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許雲輝
西域副校尉陳湯出離憤怒了!
他的頂頭上司、校尉甘延壽莫名其妙突然臥病不起,由此將與陳湯商定的奇襲匈奴計劃束之高閣。
是真病?還是為推脫責任泡病號?
陳湯忍無可忍:匈奴狡詐多變,戰機稍縱即逝。消息一旦洩露,奇襲即化泡影。
但是,不奏請朝廷批准就擅自發兵的軍事行動,屬欺君之罪。撤職查辦事小,人頭落地是真;奏請朝廷,使者自西域至長安,快馬加鞭往返亦需月餘,奇襲早已失去突然性。
是耐著性子繼續等待,還是不顧一切獨斷專行?
緊急關頭,陳湯劍走偏鋒,假傳聖旨,使出緊急徵發「城郭諸國兵、車師戊己校尉屯田吏士」的怪招,調動西域附近十五個小國的精兵強將,使得「漢兵胡兵合四萬餘人」,整裝待發。
泡病號的甘延壽聞訊「驚起」,嚇得疾病頓消,試圖制止陳湯這種不計後果的做法。陳湯「怒,按劍叱延壽」:「大軍已集結待命,你小子還想阻撓!」甘延壽見木已成舟,加之將士們殺氣沖天眾志成城,只得順水推舟,「遂從之。」
當日,陳湯與甘延壽指揮漢胡聯軍,直撲匈奴郅支單于盤踞的康居國(約今巴爾喀什湖與鹹海之間,今哈薩克斯坦一帶)。同時,他們上表自我彈劾假傳聖旨之罪,詳細陳述出兵理由。
這一去,打出了國威軍威,打出了令中華民族盪氣迴腸的名言:「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一)單于驕慢
匈奴是興起於今內蒙古陰山山麓的遊牧民族,趁戰國紛爭時滾雪球般壯大,不斷襲擾中原各國。趙國名將李牧將匈奴一頓胖揍,「大破殺匈奴十餘萬騎」,打得匈奴元氣大傷,「其後十餘歲,匈奴不敢近趙邊城。」
秦建,大將蒙恬率軍三十萬北擊匈奴,「卻匈奴七百餘裡」,令「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秦亡,中原陷入兵燹,匈奴趁機捲土重來頻頻南侵。
,因百廢待興,被迫屈辱地與匈奴「和親」。休養生息七十餘年後,漢武帝命衛青、霍去病等名將先後對匈奴連續發動漠南、河西、漠北三次大戰沉重打擊,嚴重了匈奴勢力。
漢武帝駕崩後,漢朝收回砸向匈奴的鐵拳。匈奴知趣地避居漠北,苟延殘喘。漢宣帝即位後,匈奴再次悍然攻擊與漢朝和親的烏孫國。漢廷遂與數十萬烏孫國軍組成聯軍,對匈奴發動全面攻擊。匈奴不敵,被迫遷移至西域。漢廷與匈奴為爭奪西域,多次展開激烈爭奪最終將匈奴全部逐出西域。
被趕出西域的匈奴高層內部開始爭權奪利,驚現「五單于爭立」怪相。實力最強的呼韓邪單于和郅支單于為爭取漢廷支持,先後兒子送往漢廷充當人質。其後,呼韓邪單于被郅支單于擊敗,率部南遷,向漢朝稱臣。郅支單于則趁機將呼韓邪單于的地盤佔為己有,又「西破呼偈、堅昆、丁令,兼三國而都之。」
公元前45年,郅支單于遣使進貢,趁機請求帶回充當人質的兒子,並表示願意歸附漢廷。漢廷同意,遣衛司馬谷吉護送人質。谷吉為表明漢廷誠意,將人質親自送到匈奴境內。郅支單于出爾反爾,「竟殺吉等。」誅殺漢使後,他「自知負漢......遂西奔康居。」
康居王以虎謀皮,「甚尊敬郅支,欲倚其威以脅諸國。」郅支很給他面子,多次借兵給他「擊烏孫,深入至赤谷城。殺略民人,驅畜產。」幾次勝仗後,「郅支單于自以大國,威名尊重」,反客為主「怒殺康居王女及貴人、人民數百」,又勒令周邊闔蘇、大宛等諸小國每年進貢。
郅支單于流竄至康居後,斷定漢廷根本沒有遠徵康居的勇氣和能力。加之匈奴屬於遊牧民族,高速機動性極強,來去如風行動自如,「(匈奴)風雨、饑渴不困,中國之人弗與(不能相比)也。」因此,郅支單于根本無視漢廷。漢廷多次遣使「至康居求谷吉等死(屍),郅支困辱使者,不肯奉詔。」他甚至還以戲謔的口通過西域都護之口轉告漢廷:「我的確已經走投無路,情願歸附強漢,再次送兒子至漢廷充當人質!」
