約國之一,也算是戰勝國,然而在巴黎和會上,中國代表提出的正義要求被拒絕,竟然把中國山東的權益由德國轉給日本,消息傳到國內引起一篇譁然,於是爆發了五四愛國運動,這是中國近代史和現代史的分界點。
  • 清朝末年,哈爾濱道臺與沙俄針鋒相對,據理力爭,收回航運管理權
    哈爾濱,一直被譽為「北國冰城」「東方小巴黎」,遊人可能會忽略「老道外」,這裡才是哈爾濱最有味道的地方,今天要介紹的是「老道外」的道臺府。一條鐵路把哈爾濱分成道裏區和道外區,相比道裏區的高樓林立、熱鬧繁華,道外區則透露著一絲古樸和優雅。
  • 民國第一外交官顧維鈞的「幸福生活」
    這一年協約國勝利,決定1919年在巴黎舉行和會,解決戰後問題。中國作為戰勝國,派出顧維鈞一行5人作為全權代表赴法參加巴黎和會。 這次和會,中國希望取消帝國主義在華特權,取消日本強迫中國承認的《二十一條》,收回山東權益。
  • 中國外交官的搖籃,外交學院
    中國外長王毅外交學院的傑出校友,除了王毅外長,還包括曾任胡錦濤主席和溫家寶總理的首席翻譯官張璐,以及2013年3月,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記者會上,被廣大網友關注的翻譯張京這些高顏值、高素質、高能力的三高外交人員,都來自於中國歷史上最偉大外交官周恩來總理親自題名的外交學院。一、風雲外交學院。外交學院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關懷下於1955年成立。眾所周知,20世紀60年代,是個人才輩出和風雲激蕩的時代,外交學院就誕生在那樣的歲月。
  • 印媒:中國阿姨與印度外交官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印媒:中國阿姨與印度外交官印度《印度快報》1月5日文章,原題:走近為印度在華外交官工作的阿姨們,她們學會了烹製完美的恰帕提(印度烤薄餅) 回憶起自己的第二份工作,張桂琳(音)說她服務的是一個
  • 據理力爭,不滿耐克與中超公司大鍋飯政策,國安球衣將單獨設計
    對於豪門球隊,品牌商通常會做出單獨設計,甚至會採用聯名款幾年球衣的設計方式,此前耐克和喬丹聯名款設計的巴黎聖日耳曼球衣,就曾賣斷貨,國安球員韋世豪也曾拿到這款球衣,相比中超各支俱樂部的球衣而言,巴黎聯名款球衣的確是好看太多。
  • 「公眾外交」揭開神秘面紗 中國外交官如何培養
    中新網9月9日電 從資深外交官到外交學院院長;從被法國總統席哈克授予「榮譽勳位團大騎士勳章」,到被毫無懸念地推選為國際展覽局主席;從中國,到世界,到又回歸中國。吳建民這位外交經歷頗為豐富的「儒將」,一直備受國際舞臺和中國外交界關注。外交學院院長、國際展覽局主席吳建民在接受《中國青年報》的採訪時指出,中國外交官需要四種素質。
  • 駐舊金山總領事羅林泉在北加州世界事務理事會外交官午餐會上的演講
    布萊士大使,各位朋友:很高興也很榮幸受邀在加州知名國際事務論壇—北加州世界事務理事會舉辦的外交官午餐會上演講。首先感謝威爾斯主席和布萊士大使的邀請,也感謝所有在座對中美關係感興趣的聽眾和記者朋友們。我今天不僅想與大家一起分享觀點,也想從你們那裡了解如何更好促進這一重要的互惠關係。
  • 16歲輟學,20歲才懂英文,卻讓外媒讚不絕口,史稱中國最美外交官
    傅瑩溫婉和善又立場分明,談吐極具個人魅力,同時還具備極好的品味,穿搭時尚高雅,驚豔了許多外媒,打破了外媒對中國外交官的刻板印象。傅瑩屬於憑藉穿搭驚豔外媒的中國外交第一人。與一臉肅穆,單調的外交官形象相比,傅瑩總是笑意盈盈,優雅和善,氣質得體,沒有咄咄逼人,但也絲毫不影響據理力爭,大國風範盡顯。
  • 《鋼鐵戰隊》外交官性能怎麼樣 外交官性能分析
    導 讀 外交官是《鋼鐵戰隊》星靈的三種兵種之一,外交官是遊戲中的最強輔助單位,可以套盾,吸收海量的傷害,
  • 美國Buzzfeed網站:來認識一下中國外交官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華盛頓12月3日訊 美國知名新媒體Buzzfeed網站當地時間12月2日發表總編輯本·史密斯(Ben Smith)寫的文章《來認識一下中國外交官》。文章稱,如今世界上最有趣的外交官很可能是趙立堅,他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推特上發出的聲音好鬥、坦率而又辭藻華麗。趙在這個感恩節周末火力全開,發了8條批評美國人權問題和種族主義的推文。
  • 湖南省科技廳舉辦「科技外交官湖湘行」活動
    近日,湖南省科技廳舉辦首場「科技外交官湖湘行」活動。紅網時刻11月24日訊(記者 何青 通訊員 王夢奇 任彬彬)為吸納科技外交官在國際科技合作領域豐富的實踐和管理經驗,助力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近日,湖南省科技廳舉辦首場「科技外交官湖湘行」活動,來自前駐紐約總領館、洛杉磯總領館、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的科技外交官們深入湘潭高新區,實地考察湘電風能、迅達科技等企業,與湘潭高新區管委會、湘潭市科技局和部分區內企業負責人進行座談交流
  • 中國外交官在朝鮮支農
    【環球時報駐朝鮮特派記者 莽九晨】中國駐朝鮮大使館臨時代辦張承剛7日率使館部分外交官來到位於平壤市郊的朝中友好宅庵合作農場,與農場的朝方工作人員共同進行水稻插秧,參加支農活動。宅庵農場成立於195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