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 蔡英文支持同性婚姻

2020-12-11 古今奇聞雜談

臺同性婚姻合法化,同性婚姻一直是一個敏感的話題,在人們固有的觀念之中認為異性婚姻才是正常的,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已經有很多國家地區都已經承認了同性婚姻被受到法律保護。

最近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得到法律保障,臺灣成為亞洲首個承認同性婚姻的地方,臺灣領導人蔡英文也是在第一時間發表臉書支持同性婚姻,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詳情吧。

臺同性婚姻合法化:

在兩個月的等待之後,臺灣「司法院」大法官24日下午4時宣布「釋憲」結果,認定「未保障同性婚姻為違憲」,意味著同性婚姻應該受到法律保障,讓臺灣成為亞洲首個承認同性婚姻的地區。

釋憲案的起因:

「釋憲案」,起因在於島內第一個公開出櫃者祁家威與男伴,在2013年3月到臺北市萬華區戶政事務所登記結婚被駁回,經行政訴訟後敗訴定讞。祁家威認為,臺灣「民法」第4編「親屬」第2章規定「使同性別二人間不能成立法律上婚姻關係」有「違憲」之虞,申請「釋憲」。

身為戶政主管機關的臺北市政府也認為,許多家長擔心承認同性婚姻後,「民法」上的夫妻改為配偶,父母改成家長,是破壞傳統,但「爸爸、媽媽、表姐、姑姑」等稱呼從來就沒有出現在「民法」用語上,這些擔憂多慮了,因此也申請大法官解釋。

釋憲的結果:

24日下午4時,大法官公布「釋憲」結果,認為現行法律未允許同性兩人結婚,違反「憲法」第22條保障人民婚姻自由及第7條人民平等權的保障,「法務部」應在兩年內研擬修法,保障同性婚姻。

「司法院」秘書長呂太郎稱,如果兩年內沒有完成修法,就可依「民法」的婚姻相關規定,直接去戶政事務所辦理結婚登記。當有記者問到其他地區的人可否來臺灣辦理同性結婚時,呂太郎未正面回答,僅表示須依「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的規定處理。聯合新聞網稱,本屆大法官包括「司法院長」許宗力等15人,要做出「合憲」或「違憲」解釋,都需要拿到10張票。

臺灣政界發表對於同性婚姻看法:

24日下午,蔡英文在臉書發文稱,「在愛之前,大家都是平等的。我是蔡英文,為支持婚姻平權。讓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去愛,追求幸福。」「行政院長」林全指示協調相關部門,共同參與後續法律修正或制定工作。「教育部」表示,未來「民法」等相關法律若修正,會配合修正課綱及教材。

「勞動部」還稱,相關法案通過後,同性伴侶也將享有婚假、喪假的權利。依據臺「勞工請假規則」,勞工結婚應給予有薪婚假8天、配偶喪亡者給予有薪喪假8天。臺北市長柯文哲24日還在臉書表示,「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社會不要怕有衝突,但要有解決衝突的機制,臺北市政府申請「釋憲」,就是一種促成社會理性論辯、走向進步價值的態度。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廖國棟則表示「尊重大法官的解釋」,但站在守護傳統價值觀的立場上,他個人不支持修「民法」,而是支持設立專法處理。

臺灣史上的同性婚姻案例:

早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臺灣就有兩女結婚的記錄。據《臺灣日日新報》報導,1912年時一名女性從小不愛男生,想跟女生一起生活。她的父母都去世,兄長便幫她找了一個女性在一起,明媒正娶地把她娶進門。另外臺灣大谷部落排灣族也曾將男生跟男生同住一起,稱為qaliqali;女生跟女生很親密的,稱為langilangi。他(她)們一起生活,且為部落中人所接受。國民黨政權遷臺後,1958年,有一對女性提出登記結婚的要求。1986年,男同志祁家威請求與男性公證結婚,但遭政府機關拒絕。

