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三十而已,男人三十不立?誰殺死了婚姻這隻薛丁格的貓

2020-12-11 騰訊網

冰川思享號特約撰稿 | 白晶晶

20年過去了,美劇裡的人妻,已經進化成精心設計「借qiāng殺人」幹掉渣男老公,和「小三」惺惺相惜共同撫養遺腹子的「致命女人」。國產劇想成爆款,靠的還是全民圍攻「綠茶婊」、原配大奶鬥小三那一套。

▲《三十而已》劇照

最近,身邊很多人都在追電視劇《三十而已》,上至一夫倆娃住別墅的中年闊太,下至母胎單身出租屋裡端泡麵的恐婚女青年,甚至還有年過四旬,思緒比頭髮豐富許多的中年油膩大叔,都成了追劇陣線聯盟的一員。

女權覺醒or爽劇套路

有人說,這部劇的出彩之處在於女性意識的覺醒。不過我看過之後,認為談覺醒還是過譽了,充其量是戴上了「女權覺醒」的頭套,脫了馬甲,本質還是一路開掛、打怪升級的大女主爽劇。

其實,編劇未必不知道怎樣設計橋段更高級,不是不明白現實中「智鬥」小三,完全可以實力勸退、輿論施壓(攻略參見總裁夫人那次人間富貴花式刷屏的教科書玩法),碾壓對方於無形。都2020年了,還玩當眾扇耳光這一套,未免太TVB了。

▲顧佳扇「小三」林友友巴掌(圖/《三十而已》劇照)

只不過,爽劇套路深,還不是迎合觀眾喜好,讓主要以女性為主的觀眾欲罷不能,刺激情緒G點?

曾看過一個短視頻,錄下一位中年大姐看《三十而已》時的動作,操起拖鞋隔著屏幕,對劇中的「小三」林有有花式打臉,那罵街的勁頭看了讓人十分上頭。看著大姐那張入戲太深、略顯扭曲的臉,讓人不禁為大姐家的姐夫深深地捏了一把汗。

《三十而已》似乎還停留在人為製造衝突和矛盾,用不合理的情節強推劇情的階段。過於簡單粗暴,不僅低估了有錢人的智商,也低估了長期浸淫八卦的吃瓜群眾的見多識廣,錯判了大眾圍觀1818黃金眼中狗血新聞後的記憶。

咱連「慶渝年」這種集古今中外大成於一身的瓜都吃過了,還玩那種扇耳光、有錢人都是無腦暴富的梗有意思嗎?

簡單概括一下,《三十而已》的劇情就是男性角色渣男成團,女性角色全員聖母。三條故事線搭配三位槽點滿滿的「小男主」,分別是不知妻美,只知養魚的陳嶼;奉行「不婚主義」、處處留情的海王梁正賢;時刻把「聽老婆話」放在嘴邊卻出軌在先的「許放炮」許幻山。

▲李澤鋒飾演的許幻山(圖/《三十而已》劇照)

渣男們渣得形態各異,氣象萬千,鬼話連篇。編劇更是生怕觀眾看不懂全員惡人的男主有多渣,在每個人的名字上動腦筋,諧音梗玩得溜到飛起——許幻山=許換衫,暗示女人如衣服,這位渣男之後會出軌;風流成性的海王梁正賢,腳踏多隻船,用錢撩妹,名字像不像之前娛樂新聞裡那位時間管理大師羅志祥,兩人的名字縮寫都一樣……

女人三十而勵、三十而立、三十而驪

與劇裡出軌、養魚、找小三的糟心姐夫團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女主則一個個風姿綽約、身材衣品雙在線,還都是三觀超正、忍辱負重,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就差功德圓滿、飛升成天仙了。

可即便是這樣一群聖母般的女性角色,依然受到來自男性主導的父權社會的碾壓,這恐怕才是讓很多女性觀眾追劇過後,感到更加焦慮的根源。

劇中有三位女性角色,最能引起觀眾共鳴的是女主顧佳,從諧音「顧家」二字上也能看出編劇的用意。

據不完全統計,《三十而已》熱播以來,顧佳憑一己之力已經上了十幾次熱搜,其中顧佳人間過綠器、顧佳的格局、顧佳當媽的修養、顧佳雙商高都成為熱門話題標籤。甚至還由此衍生出一門「顧學」,用以形容《三十而已》中的顧佳,指在當主婦的修行、語言藝術、御夫育娃等層面,做到TOP級體面和滿分舒適度。

