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外交官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2020-12-25 風流才子唐佰虎Q

時隔百年

在和平盛世裡

我們不能忘記那段艱苦的過去

作為民國第一外交家,

二十九歲的顧維鈞

是如此年輕,如此充滿希望

他認為這是讓世界知道中國立場的唯一機會

廢除二十一條

收回山東主權

以此來洗刷半個世紀的屈辱

1919年,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被戰火蹂虐的歐洲尚未恢復元氣

各國都在解決戰爭遺留的問題

中國作為戰勝國之一

派出了外交大使全權代表

顧維鈞五人組代表團參加和會。

當顧維鈞坐馬車準備前往和會時

令人氣憤的是

中國作為唯一一戰的戰勝國參加巴黎和會

本來應該有五個席位的中國

卻被臨時更換掉,只剩下兩個席位

而此時

為了能夠得到相應的名額

中國外交總長陸徵祥和顧維鈞前往巴黎

拜訪巴黎和會主席 克裡蒙梭

此時的克裡蒙梭正在練習擊劍

看到中國代表團的拜訪

剛剛參加完擊劍的克裡蒙梭

隨意的穿著,滿身的臭汗

就準備和中國代表談事情

顯然這是對中國代表團的歧視

儘管處境如此不堪,對方如此傲慢

但是作為中國外交官的顧維鈞

知道這是代表著國家

面對克裡孟梭待客的無禮

他表現得不亢不卑

嚴肅而自信對克裡蒙梭說:

總統先生,我們有時間等您

克裡蒙梭總統顯然很不高興

但還是根據外交禮儀

回去洗澡換衣服去了

就在顧維鈞在辦公室等待的同時

總長陸徵祥表達了他對顧維鈞的不滿表現

他認為此次來巴黎和會如履薄冰

稍有不慎,都將成為國之罪人

此次來和會的目的

就是要博取英,美,德,法國家的同情

扭轉不利的局面

而顧維鈞剛才的表現

得罪了法國總統 克裡蒙梭

顧維鈞卻說

如果僅靠同情根本無法爭取到中國的利益

法國和R本早就有勾結

如果我們不拿出自己應有的態度

他根本不拿我們當回事

在等待的同時

顧維鈞百無聊賴地畫起了漫畫

畫中的人物正是克裡蒙梭

他把克裡蒙梭畫成了一隻紙老虎

與此同時,克裡蒙梭終於來了

陸徵祥首先提出

原來作為條件加入協約國的條件之一

英法ZF早有承諾

將在戰後和平會議上

提供五個席位以大國之禮相待

而狡猾的 克裡蒙梭說

法國是站在中國這邊的,我們永遠是朋友

這時他注意到 一直站著的顧維鈞

示意他坐下

而顧維鈞神情嚴肅,堅定且強硬的回答道

總統先生,

我是中國兩個席位以外的第五個代表

我沒有資格坐下

克裡蒙梭注意到這個堅定的外交官

並詢問他,那到底如何你才能坐下呢,

顧維鈞回答道:中國必須有五個席位

狡猾的克裡蒙梭並未直接回答顧維鈞的問題

而是拿起顧維鈞之前畫自己的頭像

問他可不可以將這幅畫送給我

你是第一個把我畫成老虎的人

在傍晚

顧維鈞去火車站接好朋友肖克儉的妻子 梅

梅從顧維鈞的口中得知

丈夫肖與顧維鈞不同的是

他是以群眾組織革命為主

展示中國人對不公的抗議和憤怒

這次因為遊行被押,所以無法來接妻子

儘管中國外交部多次爭取

但是主辦方迫於R本的威脅壓力

依然只給中國兩個席位

這意味著中國外交部不得不五人輪流上場

更讓人氣憤的是

袁世凱領導的北洋ZF軟弱無能

對於山東問題的所有討論

我國僅有三次討論機會,

R本ZF無恥的提出要繼承山東的一切利益

1919年1月27日,顧維鈞臨危受命

第一次在和會上亮相,爭取山東利益

會議前

R本ZF牧野的金表不慎滑落在地

剛好被顧維鈞撿到

會議中

牧野男爵非但對山東特權的事情隻字不提

還不留情面的羞辱了中國代表

說北洋ZF和R本ZF早已籤訂「二十一條」

並且中國是並未出一兵一卒的戰勝國

他們不配來到和會現場

此時的顧維鈞並沒有退縮,反倒是挺起胸膛走上前

用中文發表了演講

顧維鈞機智地利用一個懷表痛斥強佔山東的強盜行為

他說中國不能失去山東,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轟動了整個巴黎

英國首相喬治說他是「一個真正剪掉辮子的中國人」

在顧維鈞發言後的第二天

R本和美國代表團為了讓他放棄山東的權益

私自約顧維鈞在巴黎酒店見面

可是顧維鈞識破了他們的目的

在美國和R本代表團拉攏他時

他強硬地拒絕他們,轉身離席。

R本見對顧維鈞的軟硬兼施,毫無效果

轉頭向國內ZF施壓

一心想當皇帝的袁世凱

只想著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

他領導的北洋ZF,腐敗無能,膽怯懦弱

早已把國家利益、民族尊嚴拋到一邊

R本ZF要求撤消顧維鈞的外交職務

但是總長陸徵祥堅決表達了支持顧維鈞在和會上的講話

此時代表團的壓力巨大

1919年4月24日,因分贓不均

義大利代表團率先撤出了會議

而英法美國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

毫不猶豫地選擇犧牲中國

巴黎和會最終拒絕了中國的正義要求

決定由R本繼承德國在膠東半島的特權

國內由此爆發了聲勢浩大的「五四」運動

肖克儉領導各界愛國華人,在巴黎集會抗議示威

而軟弱的北洋ZF

竟然逼迫代表團在和約上簽字

承認山東一切利益歸於R本

當收到北洋ZF同意籤字的電報的時

五位外交代表強烈地表現出無奈與悲痛

最終,他們達成一致

拒絕籤字,拒絕把山東拱手給R本人

外交努力失敗以後

一封封電報催著要求代表團

在喪權辱國的和約上簽字

內外夾擊,總長陸徵祥忍受不了逼迫的壓力

他找來了顧維鈞

把國內又一次發來命令讓他們籤字的電報拿了出來

陸總長哭著對顧維鈞說:

儘管顧維鈞早已預料到這樣的結局

但還是難掩飾他的憤怒

顧維鈞流著淚走了

代表團團長陸徵祥左右為難之下只好出走

當顧維鈞回到住所時

被肖克儉帶領的在法華人團團圍住

他們在憤怒,在咆哮,拒絕籤字

這使得顧維鈞感到更大的壓力

1919年6月28日

巴黎和會進入最後的時刻

各國列強都瓜分到了他們想要的利益

相繼在凡爾賽合約上簽了字

顧維鈞邁著沉重的步伐走上簽字臺

面對西方列強的壓力

顧維鈞最終拒絕在合約上簽字

這再一次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中華兒女的錚錚鐵骨

也是這次「失敗」的外交

卻使中國人民進一步覺醒

才有了之後的五四運動

我們不能忘記那段艱苦的過去

要永遠記住「弱國無外交」

時隔百年,那群身著長衫的人站在1919裡

他們穿越百年風塵,身著青衫

堅決維護著中國的主權

相關焦點

  •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種翻譯方式,你一定想不到!
    昔日有唐虞、帝堯的治世時期,當今有我強漢。而匈奴的呼韓邪單于怎麼怎麼了……(此處省略三千字)「,發出了「宜縣頭槁街蠻夷邸間,以示萬裡,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呼喊。至此,「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名流千古,也演變成了今天的「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隨著2017年的一個《戰狼2》,「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流傳全世界,並有了深遠的影響力,那麼這句話怎麼翻譯呢?
  •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句話的出處
    電影《戰狼2》中一句「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的臺詞,引起了無數中華兒女的共鳴,讓人心潮澎湃、熱血沸騰。這句話也成為了這部電影中最經典的臺詞。這句話出自班固的《後漢書》中的陳湯列傳,原句是這樣的:「宜縣頭槁街蠻夷邸間,以示萬裡,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句話是陳湯在給漢元帝上書說明關於矯詔討伐北匈奴郅支單于時說的,大致的意思是:應該把在這次戰爭中砍下的敵人首級懸掛在蠻夷的居住地,讓這些人知道,凡是膽敢冒犯我大漢王朝的任何組織或者是個人,即使你在天涯海角,我們也一定要你付出慘痛的代價。
  • 如何翻譯「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看見英國BBC的翻譯,我笑了
    2017年,《戰狼2》火遍全球,其中"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再次在群眾之中散播開來。雖說這句話眾所周知,但以這樣的方式傳於海外,還是獨有一番風味的。昔日有唐虞、帝堯的治世時期,當今有我強漢。匈奴的呼韓邪單于已稱臣,作為漢朝北部屏籓,唯有郅支單于還在從事叛逆活動,還沒有伏罪……"從而發出"宜縣頭槁街蠻夷邸間,以示萬裡,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吶喊!隨後便起兵一舉蕩平了郅支單于一部。隨著時間的推移,"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演變成了"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更是被英譯了多個版本。
  • 吳京《戰狼2》票房破20億 BBC這樣翻譯「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BBC 在文中這樣翻譯「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Anyone who offends China will be killed no matter how far the target is.」
  •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句話是誰說的?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出自西漢名將,陳湯!吳京導演的電影《戰狼》裡面,有這樣一句臺詞,叫「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而這句話的原版,就出自陳湯。宜縣頭槁街蠻夷邸間,以示萬裡,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樣一句兩千多年前的豪言壯語,至今聽起來仍然是令人熱血沸騰!不過許多朋友可能不知道,在這句話的背後,乃是一次滅九族的冒險!
  • 陳湯: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之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之歷史上的名人留下的名言多多,如果要列舉的話,那是怎麼也列舉不完的,但在我印象中,首先想到的是:
  •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這句霸氣的話出自哪位將軍之口?
    漢朝是我國歷史上出名將的時代,衛青、霍去病、李廣、周亞夫等都是漢朝時期的一代戰將,提起這些名將,總會讓人感到熱血沸騰,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位戰將也是大漢時期的一員名將,大家也許對他感到不熟悉,但提起」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句曠世名言,相信沒有人不知道,而說這句話的正是這位將軍,他叫陳湯
  • 「犯我大宜興者雖遠必誅!」
    「犯我大宜興者,我定逆行而上,雖遠必誅!」出徵時的口號還在耳邊迴響。深夜裡,在空蕩的國際機場,望著帶隊蔣戰科同志逆行而上的背影,不禁心裡肅然起敬,奮起跟上那年邁有力的步伐。  一下飛機便開始了緊張有序的偵查、走訪、研判。不停歇,奔波在每個摸排點的時候,三亞的黎明悄然而至,街很美,卻映襯了大家的心情。
  • 陳湯: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到底震攝了誰?