驕慢的郅支單于想不到,一柄名為陳湯的達摩克裡斯之劍已經高懸在他的頭頂上。
(二)奇襲計劃
陳湯「少好書,博達善屬文」,是個文武雙全的奇才。在官場幾經沉浮後,被舉薦為郎官(君王侍從官)。他志存高遠,不甘心蟄伏皇宮一生,多次主動請求出使外國。公元前36年,已經擔任西域副校尉的陳湯奉命與校尉甘延壽一起出使西域。
陳湯「為人沉勇有大慮,多策謀,喜奇功。」他有一個良好習慣:不論經過都城小鎮還是高山大河,都要登高瞭望,對地形地勢瞭然於胸。接到出使任務後,陳湯根據之前對西域各小國的了解,制定出一個長途奔襲康居的戰略構想。
他條分縷析地說服甘延壽:「郅支單于一貫侵犯欺凌烏孫、大宛等小國,並常替康居王出謀劃策,企圖降服兩國。一旦他降服這兩國,必將向北、南、西三部發動攻擊,這樣的後果不堪設想!匈奴必然成為西域隱患!朝廷應該防患於未然,早日根除這個禍患!郅支單于雖遠在康居,但他們缺乏堅固的城牆和強勁的箭弩自衛。故此,屬下鬥膽建議:立刻徵發西域屯田官兵,率領烏孫國部隊和西域各小國聯軍,長途奔襲,出其不意奇襲康居城。天兵突降,匈奴必然欲逃無路,更無法堅守城池。屬下認為,我等建立千秋功業的絕佳時機到了!」
甘延壽被說得怦然心動,「亦以為然。」但是,他堅持要走上報朝廷的程序,「欲奏請之。」陳湯堅決反對:「國家大事必須交公卿討論。而屬下這條非凡策略,不是凡人想像得到的!一定不會被批准!」甘延壽瞻前顧後,「(豫)不聽」,依然走程序上報朝廷,然後稱病不起,靜待朝廷答覆。
陳湯心急如焚,毅然採取假冒聖旨的險招,向眾將士宣讀朝廷同意出兵的詔令。甘延壽被綁到戰車上,百般無奈,只得與陳湯一起甘冒「矯制」風險,率四萬餘漢胡聯軍,浩浩蕩蕩殺往康居。
(三)單于授首
陳湯與甘延壽率部分南北道進擊,直逼康居邊界。適逢康居副王抱闐率部進犯烏孫國,殺害烏孫國千餘人,搶掠無數牲畜和財產,又順手牽羊搶走漢胡聯軍許多輜重。陳湯命令「胡兵擊之,殺四百六十人,得其民略民四百七十人」,將「其馬牛羊以給軍食」,旗開得勝。
大軍進入康居東部邊界,陳湯採取統戰政策,先後與康居顯貴屠墨甥舅結成統一戰線,從而對郅支單于的軍事部署了如指掌。
陳湯「明日引行,未至城三十裡,止營。」郅支單于發現漢軍壓境,立刻派使者至軍營詢問:「漢兵何以來?」陳湯回答:「郅支單于曾上書天朝,自言窮途末路,願歸順我大漢,並親自入朝覲見漢天子。漢天子憐憫單于被大國拋棄而屈居康居一隅,故特派都護將軍前來恭迎單于及其妻兒入京。我等唯恐驚擾當地軍民,因此不敢兵臨城下,只好在此安營紮寨敬候單于。」
陳湯的回答滴水不漏,但郅支單于已如驚弓之鳥,不敢大意,又多次派出使者到軍營打探消息。陳湯擔心夜長夢多,與甘延壽商議後,憤怒地對使者發出最後通牒:「我等為迎接單于遠道而來,到現在還見不到一個有分量的人物來接洽!單于為何如此忽略大計,盡失客主之禮?我軍兵來道遠,人困馬乏,軍糧將盡,恐怕無法完成任務了!希望單于和大臣們迅速商議決斷!」
郅支單于原本打算避其鋒芒一走了之,但因疑心過重,先「疑康居怨已,為漢內應」,再聽說「烏孫諸國兵皆發」,自認為無路可逃,索性孤注一擲,認定「漢兵遠來,不能久攻」,於是下令堅守。
正如陳湯所料,漢軍大舉攻城時,郅支單于捉襟見肘,缺乏堅固的城牆和強勁的箭弩守城,只得自恃匹夫之勇,赤膊上陣「被(披)甲在樓上」,率數十名閼氏夫人用弓箭抵禦漢軍。漢軍奮勇還擊,「射中單于鼻」,將諸夫人大部射死。單于見勢不妙,轉戰內城。漢軍一鼓作氣攻入城中,用火攻大敗匈奴。郅支單于身受重創,不治而死。漢軍大獲全勝,砍下單于首級,取得「凡斬閼氏、太子、名王以下千五百一十八級,生虜百四十五人,降虜千餘人」的歷史性勝利。