看看人家顧佳的一周——普拉提課、打卡brunch、烘焙課、皮膚管理、法語課、陶藝課、縫紉課、泰拳課、花藝課、下午茶、熱瑜伽課、茶藝課、做蛋糕、時尚鑑賞課……這些還只是自我修煉,不包括陪孩子參加遊泳課、馬術課、英語課、繪畫課、打疫苗、幼兒園活動等。

▲童瑤飾演的顧佳(圖/《三十而已》劇照)

此外,老公出差要顧佳收拾行李,公司季度財務報表得她確認,就連業務部小李過生日這種事也要她記在心上。特想問,公司裡難道沒個靠譜的HR嗎?這是把老闆娘當老媽子使的節奏啊。

現代社會對女性的要求,似乎遠遠高於男性。看過一位網友,描述當下理想妻子的狀態——騷乖甜處女安全褲長及膝蓋本科985保送碩士會做川粵湘本幫菜北京東城土著獨生女現定居上海月薪15k恪守女德思想傳統婚後只對老公一個人浪……

前段時間,熱門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引爆輿論話題榜,竟然有人說看過這些「30+姐姐們」的狀態後不怕老了。

拜託!年近五旬的寧靜「姐姐」、生有倆娃依舊皮膚吹彈可破的張雨綺、瘦成一道閃電的極品少奶奶黃聖依,還有雖然「媽學」味道十足卻仍是小蠻腰的52歲少女伊能靜……

試問這些姐姐,維繫當前的顏值在線,背後要付出多少時間、金錢,有多少資本的力量加持,才有永葆青春的凍齡狀態,同為女人,大家心裡沒點AC數嗎?

現如今的職場女性,上班要被老闆PUA,下班要陪兒子讀ABC,做完作業都晚上十點,夜裡要給加班的老公煮泡麵,早上要爬起來給孩子煎雞蛋。

即便十面埋伏、四面楚歌,女人也不能像男人一樣放飛自我、放飛身材,晚上坐在車庫裡思考人生,不顧大腹便便依舊擼串啤酒、吃得不亦樂乎。

正像《南方人物周刊》在《三十而已:中產階層焦慮和獨立女性幻夢》裡提到的:

「電視劇口口聲聲反抗著社會對女性的各種規訓,宣揚三十歲的女人依然美好,但展現的卻是三十歲的女性為了適應這種規訓而對自己提出近乎嚴苛的要求,不敢有絲毫鬆懈。因此,劇中的女性追求的並非真正意義上的獨立,她們的追求是要讓自己看上去像20歲,消費力達到40歲,還要擁有一位與之匹配的如意郎君。」

一句話,女性的三十而立,立在了世俗眼光中,卻倒在了追求自我的門前。

男人二十不勤、三十不立、四十不富、五十而衰靠子助

看到這個標題,是不是想起了電視劇《都挺好》裡的蘇大強?「懦弱沒擔當、不講理,整個一作父、事兒爹、越老越糊塗、還容易上當受騙……」

▲倪大紅飾演的蘇大強(圖/《都挺好》劇照)

加劇當代女性焦慮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配偶越活越像蘇大強。談起育兒話題,身邊不少爸爸都是一臉佛系,言之鑿鑿孩子順其自然就好,沒必要給孩子太大壓力。可正是這種看似佛系,實則推諉的狀態,加劇了女性焦慮情緒,成為家庭中的不安定因素。

多數家庭之中,選擇「雞娃」的往往是母親角色,她們對所在城市各個學區的學區房、擇校政策了如指掌,對各種教輔App、培訓班的上課時間記得一清二楚。兩相對比,不少父親角色長期缺位,如果媽媽臨時出個差,可能孩子連襪子都穿不上成對兒的……

當然,也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爹。多數男性身肩賺錢養家的重擔,四五十歲的中年職場人,一面被職場新浪毫不留情拍在了沙灘上,每天被90後領導呼來喝去,失去了職場尊嚴,一面還要回家後看丈母娘的臉色,裝作不經意間提起老夥伴家裡的房子有多大,孩子上的是一年幾十萬的私立小學,僱著幾個保姆打掃衛生……