    原話是: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這句話出現在陳湯平西域叛亂之時,向中央呈現奏書, 要求批准出戰時寫下的。 翻譯過來就是:公開侵犯強大漢朝的人,即將路遠也要誅殺。 陳湯,字子公,山陽瑕丘(今山東兗州北)人。眾所周知,是張騫發現了西域,但是西域臣服漢朝,始於鄭吉。 公元前60年,鄭吉破車師國,打跑匈奴盤居於西域的殘餘力量,從此以後,奠定了漢朝在西域的地位。
  •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是史上最令華夏子孫盪氣迴腸的口號?
    這一去,打出了國威軍威,打出了令中華民族盪氣迴腸的名言:「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一)單于驕慢匈奴是興起於今內蒙古陰山山麓的遊牧民族,趁戰國紛爭時滾雪球般壯大,不斷襲擾中原各國。加之匈奴屬於遊牧民族,高速機動性極強,來去如風行動自如,「(匈奴)風雨、饑渴不困,中國之人弗與(不能相比)也。」因此,郅支單于根本無視漢廷。漢廷多次遣使「至康居求谷吉等死(屍),郅支困辱使者,不肯奉詔。」他甚至還以戲謔的口通過西域都護之口轉告漢廷:「我的確已經走投無路,情願歸附強漢,再次送兒子至漢廷充當人質!」
  • 最早說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句話的人是誰?
    這些年,有一句很能讓人感到壯懷激烈的話——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經常會被人說起。那這句話最早是誰說的?
  •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前面還有一句,更加霸氣
    關於漢朝的強盛,有一句話可能大家都知道,那就是「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句話出自西漢名將陳湯給漢元帝的上書之中,是表明擊退北匈奴郅支單于的功績。這句話可不是口頭喊喊的吹牛,不是在誅殺前說的,而是在誅殺完之後說的。其實,在這句話之前,還有一句——「宜懸頭槀街蠻夷邸間,以示萬裡」。這是什麼意思呢?
  •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漢武帝用其戎馬讓漢皇室不再受匈奴侵擾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漢武帝劉徹,是西漢的第七位皇帝,漢武帝雄才大略,是中國封建王朝中最傑出的帝王之一,李世民評價其「近代平一天下,拓定邊方者,惟秦皇、漢武。」「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喊出如此口號的漢武帝,可見其雄心鬥志,成功地為漢皇室消除了外患,也為後面漢皇室繁榮穩定打下了堅定的基礎。不過連年的徵戰,也讓漢朝百姓生活在戰亂之中,在其在位最後十多年,漢武帝停止了戰爭,開始努力改善民生,也取得了非常大的建樹。
  •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陳湯這響亮的徵戰口號,到底震攝了誰?
    原話是: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句話出現在陳湯平西域叛亂之時,向中央呈現奏書, 要求批准出戰時寫下的。翻譯過來就是:公開侵犯強大漢朝的人,即將路遠也要誅殺。陳湯,字子公,山陽瑕丘(今山東兗州北)人。眾所周知,是張騫發現了西域,但是西域臣服漢朝,始於鄭吉。公元前60年,鄭吉破車師國,打跑匈奴盤居於西域的殘餘力量,從此以後,奠定了漢朝在西域的地位。
  • 陳湯 他才是「犯我強漢,雖遠必誅」首創
    烏孫不敢還擊,而是遠遠地逃避,於是郅支擁有千裡之遠的勢力範圍,自以為大國之主,很不尊重康居王,竟至一怒之下殺死了康居王的女兒、貴人等數百人,還把一些屍體支解後扔進都賴水中。同時他又派出使者到闔蘇、大宛等國,脅迫他們年年給他進貢。那些小國不敢不給。漢朝也曾三次派出使者到康居,索要使者谷吉等人的屍體,郅支非但不給,而且侮辱漢使,以嘲諷的口吻說:「居困厄,願歸計強漢,遣子入侍。」
  • 煙臺警方:犯網賭者,雖遠必抓!
    煙臺警方:犯網賭者,雖遠必抓!「有一次我充值了1000元,贏了將近10萬元最後又全部輸光」「我也打過工,但都做不長。但剛註冊參賭的玩家十有八九運氣爆棚,頻頻贏錢,這不是玩家運氣真的好,其實這就是套路」參賭者揭秘,內容觸目驚心!煙臺警方提醒:小賭怡情,大賭傷身,強賭灰飛煙滅!2020年5月,煙臺棲霞市公安局接煙臺市局交辦一條網絡賭博線索,經調查發現該網站系賭博網站,通過第四方支付平臺提供「代收代付」資金結算業務,資金結算流水頻繁,涉案金額巨大。
  • 雙面陳湯——「雖遠必誅」,「貪汙流放」皆是卿「鹹聊原創」
    其中還有一位,他的名字不一定很多人知道,他的一句豪言壯語卻流傳千古,至今讀來,仍讓人熱血沸騰——「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說出這句豪氣幹雲、千古名言的,就是陳湯。宜懸頭槁於蠻夷邸間,以示萬裡,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一場實打實的勝利勝過千萬口舌之爭,再加上陳湯這道盪氣迴腸,曝氣側漏的奏摺。當時的漢元帝不僅沒有追究陳湯「矯詔」的罪過,還加封關內侯,賜黃金百金,食邑三百戶。
  •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大漢使臣只帶36人徵服55國,千古唯一
    大漢時,有一句特別霸氣的話:「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至今讀來,仍然霸氣暢快,泱泱大漢帝國,雄霸於天下,誰敢放肆!在今天的歷史裡,西漢的強盛人所共知,而東漢似乎是個衰弱的代名詞。其實不然,東漢前期,漢明帝時,國力強盛,比之西漢,疆域更廣大。
  • 雖遠必誅!逃犯隱姓埋名兩年仍被抓
    雖遠必誅刑偵大隊大隊長楊健哲為了破獲此案,在陳某老家湖南耒陽駐守近半年。期間,越城警方通過上門政策宣傳、動員親屬做思想工作、組織抓捕等多種方式對逃犯陳某進行全方位追逃,敦促陳某投案自首,但陳某始終不為所動,行蹤成謎。隨著時間的推移,追捕難度愈發加大,但分局刑偵部門對該逃犯的追捕工作從未停歇,不斷加大追逃打擊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