相關焦點

  • BBC:海外臺灣人力挺同性婚姻合法化 籲蔡英文兌現承諾
    參考消息網12月2日報導 英媒稱,由海外臺灣人發起的「海外臺灣人支持修正民法,力挺婚姻平權」運動於美國當地時間11月30日在美國華盛頓特區揭開序幕。他們從具有美國同性婚姻合法的指標地點最高法院出發,接下來還有包括紐約、倫敦、柏林、福岡、墨爾本等全球22城市響應,在未來一周接力,於各城市地標聲援,力求幫助臺灣實現婚姻平權、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志」婚姻合法化的地區。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2月1日報導,11月17日,臺灣立法機構審議「婚姻平權法案」,擬將同性婚姻納入。
  • 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灣灣是如何成為亞洲第一「彎」的?
    今天(5月24日)下午四時,臺灣司法院大法官釋憲宣布禁止同性結婚是違反憲法。此舉使臺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地區。根據大法官釋字第748號解釋,臺灣政府《民法》關於婚姻的規定排除了同性,這與臺灣政府《憲法》保障的人民婚姻自由及人民平等權相違背。因此有關機關應在兩年內,依大法官解釋的意旨完成相關法律修正或制定。這意味著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將更進一步。
  • 島內同性婚姻修法遇「髮夾彎」 支持者怒轟蔡英文政策跳票
    支持同性婚姻團體展示抗議標語(圖片來源:中評社)【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香港中評社11月28日報導,早前主張支持對同性戀婚姻合法化修法的蔡英文傳出在宗教團體抗爭下態度已鬆動,臺灣「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28日上午舉辦第二場同性婚姻修法公聽會,場外超過5000名同性戀婚姻支持者將「立法院」前青島東路佔滿,現場主辦單位發送「
  • 朱穗怡:蔡當局通過同性婚姻法案是「雙面刃」
    作者 朱穗怡   最近臺灣島內以民進黨「立委」為首的立法機構三讀通過同性婚姻(簡稱同婚)「合法化」的法案,使臺灣成為亞洲首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地區。但對於這個「第一」,島內社會看法兩極分化:支持同性婚姻的團體固然欣喜若狂,而反對者則大為惱火。
  • 臺同性婚姻合法化 成亞洲首個承認」同婚」地區
    在兩個月的等待之後,臺灣「司法院」大法官24日下午4時宣布「釋憲」結果,認定「未保障同性婚姻為違憲」,意味著同性婚姻應該受到法律保障,讓臺灣成為亞洲首個承認同性婚姻的地區。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廖國棟則表示「尊重大法官的解釋」,但站在守護傳統價值觀的立場上,他個人不支持修「民法」,而是支持設立專法處理。  早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臺灣就有兩女結婚的記錄。據《臺灣日日新報》報導,1912年時一名女性從小不愛男生,想跟女生一起生活。她的父母都去世,兄長便幫她找了一個女性在一起,明媒正娶地把她娶進門。
  • 熱點|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同性戀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
    2000年,屏東國中少年葉永鋕因為陰性氣質被同學霸凌,稱作「 娘娘腔」,後發現在學校廁所突然死亡,令臺灣社會譁然。該事件推動了2004年《性別平等教育法》在臺灣中小學的實施。這項《性平法》倡導的反性別歧視教育在臺灣校園推行後,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數據顯示,此間成長起來的臺灣年輕一代對於同性婚姻的接受度更高——臺灣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今年稍早時公布的《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顯示, 2015年認為「同性戀者也應該享有結婚的權利」的同意與反對者比率各為59%、41%,而且高等學歷、年輕族群的支持率更高超過80%。
  • 「有意見建議同性婚姻合法化寫入民法典」,你會支持嗎?
    ,有意見認為,同性婚姻合法化應該寫入民法典婚姻家庭編。 支持者心聲: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氏的張先生l:你可以不同意、不允許自己交往同性伴侶,這是你的權利;但是,也請別幹涉別人與同性伴侶交往的權利。 @法蘭西大柿子:那些反對婚姻平權的,當你們有了女兒,你就知道她嫁給gay是一種怎樣的悲劇了。
  • 天主教會在同性婚姻合法化議題上的態度演變進程探微
    同性婚姻合法化議題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議題。從歷史的維度看,天主教會對於這一議題的態度並非一以貫之,其內部也並非持相同觀點。天主教誕生並在羅馬帝國風行以來,同性戀遭到抵制,同性婚姻被非法化。在漫長的中世紀裡,在歐洲居於精神統治地位的天主教會成為同性婚姻合法化進程中的一個極為重要的阻礙因素。近代以來,隨著歐洲社會轉型,天主教會對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態度逐漸發生變化。
  • 美媒如何報導同性婚姻合法化?
    紐約時報:最高法院法官們觀點的交鋒   紐約時報的文章,主要圍繞美國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們針對同性婚姻合法化問題的觀點交鋒來展開。   他補充說,婚姻是社會秩序的一塊「基石」。   裁定作出後,在美國各地,有人歡呼,有人相擁而泣。有些州出現首批同性婚姻,有些州出現了抵制。裁定是在輿論迅速變化的背景下做出的。民調顯示,大多數美國人現在支持同性婚姻。   反對同性婚姻的保守派法官則各自發表了聲明。其中,首席法官小約翰-G-羅伯茨表示,憲法根本沒有提到同性婚姻這個問題。