職場半坡的中年男人,如果再遭遇一次中年裁員,更是雪上加霜,不免活成了霜打茄子的模樣。

如果有幸成為《三十而已》那位有錢有閒的海王梁正賢,誰還願意被婚姻的枷鎖捆綁住,自願入坑?自然是人生得意隨便歡,估計只有等到真的快「不立」的年紀,才願意平穩著陸,找個家世相當的姑娘傳宗接代。

婚姻這隻薛丁格的貓

薛丁格的貓,是物理學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實驗之一。它告訴物理學家,我們什麼都不知道,什麼東西都不是客觀的,而且一個東西的存在與否都得看概率,沒個準信。

▲江疏影飾演的王漫妮(圖/《三十而已》劇照)

其實想想,婚姻正像那隻關在薛丁格籠子裡的貓。追求浪漫的愛情體驗、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在一段關係中被最大限度「看見」和關注的需求,與婚姻生活追求的穩定背道而馳。

電視劇《三十而已》中男性角色陳養魚那段經典臺詞,結婚就是為了省心,只想避風不做港,夫妻最後難免活成合租室友,才符合婚姻生活的本質。

有時候,掐死婚姻這隻薛丁格的貓,需要一個林有有式的「綠茶小三」。更多情況下,無須藉助外力,揭開婚姻的本質,會發現貓早就「壽終正寢」了。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和薛丁格是如何合謀殺死那隻貓的?
    在量子理論的所有奇異中,似乎很少有比歐文·薛丁格那著名的關於貓的言論更奇怪的了。它描述了一隻貓被鎖在一個沒有窗戶的盒子裡,還有一些放射性物質。如果放射性物質發生衰變,那麼一個裝置就會釋放一個錘子,錘子會打碎一小瓶毒藥,殺死貓。如果沒有檢測到放射性物質,這隻貓就活了下來。薛丁格虛構了這個可怕的場景來嘲笑他所認為的量子理論的一個可笑的特徵。
  • 《三十而已》:三十歲女人將面對的困境有多難?
    現在對女人的要求有很多,既要求你獨立,還要要求你能夠照顧好家庭。《三十而已》這部電視劇,通過劇名以及前四集的收看,我覺得這就是一部各種三十歲左右的女人的危機片。三十歲的王漫妮,在上海漂泊八年,身為櫃姐時長要受到顧客刁難。因為她良好的服務態度,親善的人格魅力售出一套價值百萬的珠寶,升職加薪成為主管。
  • 什麼是薛丁格的貓,這隻貓到底「害死」了多少人?
    這一思想實驗巧妙地把微觀物質在觀測後是粒子還是波的存在形式和宏觀的貓聯繫起來,以此求證觀測介入時量子的存在形式。因為這隻貓的提出最終使得薛丁格心神不寧,把他整的是死去活來,而且由於「薛丁格的貓」的提出,從此開啟了量子力學研究的熱潮。從而整得更多的人死去活來。中國對於量子力學的研究自然不肯落後,從而整的更多的中國人也狂抓!
  • 面對感受不到愛的婚姻,男人女人都要學會這五種愛的語言
    有一種婚姻,從今往後的每天都可以預見,是幸福美好還是一地雞毛,取決於你的行動。《三十而已》是講述三個女人的情感劇,顧佳的完美全職太太,單身愛錢的王曼妮,嫁為人妻傻白甜的鐘曉芹。年齡過了三十歲,有家有孩子的女性應該是最有感觸,特別對於陳嶼,也是呼聲最高的同款老公。愛養魚的陳嶼,和養貓的鐘曉芹,貓和魚水火不相容,似乎在暗示他們的未來。
  • 女人三十是什麼樣的?
    《三十而已》電視劇中的三位三十歲的女人的生活,更是向我們證明了女人三十照樣有很多可塑性, 生命力依然頑強,依然可以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不斷用成績證明自己不是豆腐渣。
  • 明星大偵探薛丁格的貓是什麼意思 薛丁格的貓出處哪裡
