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詠流轉,為何要教孩子「詠」經典?

2020-12-23 音樂動態

01

今年春節央視文創節目《經典詠流轉》,趙照唱的《聲律啟蒙》讓我們感受到真正的「詠」的魅力,這首歌就像是古人語氣中的「誦詠」,像唱歌一樣的朗誦。

《經典詠流轉》這個節目,真正關鍵點就是「詠」,讓詩詞像音樂一樣唱著,而趙照也將經典中「詠」的最基礎東西《聲律啟蒙》唱出來了。

《聲律啟蒙》是古時為訓練兒童掌握聲韻格律的啟蒙讀物,自私塾開始就進行文學修養訓練。讓童蒙大聲誦詠,對文字語言產生興趣,等到逐漸熟悉音韻格律,就自然領會平仄對仗,到作對聯和詩詞時就容易多了。

《聲律啟蒙》可謂是作詩的基礎,並且有著培養語感、啟發童蒙對文學熱愛的作用,它更像是一本詩詞中的《新華書典》。

《聲律啟蒙》以適合吟誦的方式進行教育,讓傳統文化在小孩心中紮根,算是一種當時實用的教育方式。雖然這是應古代作詩的環境而產生的一種教育辦法,那麼到了現代,我們為何還要教孩子「詠」經典?

02

國學經典,類似諸子百家、唐詩宋詞,是歷經千年依然散發著智慧光芒的東西,也是民族聖賢對後世子孫敦敦教誨的思想光輝,是經過歷史與民族長久發展的考驗。

我們詠讀與侵潤其中,不僅侵潤著中國千年文化歷史傳統的傳承,同時也能跨越千年和先賢進行思想上的對話,啟迪人生,養成博大寬厚的思想人格,形成生命認識的深度與高度,這是一種智慧的力量。

而教孩子「詠」經典,就是讓孩子得到「潤澤才情,啟迪智慧」的第一步,也是介入學習的最初辦法。

當然「詠」不只是《聲律啟蒙》,任何適合「詠」的國學經典都可以「詠」,像唱歌一樣大聲朗誦出來,以一種興趣方式進行早期教育的培養。

03

前些年國學大師南懷瑾還極力提倡兒童讀經,就是利用少年兒童人生的記憶黃金時期,多方面誦(詠)讀中國傳統經典,進而打下傳統文化修養的基礎,豐富文化底蘊,健全青少年兒童的道德和智慧。

而他所提倡的辦法就是「誦讀」,讓孩子肯讀書,肯背書,肯唱歌,沒有特別的內容,也不做過多講解,純粹的多背誦

但背誦並不是強記,而是像唱歌一樣,大聲的朗誦,無心的「誦」,無意的「詠」。

南懷念也表示,小孩子在成長過程,背誦東西其實是很快樂的,特別是無心狀態下,不在意背誦的是什麼內涵,以「詠」的方式,這樣背誦下去的東西,一輩子都能忘不掉。

孩子背誦經典過程,也會有著逐漸提高智力、記憶力、思考能力等作用,讓孩子的頭腦更為細膩,更為精詳。

從孩子最早期「誦讀」開始,逐漸開發著智力與智慧,並在成長過程中逐漸理解後,打下的文學和文化基礎,對以後的成長是益處多多。比如回頭再看學校的教科書,往往都會一看就懂,這是從小背誦的效益。

這個過程也就像不斷閱讀書籍,長期間思考啟迪著智慧,逐步形成自己的綜合思維,以後不管見到什麼問題,都能很好很快地做出思考的反應,運用綜合能力去解決。

這是為什麼崇尚閱讀的原因,廣為博覽,才能吸收與進化,開發智力,啟迪智慧,形成了廣博的綜合思維,提高著文化的素養。

04

我們這裡說的「經典詠流轉」,就是讓經典能像唱歌一樣朗誦,重要的還是「詠」,也就是「誦」,哪怕現在是網際網路高科技時代,誦讀經典還是需要的。

任何東西都需要知識,而知識是需要智慧指揮。當孩子從小誦讀經典,並在長大中逐漸打下文化基礎,腦筋智慧得到了開發,綜合力會更強,對於知識來說,也能夠更好地指揮,無論是從事任何行業,都能用得到。

