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關注中國網民支持同性婚姻:減少「同妻」痛苦

2021-01-21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4月17日報導 美媒稱,中國網民支持同性婚姻的一個主要理由是減少「同妻」的數量。

據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網站4月15日報導,2015年6月,由於當地民政局拒絕登記結婚,兩名中國男子提起了訴訟,2016年年初,湖南的一個地區法院同意受理這個案件,它標誌著中國法院第一次受理有關同性婚姻的案件。但4月13日,僅經過短短幾個小時的商議,法官駁回了二人的請求。

報導稱,這是對中國越來越多支持婚姻平等的人的一個打擊,儘管也在預料之中。中國對同性婚姻的態度與美國的趨勢類似——年輕一代人比他們的父母更加開放,認為兩個心甘情願的成年人之間的所有愛情都應該得到承認,整個社會也越來越接受個人的選擇和個人的幸福。當美國最高法院於2015年6月做出裁決,實際上在全國宣布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時候,中國網民奔走相告,表達了希望中國有朝一日也宣布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想法。但在中國,支持婚姻平等的人受到了另一個因素的驅動,反映了一個在美國本土不存在的社會問題:數百萬受困於與同性戀男性的無愛婚姻的女性,也被稱作為「同妻」。

4月13日裁決僅過去幾個小時,在新浪微博平臺上,許多帖子把同妻放在了有關同性婚姻的爭論的重要位置。一個得到1萬個贊的帖子說:「反對同性婚姻的人只是在製造更多的同妻」。還有一個網友問:「我不欣賞同性戀行為,但是如果同性婚姻永遠被禁止,同妻的悲劇會不會越來越普遍?」「國家至少應該考慮一些改革措施,代表貧困的同妻說話。」

中國性學會理事張北川稱,假結婚在中國是一個嚴重問題,來自社會和家庭的壓力導致80%的男同性戀者選擇與女性結婚。嫁給男同性戀的女性往往面臨情感和社會的壓力,因為在這個社會裡,離婚和同性戀仍然帶有社會的恥辱。中國社科院性學家李銀河2010年接受《經濟學人》雜誌採訪時說:「她們的丈夫不想直視她們。他們不願意靠近她們或觸摸她們的身體。這對女人的自我價值感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這個問題在過去幾年間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其中包括2012年6月一個女人在丈夫「出櫃」後跳樓自殺的轟動案件。她的父母狀告男子引誘他們的女兒假結婚,但法官駁回了這個案子。

報導稱,許多女性在不知道自己的伴侶是同性戀的情況下結婚。一個叫李波(音)的女人2011年告訴《深圳商報》,她在結婚三年後才發現丈夫的性取向。她說:「我的丈夫從來沒有親過或抱過我。我認為我做錯了什麼。他總是等到我睡著後才上床。他不想讓我碰他。」她認為這是她的錯。她說:「大多數女人在這種情況下會怨自己。」

29歲的廣州人邱萱(音)婚後一年後發現,她的丈夫實際上喜歡的是他的伴郎。與直女結婚的男同性戀可能故意誤導他們的妻子,構建一個符合社會和家庭期望的公眾形象,但在某些情況下,男性也可能還沒有接納自己的性取向。在線聊天組和同性戀支持團體如北京的粉色空間幫助女性應對這種衝擊。雖然有些女人尋求離婚,但其他人還保持婚姻,尤其是有孩子的女性。

報導稱,雖然網上對同妻的關注說明了對婦女權利的關心,但這個現象背後的現實更為複雜。同夫也是存在的,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們的經歷。據社會學家唐魁玉和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其他研究者,這是因為同夫「不太可能上網訴苦」或尋求其他同樣情況的人。研究人員還發現,同夫比同妻有更大的財政獨立性,所以他們更容易離婚。中年離異男人所遭受到恥辱要比女人少,這也使得同夫更容易再婚。

結婚壓力以及符合社會和家庭期望的壓力也導致一些男女同性戀者彼此假結婚,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面子。有些夫婦可能在家人來城裡的時候住在一起,還有的人可能會為了生孩子選擇體外受精。

性學家李銀河自2003年以來一直主張婚姻平等,她認為同性婚姻的合法化將大大減少同妻的數量,許多中國網民似乎同意這一點。一個獲得8000個贊的帖子說:「對於每一對結婚的同性戀情侶來說,世界上就少了兩個可憐的同妻。」更不用說也少了兩個不能追求真正幸福的男人。(編譯/塗頎)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中國首例同性婚姻維權案同性戀者敗訴