    《明星大偵探》第三季最後一期節目中,撒老師提出薛丁格的貓的想法和白白提出的楚門世界的想法真的腦洞大開,看完之後頭皮發麻,接下來小編會帶大家深入了解一下薛丁格的貓這個理論。  薛丁格的貓誰提出來的  《明星大偵探》又迎來的實境系列,本來以為第十一期發生在甄漂亮整形醫院的故事應該蠻恐怖的,畢竟最早的預告挺嚇人的,但其實還好,甚至比不上前身《都是漂亮惹的禍》,預告那麼精彩,正片有點失望。目前看來,精彩的應該都集中在第十二期,楊蓉下線,而潘粵明老師和魏晨上線,希望能超過《酒店驚魂》,不然實境有點浪費了。
  • 三十歲的女人到底招誰惹誰了?又有電視劇拿「30+」開刀了!
    ——《他其實沒有那麼愛你》文丨舊故麻袋∨2020年,不知道三十歲的女人們得罪了誰,從電視到綜藝再到訪談類節目,動不動就被cue上熱門話題,販賣些焦慮也就罷了,畢竟焦慮嘛,即使沒有人販賣,它自然而然也會出現,但頻頻被套路成國產女性題材作品,那就有點過分了。跨過三十,女性就會被套上一層層枷鎖,工作、婚姻、財富,沒有一樣是可以省心的。
  • 女人三十而「慄」,男人四十而「惑」
    三十歲的女人學會獨立三十歲的女人,經歷了歲月變遷,婚姻的變化,人生角色的改變,成為了成熟女性的中堅力量。三十而立,獨當一面,生活的能手,家庭的掌舵者,但每天被生活所累,開始感到心力憔悴,容顏失色,總感覺不再年輕,不再有激情。三十而立變成了三十而慄,戰戰兢兢,職場怕失意,生活怕拋棄,孩子說你像怨婦。
  • 《三十而已》細思極恐的婚姻真相。|百家故事
    圖片來源:《三十而已》作者丨山野《三十而已》,三個女人一臺戲。各有千秋,各有苦衷。在她們身上,我看到了細思極恐的婚姻真相。現實中男人一旦出軌,理由一般是「妻子老了胖了沒工作了沒激情了」。可是顧佳呢?無論是外表還是能力,都堪稱完美。而且偵察能力一流,堪稱綠茶天敵。可恰恰這樣一個「完美女人」,他的老公還是出軌了。所以男人下次出軌,麻煩換一個理由,不要什麼事都把鍋甩在女人身上。
  • 「薛丁格的貓」究竟是在說什麼東西?
    「薛丁格的貓」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科學名詞?雖然只有簡單的五個字,卻蘊含著極其深刻的科學猜想。可它,究竟是在說什麼東西?首先,我們應該了解的是,它是一個思想實驗的代稱,由奧地利著名物理學家薛丁格提出的。事實上,」薛丁格的貓「這個名詞大概可以補充為——薛丁格做的關於密閉容器內的貓是死是活的實驗,其實驗內容大概就是將一隻貓放在一個密閉容器裡,且容器中裝有少量鐳和氰的化合物(氰化物是一種有毒的致命物質)。在某一時刻,鐳有可能會發生衰變,其結果就是觸發機關,打碎裝有氰化物的瓶子,氰化物在密閉容器內散發,殺死裡面的貓。同時,在這一時刻鐳也有可能不發生衰變,氰化物仍裝在瓶內,容器內的貓依然活著。
  • 知道薛丁格的貓,那你知道薛丁格的123589個女人嗎
    薛丁格,和他的貓埃爾溫·薛丁格(1887年8月12日~1961年1月4日)是奧地利物理學家,量子力學奠基人之一,發展了分子生物學,建立了波動力學。薛丁格的貓是他提出的一個著名思想實驗,是指將一隻貓關在裝有少量鐳和氰化物的密閉容器裡。
  • 《三十而已》:女人的自信和底氣還是要來自自己
    前兩天一口氣追完了《三十而已》。三十歲,三個女人,三種人生。她們每個人都很有故事,很有代表性。不管是前半生過得很安穩的鐘曉芹,還是一直都很有拼勁的顧佳,或者是在上海沒有歸屬感的王漫妮,三十歲這一年,她們的人生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作為一個女人,我們的自信和底氣來自哪裡?是事業有成的丈夫?乖巧聽話的孩子?
  • 什麼是薛丁格的貓?
    薛丁格的貓是我們大多數人可能都聽說過的東西,但是我們當中有多少人真正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薛丁格的貓是在說是什麼?不過,他最著名的還是是「薛丁格的貓」,這是他為了反對哥本哈根學派關于波函數的觀點而用一隻貓做的思想實驗,但後來,被廣泛應用於形象描述宏觀和微觀物理體系的不同之處。