南懷瑾也表示,孩子小時候「誦讀」經典,與以後長大會做什麼並沒有衝突。當一個孩子以「詠」方式誦讀經典,並讓經典在心中逐漸紮根,不僅在一定程度上讓我們民族文化在新一代得到傳承,而且在成長過程中,也會「潤澤才情,啟迪智慧」

待他們逐漸懂得經典本身的內涵後,與偉大的先賢進行思想光輝的對話,打下深厚的文化基礎,形成了自己高度與深處的思想與人格,無論以後做什麼,視野絕對不一樣。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講的也是一種侵潤與啟迪的過程。在熟讀過程中,逐漸得到陶澤與提高,並在成長中進行學習與突破,作詩寫文到最後只是時間問題了。

而經典也在「誦讀」過程中,逐步紮根於孩子的人生中,提高他們的知識,啟迪著他們的智慧,在他們成長中形成深厚的思想與健全的人格,未來人生也必將如經典一樣流轉。

文/王生寧

圖/來源網絡

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經典詠流傳》:歌以詠志,樂以抒懷
    圖: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王黎光委員表示,「希望《經典詠流傳》的一些優秀歌曲,能夠推廣給我們的中小學生,讓我們的孩子有自己的歌曲,也讓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經典烙印在他們心裡」。「情懷保證了節目的高度,情感讓節目找準了共鳴點,情緒讓節目如涓涓溪流入耳又入心,它們共同鑄就《經典詠流傳》達到了國家大臺的一流水準。」一夜的傳播量接近三百年的總和節目首播就獲得了出乎意料的「現象級」效果,很大程度上也要歸功於一位普通的經典傳唱人和一首名不見經傳的小詩——《苔》。
  • 經典詠流傳:諸葛亮《誡子書》
    孩子們應該有誰來教?誰應該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什麼樣的老師、怎樣的教育才能教好孩子呢?這些看似簡單卻又複雜的問題,千百年來一直困擾著許多家庭,是為人父母的重要人生課題。對此呢,中國傳統儒學倒是給出過一個比較不錯的答案,這個答案也曾經被千年的時光與紛繁的社會實踐所驗證過。其效果就人類已有的過往歷史來看,還是非常值得我們去借鑑的,這就是傳統儒家所提倡的家庭教育。
  • 《經典詠流傳》創作揭秘:《苔》為何「拒絕」韓紅?
    但經過《經典詠流傳》幕後音樂團隊的「妙手生花」,才有了我們看到的這首真摯、動人的完整歌曲。「(我)在這檔節目音樂部分花的時間精力,比《中國好聲音》多一倍。」作為《經典詠流傳》的音樂總監,劉卓告訴記者,節目錄製期間,自己每天要在家聲情並茂地吟誦古詩,「就為了揣摩最合適的韻腳。」
  • 青花郎攜手《經典詠流傳》第三季 以經典致敬經典
    近日,《經典詠流傳》官方微博頻頻發文表示:新一季節目即將來襲,敬請期待。作為合作夥伴的青花郎也公開發聲表示「開播不遠」了。作為央視高品質的大型文化類節目,《經典詠流傳》每一期內容裡的每一個「經典」,無論內容遴選還是傳承者的人選都極為認真甚至苛刻。
  • 《經典詠流傳》以唱代寫如何傳承文化腳本?
    重拾創作源泉的詩韻《經典詠流傳》重拾創新的鑰匙,開啟佔據六成中華文明光陰的寶庫,從詩韻開始,讓經典流傳。「創新」是廣電人的共同追求,《經典詠流傳》為何能夠在眾多節目中脫穎而出,不同於其他綜藝節目,擁有自己獨特的氣質?
  • 經典詠流傳:蘇軾《題西林壁》
    我們之所以要羅列了蘇軾的黃州時期表達人生感慨,不停地追問自己的存在感的這一系列的詩詞,就是想說,在廬山的創作並不是孤立的,也不是斷裂的。《經典詠流傳》第一、二季合集(詩詞歌曲108首)經典詠流傳:王維《少年行》+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經典詠流傳:納蘭容若《長相思·山一程》經典詠流傳:鄭板橋《竹石》經典詠流傳:杜甫《絕句二首(其一)》經典詠流傳: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經典詠流傳:範仲淹