在上奏朝廷捷報中,陳湯與甘延壽歷數「郅支單于慘毒行於民,大惡通於天」的滔天罪行,強烈要求將郅支單于的首級在長安城少數民族聚居之地槁街示眾十日,以此明示天下,「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四)功大於過
漢元帝接到捷報,興高採烈,立即派遣吏士傳令沿途各縣備好酒食犒勞凱旋的陳甘大軍。大軍回京後,漢元帝詔令論功行賞。
以丞相和中書令等為首的高官強烈反對嘉獎甘延壽與陳湯,認為:「甘陳二將假傳聖旨興師動眾,不加以誅殺已屬皇恩浩蕩。如果再封爵位賜食邑,就只會刺激今後的使者步其後塵,在蠻夷中惹事端,再給國家帶來災難。這個頭千萬不能開!」漢元帝內心傾向於嘉獎甘陳二人,但又必須統籌考慮宰相等人的意見,因此「議久不決。」
文學家劉向則上表,旗幟鮮明力挺二人:「郅支單于監禁殺害我大漢使者和官兵數以百計,嚴重損害我朝尊嚴和威望。甘延壽與陳湯秉承聖意,『攬城郭之兵,出百死,入絕域,遂蹈康居,屠五重城,搴歙侯之旗,斬郅支之首,縣(懸)施萬裡之外,揚威崑山之西,掃谷吉之恥,立昭明之功,萬夷懾伏,莫不懼震。」他還指出這場偉大勝利的意義:呼韓邪單于得知郅支單于被殺後,「且喜且懼」,向風慕義驅馳而來,稽拜表示歸附,願意為大漢守護北藩,世代稱臣。因此,甘陳立下不世奇功,「建萬世之安,群臣之勳莫大焉!」他強烈建議儘早給甘陳二人定性,讓他們自由出入宮門,不再追究假傳聖旨之罪,「尊龐爵位」,以激勵天下人為國效力。
漢元帝正中下懷,下詔歷數「匈奴郅支單于(叛)禮義,留殺漢使者、吏士」的樁樁罪行,肯定甘陳二將「誅討郅支單于,斬獲其首,及閼氏貴人名王以下千數」的正義行動,表揚他們「立功萬裡之外,威震百蠻,名顯四海。為國除殘,兵革之原息,邊竟(境)得以安。」明確表態「赦延壽、湯罪,勿治。」最終,朝廷「乃封延壽為義成侯,賜湯爵關內侯,食邑各三百戶,加賜黃金百斤」,同時「拜延壽為長水校尉,湯為射聲校尉」。
陳湯滅郅支單于之戰,長途奔襲三千裡,不到兩日即輕鬆斬首奪城,創造出軍事史上的奇蹟。陳湯這場軍事勝利,不僅使自秦漢以來的北方邊患一舉解除,還為數十年漢匈戰爭畫上一個圓滿句號,更給後來留下這句盪氣迴腸、令中華民族血脈賁張的名言:「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2012末,于和偉主演的電視劇《連環套》首播。末集,軍統、土匪、愛國人士以不同的方式殉國後,地下黨員孟慶凡拉響炸藥包,高喊:「犯強漢者,雖遠必誅!」與敵同歸於盡;吳京導演的《戰狼2》中,振聾發聵的臺詞「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令華夏兒女鬥志昂揚。
今天的中國,面對美帝國主義及西方列強和周邊不自量力的鄰國的重重封鎖制裁挑釁,更需要回顧這句擲地有聲的名言:「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作者簡介】許雲輝,男,1984年畢業於雲南師範大學中文系,現為雲南省保山一中教育集團高級講師。曾出版專著兩部,在省級以上文學刊物發表文章六十餘萬字。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推薦:
《紅樓夢》裡,劉姥姥實為警幻仙子的凡間化身?
紅樓夢:鳳姐似乎要堅守一夫一妻的婚姻,賈府的女人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