  • 《三十而已》告訴女人:要選擇開闊眼界、過有膽識的人生
    最近,熱播電視劇《三十而已》,劇中三位女主在三十歲這一年遇見自己的人生轉折點。顧佳是能平衡家庭與事業的女強人,雖然在三十歲的時候婚姻遭遇了第三者危機,並且因為許幻山還失去了豪宅、煙花公司、兒子在貴族幼兒園學習的機會,還要償還巨額的賠款,但是顧佳有過人的膽識,她創辦了自己的茶廠,相信這樣的顧佳遲早有一天可以東山再起。
  • 《三十而已》:不麻煩別人的活著,是對自己的尊重,也是對別人的
    三十而立,也要三十而「力」!30歲,一個尷尬的年齡,不敢裝嫩,也不敢倚老賣老,這註定是個論實力的年齡,也是個令人無可奈何的年齡,更是學會長大的年齡。近期熱播的情感都市劇《三十而已》,由江疏影、童瑤、毛曉彤領銜主演的都市情感劇。
  • 薛丁格的貓是什麼貓?這是我看到的最通俗的解釋
    根據哥本哈根學派的解釋,當觀察者未打開盒子之前,貓處於一種「又死又活」的狀態,該狀態可以用一個波函數來描述,而波函數可由薛丁格方程解出。一旦觀察者打開盒子觀察,波函數會坍塌(Collapse),貓呈現在觀察者面前的只會「生」或「死」的狀態之一。這導致了對世界客觀性和人意識的作用的討論。
  • 薛丁格的貓是什麼意思比喻什麼 薛丁格的貓通俗解釋
    薛丁格的貓這句話真的是比較火的,但是還是有很多的人不太清楚這到底是個啥意思,來看看薛丁格的貓比喻什麼?  比如你有個老婆,你不確定她愛不愛你,這個時候在你的思維中只會有兩個結果,愛或不愛,你不問,這兩個結果永遠存在,科學上把這個稱作《既愛又不愛》,這個也就是對應薛丁格的貓裡的,既死又活的狀態吧。  只有你問了,才會有結果,但是一旦你問你老婆,這個結果就會被決定。而這個結果是由於你提出了問題所導致的,也就是你的提問直接幹預了結果。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我們一直在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三十而已》看了幾集就被劇情吸引,不禁感慨這不就是現實中的我們嗎?三十歲,第一批90後的節點,一眨眼三十歲了,感慨時間飛逝的同時,也面臨許多十字路口,不像二十多歲那麼輕鬆,肩膀上承擔了更多的責任,時光不是殺豬刀,也是催化劑,三十歲嘗過的酸甜苦辣,會讓我們活得更通透。年齡是什麼?年齡這個標籤真的可以定義女性嗎?
  • 操控量子:拯救薛丁格的貓
    薛丁格的貓,可能是世界上最出名的貓咪了,它一直遊走於生死邊緣,似生非生,似死非死,而最近,耶魯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宣稱,他們找到了拯救這隻貓咪的辦法。那首先讓我們快速回顧一下薛丁格的貓:物理學家埃爾溫·薛丁格做了一個思維實驗——著名的「盒子裡的貓」(cat-in-a-box),把一隻貓,同放射性衰變源、蓋革計數器和密封的毒瓶一起,放在一個封閉的盒子裡。如果蓋革計數器檢測到單個原子的放射性衰變,它就會粉碎毒瓶,殺死貓。
  • 歷史上最著名的貓《薛丁格的貓》,這裡講的很清楚
    用通俗的語言講,量子力學只關心概率,而概率又是通過觀測得到的,所以量子力學中就出現了物質在沒有觀測之前都是不確定性的。(這點很重要)這下把奧利地著名物理學家薛丁格給惹惱了,因為按照傳統物理學,只要知道物質的運動參數,所有的事情都是確定,為什麼到微觀就變成不確定性呢?於是提出了著名的思想實驗,薛丁格的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