  • 經典詠流傳:荀子《勸學》
    幹、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詩曰:「嗟爾君子,無恆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長於無禍。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 經典詠流傳:王維《使至塞上》| 詩佛的豪情
    經典詠流傳:曹雪芹《枉凝眉》經典詠流傳:《聲律啟蒙》(朗誦視頻+全文完整版)經典詠流傳:蘇軾《定風波》經典詠流傳:馬致遠《天淨沙·秋思》經典詠流傳經典詠流傳:《木蘭辭》經典詠流傳:駱賓王《詠鵝》經典詠流傳:孟郊《遊子吟》經典詠流傳:敕勒歌經典詠流傳:孟浩然《春曉》
  • 《經典詠流傳》第二季圓滿收官 同名圖書發布
    大型詩詞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播出兩季,廣受好評,近日迎來圓滿收官。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經典詠流傳》系列圖書也於近日推出。5月19日,第二季節目研討會暨新書發布會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辦。  《經典詠流傳》於2018年新春首播,它迎難而上,勇於挑戰傳統、改編經典,用音樂使傳統詩詞重新煥發出蓬勃生機,為觀眾打開了氣象萬千的文學經典之門。
  • 《經典詠流傳》趙傳30年後再次用搖滾演繹經典 莫文蔚溫情詠唱梅之...
    開年播出的《經典詠流傳》第三季延續前兩季的優良製作,再創近兩年文化節目的口碑新高,播出僅僅兩期,就以年輕化升級和正能量傳遞,收穫觀眾好評。節目在文化傳承和創新傳播的深度結合上發力,挖掘傳統文化的當下價值,喚起大眾的情感共鳴,進一步實現「讓經典從流傳走向流行」。
  • 《經典詠流傳》創新傳承經典 打造新時代文化節目新標杆
    《經典詠流傳》憑藉精緻有創造力的「央視氣質」讓眾多領導、專家、學者看到了國家平臺的高級水準和創新實力,贊其引領行業方向,讓經典作品具有穿透性!(《經典詠流傳》看片會現場)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康震以節目經典鑑賞團成員這一全新身份亮相,主持此次看片會。
  • 青花郎攜手《經典詠流傳》:致敬與見證同在
    標題:時尚易變,經典永恆!青花郎與央視攜手打造的《青花郎·經典詠流傳》在春節初二、初三兩期連播,拉開和詩以歌的文化與音樂盛宴。節目主持人撒貝寧與前兩期的經典傳唱人——那英、肖戰、馮家妹、蔡國慶、央視四子、董寶石紛紛亮相,詠唱數篇經典詩詞。酒是瓶子裡的詩歌。
  • 《經典詠流傳》一個特別用心的節目,流傳經典,傳承文化
    #經典詠流傳第三季#經典是懷舊的,精彩的現在的經典歌曲加入新聲代的元素,由正能量的人演唱,讓經典更加經典,更加沁人心脾,更加賞心悅目!《經典詠流傳》從第一季就一直在關注。從第一季到第三季明顯能看到舞臺,內容的一步步的升級,製作越來越精良。很多孩子也是受到了節目的影響。就像《有溫度的故事店》他們的製作初衷就很好,童謠更容易被孩童所接受。孩子在聽音樂的同時又能接觸到中國經典。
  • 《經典詠流傳》:讓詩詞經典乘上歌聲的翅膀
    《經典詠流傳》第二季將詩詞經典與流行音樂相結合,精選經典傳承人唱響一首首各具風格的歌曲,豐富節目內容,以情打動人心,強化融合傳播,讓詩詞經典乘著歌聲的翅膀傳唱四方,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再添助力。作者:鄭怡潔單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監管中心「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詩韻,經典永流傳,我們的文化從未斷流。」伴隨著熟悉的主持詞,《經典詠流傳》第二季於1月28日小年夜登陸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