相關焦點

  • 同妻是什麼含義?夫妻一方隱瞞同性的事實,是否構成欺詐婚姻?
    謂「同妻」是同性戀者的妻子之意。據說,中國有2000萬男同性戀者,其中80%會與異性戀女人結婚,她們就是「同妻」,總共有1600萬人。同妻現象是一個最富中國特色的現象,在世界任何其他國家都很少見到,因為其他國家的同性戀者或者獨身,或者與同性同居,或者與同性結婚,很少進入異性婚姻。
  • 反家暴法何時保護他們:同性婚姻20年兩會之路
    2000年開始,社會學家李銀河起草《同性婚姻法案》並不斷完善:這將成為中國保障人權的有力證明,代表黨和政府的先進性;婚姻可以讓同性戀者建立和保持長期關係、減少性病傳播;可以大幅減少同性戀者進入異性婚姻,避免大量婚姻悲劇;有利於人口控制;同時這也利於社會和諧與穩定。
  • 「有意見建議同性婚姻合法化寫入民法典」,你會支持嗎?
    ,有意見認為,同性婚姻合法化應該寫入民法典婚姻家庭編。 在評論區,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評論多於反對者的評論,但是,支持者多數都是「既得利益者」,而反對者的評論後面緊跟的是既得利益者的謾罵或譴責,也有少數支持的聲音。
  • 美媒如何報導同性婚姻合法化?
    他補充說,婚姻是社會秩序的一塊「基石」。   裁定作出後,在美國各地,有人歡呼,有人相擁而泣。有些州出現首批同性婚姻,有些州出現了抵制。裁定是在輿論迅速變化的背景下做出的。民調顯示,大多數美國人現在支持同性婚姻。   反對同性婚姻的保守派法官則各自發表了聲明。其中,首席法官小約翰-G-羅伯茨表示,憲法根本沒有提到同性婚姻這個問題。
  • 日《外交學者》:中國會讓同性婚姻合法化嗎?
    參考消息網12月21日報導 日本《外交學者》雜誌網站12月13日發表題為《中國會將同性婚姻合法化嗎?(或許不會)》的文章稱,因印度最高法院最近恢復同性戀禁令的做法而感到失望的一些人或許已決定編寫自己的正面故事了。中國網民在網際網路上貼出並轉貼了據稱來自中央電視臺報導的視頻截圖。
  • 同性戀者、同妻是抑鬱症的高危人群,卻很少被關注!
    我將餘生獻給中國的心理社工、心理治療事業帶你從小白到達人,三年讀完心理系本科到研究生的全部課程昨日我寫了關於中國第一個患抑鬱症而死的歷史名人屈原的故事,也提到了他有可能是一位同性戀者,他的死除了國恨家仇的悲憤抑鬱之外,或許也和他的同性情結的愛恨交織有關。我知道聖人不可褻瀆,但是往往因為我們給大家制定了太多的條條框框,把自己囚禁牢籠!為什麼聖人就不能是同性戀?
  • 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 蔡英文支持同性婚姻
    臺同性婚姻合法化,同性婚姻一直是一個敏感的話題,在人們固有的觀念之中認為異性婚姻才是正常的,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已經有很多國家地區都已經承認了同性婚姻被受到法律保護。最近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得到法律保障,臺灣成為亞洲首個承認同性婚姻的地方,臺灣領導人蔡英文也是在第一時間發表臉書支持同性婚姻,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詳情吧。臺同性婚姻合法化:在兩個月的等待之後,臺灣「司法院」大法官24日下午4時宣布「釋憲」結果,認定「未保障同性婚姻為違憲」,意味著同性婚姻應該受到法律保障,讓臺灣成為亞洲首個承認同性婚姻的地區。
  • 淡藍網CEO耿樂談臺灣同性伴侶結婚
    同性男男和女女在國內的情況,大多被事不關己的心態高高掛起,然後,這個社會問題卻影響著整個社會的發展。從李銀河在兩會期間多次對同性婚姻進行提案,反映同性婚姻的必要性及對社會的積極意義,到知名同性戀社區學者張北川教授主持的調查發現,中國男同性戀者的妻子(即「同妻」)在家庭中長期遭受冷暴力,她們中有不少人曾被丈夫毆打,許多已出現抑鬱症狀,她們渴望法律能夠保護「同妻」權益。
  • 李銀河:法國批准同性婚姻,中國……
    今天中午(2月15日)在法國大使官邸與女大使共進午餐,談到法國最近批准了同性婚姻。中國兩會召開在即,什麼時候中國能夠批准同性婚姻呢?所有涉及修改法律的提案,一定要有三十位人大代表附議,到哪裡去找這三十位人大代表呢?
  • 中美同性婚姻法律背景對比研究