  • 默克爾態度軟化 德國同性婚姻可望合法化
    據法國國際廣播電臺6月28日援引法新社報導,德國下議院立法委員會主席雷娜特·屈納斯特於當地時間6月28日表示,德國國會預計30日將表決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法案。  一般認為,由於獲得大多數政黨支持,這項法案可望通過。德國總理默克爾告訴她所屬的中間偏右政黨國會議員,可各憑良心來投票。  根據報導,默克爾26日接受女性雜誌《布裡吉特》編輯專訪時,透露出她立場的轉變。她表示,最近在波羅的海海濱選區遇到一對女同性伴侶的難忘經歷,讓她改變了想法。
  • 日《外交學者》:中國會讓同性婚姻合法化嗎?
    參考消息網12月21日報導 日本《外交學者》雜誌網站12月13日發表題為《中國會將同性婚姻合法化嗎?(或許不會)》的文章稱,因印度最高法院最近恢復同性戀禁令的做法而感到失望的一些人或許已決定編寫自己的正面故事了。中國網民在網際網路上貼出並轉貼了據稱來自中央電視臺報導的視頻截圖。
  • 泰國同性婚姻合法化,但仍未達100%「平等」
    泰國內閣7月8日通過了一項法案,允許同性伴侶進行婚姻登記,並通過《民商法典》修正案,以確保同性配偶享有與異性夫妻同樣的權利。該法案和修正案現將在泰國議會進行投票。在社會包容度全球首屈一指的泰國,結果幾無懸念。
  • 中國同性婚姻合法化什麼時候能實現呢了解其立法空白的原因
    中國同性婚姻合法化什麼時候能實現呢?隨著美國同性戀婚姻合法化,中國社會各界也開始思考同性戀婚姻合法化的問題。那麼,為什麼中國對同性戀婚姻合法化的立法卻一直空白,連提上日程的動向都沒有?儘管李銀河教授從2001年就開始提同性婚姻合法化了,但她本人並非人大代表,也不是全國政協委員,到2015年3月為止,據我所知,還沒有任何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在全國人大或政協會議上正式提交過《同性婚姻提案》,都只是停留在媒體倡導的層面。按照規定,一個人大代表提交提案後,需要30個代表籤名才能成為議案,否則,也不會被人大討論。
  • 美國民眾對同性婚姻態度趨於寬容
    美國當地時間3月26日和27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針對兩個案件舉行聽證會,這兩個案件分別涉及兩項與「同性婚姻合法化」有關的法案——「加州8號提案」和聯邦《婚姻保護法》。這是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歷史上首次就「同性婚姻」問題舉行聽證會。有媒體稱,聽證會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是打破種族隔離法律和跨種族婚姻的禁令之後美國民權運動史上的又一重要事件。
  • 同性婚姻合法化 法官方文件將禁用「父母」改為「雙親」(雙語)
    該草案是法國政府將同性婚姻合法化的一部分。草案指出,「婚姻是兩個人的結合,這種結合可以是異性之間也可以是同性之間的」。除規定將用「雙親」一詞取代所有官方文件中的「父親和母親」這一表述外,草案還規定同性夫妻跟異性夫妻享有相同的子女收養權。
  • 臺大法官「釋憲」捍衛同性婚姻
    臺灣昨天(5月24日)通過「釋憲」判決「民法」限制同性婚姻「違憲」,未來將進行修法。今日臺灣主要媒體也均對此事進行關注。中國時報:亞洲第一 臺灣同婚2年後合法中國時報文章報導指出,臺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判決同婚合法化的地區。
  • 那些反對同性婚姻的奇葩理由
    同時也將一併修法讓同性、異性的婚姻權利義務、父母與子女間的權利義務相同;收養子女部份,也不能因性別認同、性傾向等有所歧視。其實這個婚姻平權法案數年前就曾送進國會審查,一直受到反同性婚姻的「護家盟們」高度關注,加上舊國會立委們選舉的壓力,以致遲遲沒有下文。在今年(2016)重新改選以後,很明顯地,多數支持婚姻平權的立委得到選民青睞,順利入主國會。
  • 臺灣社交軟體瘋傳同性婚姻合法將致愛滋感染者入臺
    中國臺灣網5月28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日前臺灣「大法官」作出同性婚姻應受保障的解釋,臺灣被形容是亞洲第一個保障同性婚姻權的地區。近日臺灣社交軟體LINE卻瘋傳一系列圖文,稱男男性行為愛滋感染佔8成,同性婚姻合法化後,將吸引全世界愛滋病患「移民」入臺,待滿2年後,治療愛滋費用健保全額給付,恐造成「同性戀假結婚、真領藥」亂象。臺當局「疾管署」表示,不安全性行為會傳染愛滋,異性戀間同樣也會發生。穩定服藥治療避免更多人感染。疫情變化與同婚合法化關聯並不大,駁斥這些圖文與事實不符。
  • 法國同性婚姻合法化3周年 成就逾2.5萬對戀人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莉蘭】據法國國際廣播電臺5月29日消息,到法國當地時間5月29日,法國同性戀婚姻合法化滿三周年。三年來,法國共有2.59萬對同性戀人登記結婚,其中以巴黎地區數量最多。但同性戀仍然是一個極易引發爭論的敏感話題。
  • 美媒關注中國網民支持同性婚姻:減少「同妻」痛苦
    參考消息網4月17日報導 美媒稱,中國網民支持同性婚姻的一個主要理由是減少「同妻」的數量。據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網站4月15日報導,2015年6月,由於當地民政局拒絕登記結婚,兩名中國男子提起了訴訟,2016年年初,湖南的一個地區法院同意受理這個案件,它標誌著中國法院第一次受理有關同性婚姻的案件。但4月13日,僅經過短短幾個小時的商議,法官駁回了二人的請求。報導稱,這是對中國越來越多支持婚姻平等的人的一個打擊,儘管也在預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