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哈佛大學宣布,其秋季全部課程將以網課的方式進行,在校學生也將控制在所有學生總數的40%以內且以新生為主;可是網課並沒有降低哈佛的學費,這導致很多原本住校的低收入學生群體可能因無法負擔因此而產生的其他各種費用(如校外租房費用等)而無法繼續學業。
表面看這只是淺層的學費問題,可是深層次來看,這是哈佛大學創校期間所倡導的「白人精英教育理念」和當前的「多元化平等教育機會」之間的矛盾。這使我想到了,當前我們社會正在搞的各種青少年研學旅行,究竟是應該為什麼樣的學生去創辦?是為中國高收入精英階層的孩子嗎?還是為中國所有老百姓的孩子來設計?
從青少年研學旅行課程和行程的設計來看,從一開始這就是一對矛盾。高端的研學旅行,動則出國,住好吃好玩好,價格成本自然高得離譜,只有精英階層的孩子家長可以負擔;而普通的青少年研學旅行,則選擇成本較低的就近旅行,以滿足大眾家長的需求。兩者本身就是不平等的教育,會對社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根據中國研學文化旅遊網Edutrips.cn對於國內現行的各種青少年研學旅行項目的評估和研究發現,無論是高端還是低端的青少年研學旅行項目,大部分都缺少實際的教育意義,只是打著研學旅行旗號的變相旅遊或者春遊罷了。一鹿老師覺得,真正的青少年研學旅行應該擺脫對景點的高度依賴,擺脫對客觀環境的依賴。真正有價值的研學旅行是不拘於開展的場所的,而在於學生本人通過課程的設計及老師的引導後,學生內心真正所獲得的提升。