    中美同性婚姻法律背景對比研究袁翠清(山西大同大學 政法學院,山西 大同 037009)摘 要:我國同性戀者有3900萬~5200萬人,80%的同性戀者被迫與非同性戀者結婚。有1600萬到2500萬「同妻」,多數「同妻」知道丈夫是同性戀後,仍會因為愛情、社會輿論等原因維持婚姻。美國50個州都允許同性戀者註冊登記,對同性婚姻經歷了從排擠到接受的過程。
  • 楊麗萍徒弟水月結婚,同性婚姻再次引起廣泛關注,是否應該合法化
    傳統觀念中認為,婚姻是人生中三件重大事件之一,即人的出生,死亡及結婚這三件大事,歷來都受到重視,所以,結婚這件事一直都是所有人關注的焦點,從前有「車馬很慢,一生只夠愛一人」以及「明媒正娶,三媒六聘」,現如今,一紙婚約已不再是束縛,人們也對婚姻少了許多的敬畏之心。
  • 哈爾濱「同妻」各有各的不幸 卻有著同樣的心聲
    同妻群體的真實生活和內心感受又是怎樣的?本報記者和哈工大社會學系的研究人員,通過同妻QQ群多方輾轉聯繫到哈市的3位同妻,說服她們勇敢地接受採訪。為了表示尊重,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名詞  「同妻」,是指與男同性戀進入婚姻關係、本身為異性戀的女性,是同性戀人群的衍生群體,也是社會中隱秘的弱勢群體。
  • 英媒:中國受理首例同性戀婚姻維權案
    參考消息網1月12日報導 英媒稱,中國受理了該國首例同性婚姻案件,這被認為是中國同性戀維權邁出的一步。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1月7日報導,孫文林(音)起訴民政局,原因是民政局拒絕了他與長期伴侶的結婚申請。
  • 同性戀丈夫結婚後,和同性伴侶一起生活,是否構成重婚罪?
    重婚罪保護的法益是合法的婚姻關係,穩定的婚姻關係事關家庭幸福、事關孩子的健康成長、事關社會的和諧穩定。現代婚姻均實行一夫一妻制,法律也作出了同樣的選擇,因此,法律不允許一個人同時維持多份婚姻,也不允許第三人明知而故犯。回到正題,在我國,人們對同性戀的態度依然是比較保守的。
  • 美媒:中國人為什麼那麼在乎英外交官在華舉辦同性婚禮?
    6日,英國駐滬總領事戴偉紳與男友在英國駐華大使館舉行婚禮。9月6日,一名英國外交官和他的男友在北京舉行婚禮的消息迅速在中國社交媒體上蔓延開來。文章稱,雖然不是名人婚禮,但這是個大新聞,因為在中國同性婚姻是非法的。儘管如此,英國駐上海總領事戴偉紳與其美籍華裔男友張志鵠仍締結婚姻,婚禮在英國駐華大使吳思田的官邸舉行,英國對使領館享有領土主權。
  • 《喜宴》《誰先愛上他》視角與同妻—當劉三蓮遇上顧葳葳
    為了應付跨洋催婚的父母,事業有成的高偉同在同性伴侶賽門的建議下,與房客顧葳葳假結婚。賽門滿心以為這只是象徵性完成高偉同父母的要求。然而生在美國的他不知道,結婚對於中國人來說,並不只是牧師下的宣誓、市政廳的證書、槲寄生下的親吻。
  • 「同妻」自述:就算他有「小三」 也比心裡裝男人好
    我現在也經常開導其他同妻,不管離婚與否,都應該得到支持。  記者:作為同妻,我覺得你很勇敢。  樂彤:我只是不想再委屈自己了。我想告訴我的前夫,不要再結婚了,不要去傷害其他善良的女人了。  糾結中的同妻  曼娟三十歲,本科,公司職員,兒子四歲  「我能理解同性戀者的痛苦,可我的痛苦,誰又能知道?」  自述  我的丈夫比我大8歲,工作也比我好很多,經濟上我很依賴他。  婚後第二年的4月1日,他突然告訴我,其實他喜歡的是男人。
  • 哈爾濱"同妻":現在過的就像離婚 還在乎一個證嗎
    同妻群體的真實生活和內心感受又是怎樣的?本報記者和哈工大社會學系的研究人員,通過同妻QQ群多方輾轉聯繫到哈市的3位同妻,說服她們勇敢地接受採訪。為了表示尊重,文中人物均為化名。名詞「同妻」,是指與男同性戀進入婚姻關係、本身為異性戀的女性,是同性戀人群的衍生群體,也是社會中隱秘的弱勢群體。據估計,我國目前處於性活躍期的男同性戀者約有2000萬,同妻數量在1600萬左右。
  • 同妻丈夫在外招男妓 被提醒儘快做愛滋病排查
    原標題:中國同妻  生完孩子,劉思琦才發現自己的另一個身份。坐在電腦前,她瘋狂地搜索有關「同妻」的信息,瘦削的肩膀抖得厲害。  在內心深處,她始終不肯接受丈夫是同性戀這個事實,直到有一次,丈夫在夢中叫出另一個男人的名字,她徹底心碎。  沒有質問和爭吵,丈夫很快攤牌。劉思琦寫了一封遺書,發在了一個男同論壇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