  • 《經典詠流傳》再造流行與經典 將傳統文化的傳播與傳承提升至全民...
    詩言志,歌永言,古人和詩以歌,造就了一首又一首傳唱至今的經典。流行的不一定經典,經典的一定要流行,但是經典怎麼樣才能流行呢?從過去一年多的文化綜藝實踐成果來看,「經典加央視」等於必然流行。央視在文化創新的高品質和大格局,以及此起彼伏的全民傳播力和青春號召力,有目共睹。
  • 許淵衝經典英譯古詩被傳唱,《經典詠流傳》獲贊「寶藏節目」
    上周六晚,《經典詠流傳》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第五期。譚維維與鄭棋元強強聯合共唱《湯顯祖遇見莎士比亞》,讓東西方兩位文學巨匠隔空對話,網友直呼:"這首歌簡直是'神仙'配置!"鬱可唯《一江水》融入戲腔 唯美演繹江南水鄉令人陶醉繼去年一首《知否知否》深入人心後,鬱可唯再次現身《經典詠流傳》的舞臺帶來新作《一江水》,驚豔全場。播出當晚,這首作品登上QQ音樂巔峰人氣榜TOP1,廣受好評。"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 《經典詠流傳3》鳳凰傳奇再登臺,陳柯宇則演繹百家姓版的生僻字
    《經典詠流傳》從第一季開始,收視口碑都是雙豐收,這次帶三季也播出了四期,依舊是好評如潮,在這期節目中,鳳凰傳奇將再次為經典發唱,可以說他們已經是《經典詠流傳》的常客了,加上這次已經有四首歌曲了,不過記憶深刻的還是鳳凰傳奇的《將進酒》,當這首歌曲一唱出來後,就備受歡迎。
  • 《經典詠流傳》第三季:古詩詞唱出年輕態
    這首傳誦千年的經典詩篇,近日因為《經典詠流傳》第三季裡的一段演繹,再次煥發新生,成為社交媒體的最熱話題。而康輝、撒貝寧、朱廣權、尼格買提四人首度同框合唱《嶽陽樓記》,更是受到廣大網友的歡迎和喜愛。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第三季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和央視創造傳媒有限公司聯合製作推出,旨在為大眾奉上兼具時代性和時尚性的文化盛宴。
  • 《經典詠流傳》譚維維鄭棋元致敬東西方文學巨匠
    上周六晚,《經典詠流傳》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第五期。譚維維與鄭棋元強強聯合共唱《湯顯祖遇見莎士比亞》,讓東西方兩位文學巨匠隔空對話,網友直呼:「這首歌簡直是『神仙』配置!」鬱可唯《一江水》融入戲腔 唯美演繹江南水鄉令人陶醉繼去年一首《知否知否》深入人心後,鬱可唯再次現身《經典詠流傳》的舞臺帶來新作《一江水》,驚豔全場。「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鬱可唯以婉轉動人的歌聲詮釋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讓人深深地陶醉在江南水鄉的詩情畫意之中。
  • 《經典詠流傳》第四季:以英雄精神浸潤時代人心
    1月2日晚,大型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第四季播出,節目以「獻禮建黨百年,唱響英雄之歌」為主題,延續「和詩以歌」的原創模式,追溯千年歷史,回顧百年曆程,聚焦不同時代中的中國英雄、民族精神,唱響了慶祝建黨百年的「英雄讚歌」。在第一期節目中,給人以至深感動的是毛澤東和楊開慧的愛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